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茶葉的沖泡方法步驟視頻

茶葉的沖泡方法步驟視頻

發布時間:2022-06-20 22:25:24

A. 泡茶葉的步驟

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鑒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為度。
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高沖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沖」。
低泡
泡好的茶水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為佳,以免茶水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為度。
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托一並放置客人面前,是為敬茶。
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茶量控制編輯
沏茶方法
沏茶要將每種茶不同的風格表現出來,不只是自私地把它泡來喝,有了這樣的心情,才有辦法與茶為友,很客觀地欣賞茶的美。
從小壺茶練起。小壺茶的沏茶方式,是茶道基礎課程中常練習的沏茶法。小壺茶法要求層面比較多,地區間、個人間在做法風格上的變化也比較大。
時間關系
泡茶時茶葉放置量、浸泡時間與水溫是決定茶湯濃度的三大要素,茶量放得多,浸泡時要短,茶量放得少,浸泡時間要長。這時如果水溫高,浸泡時間宜短,水溫低,浸泡時間要加長。
茶葉放置量要考慮茶葉的外形與粗細的程度。一般常看的茶葉外形,就泡茶角度言之,可分為下列三類。
特密級
如劍片狀的龍井、煎茶、劍狀的龍井、煎茶、針狀的工夫紅茶、玉露、眉茶,球狀的珠茶,碎角狀熏花香片等。
次密級
如揉成球狀的烏龍茶、肥大帶絨毛的白毫銀針、纖細膨鬆的綠茶等。
膨鬆級
如包種茶、白亮烏龍、葉形粗大的碧螺春、瓜片等。
假設第一泡欲浸泡一分鍾得出適當濃度茶湯,那特密級只要放1/5壺量即可,次密級要放1/4壺,膨鬆級放六、七分滿。第二道以後看茶葉舒展狀況與品質特性決定增減的時間,以下數項是應考慮的因素:
揉捻成捲曲狀的茶,第二道、第三道方完全舒展開來,所以浸泡時間往往需要縮短。
揉捻輕、發酵少的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很快,所以二、三道後濃度緩慢,必須增加更多的時間。
重雕萎凋、輕發酵的白茶類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可溶物釋出緩慢,浸泡時間應延長。
細碎茶葉可溶物釋物出很快,前面數道時間宜短,往後各道的時間應增加得更多。
重焙火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較同類型茶之輕焙火者為快,故前面數道時間宜短,往後愈多道增加愈多的時間。
普洱茶、沱茶等之緊壓茶視剝碎程度與壓緊程度調整時間。細碎多者參考第四條,緊結程度低者參考第一條,緊結程度高者;慢慢泡,慢慢舒展,時間宜長,並依舒展速度調整之。
將茶湯倒出後;若相隔時間長(如10分鍾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時間應斟量縮短。若屬二、三道的茶,可溶物釋出量正旺,縮短的程度還要加大。例如緊揉成球狀的高級烏龍茶若第一泡浸泡一分鍾即得所需濃度,放置10分鍾後沖泡第二道,幾乎無須等待,沖完水,蓋上壺蓋,就可以將茶湯倒出。前一道茶湯未完全倒干,留下來的茶湯也會影響下一道茶的濃度。
泡茶時,置茶量最好適當,寧願少也不要太多。一般來說,第二泡過後,茶葉就會膨脹到九成以上。所以,控制置茶量,盡量不要泡到滿出來,而需要將壺蓋下壓的狀況。
以烏龍、鐵觀音、金萱來比較。金萱膨得最凶,鐵觀音次之。生熟來說,熟茶膨脹的倍數較小。如果泡包種,因包種茶成條索狀,不管是用什麼品種製成,茶葉膨鬆,要放多量。
一般而言放滿壺,而且如果覺得泡出來濃度不夠(包種茶沖泡時間因為發酵、烘焙度低,所以前四泡盡量不要超過40秒),置茶量就應增多。方法有二:
置茶時,用小茶棒將茶葉攪松,再置茶,這樣茶葉就可以放多一點。
置茶時用手將茶葉稍微捏碎,置放的茶葉就會多一點,雖然比較方便,但是,茶葉捏碎的大小不一定,會影響沖泡出來的滋味。
白毫烏龍的沖泡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類似包種茶的置茶方式,沖茶時,溫度要降低,否則容易有澀味。
一種是置茶量少,可以用高溫直沖,因為溫度高,所以溶解出的種類就會比較多,一般用於優良的白毫烏龍,瓷器蓋杯或茶娘,但是滋味比較不那麼濃稠。
兩種的置茶量差不多相差20~30倍。
綠茶例如龍井,置茶量不應太高,一般用蓋杯泡,置茶量從一層到四層。沖泡溫度低,一般可用二次降溫法:將開水先沖到一個杯子(可以用茶海),在將水沖到蓋杯中。
同樣是烏龍,同樣是包種,但是不同批的茶葉的膨脹度不一樣。21世紀手採茶,採摘茶葉時間比以往提早個幾天,所以茶材比較嫩,沖泡完將茶葉放在口中嚼就可以分辨出,膨脹的倍數也比較大。

B. 紅茶怎麼

需要七道工序:

1、溫壺&溫杯

將熱水倒入沖泡壺中,對沖泡壺進行溫熱,隨後將水倒掉。

2、投茶

將5g新鮮茶葉放入溫好的沖泡壺中。

3、倒入沸水

倒水的過程最好一氣呵成。

4、進行充分悶泡

蓋上壺蓋,讓紅茶進行充分地悶泡。基本時間為3分鍾,細碎的茶葉悶泡時間可以酌減,而大葉片則適當延長。

5、輕輕攪拌茶葉

到時間後,打開壺蓋,用攪拌勺輕輕攪拌一下,讓茶葉完全展開。

6、沖洗過濾勺

用來過濾茶葉的過濾勺先用熱水進行沖洗,減少金屬對紅茶口感上的影響。

7、將紅茶倒入茶壺

泡好的紅茶通過過濾勺濾去茶葉,倒入壺中,直到最後一滴。最後一滴紅茶是精華所在。

(2)茶葉的沖泡方法步驟視頻擴展閱讀

紅茶的沖泡注意事項

1、投茶量的把控

每次泡茶的時候都會抓一大把茶葉放入杯子內,紅茶屬於細膩的茶葉,如果沒有把控好用量,那麼會導致泡出來的茶湯苦澀,難以入口。所以,建議沖泡紅茶的之前,一定要稱下紅茶的重量,用量控制在3-5克,這樣最後泡上一杯好茶做好了鋪墊。

2、沖泡紅茶的水溫

紅茶屬於是全發酵茶,並且有些是碎茶,所以沖泡時候的水溫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水溫應該控制在90-95度之間;如果是一些品質比較高端的紅茶,水溫用85-90度是最為合適的。如果是一些野生古樹紅茶,那麼可以用沸水沖泡,這樣可以讓芳香物質盡情的釋放出來,滋味醇厚。

C. 泡茶的步驟

茶的沖泡方法有簡有繁,要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茶性而定,但不論泡茶技藝如何變化,一些基本的方法則是相通的。溫具、沖泡、倒茶幾個基本步驟。泡茶的第一步,要想泡好茶,首先要選對茶具。茶具有材質上的不同,一般分為瓷、陶、紫砂、玻璃;茶具還有形態上的不同,分為小壺、大壺。泡茶過程也是品茶的一個重要內容。--引自網路
溫具是泡茶的第一個過程,萬事開頭難第一步往往決定了泡茶接下來的所有步驟。第一步極為關鍵,用熱水沖泡茶壺、茶嘴、茶蓋等所有茶具,讓水的溫度和茶具的溫度基本保持在恆定狀態下。提高茶具的溫度可以在泡茶的過程當中保持水的溫度,如果茶具過冷,根據冷熱交替規律,茶水的溫度也會突然下降,茶水溫度下降會影響茶葉的泡製過程,溫度是泡茶過程中最關鍵最難掌握的因素。
置茶入壺後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分配。不同類型的茶葉水和茶葉的分配比例不同,第一杯茶通常要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洗茶,洗去茶葉本身上的一些雜質,第二杯茶開始真正品嘗。沖水時有鳳凰三點頭的講究,代表主人對客人的尊敬,同時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水和茶葉充分接觸。
最後倒茶的時候要先倒進茶海中。然後倒入客人茶杯中,注意滿杯酒半杯茶,小口慢啜,最能體會茶的妙處。

D.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
1、煮水
泡出好茶的前提是先找到最適合的水,泡茶用水首選純凈水、礦泉水等軟水。並且泡茶用水的要求之一是需要煮沸,無論用80度或90度水沖泡,一定要先將水煮沸,然後從100度放涼至所需溫度水溫。
(一般鮮嫩綠茶可用80度左右水,而紅茶90度左右,普洱或黑茶等緊壓茶則用100度水)
2、洗杯
往茶壺、茶杯注水沖洗,也包括壺嘴、壺蓋,然後迅速倒掉水分。這樣可以提高茶具的溫度,使茶葉在沖泡後,茶湯的溫度不會很快地下降,而是相對穩定,從而讓茶葉中可溶於水物質更充分浸出。
3、投茶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最簡單的泡茶方法。
根據茶杯、茶壺大小,往泡茶的茶杯或茶壺中置入一定數量的茶葉。一般來說,茶水比例在1:30~50。
即投茶3克,至少注水150ml。而喜歡喝濃茶的,茶葉可以多投。偏好淡茶的,可以適當多注水。
4、沖泡
茶葉細嫩,色澤明亮。玻璃杯沖泡可觀賞茶葉在茶水上下翻動的美妙,極具觀賞價值。白瓷杯沖泡可以使茶色與白色相映成趣,令人賞心悅目。
沖水時講究「鳳凰三點頭」,就是將茶壺下傾上提三次,對賓客「點頭致意」的同時,也可以使茶湯濃度均勻。
同時也有「茶七飯八」之說,即茶倒七分滿,剩下三分是人情,沸水泡茶一旦倒得太滿,不小心會燙傷賓客。
5、倒茶
沖泡好之後的茶湯,需要先倒進茶海中,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茶杯又叫品茗杯,有品茶之意。
而茶海又稱公道杯,意為分茶公道。
6、奉茶
用茶盤托著茶杯,送到賓客面前,並放置在賓客右手前方。奉茶的時候,還需要用空餘的手做出請茶的姿勢。
7、品茶
剛剛沖泡好的茶,不要急於飲用。應該先觀其色,察其形。然後端起茶杯,聞湯香,品滋味。
啜湯賞味時,讓茶湯先從舌尖沿舌兩側流到舌根,再回到舌頭,如此反復兩三次,感受茶湯的回味、甘甜。

E. 茶葉的正確沖泡方法

茶葉的沖泡:

1 、洗蓋杯,湯杯底使其有溫度;

2 、放入茶葉,同時蓋著杯蓋甩動幾下,再聞干香;

3、第一次沖水用開水,同時沖水時速度迅速;

4 、快速的出水,盡可能的把水倒干凈;

5 、到入杯子,洗杯;

6 、觀其湯色,聞其香,這樣洗茶步奏就結束了;

7、第二次泡茶講究的是品其口感,水溫要把控在85度左右;

8、在蓋杯中停留的時間在20s左右即可;

9、出水時速度要快,同時要盡可能的把茶倒出;

10、倒茶講究的是每個杯子要均勻,以客為主,同時只能最多倒到8層滿;

這次在觀其色,聞其香,品其韻,那麼茶葉的基本泡法就是這樣,因每泡茶葉不同的特點泡茶水溫和靜止時間都要把握的當

F. 泡茶基本步驟

1、備具備水:准備好需要的茶具,如茶杯、茶壺等,然後用熱水壺煮好沸水備用。如果是使用茶具套裝泡茶,還要依次排放好茶具。

2、賞茶:用茶荷量取適量的茶葉,並把茶荷呈給賓客,邀請大家欣賞茶葉的外形和色澤,嗅聞茶葉的濃郁清香。

3、潤杯:泡茶的第三步,逐個倒入少許沸水到茶具里,稍微轉動茶具,促使每個茶具內壁濕潤。然後把開水倒掉。

4、置茶:根據茶水1:50的比例,把茶荷中的茶葉分別投入各個茶杯或茶壺里。然後往茶具里倒入少許開水,水量以沒過茶葉為宜。使茶葉充分浸潤,更好的促發茶香和析出茶味。

5、沖泡:使用高沖法,右手提壺,把沸水注入茶壺或茶杯子里。若是使用茶杯直接沖泡,水量則以七八分滿為宜。俗語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

6、奉茶:根據茶葉的種類、緊結程度等各種因素,決定沖泡的時間。泡好後,雙手把茶依次端給客人,並伸出手掌行禮,邀請賓客品茶。

7、品飲:品飲茶湯前,不妨邀請賓客和自己一起先聞香、賞茶,感受芬芳怡人的茶香,欣賞茶葉在茶杯中沉浮飄舞的優美姿態。再細細品嘗,小口品綴,感受茶湯醇厚回甘的滋味。

8、續水:泡茶的第八步為續水,在品飲過程中,時刻留心賓客們的茶杯。當他們茶杯里的茶湯只剩三分之一時,就要及時為其續水。續水溫度以80度左右為佳。

9、收具:這一步驟,也可在提前在奉茶後進行。整理收好泡茶的茶具,按先用後收回的順序把不需要用的茶具收回。

10、凈具:每次泡完茶,都要養成及時清洗茶具的好習慣。先沖洗干凈茶渣,然後用清水反復清洗。最後再用熱水沖燙,進行消毒處理,放到通風乾燥的地方,以備下次之用。

G. 紅茶怎麼泡 泡法步驟

紅茶的泡法

一、家庭式泡法

1、溫壺:用沸水將茶葉及茶杯溫熱,冷的茶壺無法泡出紅茶的原有風味。燒開水不要用鐵制的水壺。

2、倒入適量的茶葉:基本上是一茶匙茶葉泡一杯紅茶的比例。

3、沖泡:沖泡紅茶的水要用沸騰的水,越熱越好。放冷後再加熱的開心無法沖出好味道。

4、蓋上壺蓋:如果沖泡的的碎茶葉,加入熱水後,將濾茶網及茶葉拿開,再蓋上壺蓋,因為碎紅茶易於沖泡,泡太久會苦澀,越是細長的茶葉,浸泡時間可以加長。

6、第一泡:將開水加入壺中,泡一分鍾,趁機洗杯,將水倒掉,右手拿壺將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從公道杯斟入聞香杯,只斟七分滿。

7、鯉魚跳龍門:用右手將品茗杯反過來蓋在聞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聞香杯杯底,翻轉一圈。

8、遊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將聞香杯從品茗杯中提起,並沿杯口轉一圈。

9、喜聞幽香:將聞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轉90度,杯口對著自己,用大拇指捂著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細聞幽香。

10、品啜甘茗:三個口是一個品,要做三口喝,仔細品嘗,探知茶中甘味。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閱讀全文

與茶葉的沖泡方法步驟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牛皮癬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714
正確的供奉方法圖片 瀏覽:393
練微笑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154
茅台vip用酒查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143
手臂刮汗毛用什麼方法 瀏覽:738
調理肌酐最好的方法如何降 瀏覽:936
狗風疙瘩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802
大蒜治療金魚腸炎土方法怎麼治療 瀏覽:769
江蘇高質量考核發展指數計算方法 瀏覽:917
蟲牙土方法怎麼治 瀏覽:294
水膠體敷料使用方法 瀏覽:829
粉絲的訓練方法 瀏覽:778
鋁蓋發霉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317
做生意都有哪些賺錢的方法 瀏覽:442
黃金三角手臂鍛煉方法 瀏覽:12
根號15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圖片 瀏覽:913
語音提示器安裝方法 瀏覽:204
c32漏電保護空開連接方法 瀏覽:368
附件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335
36x1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