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檢測內存條
問題一:如何查看本機內存條的信息 方法一: 右鍵單擊 我的電腦,選擇 【屬性】 查看
方法二: 打開控制面板,打開【系統】,選擇【屬性】
方法三: 打開開始菜單,點運行,輸入【CMD】命令,在打開的命撫窗口中輸入【MEM】命令
方法四:在任務欄單擊右鍵,選擇【任務管理器】,打開【性能】選項,查看物理內存,即為本機內存大小
方法五:用相關的輔助軟體,如windows優化大師、魯大師等查看
問題二:如何檢測內存條好壞的方法 下面我推薦的兩個內存測試軟體,可以很好的來檢測內存條的的兼容性和穩定性。可在系統內直接
運行的MemTest,和只能以啟動盤的形式運行在DOS 下的DOCMemory。MemTest:要使用Memtest 檢測內存,為了盡可能地提高檢測結果的准確性,我們建議你在准備長時間不使用電
腦時進行檢測,檢測時先關閉系統中使用的應用程序,然後再運行軟體並在主界面上單擊「開始測試」,給
軟體盡可能多的時間檢測內存,找出可能存在的故障。當Memtest 發現問題時將自動停止運行,報告發現的錯誤。
註:一次最大隻能是2GB 的內存,如想測試更大的如8GB 的內存,同時開啟4 個測試進程每個測試2GB
的內存即可。
運行MemTest 後,會出現一個提示框,按確認即可。然後在軟體界面下輸入一個值,如2048MB;然
後點擊「開始檢測」即可,如果檢測到200%~300%還是0 個錯誤,表示內存的兼容性肯定沒問題。
DOCMemory:
這款軟體需創建啟動軟盤來檢測內存。DocMemory 是一個基於DOS 系統的內存測試軟體。在系統運
行狀態下,可測試絕大部分的內存可能故障。
DocMemory 是一個在國內外都有一定名氣的內存檢測軟體。使用該軟體需要製作一張啟動盤,然後用
該啟動盤啟動電腦進行檢測,啟動後即可檢測內存。
軟體提供10 種內存檢測,包括Mats、Marchb、Marchc 及Checkerboard 等,能夠檢測出95%以上內存
故障。也同時可以檢測出內存的大小、速度、數量及CPU 類型等信息。
DocMemory必須在啟動軟盤上運行,必須運行於純DOS方式下。在DocMemory所在目錄下運行SETUP.
EXE,進入安裝界面,插入空白U 盤,選擇MAKE BOOT-DISK 選項,安裝程序會格式化U 盤並拷貝所需
文件。在要測試的系統上用該U 盤啟動即可自動進入測試程序。
在要測試的系統上用DocMemory 製作的測試U 盤啟動即可自動進入測試程序,程序將自動運行測試。
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問題三:怎樣檢測內存條是否損壞,在哪裡下載檢測軟體 系統報「內存出錯」有三種情況,分別由不同原因造成。一是開機自檢時報「內存出錯」,引起該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內存條或內存控制器的硬體故障;二是在CMOS中設置了啟動系統時不自檢1M以上內存,而在運行應用程序時系統報「內存出錯」,引起該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內存條或內存控制器的硬體故障,也可能是軟體故障;三是開機自檢通過,進入DOS或Windows平台,在運行應用程序時報「內存出錯」,引起該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軟體故障。 >
問題四:怎麼在BIOS中查看內存條的情況 在BIOS中的第一個選項,Standard S Features(標准S功能)里.
BIOS看不弗你要求的這些,只能看到內存總大小,用CPU-Z的SPD選項可以看到上圖顯示的是第一個內存槽的情況,點擊SLOT1旁的三角尖可以看其它插槽的內存情況
Base Menory 640 K (為DOS保留的640KB基本內存)
Expanded Memory XXXXXX K 擴展內存.
Total Memory XXXXXX K 總內存
問題五:怎麼看內存條品牌? EVEREST(原名AIDA32)一個測試軟硬體系統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每一個方面的信息包括內存品牌!
下邊是這個軟體的下載連接:
crsky/soft/5904
問題六:加了內存條怎樣查看內存? 我的電腦,右鍵屬性上有寫多少的內存。還有你打開上面顯示是虛擬內存不足,不是內存不足,虛擬內存可以用超級兔子進行調節,到時候就沒定題了!
是的,常規那有個「技術支持信息」上面一點呀!
問題七:怎麼檢測內存條是否壞了 一旦內存出現問題將可能導致計算機無法啟動或經常出現死機、花屏以及運行系統或應用軟體時導致*作失敗等。 一般情況下,可以按照如下步驟來對內存進行檢測。 首先,判斷內存條與主板上的插槽接觸是否良好。有時由於機箱內的灰塵過多,導致內存條與插槽的接觸不良。此時,可以取出內存條,用橡皮或毛刷清掃上面的灰塵,同時清掃一下內存插槽內的灰塵,再將內存條插上,重啟計算機。 其次,判斷插槽是否有問題。在一般情況下,主板上都提供了 2~3 根內存條插槽,可以將內存條換一個插槽試試。 再次,如果電腦升級進行了內存擴充,則判斷是否選擇了與主板不兼容的內存條。此時,可以嘗試換一根內存條,或直接升級主板的 BIOS 。如果是在原有的內存條上再加了一根內存條,則需判斷兩根內存條是否品牌一致以及是否兼容等。一般情況下,只需保證兩根內存條的型號一致即可。 以上只是內存一些常見的問題,並能夠自己動手解決的,如果內存在硬體方面出現問題(如內存顆粒、 PCB 板),最安全的辦法還是到廠家的技術部去修理。當然,以目前內存條的價格而言,最實際的辦法是再買一根新的內存條。 10.3.1 內存檢測異常故障分析 內存檢測異常故障主要體現在因內存問題而導致系統無法啟動,或啟動不正常,或機器自檢時檢測不到內存,或檢測到的內存容量不正確等。 故障10.33 :開機後機器無顯示 故障現象: 機器在開機後無任何顯示,並伴有一長三短的報警聲。 故障解決: 根據一長三短的報警聲可以判斷問題出在內存上。這種現象一般是由於內存條松動,或灰塵過多導致接觸不良。將內存條取下,用毛刷輕輕地擦拭內存條上的金手指,再將內存條插回原來的插槽中,卡緊。重新啟動,故障解除。 這種故障也可能是插槽有問題,或內存損壞。如上述方法無法解決,可將內存條換一個插槽試試。還不行,則只有更換內存條了。 故障10.34 : 128M 內存變 64M 內存 故障現象: 計算機配置的內存為 128M ,但在啟動時,內存自檢為 64MB ,進入系統後,查看系統屬性,內存顯示仍為 64MB 。 故障解決: 取下內存條,仔細查看無斷腳情況;用毛刷輕輕將內存的每一根針腳刷干凈,再卡上內存條,重新開機,發現現象依舊。再次關機,將內存條取下,卡在另一根內存插槽上,開機,發現內存自檢為 128MB ,進入系統後,查看系統屬性,內存顯示也為 128MB ,故障解除。後仔細檢查原內存插槽,發現插槽上的某一個針腳上的金屬片已經銹蝕斷裂了,結果導致雙面內存條實際上只發揮了單面的作用,系統只能檢測到 64MB 內存。 故障10.35 :更換機箱,系統無法正常顯示 故障現象: 機器原本運行一切正常,只因後來將原 AT 卧式機箱更換為 ATX 機箱,換好後機器便無法啟動。開機時黑屏,除硬碟「嗒嗒」地響了幾聲外,無任何反應,而電源指示燈一直亮著,電源風扇和 CPU 風扇也運轉正常,反復按 RESET 鍵無任何反應。 故障解決: 由於機器時因為更換了電源和機箱引起的,因此首先判斷是否是電源的問題。接回原來的 AT 電源,開機,故障依舊;測量電源各輸出電壓,均正常,看來不是電源的問題。問題可能出在 CPU 、內存、顯卡晶元上。板上的插件、線纜、都插得很牢固,取下 CPU 插在正常主板上一試,正常。將內存條換一個插槽試試(從中間那個插槽換到第一個內存插槽),結果奇跡出現了,一開機,「嘟」的一聲,屏幕亮了,自檢,一切正常。 後經分析,對於顯卡集成的一些主板為降低成本,沒有在板上採用昂貴的顯存晶元,而是採取顯存從板上內存中分享的辦法,一般都定義為從 DIMM1 (第一個內存插槽)上的 SD......>>
問題八:如何判斷內存條是否損壞? 用CPU-Z檢測
問題九:如何查看電腦使用什麼版本的內存條? 1:用螺絲刀開機箱,拔下內存,一般內存條都有型號標識。把標識信息拿去網路一下。如果你是本本的話儲那麼請參考第二個方法。
2:下載安裝最新版驅動精靈,然後打開驅動精靈,如圖所示,點擊硬體檢測。
問題十:如何查看電腦內存條是多大的? 右鍵單擊「我的電腦」,選「屬性」,圖中做標志的地方顯示的就是你這電腦的內存有多大
我的是4G內存,但在32位的XP里只能最唬識別使用到3.25G
㈡ 電腦主板常用檢測方法
電腦主板常用檢測方法
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15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下面給大家介紹電腦主板常用檢測方法,歡迎閱讀!
主板故障的確定,一般通過逐步拔除或替換主板所連接的板卡(內存、顯卡等),先排除這些配件可能出現的問題後,即可把目標鎖定在主板上。實際維修時,經常使用下面列舉的維修方法。
1 、程序測試法
該法主要用於檢查各種介面電路、以及具有地址參數的各種電路是否有故障,其原理就是用軟體發送數據、命令,通過讀線路狀態及某個晶元(如寄存器)狀態,來識別故障部位。
要使用此方法,你的CPU及匯流排必須運行正常,能夠運行有關診斷軟體,能夠運行安裝於I/O匯流排插槽上的診斷卡等。你可以使用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或者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介面地址),自編專用診斷程序來輔助硬體維修。不過,你編寫的診斷程序要嚴格、全面有針對性,能夠讓某些關鍵部位出現有規律的信號,能夠對偶發故障進行反復測試,能夠顯示記錄出錯情況。
2 、檢查主板是否有短路
在加電之前應測量一下主板是否有短路,以免發生意外。判斷方法是:測晶元的電源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未插入電源插頭時,該電阻一般應為300Ω,最低也不應低於100Ω。再測一下反向電阻值,略有差異,但不能相差過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導通,就說明主板有短路發生。
主板短路的原因,可能是主板上有損壞的電阻電容、或者有導電雜物,也可能是主板上有被擊穿的晶元。要找出擊穿的晶元,你可以將電源插上加電測量。一般測電源的+5V和+12V。當發現某一電壓值偏離標准太遠時,可以通過分隔法或割斷某些引線、或拔下某些晶元再測電壓。當割斷某條引線或拔下某塊晶元時,若電壓變為正常,則這條引線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來的晶元,就是故障所在。
3 、除塵法
主板的面積較大,是聚集灰塵較多的地方。灰塵很容易引發插槽與板卡接觸不良,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晶元採用插腳形式,也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接觸不良。
建議用羊毛刷輕輕刷去主板上的灰塵,一定注意不要用力過大或動作過猛,以免碰掉主板表面的貼片元件或造成元件的松動以致虛焊。注意清除CPU插槽內用於檢測CPU溫度、或主板上用於jian控機箱內溫度的熱敏電阻上的灰塵,否則會造成主板對溫度的識別錯誤,從而引發主板保護性故障。如果是插槽引腳氧化引起接觸不良,可以將有硬度的白紙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內來回擦拭;對於插卡插腳,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然後重新插接。
4 、拔插交換法
該方法可以確定故障是在主板上,還是在I/O設備上?就是將同型號插件板、或晶元相互交換,然後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故障所在。它主要用於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內存自檢出錯,可交換相同的內存晶元或內存條來確定故障原因。
操作方法是:先關機,然後將插件板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運行狀態,一旦拔出某塊後、主板運行正常,那麼就是該插件板有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5 、觀察法
檢查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如果在拆裝機箱時,不小心掉入的`導電物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間,就可能會導致「保護性故障。另外,檢查主板與機箱底板間是否因少裝了用於支撐主板的小銅柱;是否主板安裝不當或機箱變形、而使主板與機箱直接接觸,使具有短路保護功能的電源自動切斷電源供應。
檢查主板電池:如果電腦開機時不能正確找到硬碟、開機後系統時間不正確、CMOS設置不能保存時,可先檢查主板CMOS跳線,將跳線改為「NORMAL選項(一般是1-2)然後重新設置。如果不是CMOS跳線錯誤,就很可能是因為主板電池損壞或電池電壓不足造成的,請換個主板電池試試。
檢查主板北橋晶元散熱效果:有些雜牌主板將北橋晶元上的散熱片省掉了,這可能會造成晶元散熱效果不佳,導致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死機。遇到這樣的情況,可安裝自製的散熱片(重慶IT商網供稿),或加個散熱效果好的機箱風扇。
檢查主板上電容:主板上的鋁電解電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圍)內部採用了電解液,由於時間、溫度、質量等方面的原因,會使它發生「老化現象,這會導致主板抗干擾指標的下降影響機子正常工作。我們可以購買與「老化容量相同的電容,准備好電烙鐵、焊錫絲、松香後,將「老化的替換即可。
仔細檢查主板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如果異常發燙,可換一塊晶元試試;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藉助萬用表量一下。
6 、靜態 / 動態測量法
靜態測量法:讓主板暫停在某一特寫狀態下,根據電路邏輯原理或晶元輸出與輸入之間的邏輯關系,用萬用表或邏輯筆測量相關點電平,來分析判斷故障原因。
動態測量分析法:編制專用論斷程序或人為設置正常條件,在機器運行過程中,用示波器測量觀察有關組件的波形,並與正常的波形進行比較,以便判斷故障部位。
由於主板上的控制邏輯集成度越來越高,因此其邏輯正確性,已經很難通過測量來判斷。建議你先判斷邏輯關系簡單的晶元及阻容元件,然後再將故障集中在邏輯關系難以判斷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