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測量方法有體重屬於

測量方法有體重屬於

發布時間:2022-06-06 08:25:27

A. 正常體重計算方法哪些

介紹幾種體重方算方法如下:
(1)稱重法:標准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此方法簡單易行。若實際稱得的體重在「標准體重」的正或負10%的范同內,即是正常的體重。
(2)腰圍測量法:通過下腹部隆起部位(正常者通過臍部)用軟尺繞腰部測量周長。若腰圍在80厘米(男性為85厘米)范圍內即是正常水平。
(3)腰臀比值法:除了測定腰圍外,再測定臀圍值。腰圍值/臀圍值,結果若小於0.85,即屬於正常水平。
(4)腰身比值法:將所測得的腰圍值與身高值相比,若小於0.60則屬於正常水平。
(5)體重指數法: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平方。經此公式記算出體重指數判斷標准為:20~24為正常;小於20為偏瘦;大於24為超重;高於28為肥胖。

B. 測量標准體重的方法

標准體重和肥胖
人有胖瘦之分,體重過輕則為瘦,過重則為胖,那麼以什麼樣的標准來衡量是胖還是瘦呢?這當然必須有個參照值,這個參照值,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標准體重。目前在我國尚沒有統一的標准體重數據。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厘米)-100〕*0.9=
標准體重(千克)
另一種是:男性:身高(厘米)-105=
標准體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標准體重(千克)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50,南方人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50)
x
0.6+48,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0.6=
標准體重(千克);7~
12個月:出生體重(千克)十月齡
X
0.5=
標准體重(千克);1歲以上:8十年齡x2=
標准體重(千克)
但是,由於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在同一天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一定的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准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恆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范圍,我們把這個數值范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准體重+-10%以內的范圍。超過這一范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
實測體重超過標准體重,但超出部分<
20%者稱為超重;實測體重超過標准體重
20%以上,並有脂肪百分率(F%)超過30%者則可診斷為肥胖病。體重超過標准體重的30
%一50%,F%超過35%一45%者稱中度肥胖病;超過標准體重50%以上,F%超過45%以上者稱為重度肥胖病。

C. 正確測量身高體重的方法步驟是什麼

標准體重是通過計算的方式來測量人體各項質量指數是否合乎理想,也是反應人體健康狀況的標識。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標准體重的計算方法。

下面是具體的標准體重計算公式:

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計算方法,男性標准體重計算方法為(身高cm-80)×70﹪

女性標准體重計算方法為(身高cm-70)×60﹪

評判標准如下表。

3、還有一種簡單的演算法是:標准體重=自身身高-105,不過這種演算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D. 寶寶身高體重的測量方法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寶寶身高體重的測量方法!快來看看吧!
寶寶身高體重的測量方法
寶寶體重測量方法
(1)先用小被單將孩子兜住,稱稱重,然後減去小被單及包括尿布在內的一切衣物重量,即為嬰兒體重。
(2)家長抱著嬰兒站在磅秤上稱體重,減去大人的體重,即為嬰兒體重。
體重測量公式:
*6個月內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
*6-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
*2-7歲體重=年齡×2+8(公斤)
TIPS:所測得的數據應減去嬰兒所穿的衣物及尿布的重量。每次測試時先讓寶貝空腹,並且排去大小便,否則容易與寶貝的凈重體重出現誤差。在1歲之內要每個月測試一次寶貝的體重。如果有條件,最好把每次的測試結果記錄在寶貝生長發育曲線上。
寶寶體重增長的規律
1、1歲以內嬰兒體重增長很快,但此期間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平衡,前6個月增加體重快,後6個月增長體重比前6個月少一些。
2、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前3個月,嬰兒每月平均增重可達700~800克,以後逐漸減慢,後半年每月平均增重400~450克,全年平均每月增加500~600克。因此,小兒出生後4~5個月時,體重可達出生時的2倍,1歲時可達出生的3倍或稍多。嬰兒到12個月時體重約10千克至10.5千克。
3、一般情況下,同齡的男孩要比女孩重一些,即使同一性別、同一年齡寶貝之間也會有差異,但體重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即是正常。
4、不要簡單地認為寶貝的體重低於平均值就是不正常,而是要連續進行體重測試。只要寶貝的體重按照一定的規律增長即屬於正常。
5、寶貝的體重增長與季節有關。天氣炎熱時胃口較差,睡眠時間短,體重增長要慢一些;冬季寶貝食慾較好,睡眠時間長,體重增加會快一些。
6、如果寶貝的體重增長不符合正常增長規律,則需盡快到醫生那裡查找原因。異常原因引起的體重不增,需要進行治療。
7、如果寶貝的體重超過同齡、同性別寶貝體重的20%為肥胖,大多是因過食而又缺少活動引起,少數是由內分泌和腦部疾病所致。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寶寶身高體重的測量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長發育

E. 身高體重測量方法

這個沒有什麼測量的技巧啊,身高去用身高的測量尺寸測量,體重就站到體重秤上稱體重就可以了呀。
一般在葯店或者是商場的裡面都會有這樣的簡易的身高體重測量儀器,付幾塊錢就可以使用了。

F. 十種測自己體重的方法

一、世衛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超重計算公式

超重%=[(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二、不同年齡演算法

標准體重法

標准體重(千克) = 年齡 x 8 + 8 ( 7 - 16 歲 )

輕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20% - 30 %

中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30% - 50 %

重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 50% 以上

BMI 法

體重指數 BMI = 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年齡 BMI 值

年齡 正常超重輕度肥胖 中度肥胖重度肥胖

低於 6歲 15-18 18-

6- 11 歲 16-19 19-21 21-23 23-27 27-

三、簡單計算方法

1、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體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算式寫法: BMI = 體重 / (身高)^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5 - 25 (中國體質標准:正常范圍 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體重指數 > 40

2、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

標准體重正負10﹪~ 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

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4、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標准體重(kg)=身高(cm)-110

5、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6、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48。

(6)測量方法有體重屬於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系來表示。

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G. 身高體重正確測量方法

身高需要准確的測量,才能夠監測到孩子的生長速度是不是正常。准確的測量身高的技巧如下:

1、保證測量的工具是精準的,就是測量孩子不同時期的身高所用的工具盡量是同一個工具;

2、負責測量的人盡量的是同一個人,因為不同的人測量時手法會有差異;

3、測量的對象要有一個標準的姿勢,要求孩子將頭、肩胛間、臀部盡量貼在同一條直線上面;

4、測量的時間的選擇上面,需要盡量在大概的同一時間。比如說在上午測量的盡量的都在上午測量,在下午測量的盡量都在下午測量,因為對同一個孩子而言,他一天中的身高在早晨、中午、晚上是有差異的,差異大的孩子早晨和晚上的身高甚至有1cm以上的差距。

正常體重計算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公式:身高(cm)-105來計算 ,正負10%為體重正常,正負10%-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

另一種計算方法: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BMI≥24為超重,≥28為肥胖。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建議代謝綜合征中的肥胖的標準定義為BMI≥25。男性腰圍≥85cm和女性腰圍≥80cm為腹型肥胖。

H. 有多少種方法可以測量體重

測量體重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新生兒用嬰兒磅秤,最大載重為10kg。

2、用方形包布,四角吊起將嬰兒兜上,用秤稱量。這兩種測量一般限於3~4個月以前的嬰兒。稱後將嬰兒穿著的衣服等稱量一下,減去它,即可得出新生兒的體重。

3、如無上述的磅砰,可先由媽媽抱著孩子站在普通磅秤上稱重量,然後再稱媽媽的體重及嬰兒衣物,相減所得即是嬰兒的體重。

新生兒體重變化有哪些特點?

體重是反映生長發育的重要標志,是判斷小兒營養狀況、計算葯量、補充液體的重要依據。

新生兒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000克。正常范圍為2500~4000克。

I. 身高體重正確測量方法

身高計應靠牆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測試人員要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松動,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測試前,應對機械身高計「0」點進行檢驗。常用方法是採用「標准鋼尺」放置在身高計底板上,檢驗身高計刻度,最小刻度不得大於0.1厘米,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厘米。

使用電子身高計時,測試人員打開電源開關,將水平壓板移至擋板處,按「按鍵」,顯示屏顯示90.0,表明身高計已進入工作狀態。

測試時,受試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計的底板上;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兩眼平視前方,保持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

上肢自然下垂,兩腿伸直,兩足跟並攏,足尖分開約60度。

足跟、骶骨部、兩肩胛間與立柱相接觸,呈「三點一線」站立姿勢。

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

讀數時,測試人員雙眼與水平壓板水平面等高;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記錄時,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使用電子身高計測量時,受試者應按要求站立在身高計底板上,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顯示屏顯示身高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身高計測量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值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1)受試者頭頂上的發辮、發結未放開,飾物未取下,應讓其放開發辮、發結,取下飾物後再測。

(2)受試者頭過低或過高,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未呈水平位,或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未與立柱相接觸,或穿鞋站立於身高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測試人員讀數完畢後,要將水平壓板推回到安全高度,以防碰壞水平壓板或碰傷受試者。

(3)智能型身高計的水平壓板是自動升降的,測試人員不要強行將其停止或上下移動。測試時,嚴禁拔卡。

體重項目介紹

體重是反映學生身體重量的常用指標,與身高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評價學生身體的勻稱度與營養狀況。該指標的測試適用於小學至大學的各個年級。

測試方法

體重採用電子體重計或杠桿秤進行測量,不允許使用彈簧式體重計。

體重計應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測試前,應對體重計進行檢驗。靈敏度檢驗的方式是將備用的100克標准砝碼加到體重秤上,如果顯示屏上顯示的讀數增加了0.1千克,表示儀器靈敏度符合測試要求。准確度檢驗的方式是採用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准砝碼分別進行稱量,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千克。

測試時,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赤足,自然站立在體重計中央,保持身體平穩。

測試人員讀數時,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使用電子體重計時,受試者按要求站立在體重計中央,3—5秒後,顯示屏顯示體重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體重計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據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受試者沒有站立在體重計中央,穿鞋站立於體重計上或持物品站立於體重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不要大量飲水;

(2)杠桿秤每天都要按照要求進行校驗,避免系統誤差。

什麼是BMI?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

它的定義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舉例說明: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BMI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BMI簡單、實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

閱讀全文

與測量方法有體重屬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35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59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72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16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06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0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87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24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0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08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4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84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89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69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6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2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5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2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0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