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猪反复发热如何治疗
一、母猪反复发烧可能是环境或者疾病因素

可以适当口服补液盐,每头每天25g左右,不但可以清热利胆、通便,还可以健胃;如果几天没有改善可以注射鱼星草或者双黄连+青霉素退烧。也可以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头孢噻呋注射,打三天即可。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的复合维生素来补充由于采食量的减少而造成的营养摄入不足。
2. 母猪低温不吃食怎么治疗
母猪低温症是母猪妊娠后期常发的一种疾病,多发于晚秋和冬春季节。病猪体温36–37℃,精神不振,不愿站立,不吃食或吃食很少,大便干燥,小便少,呼吸正常。使用抗菌素、磺胺类、民星2号、安痛定等药物治疗无效。 母猪低温症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管理差,青、精饲料搭配不合理,以致机体营养供给与消耗不平衡,加之体内胎儿逐渐发育,而引起代谢障碍,进而降低体温。治疗时应补液、强心,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以补气、血为主。
1.辅酶A?100单位4支,肌苷0.1克5支,A.T.P?20毫克5支,1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混合一次静滴。1日两次,连用2–3日。
2.10%安钠咖10毫升,维生素B1?10毫升,混和肌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25%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10%维生素C?5毫升,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注2–3天。
3.中药疗法。党参、当归、肉桂、黄芪各25克,白术、茯芩、白芍、熟地、升麻、干姜各30克,甘草、川芎各20克,如大便干燥另加大黄50克、红糖150克为引,水煎服,每辅天一剂,连服2–3天。
4.附子理中丸3–6丸,加水溶化灌服,每日1次,连服3次。
3. 母猪瘫痪怎么办
杀了!卖肉!!!
4. 母猪后肢瘫痪怎么治
没说清楚,估计是链球菌
或是嗜血杆菌,一般都用磺胺嘧啶 增效磺胺
维生素D钙胶
黄芪多糖
干扰素。
5. 母猪产后瘫痪会影响小猪的生长发育,母猪产后瘫痪治疗方法有哪些
众所周知,母猪是养猪场的印钞机,每年都给养猪户带来巨大的财富。况且现在的猪价跑18元/斤以上,一头母猪创造的利润更大,简直是取之不尽的金山!但母猪一生不停的配种、怀孕、分娩、哺乳,生理压力很大,却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容易出现母猪产后瘫痪,甚至仔猪生长受挫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母子双亡的现象。

3.解决方法
对于症状较轻,主要是后肢跛行的母猪,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骨粉和钙片或骨头汤,每天要赶着母猪出去运动2小时,以促进母猪对钙磷的吸收。当然也可以在注射林可霉素的同时注射维生素D胶体钙和维生素B1。对症状较重的母猪,静脉注射10%葡萄糖1500 ml,10%氯化钙50 ml,在猪腿上涂抹高酒精液,进行人工按摩10分钟以上。当然,如果母猪拔不出来,可以用温肥皂水通过肛门,这样猪的体内就没有残余的毒药作乱了。
6. 小猪断奶后像神经似的,怎么治疗
很多养猪户都会反映仔猪在断奶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障碍,例如仔猪被毛粗乱、不吃料、消瘦甚至出现死亡等现象。那么断奶仔猪的生长障碍有哪些呢?本文指出相关措施然后进行讨论,希望能给广大朋友提供借鉴和帮助。
导致仔猪断奶后出现生长障碍的原因
1、生理特点
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哺乳仔猪因母乳中含有乳酸,胃内的PH值较低,仔猪一经断奶,胃内的乳酸菌逐渐减少,PH值明显升高,大肠杆菌等细菌含量逐渐增多,原本良好的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导致仔猪发生疾病。
消化道和消化腺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断奶时由于日粮变化大,与之相使用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分泌不足,淀粉酶活性较低,这些特点使仔猪不具备消化大量植物性饲料的能力。
2、免疫状态
新生仔猪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随着时间推移,初乳中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不断下降,到产后第3周降到最低水平,而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建立,导致仔猪的抗病能力差。
3、应激反应
仔猪离开母猪后,在精神和生理上都会产生应激,加上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对新环境不适应导致仔猪发生条件性的疾病。
防治仔猪断奶后出现生长障碍的措施
1、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量。母猪妊娠75-95日龄是乳腺和胎儿发育的高峰期,在母猪日粮中添加抗病营养(生殖营养“仔多多”500g/T+免疫营养“健力源”500g/T),可以提高胎儿的初生重和初乳的质量。对于哺乳母猪,要使其饲料采食量最大化,产生尽可能多的奶水,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
2、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仔猪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差,仔猪断奶后将母猪赶走,让仔猪留在原圈可以减少应激程度。刚断奶的仔猪对低温敏感,寒冷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同时保持室内干燥通风。
3、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仔猪消化道的酸碱度对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很重要,在仔猪的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酸钙等有机酸,可以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的转化率,并可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如肠生源等的微生态制剂是为了弥补断奶后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下降,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改善仔猪的生长率。
4、给免疫应答以营养支持。断奶仔猪处于免疫营养“青黄不接”的非常时期,为保证猪瘟、伪狂犬等疫苗的最佳效果,可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如健力源等免疫营养,以加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抗病能力。
5、饮水对仔猪至关重要。断奶仔猪应保证任何时候都能饮到清洁、充足的水,保障饮水器在合适的位置和有适当的水压,刚断奶仔猪可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断奶仔猪是生长猪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 、最有利于定向培育的重要阶段。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减少仔猪断奶后生长障碍,预防和消除疾病的侵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获得最好的日增重,为肥育猪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7. 猪瘫痪怎么办
猪常因舍内潮湿,寒风侵袭,受凉等因素影响易患风湿症而造成瘫痪,另外,由于饲料中长期缺钙,或因饲料缺钙多磷,造成体内钙磷平衡失调,尤其是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因钙质消耗过多而补充不足,容易发生骨软症而瘫痪。
1、猪内湿性瘫痪的预防措施
做好猪舍的防寒、防湿措施。保持地面干燥,猪舍要宽敞,能晒到太阳,避免阴冷,防止贼风,训练猪不尿窝,保持猪圈清洁卫生,每天中午天气暖和时把猪放到舍外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加抗寒力。在母猪分娩前后2周,要补足青绿多汁饲料。
猪风湿性瘫痪的治疗方法:(1)水杨酸钠粉5克,小苏打5克拌食内喂,每天1—2次,连喂1周,停喂2—3天后,可继续服用。(2)在腰部两侧或臀部肌肉注射30%安乃近10毫升。(3)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每头猪每次0.02—0.08克,每天1次。
2、骨软症引起猪瘫痪的预防措施
合理搭配饲料,补充充足的矿物质、多种维生素、添加剂,如生长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饲料添加剂和骨粉、贝粉等。此外,让猪多晒太阳,以利于饲料中钙磷的吸收。
防治方法:对已患骨软症的病猪,除在饲料中补充矿物质外,还要肌肉注射骨化醇1.2万单位,每周1次,共注射2—3周。为减轻疼痛,可肌肉注射安乃近5—20毫升,让猪多晒太阳,以利康复。药物治疗:(1)发现有跛行现象,每天每头猪补充骨粉20—40克,同时每日分两次加喂禽用鱼肝油20毫升,连服10天,未痊愈的再服10天。(2)如猪后肢滑行、坐地或开始卧地不起时,每头猪一次静注10%葡萄糖酸钙50—150毫升;食欲差的猪可同时注25%—50%的葡萄糖液100—250毫升,每天1—2次,连注3天,(3)粪便干圆,可用湿肥皂水1000—1500毫升灌肠;便秘且无食欲的病猪,每天喂服一次泻药,即芒硝50克、大黄苏打片30片,复方维生素B溶液30毫升,直至便通为止。
8. 猪有几种神经病,用什么药物治疗,
猪神经,神经猪,神猪经,经猪神,就这几种,脑残片可以治疗
9. 母猪疯能不能治好
1、临床上,母猪疯是一种顽疾,但是母猪疯不是绝症,所以母猪疯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治疗母猪疯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如母猪疯具有遗传性,母猪疯 病人不宜生育。母猪疯虽有遗传性,但对下代的影响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说来,母猪疯病人的子女只有5%发生母猪疯,因此癫痫病人是可以生育的。病人最好避 免与惊厥阈值低的人结婚,癫痫病人应在病情稳定,基本控制发作后生育。
10. 母猪疯是怎么得的
母猪疯医学上来说就是癫痫,一般有4种因素造成:遗传因素,获得性因素,诱发因素,年龄因素。
母猪疯病因
1.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性代谢障碍、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脑发育不全、脑萎缩等。
2.外伤:成人闭合性脑外伤后约有百分之五发生癫痫,重症及开放性脑外伤后约有百分之三十发生癫痫。
3.产伤:是婴幼儿期间症状性癫痫的常见原因,造成产伤的原因有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器吸引、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儿过大、产程过长、初产妇年龄过大、产道紧张、羊水早破等。
4.羊水吸入胎儿窒息、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脱垂、剖腹产等,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
5.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病人愈后部分人可有癫痫后遗证。
6.脑血吸虫、脑囊虫病可引起癫痫。
7.颅内肿瘤:30岁以后发生癫痫病的病人,脑肿瘤是常见原因,以缓慢性生长的少突胶质瘤、脑膜瘤、
星形细胞瘤多见。
8.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引起癫痫。血管畸形产生癫痫发作时年龄较轻。
9.中毒:铅、煤气、农药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肝性脑病、高血压综合证、急进性肾炎、尿毒症等均可引起癫痫发作。
10.营养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维生素B6缺乏、甲亢等均可引起癫痫发作。
11.变性疾病:结节性硬化、老年性痴呆等也常伴有癫痫发作。
12.先天性因素:产要指胎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受到的损害,它可造成大脑发育异常,生后出现癫痫发作。如孕妇腹部受伤、子宫出血、紫外线照射、服用对胎儿有害药物、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风疹、麻疹病毒及弓形体感染等。
母猪疯,又称癫痫(epilepsy)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可以是运动感觉神经或自主神经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或警觉程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