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整理古诗词常用方法思维导图形式

整理古诗词常用方法思维导图形式

发布时间:2022-06-12 01:17:00

A. 古诗思维导图怎么

学生时代我们背诵过许多古诗,但是记牢的古诗非常的少,那么,如何更好的记住古诗词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思维导图了,跟着老师一起用一支笔,一张纸一起来绘制我们的思维导图,进行古诗记忆吧。

要说思维导图可是当年东尼博赞先生的一个人间伟大发明啊,思维导图副科只是一小小小部分的功能(当然这已经是很吓人的效果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思维导图如何背、古、诗!

以终南别业为例子,我们来背诵一下

第一步,我们先要诵读全诗,并理解诗的意思。

终 南 别 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边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那么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含义吧。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诗文的意思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吧,那么我们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学习古诗呢?重点来啦,大家要好好记录。

第二步

找提示性的关键词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边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找到关键词,划分好古诗的意群,确定好我们的核心主题和分支结构,我们就可以绘制一幅思维导图了,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完成的古诗《中南别业》的导图吧!



如果你觉得样式图案太单调也可以加点不一样的颜色,易于理解和记忆,图案,插画,图表什么的,都可以加入到我们的导图中,帮助我们记忆。

第三步

通过情境联想的方式

根据文字的内容在脑海中展开画面想象

让自己对这首诗的内容更为熟悉

比如,中岁颇好道这句话,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到中年人想当道人,那么道人我们怎么想象呢,可以想象一下倚天屠龙记里的张三丰。

晚家南山陲,意思是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那么我们可以想象道人变成老头了,住在南山的边缘(陲的意思是边缘)

这样是不是就很好记了呢,来我们在一起看一下第一句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是不是已经背下来了呢?简单吧!

B. 古诗词的思维导图怎么做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就是要熟读。在熟读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体会整首诗的意境,作者所描述的场景,切身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第二步要彻底理解整首诗的背景、生僻的字词和全文的意思。这个步骤需要借助相关资料和老师的讲解。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首诗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耳边。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根据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将它画成了一幅简单的框架图
第三步要开始寻找规律。作者是依照什么线索,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首诗的呢?老朋友邀请我去家里做客,于是我就去了,在去的路上看到了很多漂亮的景色,到了之后两个人边喝酒边聊天(话),最后相约等到重阳日的时候来赏菊。
了解了作者的思路之后,将每句的关键词补充到相应的主干下,就可以完成思维导图的简图了
第四步:逐步记忆。尝试根据简图还原整首诗,将容易遗漏的内容转化成图像加入中心图和颜色完善整张思维导图
第五步:解题拿分。考试前拿出导图稍作复习,想丢分都难哦!

C. 怎样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语文

用思维导图来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三大主科中,地位最尴尬的当属语文了。说起来,语数外都是主科,通常人们还把语文放在最前面。可是实际上,三大主科中最不受重视的便是语文。看看现在社会上的补习班吧:选择补数学外语的一大把,而选择补习语文的则寥寥无几。即便和物理化学这样的理综合科目比起来,语文都不占什么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们的语文成绩都好得不得了,不需要补习。而是大家普遍认为语文成绩的高低与补习与否没有太大关系。即便勉强补习了,成绩也未必有多大变化。
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些观点之中的合理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具有知识点分散、考试范围宽泛、考查方式灵活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导致语文的教材与考试之间关联的松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语文成绩的不确定性。对于最顶尖的学生来说,数学保证次次接近满分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语文就不好把话说得那么满了。仅仅一个见仁见智的作文就足可以大大降低出现满分的几率。
因此,有些人用“墙里开花墙外香”来形容语文:认真学习的学生未必能在语文考试中拿高分。而那些平时不怎么听课的学生反倒有可能在语文成绩榜上名列前茅。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上述说法是普遍存在于家长和学生中的对语文的一种误解。语文的考查范围尽管十分宽泛,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考查范围。其知识点虽然松散,却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的策略是,尽可能将语文考试中最具确定性的考查内容牢牢掌握好,并尽可能降低其他考查内容的不确定性。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总结做题技巧,然后拿高分。
语文考查内容确定性较强的部分
首先是古诗文的背诵。传统的古诗文背诵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多读几遍,熟了就可以背了,背得多了就记住了。虽然效果还可以,但效率太低。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古诗文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记忆的效率和效果。比如我们想记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怎么办呢?可能你已经发现了,这首诗使用到的所有词汇都是名词,而且它们都是可以顺利转化成图像的。你能想到怎么画枯藤吗?小桥和流水呢?用思维导图把它们画出来应该不是很难吧?
总的来说,用思维导图记忆古诗文的要领就是:找出这些诗文中最核心的关键词,然后把这些关键词转化成图形。尽量把这些古文当成故事,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故事画出来,然后对照着这些导图故事去记忆,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不容易忘却。
接下来就是字词了。这些知识点都比较零碎,不过还是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把字词分成现代文字词和文言文字词。其中,文言文中的字词数量有限,用法也是比较有规律可循的。而凡是可以归类或者呈现出规律性的知识点,都是思维导图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词性或者作用的不同对这些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分类。至于现代文中的字词,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不过需要多花一些力气就是了。
最后是语法。语法也可以分为现代文语法和文言文语法两部分。和英语一样,语法部分是最适合用思维导图去归纳和整理的部分。一旦把整个语法都画成思维导图,你便可以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谈谈语文中比较不确定的部分。和所有的语言学科一样,语文的学习也需要语感。培养汉语语感的方法和培养英语语感的方式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这四个字可谓是语文学习的四字真言。所有遵循这四个字去做的人,语文成绩不可能很低。很多后现代着名作家理科学得都不怎么样,但是语文成绩却非常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巨大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对于这些热爱文学,并打算以文学作为职业的人来说,把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上是必需的。但是,对于无意于在文学领域获得专业发展的同学来说,这么做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我们必须要寻找一条捷径,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阅读最多的读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写作最多的文章。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条捷径。
通过画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把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本书都可以画成思维导图。在有了导图作为引领框架的基础上再去阅读,效率可想而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其中的一部分精读,还可以对某些部分略读,个别地方甚至还可以越过不读。这些都取决于对文章和书本的整体把握。而完成这项任务,没有比思维导图更胜任的了。
在考试中,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都是必考的题型,而且占了很大的比例。很多同学都是像看小说一样把试题中的文章从头看到尾,结果看过了之后仍然是一头雾水,摸不出要领。我们完全可以先用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些试题画一张小型思维导图,先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整体上和各部分的关联上对这篇文章形成整体印象。这种印象恰恰是最常考查的重点。之后再按照试题的要求仔细阅读相对应的段落。这样做题看似比常规做题多出一个环节——画导图,但实际上却节约了不少时间,因为在以导图为引领地图的前提下,你无需反复阅读同一个段落,思考问题的时间也会少很多。更重要的是,有思维导图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你做题的命中率。
以上是对语文基本功中“多读”二字的注解。剩下的自然是“多写”了。还记得如何用思维导图写作文吗?忘记的话请重新翻看前面的章节。先用导图搭好文章的骨架,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填充血肉了。有思维导图帮忙,就永远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且思维导图也是控制写作字数的一个绝佳工具。你可以根据导图随时调整各部分的文字比例。我平时写文章都是用思维导图画出框架,然后再动笔的,其中也包括你们正在阅读的这本书。用思维导图写作的好处,只有亲自尝试过的人才会知道。

D.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的思维导图包括作者还写了哪些

思乡古诗名句集锦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E.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的思维导图包括作者还写了哪些古诗词画出来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F. 用思维导图背文言文,古诗词

文言文的话先归纳段意层意,注意写作顺序,如由远及近,由现象到本质,时间空间等,然后写出关键词。古诗也差不多。(最好读三遍,先慢后快再正常)
如送东阳马生序的
勤,艰:得书艰难—从师不易—学途艰难—生活清苦

阅读全文

与整理古诗词常用方法思维导图形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7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1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3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6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3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4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0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9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5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2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9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98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89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0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0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2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9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