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度測量的工具及其測量方法
工具顯微鏡主要用於測量螺紋的幾何參數﹑金屬切削刀具的角度﹑樣板和模具的外形尺寸等﹐也常用於測量小型工件的孔徑和孔距﹑圓錐體的錐度和凸輪的輪廓尺寸等。工具顯微鏡的基本測量方法有影像法和軸切法。影像法﹕利用測量顯微鏡中分劃板上的標線瞄準被測長度一邊後﹐從相應的讀數裝置中讀數﹐然後移動工作台(或橫向滑架)﹐以同一標線瞄準被測長度的另一邊﹐再作第二次讀數。兩次讀數值之差即被測長度的量值。圖2 用影象法測量樣板尺寸 為利用影像法測量樣板的L 尺寸。軸切法﹕測量過程與影像法相同﹐但瞄準方法不同。測量時分劃板上的標線不直接瞄準被測長度的兩邊﹐而瞄準與被測長度相切的測量刀上寬度為3微米的刻線﹐以此來提高瞄準精度
② 測量工具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測量質量的工具有電子秤和台秤;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
托盤天平,一種實驗室常用的稱量用具由托盤、橫梁、平衡螺母、刻度尺、分度盤、指針、刀口、底座、標尺、游碼、砝碼等組成。
由支點(軸)在梁的中心支著天平梁而形成兩個臂,每個臂上掛著或托著一個盤,其中一個盤(通常為右盤)里放著已知重量的物體(砝碼),另一個盤(通常為左盤)里放待稱重的物體,游碼則在刻度尺上滑動。
固定在樑上的指針在不擺動且指向正中刻度時或左右擺動幅度較小且相等時,砝碼重量與游碼位置示數之和就指示出待稱重物體的重量。
托盤天平的底座上有一個銘牌,上面記錄著此托盤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感量。
③ 列舉幾種計量時間的工具和方法
常用時間的測量工具主要有秒錶、手錶、鍾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晷、沙漏等.
秒錶、手錶、鍾表都是現代計量時間用的工具,直接讀數即可;
古代用的日晷是依靠太陽光照射投影的位置來確定時間,沙漏是靠沙子流失後的位置來確定時間
④ 五金塑膠廠QC經常用到的測量工具和使用方法分別是什麼
電子稱使用方法:點10個塑料成品放上去,先按10,再按"取數量數",等待數量欄出現10時,再把全部放上去稱,數量欄就會顯示全部的數量了。
卡尺使用方法:尺身和游標尺上面都有刻度。量爪並攏時尺身和游標的零刻度線對齊,它們的第一條刻度線相差0.1毫米,第二條刻度線相差0.2毫米,……,第10條刻度線相差1毫米,即游標的第10條刻度線恰好與主尺的9毫米刻度線對齊。
游標卡尺的讀數:讀數時首先以游標零刻度線為准在尺身上讀取毫米整數,即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部分。然後看游標上第幾條刻度線與尺身的刻度線對齊,如第6條刻度線與尺身刻度線對齊,則小數部分即為0.6毫米(若沒有正好對齊的線,則取最接近對齊的線進行讀數)。如有零誤差,則一律用上述結果減去零誤差。
⑤ 要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可以用什麼工具、方法來測量
可以使用以下工具測量物體長度 :
1、刻度尺
主尺一般以毫米為單位,而游標上則有10、20或50個分格,根據分格的不同,游標卡尺可分為十分度游標卡尺、二十分度游標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標卡尺等,游標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游標卡尺的主尺和游標上有兩副活動量爪,分別是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內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內徑,外測量爪通常用來測量長度和外徑。
(5)測量工具與方法的說明擴展閱讀:
將被測長度與已知長度比較,從而得出測量結果的工具,簡稱測量工具。長度測量工具包括量規、量具和量儀。
習慣上常把不能指示量值的測量工具稱為量規;把能指示量值,拿在手中使用的測量工具稱為量具;把能指示量值的座式和上置式等測量工具稱為量儀。
最早在機械製造中使用的是一些機械式測量工具,例如角尺、卡鉗等。16世紀,在火炮製造中已開始使用光滑量規。1772年和1805年,英國的J.瓦特和H.莫茲利等先後製造出利用螺紋副原理測長的瓦特千分尺和校準用測長機。19世紀中葉以後,先後出現了類似於現代機械式外徑千分尺和游標卡尺的測量工具。19世紀末期,出現了成套量塊。繼機械測量工具出現的是一批光學測量工具。
⑥ 靠尺使用方法介紹 4種測量方法介紹
我們身邊有很多測量工具,靠尺是其中一種。大家知道靠尺應該如何使用嗎?靠尺在使用的時候是比較復雜的,因為靠尺有很多的刻度也有很多的使用方法。使用靠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測量高度和寬度,一般的靠尺都是有固定的顯示儀器上讀數的,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先學會看讀數。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靠尺的使用方法。
1、牆面垂直度檢測
手持2m檢測尺中心,位於同自己腰高的牆面上,但是,如果牆下面的勒腳或飾面未做到底時,應將其往上延伸相同的高度。參照下圖進行檢測。(磚砌體、混凝土剪力牆、框架柱等結構工程的垂直度檢測方法同上)。當牆面高度不足2m時,可用1m長檢測尺檢測。但是,應按刻度儀表顯示規定讀數,即使用2m檢測尺時,取上面的讀數;使用1m檢測尺時,取下面的讀數,參見下圖。對於高級飾面工程的陰陽角的垂直度也要進行檢測。檢測陽角時,要求檢測尺離開陽角的距離不大於50㎜;檢測陰角時,要求檢測尺離開陰角的距離不大於100㎜,當然,越接近代表性就越強。
2、牆面平整度檢測
檢測牆面平整度時,檢測尺側面靠緊被測面,其縫隙大小用契形塞尺檢測。每處應檢測三個點,即豎向一點,並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各一點,取其三點的平均值。參照下列圖進行檢測。平整度數值的正確讀出,是用楔形塞尺塞入縫隙最大處確定的,但是,如果手放在靠尺板的中間,或兩手分別放在據兩端1/3處檢測時,應在端頭減去100㎜以內查找最大值讀數;參照下圖進行檢測。另外,如果將手放在檢測尺的一端檢測時,應測定另一端頭的平整度,並取其值的1/2作為實測結果。
3、地面平整度檢測
檢測地面平整度時,與檢測牆面平整度方法基本相同,仍然是每處應檢測三個點,即順直方向一點,並在其原位左右交叉45°各一點,取其三點的平均值。其他等方法參照1、2條進行檢測。所不同的是遇有色帶、門洞口時,應通過其進行檢測。
4、水平度或坡度檢測
視檢測面所需要使用檢測尺的長度,來確定是用1m的,還是用2m的檢測尺進行檢測。檢測時,將檢測尺上的水平氣泡朝上,位於被檢測面處,並找出坡度的最低端後,再將此端緩緩抬起的同時,邊看水平氣泡是否居中,邊塞入楔形塞尺,直至氣泡達到居中之後,在塞尺刻度上所反映出的塞入深度,就是該檢測面的水平度或坡度。參照下列圖檢測。
通過上面的使用方法介紹,大家現在學會了如何使用靠尺了嗎?使用靠尺的時候一定要先保證測量的牆面的平整度,同時使用靠尺子測量其他物品的時候也需要保持平整度。靠尺是一種無差別較小的測量工具,但是如果我們使用不當,也是會造成比較大的誤差的。烤瓷的種類有很多,大部分都靠尺,都是用來測量牆面的,是一種建築測量工具。使用靠尺的時候要注意角度和平整度。
⑦ 常見的測量工具有哪些
1、裝修測距工具。在裝修中經常使用到測距工具。從最早的普通的捲尺、鋼尺到現在的激光測距儀,可以說它的種類比較多,新的測距工具也不斷增加。
2、游標卡尺。游標尺它是從零刻度線將它對准主尺位置,這時就可以把出主尺刻度讀出。
3、螺旋測微。又被叫作螺旋測微量具,精準度比卡尺還高,而且使用起比較靈活。
4、水平儀。水平儀是常用於測量角度一種工具,也可以測量一些微小傾角。比較常用到的就有條式和框式水平儀等。
關於常見的測量工具有哪些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以上推薦這幾種都是常歲的測量工具,可以說它們分別起到的作用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⑧ 五金塑膠廠QC經常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哪些它們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QC經常用到的測量工具有:電子秤和卡尺、千分尺
電子稱使用方法:點10個塑料成品放上去,先按10,再按"取數量數"(有的秤是數量設定/個數設定),等待數量欄出現10時,再把全部放上去稱,數量欄就會顯示全部的數量了,原理是先算一個的重量,然後在把全部的重量除於一個的重量(也叫單重)等於總的個數
卡尺使用方法:尺身和游標尺上面都有刻度。以准確到0.1毫米的游標卡尺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游標尺上有10個小的等分刻度,總長9毫米,每一分度為0.9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毫米。量爪並攏時尺身和游標的零刻度線對齊,它們的第一條刻度線相差0.1毫米,第二條刻度線相差0.2毫米,……,第10條刻度線相差1毫米,即游標的第10條刻度線恰好與主尺的9毫米刻度線對齊。
當量爪間所量物體的線度為0.1毫米時,游標尺向右應移動0.1毫米。這時它的第一條刻度線恰好與尺身的1毫米刻度線對齊。同樣當游標的第五條刻度線跟尺身的5毫米刻度線對齊時,說明兩量爪之間有0.5毫米的寬度,……,依此類推。
在測量大於1毫米的長度時,整的毫米數要從游標「0」線與尺身相對的刻度線讀出。
游標卡尺的使用
用軟布將量爪擦乾凈,使其並攏,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如果對齊就可以進行測量:如沒有對齊則要記取零誤差:游標的零刻度線在尺身零刻度線右側的叫正零誤差,在尺身零刻度線左側的叫負零誤差(這件規定方法與數軸的規定一致,原點以右為正,原點以左為負)。
測量時,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待測外徑(或內徑)的物體,使待測物位於外測量爪之間,當與量爪緊緊相貼時,即可讀數.
游標卡尺的讀數
讀數時首先以游標零刻度線為准在尺身上讀取毫米整數,即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部分。然後看游標上第幾條刻度線與尺身的刻度線對齊,如第6條刻度線與尺身刻度線對齊,則小數部分即為0.6毫米(若沒有正好對齊的線,則取最接近對齊的線進行讀數)。如有零誤差,則一律用上述結果減去零誤差(零誤差為負,相當於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誤差),讀數結果為:
L=整數部分+小數部分-零誤差
判斷游標上哪條刻度線與尺身刻度線對准,可用下述方法:選定相鄰的三條線,如左側的線在尺身對應線左右,右側的線在尺身對應線之左,中間那條線便可以認為是對准了。
如果需測量幾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減去零誤差,只要從最後結果減去零誤差即可。
千分尺使用步驟為以下三步:
1)讀整數:微分筒端面是讀整數值的基準。讀整數時,看微分筒端面左邊固定套筒上露出的刻線的數值,該數值就是整數值。
2)讀小數:固定套筒上的基線是讀小數的基準。讀小數時,看微分筒上是哪一根刻線與基線重合。如果固定套筒上的0.5mm刻線沒露出來,那麼微分筒上與基線重合的那根線的數目即是所求的小數。如果0.5mm刻線已露出來,那麼從微分筒上讀得的數還要加上0.5mm,才是小數。
當微分筒上沒有任何一根刻線與基線恰好重合時,應該進行估讀到小數點第三位數。
3)整個讀數:將上面兩次讀數值相加,就是被測件的整個讀數值。
⑨ 游標卡尺使用方法有什麼簡單介紹
將量爪並攏,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如果對齊就可以進行測量:如沒有對齊則要記取零誤差:游標的零刻度線在尺身零刻度線右側的叫正零誤差,在尺身零刻度線左側的叫負零誤差(這種規定方法與數軸的規定一致,原點以右為正,原點以左為負)。
測量時,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待測外徑(或內徑)的物體,使待測物位於外測量爪之間,當與量爪緊緊相貼時,即可讀數。
(9)測量工具與方法的說明擴展閱讀:
游標卡尺使用注意事項:
1、游標卡尺是比較精密的測量工具,要輕拿輕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時不要用來測量粗糙的物體,以免損壞量爪,不用時應置於乾燥地方,防止銹蝕。
2、測量工件時,卡腳測量面必須與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且用力不能過大,以免卡腳變形或磨損,影響測量精度。
3、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讀數,可用緊固螺釘將游標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動。
4、測量內徑尺寸時,應輕輕擺動,以便找出最大值。
5、游標卡尺用完後,仔細擦凈,抹上防護油,平放在盒內,以防生銹或彎曲。
⑩ 數控的測量工具有那些以及所有方法
1、單值量具
只能體現一個單一量值的量具。可用來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量塊、角度量塊等。
2、多值量具
可體現一組同類量值的量具。同樣能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線紋尺。
3、專用量具
專門用來檢驗某種特定參數的量具。常見的有:檢驗光滑圓柱孔或軸的光滑極限量規,判斷內螺紋或外螺紋合格性的螺紋量規,判斷復雜形狀的表面輪廓合格性的檢驗樣板,用模擬裝配通過性來檢驗裝配精度的功能量規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國習慣上將結構比較簡單的測量儀器稱為通用量具。如游標卡尺、外徑千分尺、百分表等。
測量方法:
一、點位測量法
二、通用連續掃描法
三、仿形連續掃描法
(10)測量工具與方法的說明擴展閱讀:
數控加工有下列優點:
①大量減少工裝數量,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不需要復雜的工裝。如要改變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適用於新產品研製和改型。
②加工質量穩定,加工精度高,重復精度高,適應飛行器的加工要求。
③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情況下生產效率較高,能減少生產准備、機床調整和工序檢驗的時間,而且由於使用最佳切削量而減少了切削時間。
④可加工常規方法難於加工的復雜型面,甚至能加工一些無法觀測的加工部位。
數控加工的缺點是機床設備費用昂貴,要求維修人員具有較高水平。
數控編程是指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部工作過程。如圖所示,編程工作主要包括:
(1)分析零件圖樣和制定工藝方案
這項工作的內容包括:對零件圖樣進行分析,明確加工的內容和要求;確定加工方案;選擇適合的數控機床;選擇或設計刀具和夾具;確定合理的走刀路線及選擇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這一工作要求編程人員能夠對零件圖樣的技術特性、幾何形狀、尺寸及工藝要求進行分析,並結合數控機床使用的基礎知識,如數控機床的規格、性能、數控系統的功能等,確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線。
(2)數學處理
在確定了工藝方案後,就需要根據零件的幾何尺寸、加工路線等,計算刀具中心運動軌跡,以獲得刀位數據。
數控系統一般均具有直線插補與圓弧插補功能,對於加工由圓弧和直線組成的較簡單的平面零件,只需要計算出零件輪廓上相鄰幾何元素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得出各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坐標值等,就能滿足編程要求。
當零件的幾何形狀與控制系統的插補功能不一致時,就需要進行較復雜的數值計算,一般需要使用計算機輔助計算,否則難以完成。
(3)編寫零件加工程序
在完成上述工藝處理及數值計算工作後,即可編寫零件加工程序。程序編制人員使用數控系統的程序指令,按照規定的程序格式,逐段編寫加工程序。
程序編制人員應對數控機床的功能、程序指令及代碼十分熟悉,才能編寫出正確的加工程序。
(4)程序檢驗
將編寫好的加工程序輸入數控系統,就可控制數控機床的加工工作。一般在正式加工之前,要對程序進行檢驗。通常可採用機床空運轉的方式,來檢查機床動作和運動軌跡的正確性,以檢驗程序。
在具有圖形模擬顯示功能的數控機床上,可通過顯示走刀軌跡或模擬刀具對工件的切削過程,對程序進行檢查。
對於形狀復雜和要求高的零件,也可採用鋁件、塑料或石蠟等易切材料進行試切來檢驗程序。通過檢查試件,不僅可確認程序是否正確,還可知道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若能採用與被加工零件材料相同的材料進行試切,則更能反映實際加工效果,當發現加工的零件不符合加工技術要求時,可修改程序或採取尺寸補償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