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绿源电动车后轮的电门锁怎么正确使用,锁之前一定要架起后轮吗
当然不用,电机锁的话也不用架起后轮,电门锁更不用!
后面是电机锁,锁起来不用架起后轮,只不过有些人锁起来不放心,就转两下,而架起后轮只是为了转两下方便点!
Ⅱ 自行车怎样抬起前轮,用后轮骑(详细)
(转载来自 http://hi..com/ttttiger/blog/item/ff158becfd4dce2663d09f4f.html)后轮滑,英文名称为“MANUAL ”,又称Wheelie。顾名思义(中文),也就是后轮单独着地的自由滑行动作。至于为何英文名称叫“MANUAL”,那还是真是有点说不清楚,这个词本身来源于滑板运动的技术术语,可能是在用滑板做后轮滑行的动作时,板底面向前方,就像一个打开的“手册”吧,不过这个说法也值得怀疑!而且这个英文名用到自行车运动中,就更是显得不合适了,不如后者“Wheelie”恰当。 切入正题!自行车的后轮滑技巧比滑板更难。原因是重心更高、着地面积更小(滑板是两个轮子并行,自行车是一个轮子单独着地)、速度更快。况且后轮单独着地又多出了一个左右方向的平衡掌握过程,所以练习难度更大。 一、平衡掌握方法: 1、左右方向:和两轮着地前行的控制方式相同,向哪一侧倒就向哪一侧转向。但方法有了区别,两轮着地时,只要向倒的一侧稍稍移动重心,再转动车把即可;而后轮单独着地时,平时在平地上的“转车把”动作就不会起到转向作用了,正确的手部动作是向一侧“扳动”车把,以使整个车身转动方向。也就是双手必须在一个水平面的方向上发力,发力后车把位移的方向也是平行于地面,而不是像两轮着地时的那种以车架头管为轴作出的轴向转动方式。如果你还不理解,就下车站在原地,把车头拉起至整个车身竖起来,然后用双手“扳动”车把,这就是正确的动作感觉。手部动作练熟悉以后再配合身体重心的左右移动,左右方向的平衡控制方法就掌握了。 身体重心左右移动的方法:身体重心要先移动,这样才能使车身随着“倒”向要转过去的方向。腿部的动作也要配合使用,双膝尽量靠拢,并且在转弯时同时向要转过去的方向“压”,上体也跟着稍稍扭转,这样就会促使人车一体加大转向的效果。 2、前后方向: 整体向前倒时:车头会往下掉。调整动作是双腿膝关节快速伸直,身体重心向后移动,这样就会拉高车头。 整体向后倒时:车头会仰起来。此时要快速屈膝,身体重心向前移动靠近车身,这样车头会自然落下。如果效果不足,可以用刹车来降低车速,加快车头下落的速度。 3、技术要点: 两种前后方向的调整动作都是要求反应速度迅速,但调整幅度不能过大。 手臂要始终自然伸直,移动重心的外观现象也仅仅是臀部在前后移动。手臂有一种被车把向下“拉”的感觉,这种感觉与腿部的“支撑”是相对的,由此产生了最终的平衡状态。 滑行过程中,不管重心怎么调整,腿部肌肉也要一直保持着一种适度紧张感。这样才能有效得支撑上体,保证自然、长久的稳定姿态。 人和车的整体重心不要太高,否则不利于长时间的平衡保持,增加肌肉疲劳感。比较起来,重心低且靠后、上体稍向前倾一些,滑行的稳定性更高。 二、练习方法: 1、要练习后轮滑动作,最好要有坐姿的后轮骑行的技术基础。因为练会了后轮骑行动作,也就拥有了基本的后轮单独着地时的平衡掌握技巧。两者在左右方向的平衡调整技巧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前后方向调整。后轮骑行时,车头向下掉时是用加速的方式抬起前轮,车头过高时是通过刹车减速来降低前轮高度。两者的相似点是都是要用后轮单独着地前行,基本动作感觉很相似。 2、初期练习后轮滑时,要先掌握“起车头”的动作: 初学者对速度要求不高,可以用站立姿势踏动脚踏加上抬车头的方式,车头抬到位后停止脚部动作,用心去体会后轮单独滑行的感觉。久而久之,在配合重心移动的技巧就可以滑行很远了。 这个动作练熟悉以后,可以采用直接拉起车头的方式,让前轮高度快速到位。不过最好在前轮到位之前就要开始重心调整的动作,以便提前进入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前轮抬起的最后那一小段高度是用“伸直双腿”的动作来完成的。 3、后刹车的作用在练习后轮滑初期时很重要,初学者不要直接开始“不使用后刹车(breakless)”的滑行练习。和其他技术动作的练习一样,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后想要转变为不使用刹车滑行时,先不要拆掉刹车系统,只要尝试不用食指贴靠刹车手柄即可。车速由慢到快,前轮高度放低一些,熟练以后再慢慢去掉自己对刹车的依赖性。另外要说的是在很多高速滑行的场合下,有后刹车要比没有更为稳妥,比如用街式(Street)、自由骑(FR)或者速降(DH)之类的大车,或者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使用后轮滑动作时更能说明问题。不管怎样,还是要始终切记“安全第一”的主导思想! 4、场地的选择是:开始时是在平地练习,动作熟悉一些后可以选择在下坡路段练习,因为下坡加速快,所以不用前期的速度准备。但要注意的也是由于速度上升很快,因此“直接拉起”的动作千万别过了头,最终的前轮所处高度也要比在平地动作中稍稍低了一些。还有就是初学时期在下坡路段的后刹车系统使用频率很高,要保证其机械状态。
Ⅲ 海竿轮子操作 求解
1、首先认识一下:绕线器,在轮子最上面,平时收线的时候,如下图所示。
Ⅳ 汽车轮胎的使用技巧
(1)汽车起步不可过猛,无论空、重车都应低速平稳起步。避免轮胎与地面拖曳,以减少胎面磨耗。
(2)在良好路面上行驶,应保持直线前进,除会车和避让障碍物外,禁止左右摇摆和急剧转向,以防轮胎和轮辋之间产生横向的切割损伤轮胎。
(3)车辆下长坡时应根据坡度大小,长度和道路情况,适当控制车速。在坡长、路陡、路况复杂的情况下,应挂挡行驶,并利用轻微制动控制车速下坡,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紧急制动,减少轮胎磨损,而且对安全行车也有保障。
(4)车辆上坡时,应尽量利用惯性行驶,适时变速,及时换挡,上坡时要保持车辆有适当的余力,不要等车停了再重新起步,以减少轮胎的磨损。
(5)行车转弯应根据弯道情况控制车速,不要高速转弯,否则车辆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使车载货物倾斜,质心偏移一侧,单边轮胎超载拖曳,加速磨耗,同时还会使轮胎被轮铜横向切割,造成损坏。
(6)在复杂情况下(会车、超车、通过城镇、交叉路口、过铁路)行驶时,应掌握适当的行车速度,减少频繁制动和避免紧急制动,否则造成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致使胎面严重磨损。
(7)在不良道路上应减速行驶,并仔细观察,择路通过,通过后应停车检查双胎之间是否夹有石子,如有应及时排除。
(8)车辆途中停车和到场停车,要养成安全滑行的停车习惯。在停车前要选择地面平整、干净和无油污的地面停放,每条轮胎都要平稳落地,尤其是车辆装载过夜,更应该注意选好停放地点,必要时将后轮顶起。 1、充气要注意安全。要随时用气压表检查气压,以免因充气过多,使轮胎爆破。
2、停止行驶后,须等轮胎散热后再充气,因车辆行驶时胎温会上升,对气压有影响。
3、检查气门嘴。
4、充气要注意清洁。充入的空气不能含有水份和油液,以防内胎橡胶变质损坏。
5、充气时不应超过标准过多后再行放气,也不可因长期在外出不能充气而过多地充气,如超过标准过多会促使帘线过份伸张,引起其强力降低,影响轮胎的寿命。
6充气前应将气门嘴上的灰尘擦净,不要松动气门芯,充气完毕后应用肥皂泡水(或口水)涂在气门嘴上,检查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就会产生小气泡),并将气门嘴帽配齐装紧,防止泥沙进入气门嘴内部。
7、子午线胎充气时,由于结构的原因,其下沉量、接地面积均较大,往往误认为充气不足,而过多地充气;或反之,因其下沉量和接地面积本来就较大,在气压不足时也误认为已充足。应用标准气压表加以测定。子午线轮胎的使用气压应高于一般轮胎0.5-1.5kg/平方厘米。
8、随车的气压表或胎工间使用的气压表均应定期进行校对,以保证气压检查准确。 1用千斤顶将车身顶起
窍门A.顶起车身前,先用扳手将螺丝拧松,因为一旦车轮悬空,拧螺丝将不好使劲。
B.千斤顶应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切忌支点不稳。将车身顶至轮胎离地即可。
2旋螺丝
窍门A.在旋螺丝前,将备胎垫在车底部,这样可以防止在旋螺丝过程中,千斤顶因放置不稳突然倾倒而伤及换胎者。
B.旋螺丝过程中,扳手和地面成45度夹角比较好用力。
3卸轮胎
窍门A.在卸轮胎过程中,如果轮胎卡得太死,可用脚交替踢轮胎的左、右、下几个部位,使轮胎松动。
B.用手卸轮胎的过程中,最好能戴着手套或用布包一下手,轮胎上的污渍和油渍可不是一般的脏,在荒郊野外换完轮胎想找地方洗手可是一件难事。
4装轮胎
窍门A.轮胎加上轮毂的重量还是不轻的,如果是女性车主想把轮胎一次安好可不容易。可以先将轮胎套好,再去对螺丝孔。
B.在旋螺丝时,一定要遵循“对角旋螺丝的原则”,旋好一个螺丝后,再旋其对角处的螺丝,切不可顺时针或逆时针逐个旋,否则会导致轮胎安装不正。
Ⅳ 自行车后轮刹车怎么调松紧
用双手用力拉,若刹车不够紧,会脱落。一来可预防日后紧急刹车用力过猛脱线,而且还可以把新的刹车线稍为伸长。那么,对于盘片和车圈良好的情况,该如何调整刹车呢?
1、先将刹车上的两颗螺丝松动,不要拧下来,稍微的松动让刹车可以左右晃动。
注意事项:
1、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好方向,脱开高速挡,同时迅速轰一脚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挡。这样,发动机会有很大的牵引阻力使车速迅速降低。
另外,在换 低速挡的同时,应结合使用手刹,但要注意手刹不能拉紧不放,也不能拉得太慢。如果拉得太紧,容易使制动盘“抱死”,很可能损坏传动机件而丧失制动能力;如 果拉得太慢,会使制动盘磨损烧蚀而失去制动作用。
2、利用车的保险杠、车厢等钢性部位与路边的天然障碍物(岩石、大树或土坡)摩擦、碰撞,达到强行停车脱险的目的,尽可能地减少事故损失。
3、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应适时减入中低挡,保持足够的动力驶上坡顶停车。如需半坡停车,应保持前进低挡位,拉紧手制动,随车人员及时用石块、垫木等物卡住车轮。如有后滑现象,车尾应朝向山坡或安全一面,并打开大灯和紧急信号灯,引起前后车辆的注意。
4、下坡刹车失灵,不能利用车辆本身的机构控制车速时,驾驶员应果断地利用天然障碍物,如路旁的岩石、大树等,给汽车造成阻力。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形、物体可以利用,紧急情况下可将车身的一侧向山边靠拢,以摩擦来增加阻力,逐渐地降低车速。
5、车辆在下长坡、陡坡时不管有无情况都应该踩一下刹车。既可以检验刹车性能,也可以在发现刹车失灵时赢得控制车速的时间,也称为预见性刹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刹车
Ⅵ 轮胎换位常用的换位方法
轮胎换位的方法:1、后轮驱动车辆:将左前轮胎调至右后位置,右前轮胎调至左后位置,左后轮胎调至左前位置,右后轮胎调至右前位置;2、前轮驱动车辆:将左后轮胎调至右前位置,右后轮胎调至左前位置,左前轮胎调至左后位置,右前轮胎调至右后位置;3、四轮驱动车辆:前后左右轮胎全部交叉对调,即左前轮胎调至右后位置、右前轮胎调至左后位置,如果车上的备胎是同规格轮胎,也可对换的行列,那么除了将左前轮胎和左后轮胎互相对调之外,可将备胎移至右前位置,右前轮胎移至右后位置,右后轮胎则成为备胎休息。
Ⅶ 五菱宏光后轮怎么用千斤顶
在后桥靠近你要换的车轮的那地方,不一定要定在边上,在后桥靠边一点顶起即可!
Ⅷ 后轮外倾角怎么调整 外八轮胎的作用是什么
后轮外倾角怎么调整,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怎样调整后轮外倾角,后轮外倾角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调整它主要是为了汽车好看还是为了汽车性能,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车轮外倾角的作用:其作用是为了提高车轮工作时的安全性。由于主销与衬套之间、轮毂和轴承等处都存在着装配间隙,这些间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车轮正常工作。当车轮有一定外倾角时,轮胎的中心线与地面相交于A点,转向主销轴线与路面相交于B点。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移。
由于车轮在转向时,是绕主销轴线的中心和半径转动的,因此在转向主销周围因受到轮胎滚动阻力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大力矩,而增加转向力。偏移越大,产生的力矩也愈大。当具有外倾角时,可使偏移量减小,所以能减少转向力。此外,当车轮外倾时,在垂直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一施加于芯轴上的分力,使车轮向内压在轴承上,以防止车轮甩脱。
使车轮与地面的动态承载中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达到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轮胎的磨损等效果。车轮外倾角不正确对车辆的影响.正外倾角太大会引起轮胎外侧单边磨损;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一侧跑偏。负外倾角太大会引起轮胎里侧单边磨损;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车轮外倾和主销后倾的调整方法要视车型而定。由于车轮外倾或主销后倾被调整后,前束发生变化,在车轮外倾或主销后倾调整后必须对前束来进行检查。车轮外倾单独调整 声匿迹对于某些车型,转动减振器滑柱上的调整螺栓就可以改其车轮外倾角(图3-41),这个车轮外倾调整螺栓其实是取代了原来的减振器滑柱安装螺栓。调整螺栓的一小段是没有螺纹的,而且直径是变化的,用于车轮外倾的调整,这种类型的调整通常在麦弗逊滑柱式前悬架上使用。
主销后倾单独调整 通过用支撑杆的螺母或间隔垫圈改变下臂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来调节主销后倾。这种类型的调整通常在柱式悬架上或者在双摇臂悬架上使用。支撑杆位于下臂的前面或后面。
同时调整车轮外倾和主销后倾角
1)偏心凸轮式安装螺栓位于下臂的内侧接头上,旋转该螺栓移动下球头节的中心,使其倾斜并调节车轮外倾和主销后倾。这种调整方法通常在滑柱式悬架上或在双摇臂悬架上使用。
2)前后下臂上的安装螺栓改变下臂安装角并且还改变下球头节的位置。这种调整方法通常在滑柱式悬架或双摇臂悬架上使用。
3)用增加或减少垫片数量或厚度来改变上臂安装角,也就是上球头节位置。这种调整方法通常在双摇臂悬架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