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比重法測量黃金含量的公式
計算公式為:
(1)黃金比重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計量黃金重量的主要單位為:盎司、克、千克(公斤)、噸等。國際上一般通用的黃金計量單位為盎司,常看到的世界黃金價格都是以盎司為計價單位,1盎司=31.103481克。
古代由於計算方式不同,斤和克的換算在不同朝代也不同。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於258.24克,一兩等於16.14克。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當於668.19克,一兩等於41.76克。隋末一斤相當於222.73克,一兩等於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當於596.82克,一兩等於37.30克。
據史料和現存古物來看:金錠有一兩、二兩乃至十兩、二十兩之分;銀錠有半兩、一兩、十兩、二十兩、五十兩以至一百兩或三百兩。
B. 怎麼檢測黃金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
2、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
6、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2)黃金比重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黃金四種質地
1、赤金和純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2、色金,也稱「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3、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4、混色金是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5、k金是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
6、K值所表示的百分數,都只是一個大致的數,並不要求十分准確。而習慣上又多數是使用偶數K值,如24K、22K、20K、18K等。
7、18K的意思即指24份合金中含金18份,相當於75%左右的含量。K金計算方式:K金摺合含金量的計算公式是:K值÷24×100%(即K值×4.1667%)
C. 怎麼算身體的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身材的擁有標准:
用一個捲尺,測量你的腰圍,然後再測量你的臀圍(一定要是臀部最寬的部分)。最後,用你的腰圍除以你的臀圍,就得到了你的腰臀比例。例如:如果你是女性,腰圍是38英寸,臀圍是46英寸,那麼腰臀比例就是38/46等於0.82。
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小值應該是多少,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大值是多少,已經得到了眾多專家的確認。如果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約在0.67~0.80之間。夢露、黛安娜、奧黛麗·赫本、黛咪·摩爾和辛迪·克勞馥這些大名鼎鼎的大人物就是一直保持著0.7的完美腰臀比例。如果是男性,這一比例大約在0.85~0.95之間。
腰臀比例和健康風險
蘋果形體形的人(胃部會承受過多的重力)比梨形體形的人有更大的健康危險(梨形體形的人過多的重力都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部位)。這是因為體形和潛在的健康風險是有密切聯系的。如果腰部的脂肪過多,相應的患心臟類疾病和糖尿病的可能性就會比那些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周圍的人要大很多。
腰臀比例和過度肥胖
整體肥胖者的健康風險遠比身體局部肥胖的人要大得多,另外一個重要的測量方法是BMI(Body Mass Index:一種測量身體內脂肪率的指數,是以身高和體重作為計算基礎),計算公式是: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BMI值在18.5~25之間,意味著健康風險值處於最低,身體狀況很健康。
如果BMI值在25~30之間,意味著健康問題正隨著你體重的增加而增加,患糖尿病、心臟類疾病、膽固醇過高和高血壓的風險正在逐漸加大。
如果BMI值在30以上,那麼此時的你,已經是健康高危人群之一了! 但是也有例外,對那些競技體育的運動員和健身者來說,高BMI值並不一定意味著健康狀況的惡化,相反的,他們的BMI值之所以高,是因為他們增加的是肌肉的重量,並不是脂肪。另外,孕婦和哺乳期的女性也應除外。正在發育的小孩和老年人也不適用BMI值的測算方法。
D. 黃金比重的測定方法
體積可以用精密體積測定儀,在化工用品商店大概可以買到,要不然高校的化學實驗室肯定有。其主要原理,銅的容器加水,螺紋旋蓋,卡鉗扣死,用氣壓計抽至某一氣壓,再加入烘乾的欲測物,再蓋上,再抽至該氣壓,從連接的類似溫度計的那樣的細管(內為煤油)讀煤油上升的刻度數。說明書附有修正公式。
E. 有什麼簡便的方法能檢測黃金的含金量
1、看標記:現在我國廠家生產的黃金首飾都是按國際標准提純配製而成的,並打上標記,用k來表示金屬製品中含金量的多少。足金為24K,含金量達99.6%;22K含金量為91.3%;20K的含金量為83.3%;18K的含金量為74.7%;14K的含金量為58.5%;9K的含金量為37.5%;8K的含金量為33.3%;1K的含金量為4.166%。根據標記上的24K或18K等的字樣,便可知道該首飾成色如何,但是按規定低於10K就不能打K金的印號。
2、看顏色:黃金首飾一般純度越高,色澤就越深。如果金飾呈青黃色,含金量可達70%;呈黃色含金量可達80-90%;如果呈赤黃色,含金量可達95以上。
3、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高於其他金屬。同樣體積的黃金,其重量是銀的1.8倍,銅的2.2倍。所以,真金托在手中應感覺沉重,假黃金則感覺較輕。
4、聽聲音:將金飾物拋向桌面,或扔在堅硬的地上,含金量越低,彈性越大,跳得越高,發出清脆的聲音,而且有餘音;含金量越高,彈性越小,跳得越低,發出的聲音低悶、沉重,且無餘音。
5、試硬度:首飾含金量越高越柔軟,用手很容易折彎,韌性好,不易斷,用硬東西刻劃會留下清晰的劃痕;含金量越低則越堅硬,需要用較大的力氣才能彎動,而且易折斷,用硬東西刻劃時,劃痕不明顯。
6、科學檢測:用火燒的方法來鑒別。把首飾放在無煙的火中灼燒,純金燒後顏色不變;顏色變暗或發黑的為假金或成色不足。
F. 測黃金純度
黃金純度檢測方法大全,其中密度檢測法是現在很多典當行的首選檢測方法!
步驟/方法
1、辨色:
看黃金外表色澤,俗語說,黃金是「七青、八黃、九紫、十赤」,因其含有雜質種類和成份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澤。純金光潤閃燦,混金則有麻澀小點。含金七成其首飾呈黃中帶青,含金八成呈黃色,含金九成呈黃中透紫,含金十成呈赤色。
2、掂重:
黃金的比重為19.3g/cm3,成色與比重關系較大,比重接近19.3時,含純金越高。以手掂其分量看與體積大小是否相稱,形狀大而較輕可能摻假。但一般掂於手中,若略有沉墜感的就可感知是真金首飾,可見黃金體小質重。對笨大而又輕飄的飾品應警惕,認真辨別是否偽品或半偽品。
3、試軟硬:
金首飾的成色越高越柔軟,越無彈性,真金用牙咬或針劃都會有輕痕,以手摺無斷紋。色低者鋼硬;重混者有彈性,脆而易斷。純金質較軟,一般不用來做鑲嵌類首飾,所以,凡鑲嵌類金飾自稱24K,肯定有詐。
4、敲聲:
兩件相同的金飾物相撞,高成色者其聲卜卜,低成色者聲錚錚,混金者其聲當當。
5、試劑法:
即用45%的硝酸點試:黃金、鉑金無變化,銀變黑色,銅冒綠色泡沫。這是因為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在任何狀態下都不會被氧化,在水、空氣、硫化氫或鹽、鹼環境中也非常穩定。金難溶於任何一種單一的酸,僅僅溶於王水(鹽酸與硝酸體積按3比1的混合液)。
6、查看蓋印標記法:
正規生產廠家生產的金飾品,都蓋含金量和生產廠家標記,如蓋24K、22K、18K等。
7、火燒:
所謂真金不怕火練,如遇包金還會開裂。
8、密度測試法:
用靜水密度測定金首飾的密度值,是鑒定金首飾迅速而又准確的方法,而且對金首飾無損傷,從而能夠更好保護典當物品,推薦使用北京儀特諾DH-300K黃金純度測試儀。
G. 怎麼才能測出黃金的密度
先用天平稱出黃金的重量.再把黃金放入帶有刻度的燒杯中.燒杯中兩次水的體積差就等於黃金的體積.再用重量除以體積就是黃金的密度了.
H. 純金飾品含金量的測量方法
黃金的鑒別
黃金分為生金和熟金兩大類,生金主要有砂金和礦金兩種;熟金又有清色金(含有白銀)、混合色(含有銀、銅、鉛等金屬)
和k金三種。黃金的鑒別主要是「四鑒法」。即初步鑒、磨石鑒、硝酸鑒、焊葯鑒。後三種方法帶有較強
的專業性,並需要一定的條件。
初步鑒比較容易掌握,主要有四種方法:
一、辨色。看黃金外表色澤,俗稱「七青八黃九五赤」,純金光潤閃燦,混金則有麻澀小點。
二、掂重。以手掂其分量看與體積大小是否相稱,形狀大而較輕可能摻假。
三、折性。將金飾品以手摺之,較軟的是高清金,低及混者則不軟。小件飾金可用雙手彎折,色清的清金柔軟,折處有皺紋;色低者鋼硬;重混者有彈性,脆而易斷。
四、敲聲。兩件相同的金飾物相撞,高色者其聲卜卜,低清金聲錚錚,混金者其聲當當。
怎樣選購黃金首飾
1. 印記:按照國家產品標准,在首飾產品上應有成色標志"足金990"或"千足金999",廠家印記。
2. 色澤:足金或千足金呈光亮的金黃色,而銅的光澤剌眼。
3. 重量:黃金的密度比銅大二倍多,同樣體積的黃金和銅,黃金有明顯的墜手感覺。
4. 硬度:在足金或千足金上用指甲劃動,有細小的痕跡,而在銅上就劃不出。
怎樣選購鑲嵌首飾
1. 檢查鑲嵌飾品上的寶石是否松動。
2. 最好有當地檢測機構的鑒定證書。
3. 藉助相關的檢測工具觀察,例:放大鏡、鑽石筆等。
4. 通過試戴、比較,就會有更多選購經驗。
怎樣選購K金系列首飾
1. K金分為黃色K金、紅色K金、白色K金、彩色K金,在中國市場流行三種K金。
2. K金按其含量分為22K、18K、14K等,並要有廠家印記,須仔細辯認。
3.黃金含量的計算
黃金製作品中的「K」表示其含金率。黃金製品的含金率=X÷24,X即「K」前面的數字,24K為足金。例如22K金的含金率=22÷24=91.7%。
I. 人們最早是如何測定的是黃金的比重
人們最早測定的是黃金的比重,據《漢書•食貨志》上說,西周初年由於貨幣管理上的需要,已測得「黃金方寸而重一斤。」摺合作現今的計量制度,就是說黃金的比重約為18.8克/厘米3,與今天的測定值19.32克/厘米3比較,相差不大。歷代都有人出於各種不同的需要,測定金、銀、銅、鉛、鐵以及玉、石等種固體物質的比重。
J. 如何測黃金的密度
質量可用天平(天平到哪裡去找呢?到一些中葯房去借,通常會有比較精準一些的天平)
排水法:向量筒(量筒沒有的話可以用帶刻度的容器代替,例如是平時用來裝油的帶刻度的油壺水壺什麼的)內倒入一定量的水v1(最好是精確一點的,小數點後2~3位好些,例如,取170.50ML)用細線(線不但要細,更重要的是綁的方法,盡量的利用最少的線把黃金綁結實)將黃金拴著浸入(不單單是浸入,最最關鍵的是浸沒!!)水中(細線體積可忽略不計,因為只可以忽略不計)),記錄此時水的體積v2,黃金體積v2-v1。
先測質量,在測體積,減小誤差
因為用排水法的話可以將誤差減到最小,而且這個方法是十分簡單有效准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