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ct掃描步驟和方法

ct掃描步驟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31 04:45:50

『壹』 說出CT掃描檢查方法

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是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 CT的工作程序是這樣的:它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與透過率的不同,應用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對人體進行測量,然後將測量所獲取的數據輸入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後,就可攝下人體被檢查部位的斷面或立體的圖像,發現體內任何部位的細小病變。

CT檢查分平掃及增強掃描,前者不需要打針,一部分檢查平掃就可以了,但在平掃懷疑有問題又不能確診或者需要做鑒別或者評估手術是,一般需要打針作增強掃描,特別是腹部檢查、顱腦懷疑有病變時、肺部分病例、縱隔病變鑒別、軟組織病變等多需要增強。。。。

『貳』 去醫院CT,步驟是怎麼進行的

1。首先在收費處掛一個號,掛一個腦科和虧敗神經處科陵譽的號,
2。接著帶掛號單找腦科醫生或神經外科醫生開一張C檢查單。
3。接銷汪顫下來去收費處交錢,
4。然後去CT交單,排隊,等待到自己為止。
5。接著等CT結果出來,把結果交給為你開檢查單的醫生看
6。接下來,醫生根據結果提出建議或治聞方案。

『叄』 CT檢查是如何檢查

CT檢查是X線檢查的一種特殊檢查形式,是在計算機的協助下,通過重建X線對人體掃描產生的信息而獲得圖像信息的方法,通常適應范圍主要包括頭、胸、腹三大部分。具體的檢查流程,應按照醫院規定,由醫生開具檢查單後前往放射科劃價、繳費、排號、檢查,最後影像科醫生和護士會告知患者拿結果的時間。

1、門診或住院患者持臨床醫生開出的CT檢查單,在相應醫院設置的繳費窗口完成劃價繳費後,到放射科登記窗口進行登記排號或者預約時間;

2、患者檢查前,護士會提前告知檢查注意事項,如女性檢查胸部CT不要穿戴內衣、訓練呼吸等,或者增強CT提前打好留置針;

3、患者檢查時,需要根據影像科技師的指導,按照檢查部位的要求躺到CT檢查床上,配合完成檢查即可。平掃及增強CT通常幾分鍾之內就可以完成。增強CT需要使用高壓注射器注射造影劑,會以高速進入人體血液後,產生全身發熱的情況,屬於正常現象,患者不用擔心,檢查前護士也會提前告知;

4、患者檢查後,有做增強CT的患者需要按照護士的指示在規定區域休息觀察30分鍾,避免造影劑過敏等不良反應,觀察完後再找護士拔掉留置針,之後的時間也需要多飲水,排出造影劑;

5、CT檢查結果由放射科診斷醫生完成,再轉由上級醫生二次審核後發放給患者,不同醫院的醫院規模、人流量均不同,規定也會不同。三甲醫院通常在24-48小時內可以持檢查條碼到醫院設定的自助取片機上列印檢查結果,住院患者可以不用取,如有個人需要也可以在自助機上列印。

『肆』 腦CT怎麼做

1、CT平掃:
(1)橫斷位掃描:
①掃描體位:橫斷位掃描為常規掃描。患者仰卧於掃描床上,頭置於頭架中,下頜內收,頭顱和身體正中矢狀面與檯面中線垂直,兩外耳孔與檯面等距。特殊病人的掃描體位根據需要作適當調整。
②掃描基線:聽眥線。
③掃描范圍:從聽眥線平面連續向上掃描至頭頂。
④掃描參數:層厚5~10mm,掃描范圍可在定位像上設定。
⑤重建參數:視野25cm,重建間距(增量)5~10mm,根據需要確定重建演算法。


(2)冠狀位掃描:患者體位有頦頂位和頂頦位。頦頂位是把掃描頭架換成冠狀位頭架,病人仰卧於攝影床上,肩背部墊高,兩手置於身體兩側,兩膝屈曲,頭部下垂,並盡可能後仰,使聽眥線與檯面趨於平行,正中矢狀面與床面中線重合。頂頦位是病人俯卧於掃描床上,兩手平放於胸側,兩腿伸直,頭置於頭架內,下頜盡可能前伸,並緊靠床面,頭顱後仰,兩外耳孔與檯面等距,正中矢狀面與檯面中線重合。X線與被檢部位垂直,掃描范圍包全被檢部位,層厚與重建間隔,視被檢部位情況選擇2~5mm。頭皮下軟組織病變,首選冠狀位掃描,病變較小時,可在病變處用膠布固定一小橡皮用於定位,避免遺漏病灶。


2、增強掃描技術:顱腦增強掃描分為平掃後增強和直接增強掃描兩種方法。平掃後增強是在平掃基礎上加做的增強掃描。直接增強掃描是注入對比劑後的逐層連續掃描。增強後的掃描時間依據病變的性質而定。與血管有關的病變,如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轉移瘤、腦膜瘤等可在注射對比劑50ml時開始掃描;顱內感染、囊腫等,可在注射對比劑60秒後開始掃描;顱內轉移瘤、腦膜瘤等,可在注射對比劑6~8分鍾後開始掃描。頭部增強掃描可用平掃的參數,也可只對病變部位進行薄層掃描。
(四)後處理技術:
根據疾病診斷的需要,靈活選用窗寬、窗位。顱腦CT圖像常用腦窗攝影。窗寬80~100HU,窗位35HU左右。顱底、內聽道病變;顱腦外傷;顱骨病變,或顱內病變侵犯顱骨,必須加設骨窗。骨窗的窗寬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鳴及疑橋小腦角區病變者,應調節窗口技術,以觀察內聽道有無擴大,並根據需要對局部進行放大。頭皮下軟組織病變,用軟組織窗攝影:窗寬300~400HU,窗位35~45HU。

『伍』 我是醫學生,顱腦CT平掃操作要點是哪些呀😂😂

頭顱CT檢查方法
1.平掃:腦CT主要用橫斷面,有時加用冠狀面。橫斷面CT多以眥耳線(眼外眥與外耳道中心聯線)為基線,依次向上掃描8~10個層面。層面厚主多用5或10mm.層面與基線平行(圖5-1-30.檢查後顱凹,則層面與眥耳線成20.角。掃描頭部需固定。不合作患者或兒童需給麻醉。
2.造影增強CT: 以靜脈注入含碘水容性造影劑再行掃描。劑量以60%的泛影葡胺為例,每公斤體重用1.5~2.0mL.給葯方法可用靜脈滴注法或靜脈注射法。增強是指病灶密度的增高。病灶增強與病變組織血循環豐富,病變周圍組織充血與過度灌注,病變血腦屏障形成不良或被破壞有關。病灶增強後顯示更加清楚。依有無增強、增強的程度和增強的形式,幫助確定病變的性質。不能使用含碘水溶性造影劑患者,不能進行本項檢查。
3.腦池造影CT(cisterongraphy CT):是經枕大池或腰脊穿刺注入非離子型水溶有機碘造影劑或氣體,使擬檢查的腦池充盈,再行掃描的方法,可使腦池清楚顯影。易查出腦池內的腫塊。多用於橋小腦角池和鞍上池,以查出池內小的腫瘤。應強調水溶性造影劑只能用非離子型者。
脊柱CT掃描一般採取橫斷面,先作定位掃描片,以選定適合的掃描層面和掃描架傾斜角度。檢查方法因目的要求而異。疑椎管狹窄者以層厚10mm連續掃描可疑狹窄椎管段;疑椎間盤突出者,分別對懷疑突出的椎間盤及其上下方椎體掃描3~5層為一組,層厚2~5mm;疑為椎管內病變則需經椎管內注入非離子型碘造影劑5~10mL,翻動體位,使造影劑和腦脊液充分混勻,然後以5~10mm層厚邊疆掃描病變區。對懷疑脊髓血管畸形或血管豐富腫瘤者,還應靜脈內注射造影劑作增強CT掃描。

『陸』 X線斷層掃描簡介

目錄

這是一個重定向條目,共享了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的內容。為方便閱讀,下文中的 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 已經自動替換為 X線斷層掃描 ,可 點此恢復原貌 ,或 使用備注方式展現

1 概述

X線斷層掃描亦稱CT,是以X線為信號源,採用計算機斷層方式獲取人體內部組織圖象的方法。CT的基本理論是科麥克(Cormack)在1963年奠定的,而CT技術與應用則由英國工程師霍斯費爾德(Hounsfield)和醫生安布羅斯(Ambrose)在1973年公開發表。這種攝影方法是用扇形束(第一代CT為窄束)的X線對人體掃描,檢測器將經過人體的X線轉變為電信號,並經數字化後,輸入到計算機里進行運算和處理,這樣便得到十分清晰的射線剖面圖象。CT圖象的對比度范圍有4000個左右的灰度級,可以辨別出細微的組織結構差別,目前可以做到斷層厚度為1mm。CT根據掃描方式和掃描時間的長短分為1~4代。第一代X線為窄束,有1~2個檢測器,掃描時間需2分鍾;第二代X線為扇形束,有幾十個檢測器,掃困氏液描時間為20秒;第三代採用扇形X線束連續旋轉的掃描技術,檢測器陣列與X線源相對排列,圍繞受檢者同步轉動,掃描時間僅2秒;第四代採用扇形X線束及固定呈圓環排列的檢測器,X線管可繞受檢查者作360°旋轉,掃描時間也為2秒。CT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於頭顱、胸、腹、脊椎核圓等部位臟器檢查。目前,中醫也用其指導臨床辨證施治和證的客觀化研究。

2 適應證

X線斷層掃描適用於:

1.發現隱匿性病變,如腫瘤轉移灶、盆腔和腹膜後腫塊、腹膜後淋巴結及主動脈旁腫大的淋巴結等。

2.對臨床已知腫塊性質(如囊性、實質性、脂肪性、血性、膿腫)等進行鑒別。卵巢囊腫和腫瘤,附件積液,血腫和膿腫。

3.協助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診斷與分期。

4.病變定位,指引針刺活檢或進行適型放射治療。

5.協助觀察病變大小,對放療、化療、抗生素等療效反應,放療後的纖維增生與復發腫塊鑒別。

6.生殖道先天畸形診斷。

7.子宮內避孕裝置移位,確定節育環位置。

8.其他:對內分泌異常進行診斷,如垂體腫瘤。

3 禁忌證

CT檢查中X線可能對胎兒有影響,妊娠期勿行CT檢查。

4 准備

CT檢查前病人的准備工作對於CT檢查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行CT檢查前,病人須注意或必須准備的一般情況。

1.CT檢查前,病人必須攜帶有關檢查資料,包括以前檢查的CT、MRI和常規X線檢查的資料,以及其他臨床檢查資料。

2.檢查的病人和陪伴家屬進入CT室必須換鞋,保持CT室機房內整潔,以免灰塵等進入影響機器的正常運行。

3.對病人應進行耐心地解釋說明工作,包括檢查中機器發出的聲響等,消除其緊張情緒,以使檢查能順利進行。

4.檢查並去除被檢部位的金屬物品,如發夾、鑰匙、錢幣和含有金屬物質的鈕扣等,以防止偽影的產生。

5.對於不能合作的病人,如嬰幼兒、昏迷的病人,須事先給予鎮靜劑。

6.對於胸腹部檢查的病人,做必要的呼吸訓練。如根據呼吸的指令或指示燈有規律地呼吸,以避免呼吸或運動偽影的產生。

7.需要行增強掃描的病人,應詳細詢問有無葯物過敏史,有無不宜使用對比劑的身心疾病,根據葯物使用說明做或不做過敏試驗。

8.對於行腹部檢查的病人,必須根據檢查的需要,事先准備好口服對比劑或水等。另外,檢查前1周內,做過食管、胃腸鋇餐和鋇劑 *** 的病人不能行腹部CT掃描,以避免腸腔內遺留的鋇劑影響CT掃描。

9.做盆腔掃描檢查的病人,還須提前1天准備好口服對比劑,需特別注意服用的方法、時間和劑量等。

5 方法

CT的掃描檢查工作大體可分成以下五個步驟:

1.輸入病人的資料

此項工作在操作台上通過鍵盤或觸摸汪物屏進行(通常有監視器屏幕提示)。其中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CT號等。選擇掃描方向,是頭先進還是足先進。病人的位置是仰卧、俯卧、左側還是右側卧。如果是增強掃描,要註明(如C+),其他特殊掃描方式,必要時也應註明。

2.擺病人 ***

擺 *** 是將病人准確、舒適地按照檢查要求安置在檢查床上。安置前首先根據檢查的要求確定是仰卧還是俯卧,頭先進還是足先進,然後幫助病人躺下,並根據檢查的需要採用適當的輔助裝置,固定病人的檢查位置。如頭顱檢查採用頭顱掃描架,膝關節掃描使用的膝關節托等。按照不同的檢查部位升高檢查床床面,開啟定位指示燈,將病人送入掃描孔內,具體的進床深度視檢查部位而異,熄滅定位指示燈,並將床位指示復零,此舉主要的目的是使掃描時床移動有一個相對固定和易於記憶的參照值。

3.掃描前定位

定位也就是確定掃描范圍。可採用兩種方法。一是掃描定位片,根據檢查的要求定位片可以是前後位或側位,然後利用CT機掃描軟體中的定位功能確定掃描的起始線和終止線。這種方法比較直觀、准確。目前的CT檢查大都採用此法。另外一種方法是在擺 *** 時,利用定位指示燈直接從病人的體表上定出掃描的起始位置。這種方法節省時間,且可以省去一張定位片,但缺點是定位不如掃描定位片准確。此外,定位片除了確定掃描的范圍外,也相當於常規X線檢查的一張平片,有一定程度的診斷意義。定位掃描的具體方法是,通過鍵盤或滑鼠等工具選擇定位掃描,然後,根據得到的定位片直接在監視器屏幕的圖像上,確定掃描的起始線、終止線和范圍。

4.掃描

掃描是CT檢查的主要步驟,目前的CT機大都有橫斷面掃描(軸掃)、螺旋掃描(單層或多層螺旋掃描)和其他的一些特殊掃描功能,具體採用那種方式,需要操作者在掃描前選定。根據不同的機器,掃描過程還可分為手動方式和自動方式。手動方式即掃描完一層後,需要做下一層的操作選擇,並每次按曝光按鈕。而自動方式則只需按一次曝光按鈕,即可完成整個由定位片確定的掃描范圍。掃描的具體步驟是:先確定掃描方式,然後選擇掃描條件及按下曝光按鈕。整個掃描過程中,操作者要密切觀察每次掃描的圖像,根據需要有時要調整掃描的范圍等(如被掃描部位在圖像中的位置是否適當等)。

5.照相和存儲

照相和存儲是完成整個CT檢查的最後一步工作,根據不同的機器情況照相可自動拍攝完成或手工拍攝完成。自動拍攝是指在CT機上可預先設置,操作者只需要在每次掃描開始時調整好窗寬、窗位,掃描完畢CT機會自動根據設置依次將所有掃描的圖像拍攝完成。手工拍攝是掃描完成後,由人工一幅、一幅拍攝。自動拍攝速度快、簡便,但對所有掃描圖像無法選擇及做圖像的後處理;手工拍攝速度較慢,但可有選擇地拍攝,並可根據需要進行放大、測量和CT值等後處理工作。一般掃描完畢的CT圖像都暫存於CT機的硬碟上,如須永久存儲,可選擇磁帶、光碟等存儲介質。存儲的操作,通常在選定需要存儲的病人後,輸入存儲的指令即可。

6 注意事項

1.檢查前准備以往X線、CT片、B超等,以及病情摘要,備參考。

2.掃描前禁食4h(平掃不需禁食)。

3.腹部檢查前1周不做胃腸道造影,不吃含金屬的葯物。

4.有葯物過敏史,患糖尿病、心肝腎功能不良者,有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造影劑血管外滲漏或其他意外。故在檢查前須辦理「同意用葯」等簽字手續,請患者及家屬配合。

5.危重患者及躁動患者應做必要臨床處理後再進行檢查。

6.認真填寫申請單的每一項,如X線號、CT號、患者的症狀及體征,尤其寫清檢查部位,是否要做增強等。

『柒』 ct二維碼怎麼掃描

ct二維碼掃描方法:
1、使用微信沖簡掃描報告右上角二維碼。陵凳
2、進入電子膠片主界面,主界面能看見報告信息:身份信息、影像所見、影像診斷。
3、散汪褲右上角方框小箭頭圖標是分享功能,可設置分享時間,分享後可把鏈接發給微信好友。
4、主界面點擊影像瀏覽,進入查看圖像主界面。

『捌』 ct怎麼做

CT(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是利用X線斷層掃描,電光子探測器接收,並把信號轉化為數字輸入電子計算機,再由計算機轉化為圖像,CT是一種無痛苦、無損傷、無危險、快速、方便,適合於任何年齡且准確性高的輔助檢查工具。CT於1970年在英國設計成功,1973年首次報告在臨床應用中對腦部疾病的診斷價值,自1976年綜合報告6500例癲癇患者的CT檢查結果以來,國內外已相繼開展此項檢查,大大提高了顱內病變(佔位性病變、血管病變、腦發育畸形及腦萎縮等結構性腦損害)的診斷水平,對癲癇病灶的立體定位、判斷病變病理特徵和病因 分析較為可靠。CT檢查包括CT平掃(即不注射造影劑的常規CT)和 CT增強掃描(即經靜脈注入造影劑進行掃描 的方法)。
由於CT的應用,癲癇的病因確診率大為提高,CT檢查不但能顯示出病變的部位、形態以及與周圍腦組織的關系,並以此做出定性分析,而且還能發現僅有密度上的改 變而無佔位效應的病變。CT發現癲癇患者的主要改變有 腦萎縮、腦新生物、腦梗死、腦發育異常、腦積水、鈣化 和動靜脈畸形等。

1、CT的特點:CT是計算機體層攝影的簡稱,1969年設計成功,具有檢查方便、安全、無痛苦、無創傷的特點。CT片圖像清晰、分辯力高、解剖關系明確、病態顯影清楚。

2、作腦部CT檢查的目的:很多原因均可引發癲癇病,比如腦萎縮、腦發育不全或遲緩、腦腫瘤、腦血管畸形、腦梗塞、腦積水、腦畸形、腦軟化、腦鈣化灶、未明原因或性質的高密度改變、低密度改變等等。如腦內有上述病變,CT檢查即可發現,如CT片顯示正常,一般可排除上述病變的存在。
CT(電子計算機體層成像)是70年代初放射診斷的一項重大突破,CT不是X線攝影,而是用X線對人體掃描,取得信息,經電子計算機處理而獲得的重建圖像。它能使傳統的X線檢查難以顯示的器官及其病變顯示成像,且圖像逼真,解剖關系明確,從而擴大了人體的檢查范圍,大大提高了病變的早期檢出率和診斷准確率。這種檢查簡便、安全、無痛苦、無創傷、無危險,它促進了醫學影像診斷學的發展,發明者獲得了1979年的諾貝爾獎金。CT最初只用於頭部檢查,1974年又出現了全身CT。在短短10餘年間,CT已遍及全球,從第一代發展到第五代。我國各大城市醫院所使用的CT多屬第三代。全身CT可以作頭、胸、腹、骨盆的橫斷掃描,也可作甲狀腺、脊柱、關節和軟組織及五官等小部位的區域掃描。CT最適於查明佔位性病變如腫瘤、囊腫、增大的淋巴結、血腫、膿腫和肉芽腫的大小、形態、數目和侵犯范圍,它可以決定某些器官癌腫的分期和是否能進行手術切除。在某些情況下,CT還能區別病變的病理特性如實性、囊性、血管性、炎性、鈣性、脂肪等。

CT檢查有三種方法,一是平掃,為普通掃描,是常規檢查;二是增強掃描,從靜脈注入水溶性有機碘,再進行掃描,可以使某些病變顯示更清楚;三是造影掃描,先行器官或結構的造影,再行掃描,如向腦池內注入造影劑或空氣進行腦池造影,再掃描,可清楚顯示腦池及其中的小腫瘤。

在CT檢查前,病人的准備也很簡單,只要檢查前禁食即可。但腹部檢查之前不能做其它造影檢查,尤其不能用鋇劑行消化道造影,以免腸內殘留的造影劑形成偽影,影響CT圖像質量,從而導致誤診。在頭部掃描之前,應先照X線頭顱平片和斷層照片。肝、膽、胰檢查前,要先做各項化驗檢查,照腹部平片,膽道造影和超聲檢查。腎臟檢查前,應做腎盂造影和B超檢查。胸部檢查前,應照胸部平片和斷層照片。脊柱檢查前,要先行脊柱正側、斜位照片等。以便選擇最佳掃描方式和最合理的掃描范圍

CT(電子計算機體層成像)是70年代初放射診斷的一項重大突破,CT不是X線攝影,而是用X線對人體掃描,取得信息,經電子計算機處理而獲得的重建圖像。它能使傳統的X線檢查難以顯示的器官及其病變顯示成像,且圖像逼真,解剖關系明確,從而擴大了人體的檢查范圍,大大提高了病變的早期檢出率和診斷准確率。這種檢查簡便、安全、無痛苦、無創傷、無危險,它促進了醫學影像診斷學的發展,發明者獲得了1979年的諾貝爾獎金。CT最初只用於頭部檢查,1974年又出現了全身CT。在短短10餘年間,CT已遍及全球,從第一代發展到第五代。我國各大城市醫院所使用的CT多屬第三代。全身CT可以作頭、胸、腹、骨盆的橫斷掃描,也可作甲狀腺、脊柱、關節和軟組織及五官等小部位的區域掃描。CT最適於查明佔位性病變如腫瘤、囊腫、增大的淋巴結、血腫、膿腫和肉芽腫的大小、形態、數目和侵犯范圍,它可以決定某些器官癌腫的分期和是否能進行手術切除。在某些情況下,CT還能區別病變的病理特性如實性、囊性、血管性、炎性、鈣性、脂肪等。

CT檢查有三種方法,一是平掃,為普通掃描,是常規檢查;二是增強掃描,從靜脈注入水溶性有機碘,再進行掃描,可以使某些病變顯示更清楚;三是造影掃描,先行器官或結構的造影,再行掃描,如向腦池內注入造影劑或空氣進行腦池造影,再掃描,可清楚顯示腦池及其中的小腫瘤。

在CT檢查前,病人的准備也很簡單,只要檢查前禁食即可。但腹部檢查之前不能做其它造影檢查,尤其不能用鋇劑行消化道造影,以免腸內殘留的造影劑形成偽影,影響CT圖像質量,從而導致誤診。在頭部掃描之前,應先照X線頭顱平片和斷層照片。肝、膽、胰檢查前,要先做各項化驗檢查,照腹部平片,膽道造影和超聲檢查。腎臟檢查前,應做腎盂造影和B超檢查。胸部檢查前,應照胸部平片和斷層照片。脊柱檢查前,要先行脊柱正側、斜位照片等。以便選擇最佳掃描方式和最合理的掃描范圍。

閱讀全文

與ct掃描步驟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葉將軍菜的食用方法 瀏覽:945
怎麼止腹瀉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249
哪裡有治療扁平苔蘚方法 瀏覽:888
木屑發酵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36
登山手杖使用方法 瀏覽:7
血癌治療方法 瀏覽:482
如何睡前長高的方法 瀏覽:115
山西黃芪食用方法 瀏覽:748
蘋果7鎖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9
車載檯面板連接方法 瀏覽:207
工程退場費計算方法 瀏覽:861
風痹治療方法 瀏覽:62
乒乓球在家自己訓練方法 瀏覽:308
電腦椅子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66
開盤式蚊香的正確方法 瀏覽:99
螞蟻上樹上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408
安裝手機雙卡的方法 瀏覽:859
有什麼方法看書 瀏覽:156
種植芝麻方法 瀏覽:629
斬骨刀鍛煉方法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