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製作手工龍
工具/原料:
卡紙、膠水、剪刀
具體步驟:
1、在卡紙上畫圓並剪下,再在圓卡片上鑽三個洞,效果如下圖。
② 龍船手工製作方法
方法/步驟
1在卡紙上繪制出一個長形盒子作為龍舟的主體。龍舟的船身可用一個長形盒子來表示,這里在卡紙上繪制出一個長形盒子的圖,作為龍舟的主體
2畫好長形盒子的邊緣線以後,用剪刀沿線將盒子的邊緣剪出來,注意保持整齊
3剪出立體盒子外形邊緣以後,然後按照畫的線進行折疊,折出立體形狀的盒子
4接著把折好的盒子兩邊的用透明膠粘貼好,使其固定,船身的外廓就大致出來了
5將一張彩紙對折一半後,在紙上用鉛筆繪制出龍頭的形象。然後拿緊對折的紙,用剪刀剪出圖形來,可同時剪出兩個龍頭圖形
6將一張彩紙對折一半後,在紙上用鉛筆繪制出龍尾的形象。然後拿緊對折的紙,用剪刀剪出圖形來,可同時剪出兩個龍尾圖形
7拿出顏色鮮艷的卡紙,然後在不同顏色的卡紙上繪制龍角、龍須等圖形,並沿線剪出來,如下圖所示。
8接著在不同顏色的卡紙上繪制龍舟裝飾圖形、劃槳等圖形,並沿線剪出來
9然後把剪好的圖形分成兩組,因為龍舟有兩邊,分成兩組粘貼在盒子上,會有立體感,也會更加生動形象
10接著把代表龍舟各部位的一組圖形,按龍舟的形象用膠水分別進行粘貼
11然後把龍舟各部分的圖形粘貼在盒子上,龍頭要粘貼在盒子裡面,龍尾拼裝在盒子的後面,裝飾圖和劃槳直接粘貼在盒子上,注意裝飾圖形的顏色搭配
12龍舟只粘貼一邊,卡紙會有些晃動,接著把龍舟的另一邊也粘貼上一組圖形,增加了立體感,如下圖所示。這樣,一個完整形象的手工龍舟就做好了。
注意事項
注意小孩需在大人的陪同下手工製作,以免受傷
③ 如何自己動手製作舞龍的龍頭,急急急
舞龍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藝術,至今仍然在各個地區盛行。舞龍使用的道具龍珠、龍頭、龍身、龍尾等。
工具材料:木板、木棍、樹脂、鐵絲、鐵釘、塑料網、竹蔑、塑料繩
1、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 (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頭活動量大,易松脫)。
④ 三角插龍頭的做法
A4紙,小刀
方法/步驟
將一張A4紙裁成18張長方形紙
將長方形紙對折
兩邊向中間對折
翻地過來,把兩邊的角折過來
兩個短邊向上折,
沿中間摺痕對折,三角插完成
⑤ 如何製作景區噴水龍頭
石雕噴水龍頭的製作過程 ;1 選料,選料是關鍵的一步要選成色好的,用雜色,有裂縫的不能用,否者會影響到石雕龍頭的整體效果。2 開荒,將選好的石料 粗坯鑿去多餘部分,到初具大體輪廓的階段。 進一步打出體面關系基本形狀的過程叫做 「開中荒」。石雕噴水龍頭打細:將「開小荒」餘下的多餘部分鑿掉,重點是刻畫形象和找准形體的起伏結構等微妙變化。是對石雕像進行藝術處理的重要階段,使用的工具為齒鑿、平鑿、石銼等,這是石雕後階段,需要耐心精雕、 細刻。
⑥ 紙杯龍頭的製作方法
用線將紙杯口對口,底對底的固定起來,然後連起來就形成龍的身體了,然後將一些紙杯用剪子剪出頭和尾巴、四肢、用膠水粘牢固,要注意龍頭的裝飾,比如給眼睛加上一些特效。快快動手做起來!
⑦ 舞龍中使用的龍的製作方法
舞龍道具包含龍珠、龍頭、龍身( 包括骨架及龍衣 )、龍尾暨龍旗、鑼、鼓、鈸等。有些可以分別製作或購買,但是購買所花的經費龐大,倒不如利用美勞課時,師生共同製作,既省錢、更可培養學生創造思考、手腦並用、團隊合作的精神,在民俗技藝薪傳上更上一層樓。扎龍的工作必須分別設計、選購材質、結扎、糊面、油漆、裝飾再加以組合。國民中、小學生因身材的局限,所舉的龍,長度不可過長,直徑不可太粗,學生才能因物制宜,體力才能適當,且施展得開,表現舞龍活靈活現的功夫。
一、龍的規格:含龍頭、龍尾,十二節以下者為小龍,十三節以上至二十九節者為中龍,三十節以上為大龍。國際比賽所採用的龍身節數、長度、人數、樂器都有一定的限制,請參考舞龍競賽規程。龍身節與節之間距離為六至八尺(一尺30公分),國小學生以小龍較適當,國中學生則可舞中龍,視學生身材暨體能來決定。
1 龍珠二個 ( 交互使用 )、直徑約20至30公分。
2 龍頭一節,長約90至120公分( 製作時視大小龍決定 )。
3 龍身十節,每節相距210公分。與龍頭、龍尾相接之節,距離可稍長為240公分。
4 龍尾一節,長約90至120公分( 製作時視大小龍決定 )。
5 含龍頭、龍身、龍尾共十二節 : 總長約二十四公尺。
6 握竿直徑約三公分,長約105公分。
7 龍身之節與節部份,鼓圈( 直徑為90公分 )六個,距離三十公分。
二、龍的製作
1、龍珠的製作
將寬一公分鐵皮(或塑料片)長為75.36公分,圈成一個直徑廿四公分的鐵圈。
在鐵圈選一直徑兩端打孔,用粗鐵絲穿過,並在兩端加二公分長小管。
將穿過鐵圈的粗鐵絲向下彎成一直徑為三十公分的半圓圈,剩餘部份固定於長105公分的竹(木)棍上,並在竹(木)棍上油漆。
用寬一公分、厚約 0.一公分的竹蔑四或六條,分別穿過粗鐵絲,交叉扎在鐵圈上;成一個個竹圈,圈與國距離要相等,使成為一個球型。
將紅布剪成弧狀若干塊,用樹脂黏貼於龍珠骨架上,使成為一個紅色圓球。
在龍珠兩旁掛上綵帶(可設計多樣化),即告完成。
亦可結合現代球型塑料來製作,更為快速方便。
2、龍頭的製作
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 (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頭活動量大,易松脫)。
用厚0.五公分塑料網,長三十公分、寬94.2公分圍繞在矩形木板四周,並予固定(可用鐵絲密密扎緊)。
用寬0.五公分的竹蔑一支,穿過塑料網彎成圓筒前方中央處結扎,隆起高度約為二十公分為龍額,竹蔑後端斜向後方,用細鐵絲及樹脂固定於塑料網彎成圓筒中央後方處結扎;另取兩支竹蔑,扎在前述竹蔑的兩旁,並用細竹蔑細鐵絲橫紮成頭部,再用塑料網覆蓋。
龍角(如圖)可用粗鐵絲,交叉扎在龍頭上;龍鼻用細鐵絲隆扎高為十公分,並在兩側各留一長鐵絲,以為上卷之龍須。
用鐵絲或塑料網紮成龍耳狀,計兩片、扎在龍頭兩側,並上漆(視金龍、青龍、火龍而上色),並用金銀漆裝飾圖案。
在龍頭骨架上糊上白布並上漆(視金龍、青龍、火龍而上色),並用金銀漆裝飾圖案,嘴裡漆成紅色水紋狀,龍角和龍頭為不同顏色。
用直徑五公分小塑料圓球對剖,漆成黑色為龍的眼(亦可用手電筒),白布剪成眶比眼大些),用紅布剪成眉,鼻孔用黑色布剪成。
用厚一公分瓦楞紙剪龍齒(尖齒上下四支、門齒上下兩排、漆成白色,如圖)及長三十五公分、寬十二公分瓦楞紙剪成舌形(漆成紅色),分別置於龍嘴。
用長五0公分紅色塑料繩若干條,對折系在一鐵絲上,再用鐵刷,刷開成為細絲以為龍須,最後綁在龍的下顎上。
最後用透明噴漆全部噴灑一次。
3、龍身的製作
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身轉折躍動大,易松脫),共十二支( 多餘則備用 )。
用厚0.五公分塑料網,長三十公分、寬94.2公分圍繞在矩形木板四周,並予固定(可用鐵絲密密扎緊)。將此塑料圓筒兩端用膠布包紮,以免凸出部份劃破龍衣。
扎竹(藤)圈直徑為三十公分,共八十個(多餘則備用)。
竹圈與竹圈相距三十公分(每節六個)用尼龍繩四條打結相連,扎在塑料圈上,並予以固定。
准備兩條粗棉繩各長為三十公尺,分別穿過龍身支架上下端內部,並以固定,以為龍筋。
4、龍衣的製作
用寬一公尺、長二十二公尺之自布,在布寬的兩邊各縫起一公分,並在兩邊每隔三十公分處,縫上一布帶(長約十五公分),做為固定龍衣之用。
用紅布(絨)剪成三角形,縫成龍的脊背。
在龍衣上繪龍鱗(或刻龍鱗橡皮章、沾油墨壓印)及肚紋(每隔五公分繪寬一公分紅線。
龍衣上亦可縫圓型亮片,以增加光澤,在陽光下閃爍亮麗。
5、龍尾的製作
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尾活動量大,易松脫 )。
用厚0.五公分塑料網,長三十公分、寬94.2公分圍繞在矩形木板四周,並予固定(可用鐵絲密密扎緊)。
用寬0.八公分之竹蔑一支,紮成直徑二十三公分之圓圈一個,並結扎在木板中央靠邊部份,另取相同竹蔑長150公分,延著前述圓紮成尾狀,並固定於木板中央靠邊部份。
用長短不一的細竹蔑八支,扎連在尾上,再用大小不同的竹(或塑料網)圈十四個,依次紮好,使成尾型,用樹脂及細鐵絲確實固定,尾端捲起於右邊。
用鐵絲(或塑料網)紮成三角形龍脊並貼紅布。龍尾糊上白布並上漆,再畫鱗片(繪時愈靠龍尾龍鱗要愈小),即告完成。
⑧ 會吃東西的龍頭怎麼製作
舞龍道具包含龍珠、龍頭、龍身( 包括骨架及龍衣 )、龍尾暨龍旗、鑼、鼓、鈸等。有些可以分別製作或購買,但是購買所花的經費龐大,倒不如利用美勞課時,師生共同製作,既省錢、更可培養學生創造思考、手腦並用、團隊合作的精神,在民俗技藝薪傳上更上一層樓。扎龍的工作必須分別設計、選購材質、結扎、糊面、油漆、裝飾再加以組合。國民中、小學生因身材的局限,所舉的龍,長度不可過長,直徑不可太粗,學生才能因物制宜,體力才能適當,且施展得開,表現舞龍活靈活現的功夫。
一、龍的規格:含龍頭、龍尾,十二節以下者為小龍,十三節以上至二十九節者為中龍,三十節以上為大龍。國際比賽所採用的龍身節數、長度、人數、樂器都有一定的限制,請參考舞龍競賽規程。龍身節與節之間距離為六至八尺(一尺30公分),國小學生以小龍較適當,國中學生則可舞中龍,視學生身材暨體能來決定。
1 龍珠二個 ( 交互使用 )、直徑約20至30公分。
2 龍頭一節,長約90至120公分( 製作時視大小龍決定 )。
3 龍身十節,每節相距210公分。與龍頭、龍尾相接之節,距離可稍長為240公分。
4 龍尾一節,長約90至120公分( 製作時視大小龍決定 )。
5 含龍頭、龍身、龍尾共十二節 : 總長約二十四公尺。
6 握竿直徑約三公分,長約105公分。
7 龍身之節與節部份,鼓圈( 直徑為90公分 )六個,距離三十公分。
二、龍的製作
1、龍珠的製作
將寬一公分鐵皮(或塑料片)長為75.36公分,圈成一個直徑廿四公分的鐵圈。
在鐵圈選一直徑兩端打孔,用粗鐵絲穿過,並在兩端加二公分長小管。
將穿過鐵圈的粗鐵絲向下彎成一直徑為三十公分的半圓圈,剩餘部份固定於長105公分的竹(木)棍上,並在竹(木)棍上油漆。
用寬一公分、厚約 0.一公分的竹蔑四或六條,分別穿過粗鐵絲,交叉扎在鐵圈上;成一個個竹圈,圈與國距離要相等,使成為一個球型。
將紅布剪成弧狀若干塊,用樹脂黏貼於龍珠骨架上,使成為一個紅色圓球。
在龍珠兩旁掛上綵帶(可設計多樣化),即告完成。
亦可結合現代球型塑料來製作,更為快速方便。
2、龍頭的製作
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 (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頭活動量大,易松脫)。
用厚0.五公分塑料網,長三十公分、寬94.2公分圍繞在矩形木板四周,並予固定(可用鐵絲密密扎緊)。
用寬0.五公分的竹蔑一支,穿過塑料網彎成圓筒前方中央處結扎,隆起高度約為二十公分為龍額,竹蔑後端斜向後方,用細鐵絲及樹脂固定於塑料網彎成圓筒中央後方處結扎;另取兩支竹蔑,扎在前述竹蔑的兩旁,並用細竹蔑細鐵絲橫紮成頭部,再用塑料網覆蓋。
龍角(如圖)可用粗鐵絲,交叉扎在龍頭上;龍鼻用細鐵絲隆扎高為十公分,並在兩側各留一長鐵絲,以為上卷之龍須。
用鐵絲或塑料網紮成龍耳狀,計兩片、扎在龍頭兩側,並上漆(視金龍、青龍、火龍而上色),並用金銀漆裝飾圖案。
在龍頭骨架上糊上白布並上漆(視金龍、青龍、火龍而上色),並用金銀漆裝飾圖案,嘴裡漆成紅色水紋狀,龍角和龍頭為不同顏色。
用直徑五公分小塑料圓球對剖,漆成黑色為龍的眼(亦可用手電筒),白布剪成眶比眼大些),用紅布剪成眉,鼻孔用黑色布剪成。
用厚一公分瓦楞紙剪龍齒(尖齒上下四支、門齒上下兩排、漆成白色,如圖)及長三十五公分、寬十二公分瓦楞紙剪成舌形(漆成紅色),分別置於龍嘴。
用長五0公分紅色塑料繩若干條,對折系在一鐵絲上,再用鐵刷,刷開成為細絲以為龍須,最後綁在龍的下顎上。
最後用透明噴漆全部噴灑一次。
⑨ 怎麼用鐵絲製作龍頭道具
大家好,這里是我的動物園,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成員,上一集給大家介紹的是西方的龍,這一次要介紹的是我們的中國龍。
中國龍
一、成員信息介紹
名字:敖行
種族:龍(中國)
生日:2018年2月12日
生活習性:喜歡噴水,可以騰雲駕霧,可以把家裡的濕度保持在50%-60%之間,這也是最適人的濕度。
二、製作過程記述
早在2015年2月,我已經萌生了製作一條中國龍的想法,那個時候也是我剛製作完那隻鹿和一棵樹的那段時間,那時候興趣還正濃,還想趁熱打鐵再弄出幾個作品,但是這個作品中途中斷了,因為我感覺很難做,也沒什麼信心能夠把它完成。
第一步還是先准備好材料。
准備好材料
然後,上網搜圖,先確定龍身的比例關系。
確定龍身比例
漸漸豐富身體、龍頭
然後也是慢慢的豐富龍頭、龍身等。也是用金屬扎絲一圈一圈繞上去。
但是注意到龍是有鬣毛的,所以在豐富的時候要注意留出一些鬣毛原型,後期再對它進行修剪。
繼續豐富龍頭龍身
上面這張圖片是我2018年2月12日晚上拍的了。三年之前,我做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我就再也沒有動過他。
因為在三年前我做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我實在是做不下去了。第一個原因是我在確定他初始大小的時候,有點大了,只要做得大一點,我的工作量就是立方指數的增長。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對他實在是沒有信心,做到這個地步,我的感覺是「這是個什麼玩意?一點龍的感覺都沒有」。於是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已經是一個「廢品」了。
但是慶幸的是,我沒有把他扔掉,因為我捨不得,他雖然是個「廢品」,但是我已經花了幾個小時的心血在上面了,他再丑他也是我的孩子啊。有一天我感覺靈感來了,於是我在此從一個角落中把他找了出來,擦掉他身上的灰,我感覺他的龍鱗又恢復了三年前的光彩。於是我又上網搜索了幾張圖片,繼續完成這個作品。這一次我充滿了信心。
我繼續豐富他的軀干,編織他的利爪。
豐富前爪
豐富後爪
多餘的線不要著急裁剪掉。等到最後統一處理。
順便我還加長了他的尾巴,當初依照網上的圖片尾長的比例應該不用再改,但是我為了突出龍的飄逸,特地加長了一截,使之具有「游龍」的感覺。
最後我修剪他的鬣毛、利爪以及其他多餘出來的線頭。此時我感覺他猶如獲得了生命一般,躍躍欲從我手中掙脫,還好我及時把他握住,我感覺他尚有些不足,龍須還不夠飄逸、逼真。
准備完工
剛做完他就到處亂跑了,等他跑累了,趁著他休息趕緊抓拍了一張。
完工!
他爬上我的電腦,看著電腦屏幕裡面那個照片,好像是自己,很好奇對不對?爬上去看了那麼久。
中國龍
突然他飛了起來,在我頭頂亂轉,搞得我心煩意亂。
呔!這業龍休得亂轉!我抓住你了!休要再轉!否則我便抽掉你的腳筋!
中國龍
然後他遇到了同一個園內的西方龍Cauchy,一見到面就很熱情地和別人打起了招呼:「你好,你叫什麼名字?我叫敖行,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Cauchy:「???」
雙龍相遇
三 · 中國與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中國人常用「龍的傳人」自稱,傳說中龍為上古之神,受漢文化影響的中國周邊國家如日本、越南等國家的文化中也崇拜這種龍。
在古代龍有呼風喚雨、掌控雷電的能力,有的地方建起龍王廟祭拜,就是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不發大水。
龍也作為權威、權力的象徵,帝王的別稱也有「真龍天子」,漢語詞有龍袍、龍椅、龍顏大悅等。在古代,帝王規定民間的龍不能和象徵王權的龍一致,區別主要是在龍爪有多少根指,只有帝王能用五爪龍的圖案,其餘的都只能用四爪或四爪以下的龍的圖案。我做的這一隻是四爪的龍,反對一個人高高在上的封建專政。
千百年來,人們塑造的龍的矯健、巨大、威武、嚴肅的形象,賦予他出神入化,上天下海,呼風喚雨的能力,反映了人們對現實的追求,對生活的美好願望,也是中國人民的信仰。
製作這條龍大概花了10個小時吧。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哦。謝謝大家的支持~
⑩ 水龍頭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水龍頭現在常見材質有五金壓鑄和塑膠注塑的! 五金水龍頭有銅材、生鐵翻砂或鋅、鋁合金壓鑄而成,將燒溶的銅水,鐵水,鋅、鋁合金水倒入模子中,經放置(或機器)冷卻再脫模成形,再經拋光打磨或電鍍外觀即可做成品。翻砂為純手工操作,效率低,質量不穩定!用壓鑄機的效率高,質量穩定! 塑膠水龍頭的製作方法:塑膠原料(如粉末等)注入注塑機的模具加工成形,操作方法和和五金壓鑄工序略同,具體要求和工藝可以購買相關的壓鑄工具書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