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沁園春長沙哪裡運用修辭方法

沁園春長沙哪裡運用修辭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7 20:19:23

『壹』 沁園春長沙中的「糞土當年萬戶侯」這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糞」在此作動詞講。《荀子�6�1強國》:「堂上不糞,則郊草不瞻曠芸」說,堂上還沒有掃除,則不暇看到郊野之草是有還是無。毛詞中的「糞土」當是掃除穢土之意。「糞土當年萬戶侯」是說,要像掃除臟穢泥土那樣對待「萬戶侯」們。這是修辭上比喻和語法上省略(指「對待」)的綜合運用。「糞」在句中是個重點動詞。這樣解釋,「糞土」句不僅包括看法,還充分表現了革命青年的動作和行為。這樣講,才能更好地反映當時「打倒軍閥官僚」的口號和歷史時代背景。

『貳』 《沁園春長沙》的修辭方法有幾種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對偶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設問)

糞土當年萬戶侯(借代 )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偶 )

還有,「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那「問蒼茫大地」,不就是問我積貧積弱的中華大地嗎?詩人因不能「競自由」而為之「悵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國家和人民嗎?詩人愛國、憂國、報國的情結,與古往今來的志士仁人和歷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詩人是一脈相承的,並隨著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

『叄』 沁園春 長沙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所用修辭手法是什麼

句意:看萬座山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
由此判斷,運用了誇張、比喻。.

『肆』 《沁園春 長沙》的修辭手法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對偶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設問)
糞土當年萬戶侯(借代 )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偶 )

還有,「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那「問蒼茫大地」,不就是問我積貧積弱的中華大地嗎?詩人因不能「競自由」而為之「悵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國家和人民嗎?詩人愛國、憂國、報國的情結,與古往今來的志士仁人和歷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詩人是一脈相承的,並隨著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

『伍』 沁園春長沙中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對偶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設問)
糞土當年萬戶侯(借代 )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偶 )

『陸』 《沁園春長沙》一詞上下闋最後一句各使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上闋:設問,引出下文,自問自答;下闋:反問,答案包含在問話中並回應前文。

沁園春·長沙

【作者】毛澤東【朝代】近現代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譯文

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

廣闊的天空里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裡輕快地游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湧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

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遊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

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可曾記得,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

賞析:

上闋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

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明,「萬山紅遍」正是詞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

下半闋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

『柒』 沁園春長沙最後三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使用的表示詩人修辭手法是:誇張、反問。抒發了詩人要在新時代的大潮里,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誓振興中華的壯志豪情。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雲壯志。

這三句,寫盡作者豪情壯志,意味深長,令人聯想到「中流砥柱」。主宰國家命運的是胸懷家國、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立志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呼喚青年,發揚蓬勃的朝氣,激流勇進,搏擊風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7)沁園春長沙哪裡運用修辭方法擴展閱讀:

上闋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明,「萬山紅遍」正是詞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詞人對自由解放的嚮往與追求。詞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託了氣氛。「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這一問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這首詞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

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於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捌』 沁園春長沙的修辭方法有幾種

有 對偶、設問、借代、。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對偶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設問)

糞土當年萬戶侯(借代 )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偶 )

『玖』 沁園春長沙寫了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抒發了什麼情感

1,作品原文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2,借喻的修辭方法
3,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拾』 語文 沁園春 長沙 本詞上、下片最後一句各使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 急用 謝謝

下闋通過回憶,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產主義戰士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末句以豪邁的氣慨回
答「誰主沉浮」
,表明作者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於革命風浪中,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
的大任,抒發了詩人以天下為已任的偉大抱負。

上闋的景物是由遠即近,由高到低,由靜即動。其中又包含了描寫顏色的詞語,使整個秋景多姿多彩。幾個動詞的運用,如:「擊」,「翔」,「競」寫出了警務的生機勃勃,十分有力,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

上闋的景物描寫,下闋憶往事,抒發情感才能更為順暢。
總的來說,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閱讀全文

與沁園春長沙哪裡運用修辭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建金剛板安裝方法 瀏覽:330
被強力膠粘住要用什麼方法 瀏覽:288
內部鋼筋測量方法 瀏覽:941
ysl唇釉使用方法 瀏覽:109
如何提出想法的方法 瀏覽:437
如何反低俗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固體壓強綜合性計算方法 瀏覽:427
校本研究的常用方法 瀏覽:694
幼兒測呼吸的方法圖片 瀏覽:799
腳脖子粗有什麼改善方法 瀏覽:1001
二等水準測量計算方法觀測高差 瀏覽:167
鏡子的製作方法怎麼折 瀏覽:299
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方法和技巧 瀏覽:629
統計的數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998
研究方法和研究計劃怎麼寫 瀏覽:467
懶人快速背書訓練方法 瀏覽:551
面部肌肉痙攣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91
shimovpn使用方法 瀏覽:887
鋼筋籠用什麼方法檢測 瀏覽:52
烤全羊方法與配方視頻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