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微导管使用方法

微导管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06 08:10:03

如何清除血栓

您好,静脉血栓大多数是静脉内膜受损,血液循环较慢造成的也可能是血液粘稠度高造成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华法令、肝素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配合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和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⑵ 防逆流引流袋的更换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逆流引流袋,包括贮液袋、引入管、排出管和排放开关,贮液袋上端设有引流口,贮液袋下端设有排污口,引入管一端经引流口连通贮液

⑶ 医用的导管分类

普通导管为一段具有一定长度的塑料管,前断渐细以便于插入血管;尾部与注射针头尾端相同,以便于与注射器相连接。普通导管的前段有多种形状,如单弧、反弧、双弧、强化双弧、肝弧正面观、肝弧侧面观、三弧等,以利于插入不同部位的血管。导管的规格常用F数(French No)来表示,如6F或7F等,F数等于导管外周长的毫米数。

特殊导管的形状和构造相对比较复杂,所完成的医疗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特殊导管包括:

球囊类导管是应用最多的一类导管,包括普通双腔单球囊导管、双腔双叶球囊导管、双腔三叶球囊导管、双腔单球囊导管(Inoue 球囊导管)、四腔双球囊导管(颈动脉成形术用球囊导管)、可脱性球囊导管(detachable balloon catheter)、带孔球囊导管(calibratedleak balloon catheter)、冠状动脉成形术用球囊导管、快速交换球囊导管(monorail balloon catheter)、导丝上球囊导管(balloon on wire catheter)、尖段带固定引导钢丝的球囊导管(balloon on a wire system)、组合串联球囊导管(三腔双囊)、灌注球囊导管、激光球囊导管(laser balloon catheter)、射频热球囊导管(三腔单球囊导管)等。

其他一些常用的导管有:引导导管(guiding catheters)、同轴导管(coaxial catheter)、微导管(micro catheter)、可控方向导管、房间隔切开导管、血块捕捉导管、斑块旋磨导管(rotablator)、斑块旋切导管、标测电极导管、射频消融导管(又称大头导管)、起搏电极导管等。其中冠状动脉成形(PTCA)导管是一类重要的导管,包括PTCA引导导管(PTCA guiding catheter)、PTCA 扩张导管(PTCA dilatation catheter)、导丝。引导导管的管壁分为三层:外层为聚氨基甲酸酯或聚乙烯,中层为环氧树脂-纤维网或金属网,内层为光滑的特富龙(Teflon)。

鞘管又称导管鞘,主要用于引导导管、球囊导管或其他血管内器具顺利地进入血管。鞘管由外鞘、扩张器和短导丝组成。

鞘管分为普通鞘管、防漏鞘管(Check-Flo sheath)、剥皮导管插入鞘(peel-way sheath)和长鞘管四种。

⑷ 蓝牙耳机套太紧了怎么

刚收到保护壳的时候真的是喜欢啊,马上就套上了,拿在手里越看越喜欢,然后发现里面有点脏,想取下来擦一擦,结果悲剧了……取不下来,后来仔细看了其他红薯宝宝的的分享总结下来经验

下面部分比较容易一些,用数据线向上推就很轻松取下来了

重点要说上面的部分,有些红薯宝宝说用吹风机,我试了下,吹到耳机发烫也没什么效果……后来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小窍门如图4,用手指甲将保护套抠出一条缝隙,让里面进入空气,然后稍用力向上一抠就下来啦

有了这个小技巧,再也不用担心硬壳取不下来了,随心所欲,喜欢什么样的就买什么样的

airpods保护壳拿不出来有多种方法,可以尝试用工具撬开保护壳边缘,之后慢慢抠出,如果保护壳不再使用,可以尝试用剪刀将保护壳从边缘剪开;可以连接充电线,之后按住充电头,将保护壳推出。

airpods使用技巧:1、airpods具有“自动人耳检测”功能,可以检测使用者是否佩戴耳机,如果没有佩戴,会自动停止播放音乐,以iPhone11为例,打开iPhone11,可以进入蓝牙列表,点击“i”,将“自动人耳检测”功能开启即可。

2、airpods可以和安卓手机配对,以一加7t为例,将一加7t的蓝牙功能开启,之后打开airpods的充电盒,按住充电盒上的圆形按钮,之后在一加7t的蓝牙列表中点击airpods即可进行配对。

3、airpods无法使用,可能是耳机电量耗尽,需要放入充电盒中充电。

资料拓展:Apple AirPods是一款无线耳机,带上耳机自动播放音乐,充电盒支持24小时续航,连接非常简单,只需要打开耳机盒就可以让iPhone自动识别。 耳机内置光学传感器以及加速仪。

⑸ 消除血栓有哪些方法

平时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必要时可以手术取栓。可迅速解除静脉梗阻,缓解肿胀症状。平时多活动下肢,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烟酒。

⑹ 介绍一下iTrack微导管

治疗青光眼的一直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3月-10月采用iTrack光纤微导管360°房角切开术治疗的PCG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5月-2014年2月采用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的PCG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及1年的眼压、角膜横径、视神经杯/盘比值、手术并发症与手术成功率.结果 本组资料病人共45眼(34例),其中观察组21眼(15例),对照组24眼(19例).观察组术前平均眼压(38.6±8.7)mmHg,角膜横径(15±1.7)mm,杯/盘比值0.77±0.21.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36.2±1 1.2)mmHg,角膜横径(14.8±1.6) mm,杯/盘比值0.78±0.22.术后1天、1周和1月的平均眼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6月及1年的平均眼压,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手术成功率80.9%(17/21),对照组为41.7% (1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总数观察组为14眼,对照组22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角膜横径和杯/盘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rack光纤微导管360°房角切开术是治疗PCG的新术式,初期临床观察显示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良好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可以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⑺ 下肢静脉血栓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身体的静脉血栓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凝血机制异常,导致血液中一些正常的成分出现异常积聚导致的。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血栓的部位以及血栓的分期治疗而有所不同。在急性期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以抗凝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抗凝治疗包括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者口服华法林、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等。手术治疗分为微导管溶栓和导管吸栓,微导管溶栓是通过溶栓导管将尿激酶、肝素、蚓激酶等药物泵入到血栓周边,使血栓溶解。导管吸栓目前仅用于下肢静脉血栓急性期治疗,手术效果较好。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血栓,手术治疗效果一般,不建议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进行手术治疗,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静脉血栓主要以抗凝治疗和消肿治疗为主。抗凝治疗同急性期的静脉血栓的抗凝治疗,消肿治疗需要口服马栗种子提取物、羟苯磺酸钙胶囊等。在慢性期还需要建议患者穿下肢静脉曲张袜,改善下肢静脉压力,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后综合征的出现。

⑻ 腺肌症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长入子宫肌肉中宫体病变,病因不清,引起痛经,性交痛,不孕,流产等。药物治疗无效,传统治疗根治方法,只有子宫全切。
分类:
均质型:子宫球形增大,肌壁间均匀分散出血灶,已经没有正常肌肉组织。
腺瘤型:子宫增大不对称,局部有突起,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正常肌肉组织。
诊断依据:
1病史,继发痛经,见红加重,渐进加重,或许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有难孕,不孕和习惯性流产。
2妇科检查:子宫球形增多,压痛明显。
3 B超:子宫增大,肌壁间回声不均。
4 子宫造影,造影剂容易进入肌壁间。
5 腹腔镜:见到病变部位血管增生和白色褶皱突起。
不开腹保宫手术
1子宫打孔术:适用于均质型肌腺症,方法是,腹腔镜下电构1cm间距打孔,深达粘膜层。
2病灶清除术:适用于腺瘤型腺肌症,方法是腹腔镜下,子宫粉碎器直接旋切腺瘤组织或病灶,一般要深达粘膜层,缝合切口,安太人俗称“露天开采” 术式。
预后:
子宫打孔术后,一般行成瘢痕子宫,月经量极少,或者闭经,但是痛经会明显减轻或消失。生育困难。
病灶清除术后,只要留下1/4左右的宫壁2年后子宫会恢复到正常大小。除了痛经会明显减轻或消失,还可以有生育功能。

活血化瘀法:
子宫腺肌症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临床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笔者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治疗子宫腺肌症10例,取得一定效果,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2001~2003年中医妇科门诊病人,为已婚经产妇;年龄最大46岁,最小30岁,平均38岁;经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
治疗方法
经期方:生蒲黄、延胡索各20g,五灵脂、白芷、三棱各10g,白芍、独活、益母草各15g。伴腰痛加枸杞、菟丝子、川断各20g;小腹坠痛加柴胡、升麻各10g,潞党参25g;腹胀加香附10g,沉香3g;经血量多加血竭6g。
非经期方:三棱、莪术各10g,地鳖虫、水蛭各6g,菟丝子、枸杞各20g。腰痛加川断20g;乏力加潞党参25g,黄芪20g。
上方每日1剂,用冷水浸泡药物0.5h后煎20~30min,饭后服100ml,每日3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妇检及B超检查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妇检及B超发现病灶缩小;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妇检及B超检查无改善。
治疗结果
治愈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80%。
讨论
子宫腺肌症属中医“症瘕”范畴,为离经之血外溢,阻滞胞宫脉络所致,故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治疗效果较好。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
选择1999年6月至2000年 6月在我院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并结合彩色
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经达那唑等药物治疗6个月无
效的23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UAE)。年龄(36.2±8.2)岁,痛经(7.3±3.1)年,痛经程度按慢性
疼痛分级问卷法〔1〕评级:3~4级16例,2级6例,1级1例;月经明显增
多(3.1±1.6)年。4例合并子宫肌瘤,其中1例为粘膜下肌瘤,余为肌
壁间肌瘤。术前子宫体积(210.7±107.6)cm3。合并重度贫血5例,中
度贫血14例,轻度贫血4例,血红蛋白(Hb)(74.4±24.6)g/L。均已
婚,14例患者有生育史,其中12人有1~3次不等的人工流产(人流)史;
余9例无生育史,但有1~2次人流史。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病史。
二、方法
1.股动脉置管:取单侧股动脉穿刺,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0.5 cm处股
动脉搏动最强点,以穿刺针斜面向上刺入股动脉前壁见动脉血喷出
后,沿穿刺针置入短导丝并拔出穿刺针,沿短导丝置入血管扩张器
和导管鞘,拔出短导丝及血管扩张器,完成股动脉置管。
2.子宫动脉造影:将所选5 F猪尾型导管置腹主动脉分叉上2 cm处
(相当于第1-2腰椎水平),连接高压注射器以10 ml/s的速度注射
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30 ml,压力1020 mmHg,延迟1s摄取盆腔动
脉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显示盆腔血管情况;根据DSA影像学表现选择4~5 F RS
(脾管)或RH(肝管)或Cobra(眼睛蛇管)导管,超选择插至子宫
动脉,若插管困难选用3.0 F微导管,行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动
脉的走行及子宫体造影染色、病灶分布情况等。
3.子宫动脉栓塞:根据子宫动脉粗细及病灶的分布情况,选择适量的
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 mm),在X-线透视的监测下栓塞子
宫动脉,栓塞结束后再行DSA造影,证实栓塞完全;同法栓塞另一
侧子宫动脉。
三、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1个月及术后1、3、6、12、15、18、21、24个月观察以
下指标:
1.Hb水平变化:统一应用外周静脉抽血法机检。
2.月经:包括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其中经量以术前月经期间患者
所用的卫生巾数为基数(100%),详细记录术后每1个月经周期中
所用同种卫生巾数并与术前对比获得百分比。
3.痛经程度:于术前及术后每1个月经周期结束后3~7 d内,根据
“慢性疼痛分级问卷”所得,首先分别计算疼痛强度(0~100分)、
影响活动程度(0~100分)、活动能力丧失(0~6点),再根据以
上3项计算所得进行分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① 0级:疼痛强度=0,活动能力丧失=0;
② 1级:疼痛强度<50,活动能力丧失<3;
③ 2级:疼痛强度≥50,活动能力丧失<3;
④ 3级:活动能力丧失=3、4,不论疼痛强度;
⑤ 4级:活动能力丧失=5、6,不论疼痛强度。评级越高,代
表痛经程度越严重。术后评估至痛经完全消失或至2001年
6月。
4.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流量的变化:由专人于经后3~7 d内应用彩色
超声多普勒测量子宫体积及子宫肌层、病灶内血流量。
5.子宫腺肌病的DSA影像学表现:动态观察子宫腺肌病的DSA影像,包
括子宫动脉的走行、粗细、宫体的形状及染色情况等。
6.并发症的观察:详细观察术后T、P、R、BP,下腹部、臀部疼痛情
况,双足背动脉搏动强弱,双下肢皮肤温度、色泽、触觉的变化等。
四、疗效判定标准
1. Hb值:恢复至正常值范围为痊愈。
2.痛经疗效:按以下标准对痛经疗效进行评估:
①完全缓解:治疗后痛经完全消失;
②明显缓解:治疗后疼痛评级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
别),但痛经未完全消失;
③部分缓解: 治疗后疼痛评级降低2个级别以内;
④无效:治疗后疼痛评级无降低。
⑤复发:治疗后痛经一度缓解或消失后又出现且程度同术前。
五、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
全部病例均于每次月经后3~7 d内按期随访,最长24个月1例,最短
12个月 4例,15个月15例,21个月3例,平均(15.7±3.2)个月经周期。
1.月经的变化:21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P<0.01),月经周期和经
期无明显改变(见表1);2例患者术后7~11个月内月经量明显减
少后又逐渐增加,于术后第13、16个月已恢复至术前月经量。 表1 21例患者UAE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和经期的比较(X±S)

时 间 月经周期(d) 经期(d) 月经量(%)
治疗前 29.9±3.1 7.2±2.5 100.0± 0.0
治疗后 31.3±4.5 6.7±2.6 50.3±18.4
P值 >0.05 >0.05 <0.01

2.Hb值的变化:23例患者的术前平均Hb值为(74.4±24.6)g/L,术
后3个月恢复至(123.4±12.5)g/L(P<0.01)。
3.痛经程度的变化:23例患者术后观察(15.7±3.2)个月经周期,
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及评级见表2。手术后疼痛评分、评级明显降低
(P<0.01),23例中19例(82.6%)疼痛完全消失,2例(8.7%)
部分缓解,2例(8.7%)分别在缓解7~11个月后复出现痛经症状
至术后第13、16个月已恢复至术前。介入治疗后痛经症状的变化呈
4种情况:
(1)22%(5/23)的患者UAE术后痛经即消失;
(2)48%(11/23)的患者术后经2~3次月经周期痛经才消失;
(3)22%(5/23)的患者术后随着月经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缓
解,其中3例在术后5~7个月后痛经消失,2例在本文统
计时仍有轻微的痛经;
(4)8%(2/23)的患者治疗后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 表2 23例子宫腺肌病UAE治疗前后痛经程度的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疼痛强度(分) 影响活动程度(分)活动能力丧失(点)疼痛分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疗前 86.7±21.5 77.5±29.2 3.8±1.5 3.0±1.2
治疗后 11.2± 9.4 8.3± 8.1 0.3±0.1 0.4±0.7
P值 <0.01 <0.01 <0.01 <0.01
————————————————————————————— 4.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肌层、病灶内血流量:子宫体积呈进行性
缩小,治疗前子宫体积(210.7±107.6)cm3,治疗后子宫体积
(132.1±59.2)cm3,平均缩小37.1%(P<0.05),最长病例
观察至术后24个月仍呈进行性缩小,2例复发患者子宫的体积也
随临床症状的缓解而略有缩小、临床症状的复发而重新增大;
4例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除1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于治疗后1月因肌
瘤坏死自阴道脱出予以摘除,其余3例壁间肌瘤体积由术前103.2
cm3,缩小至术后11.2 cm3。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量较术前明
显减少。
二、 子宫腺肌病的DSA影像表现
与正常子宫DSA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无明显增粗、子宫体血管分布均匀
(图1)所不同的是:本文2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
提示病灶由双子宫动脉同时供血;在动脉期子宫动脉呈扭曲状,子宫体
的血管分布不均、杂乱无章,子宫体明显增大(图2);实质期可见子
宫体部造影剂染色深浅不一、形态不规,显示出宫体呈均匀性或局灶性
增大,多为球形或倒置的梨形,内有多个充盈缺损区呈椭圆或不规则状
,周边呈毛刺状,病灶分布不均(图3)栓塞后上述征象消失(图4)。
三、 副反应和并发症
全部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子宫部位的阵发性疼痛,
持续3~7 d缓解,予消炎镇痛剂对症治疗;3例患者出现一侧的臀部疼
痛及下肢酸痛、麻木感,经上述处理后2例于1周内明显缓解,1例持续
约3周左右基本消失;17 例患者术后 2 周内有间歇性或持续性低热,
体温波动在37.5C°~38.0C° 之间;1例合并粘膜下肌瘤患者术后1
个月肌瘤坏死脱出宫颈外口予以摘除,无出血;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
生。 讨 论 一、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长期以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一直没有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虽然
药物和子宫内膜切除术有一定的疗效,仍有部分患者因治疗无效不得不
切除子宫。处于生育年龄的患者,切除子宫不但使其丧失生育能力、导
致内分泌失调,而且在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寻
找一种有效、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是目前医学界所面临的课
题。UAE是介入治疗技术的一种,它是指在X线的引导下,采用
Seldinger's技术超选择性插管至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在已成功地应用
于妇科恶性肿瘤、产后出血、子宫肌瘤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将该技术应
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发现可有效消除或明显缓解痛经症状,减少月
经量,对轻、中、重度患者均有效。
二、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理
UAE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异位于宫体的内膜病灶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吸
收,子宫体积出现明显的缩小导致肌壁间微小通道的关闭。异位内膜坏
死的程度与血流阻断的程度成正比,而此与栓塞所用的栓塞剂颗粒的大
小有关。本研究所选栓塞剂为新鲜明胶海绵颗粒,仅能栓塞中小动脉,
而且栓塞不完全,同时作为中效栓塞剂,在栓塞后21 d左右溶解吸收,
血管复通。23例患者中19例获得良好的效果,2例明显缓解,2例复发。
我们认为复发的可能因素为:
① 2例均为重度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病例,在磁共振成像检查及术中
DSA造影中可见病灶遍布宫体;
② 明胶海绵颗粒过大,不能完全阻断病灶血供;
③ 双侧卵巢动脉向宫体提供较多的血流。
三、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个全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
对中、远期效果仍在观察之中;由于患者不需切除子宫,缺乏术后病理,
对子宫腺肌病的栓塞治疗后病理变化仍不十分明确;少数患者在治疗后不
久出现复发,因此最佳栓塞剂的筛选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观察的例数
不多,要注意本疗法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相应组织坏死的问题,因此在
临床工作中,只有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才采用 UAE技术,暂不为首选方
法。尽管如此,本研究表明 UAE这一血管性介入技术为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开辟了一个新的微创治疗途径。
(摘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

阅读全文

与微导管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41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3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7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500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7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7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3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80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8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3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62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601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6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4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1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61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5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63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6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