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叩诊
叩诊,是现代临床医学常用的一种物理诊断方法。医生通过手指叩击人体的一定部位,根据各部位质地、密度及其器官中气体和液体含量不同所产生的各种不同声音,来判断各器官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这种方法由于简便易行,因此即使在医学科学日趋发达的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国的医生广泛应用。
叩诊是在18世纪中叶发明的。一位名叫奥恩布路盖的维也纳医生在进行尸体解剖的时候,发现有些死者的胸腔内充满着液体。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为什么胸腔积液在死者生前不能被发现?应该如何发现?一次,他忽然想起他那经营酒业的父亲,经常用手指敲打酒桶,凭其发生的清、浊声音来估计桶内酒量的多少。人体的胸腔不也可以用手指叩击它,听其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估计胸腔内有无积液。经过不断的摸索,奥恩布路盖终于发明了最早的叩诊方法,即用四只指头直接叩击人体胸部,并对胸部疾病与叩击音的变化关系作了较深刻的研究,于1761年在维也纳发表了题为《用叩诊人体胸廓发现胸腔内部疾病的新方法》的论文。
但是,奥恩布路盖的发明在当时并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还遭到了某些名医的冷嘲热讽,甚至被指责为“疯子”。到19世纪初,由于法国医生高尔维沙尔的推荐和法国临诊病院的应用,叩诊才逐渐被人们重视。1818年,在上述直接叩诊法的基础上,创制了叩诊板和叩诊锤,于是就产生了间接叩诊法。1838年,维也纳着名医生斯科达对叩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应用声学原理阐述了出现不同叩击音的原因,为叩诊找到了理论依据。以后,以对上述两种叩诊法作了改进,医生用自己左手中指的背部作为叩诊板,用右手中指进行叩诊。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⑵ 检查脉搏,应该注意什么
脉搏: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脉管发生周期性扩张和回位的搏动。脉搏是人体表可以触摸到的动脉搏动。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接着会传递到全身动脉。理论上脉搏和心率在大多数正常心脏跳动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是如果不是窦性心律,或者由早搏的情况下,心率和脉搏是不一致的。
用手指可以触及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有些比较瘦的患者不用触摸,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位置在跳动。脉搏是心脏搏动泵出血液进入血管,血液冲击血管壁形成搏动。因为血管在手腕外侧处皮肤薄(中医医生号脉的手法),没有肌肉,跳动最明显,最容易摸到。种情况下所排出的血液量很少,不足以引起动脉的明显搏动,就触摸不到脉搏,所以脉率就会少于心率。房颤的患者更会出现这种情况。
⑶ 如何检查自己的脉搏
自查脉搏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法。脉搏是动脉血管随心跳产生的搏动,全身只要有动脉的地方就有脉搏。心脏每“跳”一下,全身的脉搏就随之搏动一次,因此脉搏是反映心脏搏动情况的晴雨表。脉搏快就说明心跳快,反之脉搏慢就提示心跳慢。
检查脉搏的方法很简单,把自己的食趾和中指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腕上方,在靠近隆起的挠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就能触摸到挠动脉;或把中指放在耳屏与面部接壤的凹陷处就能触摸到颞浅动脉、把手指放在脚背中部就可摸到足背动脉在搏动。然后边数脉搏边看表,一般数30秒钟再乘以2就是每分钟的脉搏数了。
参考资料:网络知道日报,《婴儿为什么反复吐奶?》 http://..com/daily/view?id=2185
⑷ 怎么使用检查脉搏的仪器
测量脉搏有触诊法和仪器检查法,一般常用触诊法。测量脉搏的部位有很多,如桡动脉、颞动脉、耳前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一般多选用桡动脉,此处方便易测。测量时应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放于桡动脉上(前臂外侧近手腕处);按压的力量以能清楚地感觉到脉搏的搏动为宜。一般病人可观察半分钟时间或者15秒钟,如为危重病人、心脏病病人及心律失常病人,应数足1分钟。对脉搏细弱而不能数清者,可借助听诊器听心脏1分钟,来代替触诊。
⑸ 运动员如何测脉搏
如何测量脉搏
脉搏是由心脏的收缩使血液通过动脉所产生的节律性搏动。通常, 成年男性每分钟搏动60~80次;成年女性7O~90次;3岁以下儿童每分钟1O0次以上;初生婴儿每分钟 约140次;经常锻炼的运动员每分 钟45~6O次。
测量脉搏一般是测量手腕拇指侧桡动脉为多(中医常在此诊脉),另外亦可以在肘关节内侧的肱动脉、颈两侧的颈动脉、腹股沟部的股 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等处,都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
测量脉搏前让病人安静,取坐或卧位。检查者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按动脉搏动处,以指尖触诊。除测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外,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和有无不规则的搏动、脉搏跳动的强弱等。
脉搏搏动的快慢和强弱,与体质、活动、疾病等有关。体质健壮的人,其脉搏比体质弱的人较为有力; 体力活动时脉搏快而有力,休息时减慢;发高热时脉洪大有力;某些心脏病人的脉搏常出现间歇跳或跳动不规律;心情激动时脉搏快而有力,忧郁与精神不振时脉搏较慢且无力。
⑹ 病人怎样检查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管壁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而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检查脉搏是了解病人心脏活动的最简单的方法,在诊治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的脉搏,男性每分钟60~100次、女性每分钟70~100次。脉搏在日间较快,睡眠时较慢,此外还可随运动、进食、情绪激动而加快。
⑺ 脉搏是怎么自测
跳动不太规律 ,频率有快有慢,间隔忽长忽短,强度或强或弱,就说明心脏有了不正常的变化。
检查脉搏的方法是胳膊放平,手心向上,不要扭动。检查者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触按手腕内侧桡动脉处,诊查其搏动。如腕部包扎敷料检查不方便时,可检查颞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诊脉时,除了计数外,还应细心注意脉搏的情况,是否均匀,有无间歇,脉搏的强弱、性质等有无异常。一般计算1分钟内的搏动次数,可数30秒乘2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数,心脏病患者应数足1分钟。
⑻ 脉搏应该怎么检查
脉搏是指动脉管壁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而相应地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检查脉搏是了解病人心脏活动的最简单的方法,在诊治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的脉搏,男性每分钟60~100次、女性每分钟70~100次。脉搏在日间较快,睡眠时较慢,此外还可随运动、进食、情绪激动而加快。
测量脉搏有触诊法和仪器检查法,一般常用触诊法。测量脉搏的部位有很多,如桡动脉、颞动脉、耳前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一般多选用桡动脉,此处方便易测。测量时应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放于桡动脉上(前臂外侧近手腕处);按压的力量以能清楚地感觉到脉搏的搏动为宜。一般病人可观察半分钟时间或者15秒钟,如为危重病人、心脏病病人及心律失常病人,应数足1分钟。对脉搏细弱而不能数清者,可借助听诊器听心脏1分钟,来代替触诊。
测量脉搏时,应注意脉搏的速度、节律、强弱等。每分钟脉搏超过100次者称为速脉,在劳动或情绪紧张时可出现,但在发热、贫血、甲亢患者身上也可出现。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为缓脉,可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也可见于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的脉搏是规律的,但在心律失常时,可出现脉搏节律的改变。
⑼ 脉搏的检查方法是怎样的
脉搏检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脉搏检查
1、触诊法检查脉搏,选择桡动脉进行,肱动脉、股动脉及颈动脉等也可;
2、具体检查方法为:以示指、中指、环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腕部桡动脉处,并以适当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
3、注意事项:
触诊时间至少30秒钟,计算脉率,同时感受脉搏的强度、节律以及有无异常变化等。双侧对比检查。
脉搏检查是用于检查脉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脉搏(pulse)指动脉的搏动。心脏搏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使主动脉管壁发生振动,沿着动脉管壁向外周传递,即成脉搏。通常所称的脉搏系指在手腕桡侧扪到的脉搏。脉搏亦可用脉搏仪描记。脉搏反映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脉搏检查的内容 包括检查脉搏的速率、节律、紧张度、强弱、波形和动脉壁的情况。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及相对应的病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