1. 怎樣給種子消毒
花卉種子在播種前進行消毒可防止花卉幼苗在播種發芽期間遭受病菌侵染,影響種子發芽或感染苗期病害。常用的消毒方法如下
(1)用60℃溫水或0.3%~1%硫酸銅溶液浸種0.5~2小時(浸種時間長短因花卉品種而異)取出陰干後再播種。
(2)用0.15%~0.2%福爾馬林溶液浸種15~30分鍾,取出後密封2~3小時,然後將種子攤開,稍陰干後再播種。
(3)用0.3%~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取出密封0.5小時後,再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陰干後再播種。
(4)葯物處理。0.5千克種子拌入20克福美雙或10~15克多菌靈、托布津等農葯,均可殺死種子表面的病菌。
2. 核桃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都有哪些處理方法
可以讓種子吸足水分後,然後浸泡在55℃的溫水中5分鍾,溫水量約為種子體積的2倍左右,這種浸種方法時間、溫度及水的體積要掌握好,時間過長,溫度太高,容易影響種子的發芽率。目前主要的消毒方法有溫湯浸種,葯物浸種,陽光晾曬。在農業生產中,陽光晾曬的方法比較常用。在農業生產當中,種子的需求量往往較大,採用溫湯浸種和葯液浸種成本較高。
3. 西紅柿種子要消毒,西紅柿種子該怎麼消毒
番茄種子可以用高錳酸鉀消毒。番茄種子可用25℃高錳酸鉀滅菌。根據當地常見疾病,常用的方法有兩種。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保持水溫浸泡種子15分鍾左右,通過這樣的處理,可以有效預防潰瘍病、葉霉病等疾病。用磷酸三鈉浸泡種子:常溫下用清水浸泡種子3~4小時,然後在清水中加入適量的磷酸三鈉溶液,繼續浸泡20分鍾左右,最後撈出種子清洗。通過這樣的治療,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病毒性疾病。
番茄育苗時,種子必須消毒,以殺死殘留的表皮細菌。選擇優質無病蟲害的番茄品種,在40~50℃的溫水中浸泡3~5小時。要注意浸種,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浸泡時間過短,種子發芽緩慢,由於吸水能力不足,芽苗不整齊。浸泡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種子窒息死亡,發芽時腐爛。浸泡後的種子應撈出瀝干,用多層布包裹,保溫發芽。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使用種子發芽箱,溫度控制在30-33度之間。在萌發期,需要經常檢查種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果種子幹了,及時澆水以補充水分。所以種子在萌發期一定要保持溫度和濕度,不能有積水。大多數種子發芽後才能播種。苗期溫度和水分最重要。種子萌發時,子葉展開並保持濕潤,溫度應在30~35度之間;子葉發育出兩片真葉。為了防止過度生長,有必要將溫度降低到26到28度之間。種植時要注意煉苗,盡量少澆水,通過通風和暴曬掌握幼苗的生長情況,以提高幼苗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4. 蔬菜種子消毒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有溫湯浸種和葯劑處理。溫湯浸種一般用50~60℃的溫水浸泡5~15分鍾,要不斷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葯劑處理可採用0.1%的硫酸銅、0.1%高錳酸鉀或300 倍的福爾馬林浸種;也可按用種量的0.3%~0.4%的比例,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5. 如何進行種子處理(消毒)
專家解答
種子是傳播蔬菜病原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種子帶有的病菌可以直接侵染種芽和幼苗,造成毀種死苗,並且為後期發病提供菌源,是引起蔬菜田間發病的禍根。病原菌包括真菌、細菌和病毒,這些病原體以孢子、菌絲體、菌體等形式混雜於種子中間、附著於種子表面,甚至潛伏於種皮組織內或胚內。因此,種子播前消毒是減少病害傳播、預防田間病害發生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由於種子處理用葯量很少,而且離黃瓜收獲期時間長,幾乎不存在農葯殘留的問題,因此也是生產無公害蔬菜提倡使用的一項重要的措施。種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
(1)溫湯浸種把種子投入到其體積5倍左右的55~60℃的熱水中浸燙,並按一個方向不斷攪動,使種子受熱均勻。保持恆溫15~30分鍾,處理過程中要隨時添加熱水並不斷攪動。待水溫降至室溫時,停止攪動,轉入常規浸種催芽。溫湯浸種要嚴格掌握水溫和燙種時間,才能達到既殺死病菌又不燙傷種子的目的。
(2)乾熱處理種子攤開平鋪在較薄的容器上,置於70℃左右的高溫下乾熱消毒一定時間,以達到殺死種子內外病菌的目的。例如黃瓜干種子在70℃條件下乾熱處理72小時,幾乎能殺死種子內外所有的病原菌。但應注意在乾熱處理前一定要將種子曬干,否則會殺死種子。
(3)葯劑拌種就是用乾燥的葯粉與乾燥的種子在播前混合攪拌,使每粒種子都均勻地黏附上葯粉,形成葯衣,有殺死附著於種子表面的病菌和防止土壤中病菌侵染的作用。拌種葯劑和種子必須都是乾燥的,否則會引起葯害和影響種子蘸葯的均勻度。用葯量一般為種子重量的0.2%~0.5%,由於用葯量很少,必須用天平精確稱量。拌種時把種子放到罐頭瓶內,加入葯劑,加蓋後搖動5分鍾,使葯粉充分且均勻地黏在種子表面。拌種常用葯劑有克菌丹、敵克松、多菌靈、福美雙等。例如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可防治黃瓜根腐病、黑斑病、枯萎病和黑星病等。
(4)葯劑浸種用葯劑溶液浸漬種子,使之吸收葯液,經一定時間後取出,用清水洗滌干凈,然後晾乾催芽或直接播種。浸種必須嚴格掌握葯液濃度、浸種時間、葯液溫度等,否則將會影響葯效或出現葯害。浸種葯液必須是溶液或乳濁液,不能用懸浮液。葯液用量一般為種子體積的2倍左右。常用葯劑有多菌靈、托布津、福爾馬林、磷酸三鈉等。用此法處理種子,葯劑可滲入種子內部,所以能夠殺死種子內部病菌。例如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30分鍾,可防治黃瓜疫病;冰醋酸100倍液浸種30分鍾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鍾可防治黃瓜炭疽病、蔓枯病。
提示板
種衣劑中包含殺滅種傳病害和地下害蟲的殺菌劑、殺蟲劑,以及能促進種子發芽和黃瓜生長的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現在部分商品種子在出廠前已經包衣,使用這樣的種子不需要再進行消毒處理。
6. 播種前如何對種子進行消毒
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它不僅可以提高種子品質,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健壯生長,還可防治種子病蟲害。
首先要進行種子精選。精選種子的方法有風選、篩選、鹽水選,大粒種子亦可進行粒選。精選是為了除去雜質和不合格的種子。其次,為防止種子和苗木感染病蟲害,經常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葯劑和方法有:福爾馬林(甲醛)溶液消毒,在播種前1~2天,用濃度0.15%的福爾馬林溶液(1份濃度40%的福爾馬林原液加260份水稀釋而成),浸種15~30分鍾,取出後蓋上潔凈的干麻袋約半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數次,將種子攤開陰干後,即可播種。第三,對發芽慢或不易發芽的種子,要進行催芽。催芽可以打破種子休眠,加速種子內部生理活動變化,使種皮軟化,果膠物質轉變為滲透性物質,增強吸收作用,利於種子發芽。常用的催芽方法有: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在冷水或熱水中浸泡,使其在短時期內吸收水分,軟化種皮,增加透性,加速種子的生理活動,縮短後熟過程,促進種子萌發。曬種催芽,將種子薄攤在竹席或竹匾上曬,能促進種子的後熟,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還能防治病蟲害。層積沙藏催芽,將種子和干凈的河沙分層裝於花盆或木箱內,種子和沙的比例約為1∶3~5,層積時間和溫度視不同種子和不同地區而異,如東北人參種子採收後,在 15℃左右的溫度下層積80~90天,再經冬季低溫處理,翌年春可很快出苗。層積期內必須經常檢查,以防腐爛或提早發芽以及預防鼠獸等為害。化學葯劑催芽,生產中常使用植物激素處理種子,促進發芽。如赤黴素(GA)能促進某些休眠種子發芽,加快發芽速度,刺激幼苗生長。赤黴素的使用濃度依葯材種類而異,通常用100~1000毫克/升的水溶液浸種24小時。細胞分裂素也可刺激一些葯材的種子發芽,一般用100毫克/升溶液中浸種3分鍾。
7. 生產上常用的種子消毒方法主要有哪些
生產上一般將浸種和消毒結合進行,主要方法有:
(1)溫湯浸種:先將種谷在冷水中浸24小時,然後在40~45℃的溫水中浸5分鍾,再移入54℃的溫水中浸10分鍾,以後將水溫保持在15℃左右浸至吸水達飽和。溫湯浸種可以殺死稻瘟病、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等病菌。
(2)石灰水浸種:其殺菌的原理是石灰水與二氧化碳接觸而在水中形成碳酸鈣結晶薄膜,隔絕了空氣,從而使種子上吸水萌發的病菌得不到空氣而悶死。方法是50千克水加入0.5千克生石灰。先將石灰化開過濾,然後把種子放入石灰水內,水面應高出種子17~20厘米。在浸種過程中,注意不要攪動,以免弄破石灰水表面薄膜導致空氣進入而影響殺菌效果。浸種時間因氣溫不同而有異。
(3)主要葯劑浸種:
強氯精浸種:強氯精300倍液浸種,先用清水預浸12小時,後用葯水浸12小時,然後用清水洗凈,再用清水浸至吸水達飽和。
401浸種:401是一種抗菌劑,以1∶500~1000倍的401稀釋液浸種2天,既能殺死稻瘟病和惡苗病的病菌,又能促進種子發芽。但注意401葯劑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性,操作時應特別小心,401不能用鐵器配葯,否則葯劑會分解失效。
福爾馬林浸種:用福爾馬林(即40%甲醛)0.5千克加水25千克配成50倍稀釋液。先將種谷用清水預浸1~2天,再在稀釋液中浸3小時,浸後用清水洗凈,再用清水浸至吸水達飽和。
三環唑浸種:用20%的三環唑可濕性粉劑400克,加水50千克,配成0.16%的葯液,浸種48小時,或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配成500倍液,浸種48小時後再催芽,對防治稻瘟病效果明顯。
專用浸種劑浸種:目前一些科研單位已研製出多種水稻浸種劑,一般這些浸種劑均是多功能的,既有消毒殺菌的功效,又有壯根健苗的作用,使用時應根據生產廠家的說明嚴格浸種時間、濃度等。
8. 蔬菜種子消毒常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方法有:1.溫湯浸種。先在盆中倒入熱水,然後將種子倒入其中,並拿木棍不斷攪拌,直至水溫降到30℃左右時,停止攪拌。浸種時間夏季為6個小時,冬季為12個小時。茄果類、瓜類蔬菜種子用50℃—55℃的熱水,葉菜類蔬菜種子用45℃—50℃的熱水浸種。2.葯劑浸種。①辣椒疫病、炭疽病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30分鍾。②黃瓜枯萎病用2%~3%漂白粉溶液浸種30~60分鍾。③菜豆枯萎病用60%防霉寶超微粉劑600倍液浸種30分鍾。④大蔥、洋蔥紫斑病用0.1%~0.2%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分鍾;⑤瓜類枯萎病用0.1%~0.2%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60分鍾。⑥黃瓜菌核病用10%食鹽水搓洗清除菌核;⑦番茄早疫病種子經浸泡3~4小時後移入0.3%~0.4%硫酸銅溶液中浸種5分鍾等等。3.葯劑拌種。①黃瓜疫病白菜、蘿卜、菠菜霜霉病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②黃瓜黑腥病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③菠菜霜霉病用種子重量0.3%~0.4%的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④瓜類真菌病可用種子重量0.4%~0.5%的綠亨2號可濕性粉劑拌種。⑤白菜黑斑病用種子重量0.2%~0.3%的撲海因或50%速克靈拌種。⑥用2.5%適樂時懸浮劑拌種(10毫升可以拌2公斤種子)對多種病原菌引起的種傳和土傳病害有非常好的防效。
9. 種子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溫湯浸種,溫湯浸種又叫熱水燙種,是一種適用多種蔬菜種子的消毒方法。
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
種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體胚珠得到母體的保護,並像哺乳動物的胎兒那樣得到充足的養料。
種子介紹:
所以在植物的系統發育過程中種子植物能夠代替蕨類植物取得優勢地位。以上為植物學意義種子,而非生產上的種子,生產上的種子不僅包括前面的植物學種子,還包括植物可用作繁殖的器官和人造種子。
10. 種子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1)干拌:干拌的葯劑必須為粉狀的,使用乾燥的葯劑和種子有利於所有的種子表面均勻黏附上葯粉。例如:採用粉狀的殺真菌劑(甲霜靈、福美雙等)與蔬菜乾種子進行拌種,可以有效防除種子上的土傳病害(絲核屬、腐霉屬等),其中甲霜靈對腐霉屬真菌病害有特效。
(2)濕拌:濕拌的葯劑一般為懸浮劑、乳油和可濕性粉劑。濕拌是目前應用更為普遍的拌種方法。具體方法是:先根據種子量用適量的水將葯劑稀釋,再用噴霧器械將葯劑均勻噴施在種子表面,並同時不斷攪拌。與浸種法不同,濕拌後種子不必即行播種,可以晾乾後儲存一段時間再行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