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体格检查方法一般分为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四种。
(一)视诊
视诊是检查者用眼睛观察患者局部或全身体格征象的一种方法。局部视诊可了解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改变,如皮肤颜色、胸廓外形、呼吸节律、心尖搏动部位等;全身视诊可了解患者一般状况,如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部表情、体位步态等。视诊检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广泛,常能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二)触诊
触诊是检查者用手对被检查部位触摸,通过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由于手指指腹对触觉较敏感,掌指关节部掌面皮肤对震动较敏感,常用这些部位进行触诊检查,如体表温度、湿度,肺部语音震颤,腹部包块的位置、大小、硬度等。
1.触诊检查方法
(1)感觉触诊法:通过手掌感触被检查部位的体表震动,如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心尖搏动、震颤等。
(2)浅触诊法:检查者在被检查部位通过手指柔和的滑动或轻轻地按压进行触摸和感知,适用于浅表组织和病变的检查,如淋巴结检查、浅表软组织或血管、关节、腹部有无压痛等。
(3)深触诊法:检查者用手由浅入深、逐渐加压达到深部脏器触诊目的,主要用于检查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不同,深触诊法又分为:①滑动触诊法:主要用于检查肠管和包块。检查者右手四指并拢,嘱被检查者呼气时逐渐向深部按压,触及包块或脏器后,用手带动皮肤在其上滑动触摸。②冲击触诊法(浮沉触诊法):在大量腹水时,触诊肝、脾、包块等需要冲击触诊。右手三指并拢,垂直放在检查部位,用指腹迅速冲击腹壁(指腹不离开腹壁)感知腹腔内的器官或包块。③深压触诊法(插入触诊法):用于确定深部压痛点。用示指和中指两指并拢,垂直慢慢向深部施压,确定局限性压痛的部位。④双手触诊法:右手置于检查部位,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的后面,向右手方向推压。常用于肝、脾等腹腔脏器或肿物的触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触诊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向患者讲解检查目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配合检查。
(2)检查者手应温暖,手法轻柔,浅触诊检查应在深触诊检查前进行,检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
(3)根据检查部位不同,嘱患者采取不同体位。
(4)触诊检查时应注意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特点。
(5)检查时可边和被检查者交谈边检查,以分散其注意力,减少腹肌紧张,必要时要指导被检查者进行呼吸配合。
(三)叩诊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被检查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依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的一种方法。用手或叩诊锤直接叩击被检查部位,观察反射情况和有无疼痛等也属于叩诊检查。
1.叩诊检查方法根据叩诊手法不同分为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
(1)直接叩诊法:检查者以右手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直接拍击患者的被检查部位,以了解被检查部位的拍击反响(声音改变)和指下的震动感,判断病变情况;适用于胸部和腹部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等的检查。
(2)间接叩诊法:检查者左手中指第二指节为板指,平贴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图1-1);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每次叩2~3次,叩击力量应均匀,轻重适当。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适用于肺、心界和腹部等的检查。
2.叩诊音是指叩诊时被叩击部位产生的反响。根据被叩击部位组织或器官的密度、弹性、含气量以及与体表的距离不同,产生的叩诊音不同。一般分为五种:
(1)清音: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强、振动时间较长的声音。为正常肺脏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密度正常。
(2)浊音: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时间较短的声音。叩击时板指所感到的震动较弱。为心脏或肝脏被肺脏边缘覆盖部位的叩诊音。病理状态时,由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叩诊检查时也可产生浊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实音:一种音调较高、音响弱、振动时间短的声音。为心脏和肝脏等部位的叩诊音。
病理状态时,如大量胸腔积液或大叶性肺炎等,叩诊检查时可产生实音。
(4)鼓音:一种音调适中、音响强、振动时间较长的和谐声音,如同击鼓声。为含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的叩诊音,如胃泡区和腹部等部位。病理状态时,如肺内空洞、气胸等检查时可产生鼓音。
(5)过清音:一种音调较低、音响强的声音,介于清音与鼓音之间,属于病理叩击音。肺气肿患者由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叩诊检查时可产生过清音。
Ⅱ 现代医学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视,触,叩,听
视,就是用眼睛看,比如视诊心尖搏动,视诊呼吸动度,视诊胸廓外形等等
触,就是用各种手法直接触诊。比如腹部检查中触诊肝脏、脾脏界限。一般检查中触诊浅表淋巴结等等。
叩,分为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比如检查肾区叩痛、叩诊心脏浊音界以确定心脏界限等等。
听,听诊,比较常见的有心音听诊、呼吸音听诊、血管杂音听诊、肠鸣音听诊等等
体格检查可为临床医生进行诊断提供患者最全面的体征信息,以准确的诊断疾病,有时甚至能发现其他临床检查无法发现的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体格检查也是一个临床医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医学技能。
Ⅲ 深部触诊法分为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检查
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用以检查腹腔脏器或肿块,触诊肝脾时尤其注意与呼吸运动的配合;双手触诊法:主要用于肾的触诊,也可用于脾触诊深压触诊法:用于检查压痛及反跳痛冲击触诊法:用于有腹水的病人检查腹腔内肿大的脏器或肿块钩指触诊法:适于腹壁薄软者和儿童
Ⅳ 触诊法详细分为哪几种 分别适用于什么部位的检查
深部触诊法分为以下几种,并各有适用。
1
深部滑行触诊法:这种触诊法常用于腹腔脏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
双手触诊法:主要用于肝
脾
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
深压触诊法: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及输尿管压痛点等。
4
冲击触诊法:又成为浮沉触诊法,一般用于检查大量腹水时的肝脾或腹腔包块。
Ⅳ 四步触诊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手测宫底高度,根据其高度估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期是否相符。后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若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胎头则感觉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柔软且形态不规则。
第二步:检查者双手掌置于腹部左右两侧,轻轻深按进行检查。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可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可推动则未衔接。
第四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先露部为胎头时,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5)临床常用的基本检查方法触诊方法扩展阅读
正常的胎产式,意思是胎儿的脊柱是顺着母亲的脊柱方向的。
正常的胎方位:头先露:胎头朝下,最先进入骨盆。
正常胎势为胎头俯屈、两臂交叉于前胸、两下肢盘曲于腹前,其体积及体表面积均明显缩小,整个胎体成为头端小,臀端大的椭圆形,以适应妊娠晚期椭圆形宫腔的形状。
正常子宫大小是长5.5-7.5厘米,宽4.5-5.5厘米,厚3.0-4.0厘米,子宫颈长2.5-3.0厘米。子宫正常情况下,三个值相加大于12厘米。
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厘米,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宫体与宫颈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青春期为1:1,生育期为2:1。
Ⅵ 腹部触诊如何诊断疾病
触诊
•触诊方法:(1)浅触诊法:用以检查腹壁的紧张度及有无压痛、肿块、搏动感;(2)深部滑行触诊法:用以检查腹腔脏器或肿块,触诊肝脾时尤其注意与呼吸运动的配合;(3)双手触诊法:主要用于肾的触诊,也可用于脾触诊;(4)深压触诊法:用于检查压痛及反跳痛;(5)冲击触诊法:用于有腹水的病人检查腹腔内肿大的脏器或肿块;(6)钩指触诊法:适于腹壁薄软者和儿童
•
触诊内容:
(
1)腹壁紧张度:正常腹壁柔软,紧张度增加见于腹膜炎、血腹、大量腹水;
(2)压痛及反跳痛:正常人无压痛及反跳痛,当腹腔脏器炎症未累及壁层腹膜时仅有压痛,若累及壁层腹膜即可引起反跳痛,腹膜炎三联征包括腹肌紧张度增加、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脏:正常人肋下不能扪及,少数人可触及肝下缘,但不超过肋下1cm,剑突下小于3cm,质软光滑无压痛。肝大可见于肝炎、肝肿瘤、肝脓肿、肝淤血等。应注意肝大小、质地、压痛、表面形态、边缘、搏动及摩擦感;
(4)胆囊:正常人不能触及,如在右肋下腹直肌外缘触及一梨形或卵圆形张力较高的包块,随呼吸上下移动,即为肿大的胆囊,见于胆囊炎、癌及结石,壶腹癌引起的胆囊肿大无压痛。Murphy征阳性和Courvoisier征阳性的区别。
(5)脾脏:正常人脾脏不能触及,脾肿大的测量法,临床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轻度肿大时,脾下界在左肋下2cm以内;中度肿大时,超过2cm至脐水平以上;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为高度肿大;
(6)肾脏:采用双手触诊法,正常人一般不能触及,小儿或消瘦者可触及右肾下极。肾、输尿管压痛点:季肋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处,相当于肾盂位置;上输尿管点――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夹角的顶点;肋腰点――背部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肾及尿路炎症或结石病变时,上述各点可有压痛。
(
7)膀胱:充盈的膀胱可在耻骨上方扪及,呈半球形囊样感,排尿后消失
(
8)胰腺:正常不能触及
3.腹部包块:
(1)正常腹部可触及的包块:腹直肌肌腹及腱划;腰椎椎体及骶骨岬;乙状结肠粪块;横结肠;盲肠;右肾下极;腹主动脉
(2)异常包块:扪及除上述外的异常包块,需注意包块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及与腹壁、皮肤的关系
4.
液波震颤:有大量腹水,超过3000-4000ml,才能查出
5.振水音:胃内有多量液体和气体存留时可出现,正常人在餐后或饮食大量液体时可有上腹振水音,病理状态见于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Ⅶ 临床诊断的方法有哪几种
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视诊、问诊、触诊及嗅诊4种。每一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反映出不同的结果,将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加以分析,结合实验室诊断,可为最后确诊提供参考的依据。
(1)视诊
视诊是用肉眼直接观察病貂的整体概况或某些局部症状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看病貂的异常表现,如精神状态,眼睛灵活性,被毛的完整性和光泽度,鼻镜和眼的干湿度,采食情况,粪便的变化,饮水量多少,呼吸表现,头、颈、躯干、四肢和尾有无异常变化等。根据视诊所见典型症状亦可做出初步诊断。
(2)问诊
首先向场中有关人员了解饲养管理的情况,如饲料的种类变化、来源、品种、质量、贮藏等情况,日粮组成,饲料单变化时间,变更前后貂群食欲变化,饲料加工情况等。然后,再向饲养员了解病貂的情况。例如,什么时间出现食欲不振,有什么异常现象,粪便的变化,以前得过哪些病等。
(3)触诊
触诊是用检查者的手感觉检查疾病。触诊可以确定视诊所见症状的性质,补充视诊的不足。触摸患貂的趾端和患部的温度、硬度,局部有无波动,以及皮肤的完整性如何等。触诊对诊断水貂黄脂肪病、脓肿、膀胱结石有实用意义。黄脂肪病在鼠蹊部皮下可触摸到面团状或索状的硬脂肪、块。
(4)嗅诊
用诊断的嗅觉,去识别病貂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气味,有无特殊的腥臭味。犬瘟热病患貂发生化脓性结膜炎、鼻炎尤其是皮炎时,可闻到特殊的腥臭味。
Ⅷ 四步触诊的步骤有哪些目的是什么
步骤:
第一步: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手测宫底高度,根据其高度估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期是否相符。后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若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胎头则感觉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柔软且形态不规则。
第二步:检查者双手掌置于腹部左右两侧,轻轻深按进行检查。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可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可推动则未衔接。
第四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部为胎头时,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目的:检查胎儿的状况以及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的方法。 。
Ⅸ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很多学员对2020临床实践技能很感兴趣,在考前也比较焦急,百通世纪给大家整理了2020临床实践技能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供大家考前学习,具体如下:
体格检查:
1.气管的检查
操作前准备:嘱患者被检查前安静休息30分钟,戴帽子、口罩,洗手。
操作步骤:
嘱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立在被检者右前方,说明情况取得被检者配合。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置于双侧胸锁关节上,以中指自甲状软骨向下移动触摸气管,感觉并观察气管是否居中。检查者将示指与中指置于气管与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通过感觉两侧间隙的宽度判断气管是否居中。并将检查结果,报告考官。
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嘱患者安静休息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或心情激动等因素影响检查结果。
(2)测量完毕后,应协助被检者整理衣袖,再向考官报告相关内容。
(3)向健侧移位常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向患侧移位常见于肺不张、胸膜粘连等。
2.语音震颤
检查语音震颤时,检查者用手的尺侧缘放于被检者的两侧胸壁,嘱被检者发长音“yi”,双手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感受震颤的强度。
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注意协助被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检查者应站立在被检者右侧。
检查时,双手握拳,以手的尺侧缘放置在被检者两侧胸壁上,待被检者发长音yi后,双手自上而下,左右对比。检查后,注意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
若感觉到语颤减弱,常见于肺气肿、大量胸腔积液、气胸、阻塞性肺不张的病例;若语颤增强见于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或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洞等。
(由此可以联想语音共振的检查,语音共振是用听诊器听诊。)
3.脾脏触诊
腹部触诊前,被检者应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单手触诊时,检查者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右手示指、中指、环指与肋缘垂直,以指腹的桡侧面进行触诊。同时嘱被检查者做深大的腹式呼吸,右手随呼吸运动进行滑动触诊。
双手触诊时,检查者左手放在患者左腰部第10肋处,稍用力上抬脾脏,检查者右手从脐部开始,再以同样的方法,触诊至肋缘下。
报告考官:被检查者未触及肿大的脾脏,属于正常,如果触及肿大脾脏后,应注意其大小、硬度、表面情况、有无压痛等。
基本操作:
男性导尿术
物品准备:导尿术必备的物品是无菌导尿包,包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清洁外阴消毒包,主要用于对外阴做第一次消毒;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镊子、无菌手套、治疗碗和纱布。下面一层是消毒导尿包,主要用于对外阴做第二次消毒和导尿,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镊子、无菌手套、洞巾、治疗碗、纱布、导尿管、20ml注射器、液体石蜡油、生理盐水。
操作前准备:洗手、带帽子、口罩
操作步骤:
1.操作前,带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
2.操作者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将中单置于病人臀下。
3.取上层清洁外阴消毒包,放置在病人的两腿间,打开后,操作者左手戴无菌手套,将碘伏棉球倒入治疗碗内,右手持无菌钳,夹取碘伏棉球对外阴做第一遍消毒。
先消毒阴阜,阴茎和阴囊,然后,左手以无菌纱布裹住阴茎,翻开包皮,向后旋转涂擦尿道口、龟头和冠状沟。消毒完毕后,撤走污物盘,脱掉手套。
4.取下层导尿包,打开后,双手带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然后,用20ml注射器向导尿管侧方的“气囊接口”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使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端备用,将碘伏棉球倒入治疗碗内,左手取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并提起,自尿道外口开始,由内向外,依次消毒尿道外口,龟头和冠状沟,每个部位只限用一个棉球。
5.消毒完毕后,右手用无菌钳,夹取导尿管前端,缓缓插入病人尿道,插入尿道深度为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5~7cm,以保证导尿管前端的气囊完全进入到膀胱内,然后取20ml注射器向导尿管侧方“气囊接口”内,注入15~20ml生理盐水,使前端气囊膨胀,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时,即证实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最后,清理操作用物,将引流袋固定在床旁,协助病人整理好衣物,询问病人感受。
注意事项:
男病人外阴消毒的要点:
1.第一遍“清洁外阴”消毒,是由外向内进行,一共消毒六个部位:先消毒阴阜、阴茎和阴囊,然后再消毒尿道口、龟头和冠状沟。
2.第二遍“消毒外阴”是由内向外进行,一共消毒三个部位:先消毒尿道口,然后再消毒龟头和冠状沟,而阴阜、阴茎和阴囊,第二遍不必再做消毒;第三遍同第二遍。
3.尿道口、龟头和冠状沟三个部位的消毒方法,是由尿道口向后,旋转涂擦。
女性导尿术
物品准备:假人、导尿术必备的物品是无菌导尿包,包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清洁外阴消毒包,主要用于对外阴做第一次消毒;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镊子、无菌手套、治疗碗和纱布。下面一层是消毒导尿包,主要用于对外阴做第二次消毒和导尿,包括的物品有:碘伏棉球、镊子、无菌手套、洞巾、治疗碗、纱布、导尿管、20ml注射器、液体石蜡油。在考场上,可能要求大家具备自行配齐上述物品的能力,因此对导尿包内的物品要求熟练掌握。
操作前准备:戴帽子、口罩,洗手。
操作步骤:
1.操作前,戴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
2.操作者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协助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外展曲膝,暴露外阴。
3.取上层的清洁外阴消毒包,放置在病人的两腿间,打开后,操作者左手戴无菌手套,将碘伏棉球倒入治疗碗内,右手持无菌钳,夹取碘伏棉球对外阴做第一遍消毒。消毒的顺序是:先消毒阴阜、然后分别消毒两侧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外口;最后一个棉球由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门部。消毒完毕后,撤走污物盘,脱掉手套。
4.取下层的消毒导尿包,置于病人两腿间;打开后,双手带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要求使无菌洞巾与导尿包布的内层,形成一个无菌区。然后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气囊是否漏气,使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后备用;右手持镊子夹取碘伏棉球,自尿道外口开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先后消毒尿道外口和小阴唇,最后再次消毒尿道口。第二遍消毒结束后,嘱病人张口呼吸,右手持无菌钳,夹取导尿管前端3~5cm处,缓缓插入尿道约4~6cm,见到尿液流出后,再插入7~10cm,以保证导尿管前端的气囊完全进入到膀胱内,然后向导尿管注入20ml生理盐水使前端气囊膨胀,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时,即证实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最后,清理操作用物,将引流袋固定在床旁,协助病人整理好衣物,询问病人感受。
注意事项:
1.测量完毕后,应协助被检者整理衣袖,再向考官报告相关内容。
2.女性导尿,需要第三方护士在场。
看了以上内容后,相信大家对2020临床实践技能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已经了解了,希望小编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Ⅹ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兽医临床诊断方法是根据动物病情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方法和判断方法。其中主要有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必要的仪器检验方法。问诊是指向畜主了解有关畜群和病畜发病的各种情况;视诊是用肉眼直接观察病畜的精神状态,并为进一步诊查提供线索;触诊是利用手指、手掌、手背或拳头对畜体某部位进行检查;叩诊分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直接叩诊是用手或叩诊锤直接向动物体表的某一部位叩去;间接叩诊是借助于听诊器在欲检器官的体表相应部位听诊。[1]
在临床诊断中为了得到更多的诊断根据,以便做出确切的判断,还需要采用各种化学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如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采用魏(Westergren)氏法,血红蛋白的测定采用沙利氏比色法、光电比色法等,尿沉渣的检验可采用离心沉淀法、氨水添加法等,寄生虫卵的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法、盐水浮集法和水洗沉淀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