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霰粒肿怎么治
霰粒肿在治疗上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患病程度而确定治疗方案的,
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在囊肿周围或囊肿内注射强的松龙0.3~0.5ml,可以促进吸收,获到良好的效果。比较小的霰粒肿,常常能够自行吸收,并不要急于手术。初期小的霰粒肿,也可通过局部热敷,涂0.5%金霉素眼膏来治疗。如果霰粒肿伴有慢性炎症,特别是中央部不液化,或者反复发生,应进一步检查。
② 霰粒肿怎么消除
① 早期: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每日根据医嘱滴用抗生素滴眼剂,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可根据医嘱口服抗生素类药物,以控制感染。
② 脓肿尚未成熟时不宜切开,更不宜自行挤压排脓,否则会形成感染,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当脓肿形成后,应该去医院找医生切开排脓。
③ 霰粒肿的治疗方法
得了散粒肿如果您不想手术,办法也只有一个。【热敷】,但效果肯定不会很好,时间长了就会发生组织机化,成为硬结。再手术去除就会增加难度。你自己考虑吧!
手术后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以后复发了。
大医院280元。
小医院一般50元。
如:洗脸时要清洗干净睫毛根,有结膜炎症要用药治疗。
有压痛是麦粒肿,无压痛是散粒肿,散粒肿是睑板腺梗阻造成的,还可以继发感染。就是麦粒肿了。
散粒肿是睑板腺慢性炎症引起的增值性病变过程,多无明显不适,偶然发现眼皮深处有绿豆至蚕豆大小的包块,皮肤不红,摸着也不疼。小的散粒肿不需任何治疗,大的散粒肿一则长期压迫眼球容易引起散光,二则增加化脓性感染的机会,因此需手术摘除。
建议有时间先到医院检查一下,找出病因才好治疗。
散粒肿呈暗紫色,角膜透明,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散粒肿主要致病原因是睑板腺开口阻塞,腺体分泌物滞留引起的慢性无菌性肉芽肿性炎症,
必要时需要病理检查
注意:皮脂腺癌和睑板腺癌早期看上去与散粒肿相似
④ 霰粒肿,就这样被治好了!
01
女儿的左上眼睑里面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绿豆大小的肿块,肿块没有压痛感,只是触摸时感觉到有点硬度。我知道不是麦粒肿,麦粒肿像长在外面的疱,而这个是长在皮下的。网上查了资料,心中也还是没谱。
国庆的一天,我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医生看了看女儿的眼睛,摸了摸眼皮,不到一分钟,给出了结论:霰粒肿,需要手术去除。
“小手术,很简单,休息一天就可以了“,医生说得轻描淡写。看来对他而言,这是司空见惯的病症,而治疗的方法也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切除。
可对于我这个当妈的而言,就不能如此轻松了。好歹也是个手术啊,还是眼部范围的手术啊!麻醉会不会伤眼?术后会不会留下疤痕?以后会不会复发?这些问题瞬间就从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毕竟,刚刚才认识“霰”这个字,才第一次听说“霰粒肿”这个医学名词。一个人对于未知,难免会感到紧张。
幸好多年来对于整体自然疗法和中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对西医“动不动就切”的简单粗暴治疗方法产生了免疫。我决定暂缓手术,先多做些了解。知道了病名,就好办了。
02
上网查到了关于霰粒肿的一些资料:
霰粒肿形成病因,是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最终导致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治疗的方法: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大的霰粒肿可手术摘除,术中一定要将囊壁摘净,以防复发。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坦然了。既然霰粒肿是由于管道不通引起的,那想办法疏通就好啦。于是我开始了女儿的调理计划:
1、监督提醒女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少看手机,多转动眼睛,学会放松眼部;
2、我学会了一套眼睛保健按摩手法,有空的时候就给女儿做一遍;
3、“肝开窍于目”,养肝护肝,饮食上少吃油炸,尽量清淡,补充维C。晚上尽量早睡。
11月中旬的一天,霰粒肿变大了一点,变软了一些,周围眼皮有点红肿。我知道,症状看似变得严重,其实是调理的方法起作用引起的好转反应。果不其然,两天后眼皮红肿消退,里面的肿粒变小了。
12月初,尝试用了一种百草药膏,晚上睡前涂抹一点在肿粒处。第四天,霰粒肿周围眼皮开始微微红肿,第五天一早,红肿范围扩大,分析应该是里面的肿粒增大引起。女儿感觉眼睛不舒服,然后睡了一个上午,起来后,眼皮红肿消失,里面的小肿粒感觉不到了。霰粒肿破了,散了,就这样被治好了!
总结起来,不管内服还是外调,关键是“通”,而这个“通”的过程,需要方法,需要耐心,但这才是去病的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