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疗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不小心碰翻盛有热东西的容器而意外被烧伤或烫伤。如何及时采取自救措施,最大可能地减少受伤程度呢?用碱、抹酱油等"土办法"是否能起到自救的作用呢?
专家说,这些"土办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刚刚烫伤或烧伤后,在伤口上擦碱、抹酱油甚至涂甜面酱等,都会污染伤口,到医院后,医生清理起来也很麻烦,因此而延误治疗时机。此外,这些东西不能重复地起到降温的作用,频繁更换会加剧患者的疼痛。所以使用这些东西不能起到很好的自救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冷疗法"。
折叠编辑本段冰袋冷敷
折叠用品
冰袋(一次性冰袋和重复使用冰袋)。
折叠使用方法
1.先把科技冰放在水里,用手揉,使科技冰膨胀,膨胀到1厘米左右为最佳状态,膨胀好后拿出来把表面的水分擦干,然后放在冰箱里冷冻就可以使用了。
2.冰帽用于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将冰袋剪裁大小后,装入冰帽。冰帽内侧放一层干敷布后,放置头部,使头部除面部外,埋入其中。可迅速降温。
3.随时查看冰袋有无漏水及被敷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冻伤。
折叠注意点
1.高热患者可放置前额、头顶或体表大血管处。
2.头部降温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体温变化,一般体温不宜低于36度。
折叠编辑本段化学冰袋
折叠用品
化学冰袋又称保健冰袋(采用高分子材料研制而成。有高效蓄冷,降温在-3度低温下,仍保持良好的弹性)。使用方便。
折叠方法
1.将化学冰袋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几小时即可使用或备用。
2.取出经过冷冻后化学冰袋置放身体需要部位。2个化学冰袋可交换冷冻使用。
3.如化学冰袋太凉,可加绒布套包裹。
2. 运动损伤后为什么用冰敷
在拳击比赛中,每当有选手受伤,我们都会看到有人拿冰为他敷伤口。你知道为什么要选用冰来敷伤口吗?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 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A1可止痛,减少肿胀 A2凉凉的,为身体降温 A3刺激大脑,使人感觉不到疼痛 脑力加油站 运动医学有个“大米原则 (RICE)”,是专门针对运动损伤的处理。“大米原则”包括4 个步骤:“RICE”的第1 个在字母“R”代表Rest( 休息),要求运动员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复原。第2 个字母“I” 代表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将冰敷袋置于受伤部。第3 个字母“C”代表压迫,压迫使受伤区域的肿胀减小,可以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以减少组织的内部出血。
3. 冷疗的方法
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的方法。此法应用已久,但对其生理反应和治疗作用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冷疗法与冷冻治疗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利用致冷物使人体降温,但两者温度不同,人体组织的反应也很不一样,临床应用的目的和适应症并不相同。冷疗法所用的温度一般高于0℃,降温缓慢,不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而冷冻治疗所用的温度大大低于0℃,降温急骤,使组织细胞产生冰晶而被破坏。临床上冷冻疗法是以局部应用为主,而冷疗方法则有局部或全身应用之分。局部应用的冷疗法有冰袋、冰垫、冰水浸浴、冰块按摩、低温湿敷、冰运动疗法(将患部浸入冰水10~20分钟,或用冰块按摩5~7分钟,随即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和氯乙烷喷射。全身应用有酒精擦澡、湿包裹、冷水灌肠等。全身冷疗又广泛用于健身,如冷水浴、冬泳、冰块擦澡等。
4. 冷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有哪些
冷疗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
1、冷敷法
①冰敷袋法:将冰水混合物灌入水袋中,敷在患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②冰贴法:又可分为直接冰敷法和间接冰敷法。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直接放在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所以时间一般较短,多为5~10分钟;简介冰敷法是将冰块和治疗部位的皮肤用衬垫隔开,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③循环冷敷法:使用循环冷疗装置进行治疗。
④冷敷布法:将毛巾类的布料放入冷水中完全浸湿,然后拧去多余的水分,再将毛巾敷于患处,每2~3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时间一般进行20~30分钟。
2、浸泡法
①局部冷水浴:将治疗部位直接浸于冰水中,然后迅速拿出,会有微微刺痛感,然后再次浸于水中,时间逐渐延长,反复进行,如此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只要适用于手、指、肘等关节以及偏瘫患者肌痉挛的治疗。
②全身冷水浴:患者将身体全部浸泡在冷水中,时间以病人出现冷反应为准。主要适用于全身性痉挛的患者,有利于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
5. 什么是肿瘤的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又称低温疗法,是肿瘤物理疗法之一。用能迅速产生超低温的机器,在病变部位降温,使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或脱落,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冷冻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在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冷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保存组织,另一方面又可破坏组织,冷冻治疗便是利用后一种作用。冷冻导致生物细胞死亡的主要原理是:
(1)冷冻时细胞内外冰晶形成和冰晶的机械损伤。冷冻后的融化,特别是缓慢自然融化可使细胞内的小冰晶聚集成大冰晶,使细胞遭到破坏。
(2)冷冻时细胞外液逐渐浓缩,引起细胞内外渗透压差异,细胞内液外渗而致细胞脱水和皱缩。
(3)细胞脱水、皱缩又可使电解质浓度升高,酶的活力亦受冷冻干扰,促使细胞中毒和损伤。
(4)冷冻时细胞 PH值降低,偏酸性,加剧了蛋白质变性。
(5)冷冻能引起膜脂蛋白变性,从而使细胞膜破裂。
(6)对综上所述,冷冻导致生物细胞死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液氮是目前冷冻治疗中应用最广的冷冻剂,它沸点低(—196’C),使用安全,来源广泛。此外还有氧化亚氮、固态二氧化碳、氟里昂、高压氧、液态氧、笑气等也可做为医用冷冻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的冷冻机有液氮冷冻机、高压氧气“冷刀”、热电致冷仪等。
目前用于临床的冷冻方法大致有5种:
(1)接触冷冻:冷冻头置于肿瘤表面轻轻加压冷冻。
(2)插入冷冻:将针形冷冻头插入肿瘤内,以达较深部位肿瘤的治疗。
(3)漏斗灌入:如将液氮通过漏斗灌入癌腔。
(4)直接喷洒:如将液氮直接喷在病变区,适用于表面积大而高低不平的弥散性浅表肿瘤。
(5)棉拭子或棉球浸蘸法如血管瘤、乳头状瘤;白斑、疣等,选用相应大小的消毒棉签,浸足液氮,即直立接触病灶,由于冷冻范围和深度易控制,愈合后疤痕轻薄。
冷冻时间多取决于冷冻的方法和肿瘤的大小,一般为30秒至30分钟,通常冷冻15分钟可达到最大冷冻效应的80%一90%。
目前冷冻治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头颈、五官、直肠、宫颈、膀胱和前列腺等浅表或易于直接接触部位的肿瘤。近年来对肝、肺、肾、胰等内脏肿瘤的冷冻治疗也在积极探索中。冷冻治疗肿瘤的最显着特点是能在特定区域内快速达到极度低温,造成一个周界明确、范围可预测的冷冻坏死区。冷冻治疗的操作比较安全,简便而无疼痛,禁忌症少,无出血或很少出血;冷冻后组织反应较轻,修复快,疤痕愈合良好,疮面毋需植皮,很少遗留功能障碍。
即使靠近肿瘤区的大血管和神经被冷冻,解冻后大血管常可以复通而不破裂,一定条件下大多无永久性神经麻痹。冷冻还可能产生免疫作用,以及通过冷冻防止手术中癌细胞的扩散,冷冻治疗浅表肿瘤,不仅能消灭瘤体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组织外形和器官功能。对于手术不能达到的部位,或放射、手术和药物治疗均告失败的恶性肿瘤,冷冻可做首选疗法,对复发性癌,作为综合治疗方法之—,冷冻能改善症状和减轻病人的痛苦。
6. 冰敷是冷疗的一种治疗方法,什么是冰敷
您可能听说过“ ice pack”。是的即使受到创伤,殴打或经过专业培训,您仍然可以看到人们在身体表面上使用冰或冰水来缓解疼痛,缓解症状并加快康复速度。
每冰敷20-30分钟。您可以选择继续应用冰块20-30分钟,或者以10分钟为间隔应用冰块10分钟。您每天可以看到3-4次这种效果,但也可以每小时进行一次治疗。经常使用冰可以有效减少炎症过程。
7. 在体育锻炼中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是什么
A 原则:制动、止血、消炎、镇痛、防肿。
B 方法:
(1)冷疗法:
挥发冷冻法:氯乙烷喷射
冷敷法:凉毛巾、冰块放置在损伤部位。
热胀冷缩原理:缩减损伤血管的直径,单位时间的出血量会相对减少,从而减少肿胀程度。
(2)抬高肢体:
损伤部位高于心脏,降低损伤部位的血压,减少血液从损伤血管流出。
(3)加压包扎:
用绷带勒紧损伤肢体,压迫损伤血管,减少出血从而减少肿胀。
8. 烧烫伤后的冷疗有哪些
据有关资料介绍,欧美国家普遍更注重烧烫伤病的预防。荷兰等国家烧伤科设有“预防部”,医生担负了宣传预防烧伤知识的任务,因此,市民对烧伤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欧洲发达国家对烧伤后的应急方式是浇冷水的知晓率超过95%,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33%左右。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普及。
冷疗是小面积烧伤,尤其是肢体的急救措施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急救知识的匮乏,很多伤病员并没有做到这点,而是采用了很多所谓的秘方,包括很多非本专业的医生都是如此,比如牙膏外用,泡菜水冲洗,生菜油外用,酱油外用,大酱外用,甚至白糖外用,猫骨灰外用、童子尿、胎耗子油等。
冷疗的具体方法是在伤后用冷水对创面淋洗、浸泡或湿敷,以便迅速带走余温,此法可以减轻疼痛、阻止热力的继续损害、减少渗出以及水肿。
冷疗时应注意:
(1)伤后即刻进行为最佳。
(2)水温5~20℃为宜,以患者感觉舒服为宜。
(3)持续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最好以祛除水源后不痛为佳。
(4)冷疗仅限于中小面积,不适合大面积,即不适宜需要立即进行抢救的患者。
9. 冷疗的方法有哪些
冷疗的方法分为局部与全身冷疗法。局部冷疗法 有:冰袋、冰帽、冷湿敷等;全身冷疗法有温水擦浴、 酒精 擦浴等。
10. 冷疗是什么
冷疗(cold therapy),利用低于体温的介质接触人体,使之降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与冷冻疗法的区别在于,它所加于人体的低温不会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短暂较深的低温可以兴奋神经系统,过长则作用相反;冷作用于局部可使血管收缩,继而扩张,有利于改善局部循环;冷使呼吸加深,临床用于高烧、软组织损伤早期、神经官能症;也常用于保健,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