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增大桿秤的測量方法

增大桿秤的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9 02:30:11

A. 怎麼提高桿秤測量的靈敏度

和天秤一樣需要設計支撐構件靈活度,也就需要使用高硬度材料並盡可能減小接觸面。天秤多使用寶石。其次桿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越輕越好。
所以稱量葯品的桿秤桿很細小。

B. 要增大桿秤的測量范圍的方法有哪些

秤屬於計量器具,原則上是不允許改制的,否則就觸犯了我國計量法規.
如果自己以實驗為目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秤的強度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秤砣的重量,計算好就可以了.

C. 科學課上小軒製作了一把小桿秤他想增大這把秤的最大稱重量。你有什麼好建議

秤是杠桿,吊點 o 是杠桿的支點,杠桿的自重中心在吊點 o 的左側,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為了使杠桿平衡秤平衡秤重量在吊點的右側, 所以杠桿平衡重的零標線應該在懸點 o 的右側,假設重量為 g 丘,重量 g mg 到支點的距離為 l,當重量為 m13kg 時,重量 g 丘到支點的距離為 l1,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g0l0 + m1g1丘1,即 g0l0 + 3 kg 9.8 n / kg l 丘1; (3)當 m27kg 的重量加倍時,杠桿的平衡條件為: g0l0 + m2g / l 2g / l 12,即 g0l0 + 7kg 9.8 n / kg 2g / l 12; 由杠桿平衡條件: g0l0 + m 最大 g / l 重量,即 g0l0 + 5 kg 9.8 n / kg 重量,設雙重最大重量為 m,由杠桿平衡條件: g0l0 + mg / l 重量2 g / l,即: g0l0 + m 9.8 n / kg 重量2 g / l 4;。 所以答案是0對11

D. 如圖所示的桿秤,是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一種工具.其工作原理是杠桿原理.現圖中桿秤的掛鉤A到提紐O的距離

(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G物體OA=G秤砣OB,即:G物體×4cm=10N×20cm,解得:G物體=50N;
(2)若要增大測量范圍,即可稱量的物重G增大,在左邊力臂不變的情況下,右邊力與力臂的乘積要增大;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增大右邊力與力臂乘積的方法有:
①秤砣的重量不變,將支點向左移動一些,即提紐O向左移動一些;
②支點和力臂都不變,增加秤砣的質量.
答:(1)所稱物體的重力為50N;
(2)O點左移或增大秤砣的質量.

E. 如圖所示的桿秤是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一種工具,其工作原理是杠桿原理.已知圖中桿秤的掛鉤A到提紐O的距離

(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G物體OA=G秤砣OB,即:G物體×4cm=10N×20cm,解得:G物體=50N;
(2)設秤砣移到了C處,同理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G物體2OA=G秤砣OC,即:6kg×10N/kg×4cm=10N×OC,解得:OC=24cm;
向左移動△s=24cm-20cm=4cm;
(3)若要增大測量范圍,即可稱量的物重G增大:
①支點和力臂都不變,增加秤砣的質量,左邊力與力臂的乘積要增大,右邊的物體的物重要增大;
②秤砣的重量不變,將支點向右移動一些,即提紐O向右移動一些,右邊的力臂減小,左邊的物體的物重要增大;
答:(1)所稱物體的重力為50N;
(2)秤砣要從現在的B處再向左移動4cm;
(3)增大秤砣的質量或提紐O向左移動一些.

F. 一道物理填空題,就一會,明天要交的,謝謝啊!!!!!!!!!!!!!!!!!!!!!!!!!!11

這道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平衡原理。
當m0在B處的時候,即為最大測量值,由杠桿平衡原理,以O為支點,由OB和OA的長度之比再乘以秤砣的重量即可計算得出。
若要增大測量范圍,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支點O向A方向移動;另一種是增大秤砣m0的質量。(還可以加長OB的長度)
最後一個空,有杠桿平衡原理:10cm*1kg=(2.5kg-0.5kg)*L
L=10cm/2
=5cm

閱讀全文

與增大桿秤的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01x2424簡便方法 瀏覽:285
混凝土靜壓檢測方法 瀏覽:156
2021年鑒別茅台酒的方法 瀏覽:95
早射治療新方法 瀏覽:995
安裝雙槽洗菜盆的方法 瀏覽:777
如何做到鍛煉和防護兩不誤有什麼方法 瀏覽:831
刺蝟菌食用方法 瀏覽:347
拼音單韻母拼讀的教學方法 瀏覽:313
成人本科快速提分的方法 瀏覽:642
女生長高變瘦的最簡單方法 瀏覽:844
bod測定儀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63
葯物黃氨過敏了怎麼辦最快方法 瀏覽:168
計算方法試 瀏覽:737
解決方法和解決原理一樣嗎 瀏覽:470
有什麼方法知道另一半的錢去哪裡 瀏覽:119
有膝蓋疼的毛病用什麼方法減肥 瀏覽:255
花盆種植三種發芽方法 瀏覽:440
什麼方法解答 瀏覽:595
學生食用雞蛋前的鑒別方法 瀏覽:817
如何證明新生兒胃管在胃內的方法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