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尿路感染10分钟解决方法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仅仅用10分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对于尿路感染的病人还是需要及时的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就可以将尿路感染快速的治好,因为尿路感染主要是因为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寒战,发热,腰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这时候快速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可以碱化尿液,缓解膀胱刺激等不适症状,还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避免出现血凝块。还需要进行抗菌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阿莫西林、呋喃妥因、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等。如果疼痛强烈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帮助缓解疼痛。
如果存在明显尿痛的患者,可以进行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方式缓解不适感。由于私处潮湿更加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与干燥,勤换内裤,可以选择棉质、透气、较宽松的内裤,以免加重感染。
此外需注意治疗期间避免同房,防止交叉感染或加重已有症状当感染控制住了之后,这种临床症状就会彻底的缓解。同时在治疗期间还可以让病人适当的多喝水,多排尿,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加快尿路感染的康复。
2. 尿路感染怎样治疗
您好,如果得了尿路感染,那么要做到以下七点:
第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反复感染。
第二,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抵抗力。
第三,要多喝水,每天在1500―2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既可以冲洗和清洁尿道,又能将药物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降低药物的毒性。
第四,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控制炎症,帮助泌尿道上皮细胞的修复。还应多吃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荠菜、马兰头、冬瓜等。
第五,忌食韭菜、葱、蒜、胡椒、生姜等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忌食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以及油腻的食物,以免炎症加剧。
第六,忌烟酒的刺激。
第七,患病期间尽量避免房事,以减少泌尿生殖道充血,引发相互感染。
3. 如何缓解尿路感染
1 多喝水:尿路感染如果喝水少了会很难好的,而且时间越久越麻烦。如果转变成慢性的尿路感染、肾炎就是个大问题了。多喝水,只要排尿就要立即喝水;
2 清淡饮食:尿路感染要保证清淡饮食。不要吃油腻辛辣食品,不要吃油炸的坚果零食等;
3 按时吃药:建议吃一些消炎药;
4 多吃含水量多的水果:首推西瓜,西瓜基本都是水,多吃西瓜可以有利于排尿。而多排尿就会让尿路感染好的快。还有梨也是不错的水果,清火的效果非常好。某些热性的水果就不要吃了,很容易上火的;
5 注意休息:多休息,睡觉要早不要熬夜,不要活动过频繁,以静养为主。过度劳累会造成尿路感染时间过久,如果拖延时间越长越容易变成慢性的;
6 勤换内衣:感染的时候更要经常换衣服,不然感染会加重的。
4. 尿路感染吃什么要可以痊愈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反应。一旦染患尿路感染,必须进行彻底治疗,否则很容易由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疾病,从而容易经常复发。下面为你介绍一些治疗尿路感染的药方。
1.苦参通淋汤 (自拟方):苦参、柴胡、黄柏、公英、马齿苋、石韦。治疗泌尿系感染50例,其中急性40例,慢性10例,结果治愈48例,服药量少者3剂,最多达15剂,一般服6剂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
2.上方加用玉米须,治疗急性尿路感染120例,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3. 通淋利湿汤(自拟方):双花、连翘、石韦、萆�、黄柏、�蓄、白茅根、西瓜皮、黄瓜皮、白蔻仁、木通、甘草。治疗急性肾盂肾炎160例,治愈86例,总有效率86.2%。
4.输液3天后给予虎车合剂:虎杖、大青叶、车前草、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白芍、黄芪,每日1~2剂,治疗21例,治愈18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
5.中药基本方:车前子、泽泻、石韦、黄柏、茜草、生地、地丁、鱼腥草。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4例,有效率73 5%,与西药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1)。
6.补气益肾通淋方:黄芪、党参、茯苓、菟丝子、金樱子、牛膝、金钱草、山栀、�蓄。治疗L-型细菌尿路感染10例,治愈7例,好转3例。(注:L�型细菌是细菌和变异过程中因细胞壁缺陷而产生的变异型细菌,在体内的生成、致病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
7.苍耳子250克炒焦,加水600mL煎取药液400mL,加红糖100克,1次服用,服药 1次治愈16例,2次治愈4例,共治28例,治愈率71.4%,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可能与炒焦有关。
8.川楝子20~30克砸碎,水煎两次,两次药汁混合,早晚分服,治疗本病有效。
9.自拟方:金银花、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治疗20余例,效好。�
10.凤尾草全草30~60克,冰糖15克,每日1剂,浓煎,分2次服,连服3~5日,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多例,均痊愈。
�11.马齿苋120~150克(鲜品500克),红糖90克,煎服,服药后,盖被卧床出汗。治疗急性尿道炎11例,膀胱尿道炎29例,肾盂肾炎13例,全部治愈。此药无副作用,脾虚者不必忌。�
12.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鱼腥草30克,车前子12克,泽泻12克,瞿麦12克,海金沙9克,甘草梢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32例,痊愈31例。�
13.葫芦茶15克,海金沙15克,功劳叶24克,金钱草30克,桃仁9 克。每日1剂,分3次服。治疗尿路感染24例,痊愈20例。�
14.泡桐花(带蒂,鲜、干品皆可)20~30个,水煎,将花弃去,1次服下,早晚各1剂,治疗急性膀胱炎30余例,多于服药2 剂后症状消失。�
15.滑石30克,甘草5克。共研末,分6份,日服2次,每次1份。治疗尿道炎 10例,均痊愈。�
16.用坐浴方:苦参、土牛膝、黄柏、蛇床子、枯矾。每日1剂,坐浴2次,配合内服药,治疗频繁发作的尿路感染有效。
5.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急性膀胱炎:有效的抗菌素3天即可。可选复方新诺明加小苏打口服,或氟哌酸、氟嗪酸、土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
2.急性肾盂肾炎:
对症治疗:根据病情可给退烧、解痉止痛治疗。多饮水勤排尿。
抗菌素:可根据细菌学结果选抗菌素;在未获知致病菌种前可选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复方新诺明加苏打,抗菌治疗2周。
3.慢性肾盂肾炎:积极寻找病因,并力争除去病因:如尿路梗阻、盆腔炎症等。
抗菌素治疗多采用长程、联合用药:可轮换选用有效抗菌素治疗,连续2周为1个疗程,停5~7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总计2~4个月。抗菌素治疗间隔期间可行尿细菌培养,以利选择抗菌素。亦有主张在抗菌素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抑菌疗法,每晚睡前排空膀胱后服复方新诺明2片(或呋喃坦丁0.1克,氟哌酸0.2克),连用3~6个月。
6. 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缓解尿路感染
【中药处方】
[处方一]醋柴胡、车前草、五味子各30克
7. 尿路感染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谁知道谢谢!
1。没空的话肌注丁胺卡那霉素或小诺霉素,有空的话可以静脉滴注。效果更快更佳。
2。三金片+金钱草冲剂。
3。大量喝水,促进排尿排毒。
8. 尿路感染吃什么药好的最快
尿路感染概述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尿路感染病因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 尿路感染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 :1.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发热; 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尿频、尿急、尿痛; 7.腰痛、肾区不适; 8.上输尿管点压痛; 9.肋腰点压痛; 10.肾区叩击痛; 11.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尿路感染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 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 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 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 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 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8.血沉增快; 尿路感染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 2.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所有病人均鼓励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应给予输液,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5.部分病人可配合服用中药。 尿路感染专家提示 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诱因,故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有无畸形等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另外,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见,如有者,应先按淋病治疗。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可以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板兰根、地丁、败酱草、车前草等,此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下尿路感染 膀胱和尿道的细菌性炎症,统称为下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多数为继发性的,女性较多见。常见的诱因有尿道梗阻、邻近器官的炎症、膀胱或尿道器械检查、创伤、手淫等。 (1)临床表现 下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分:起病多急骤,尿频,尿急,尿痛,或有黏液性分泌物。检查尿液有脓细胞、少量红细胞。 (2)治疗 包括: ①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原发病灶并消除衣发因素; ②多饮水,热水落石出或1:50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③抗感染:可选用增效联磺1克,每天2次,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每天3次,诺氟沙星0.2克,每天3次,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2-4克或丁胺卡那霉素0.4-0.6克; ④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适量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5-10毫克,每天3次口服,或阿托品片0.3-0.6毫克,每天3次。 女性为何易患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细菌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发生的一种疾病。各种调查资料均显示,在成人中,女性罹患尿路感染明显多于男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应如何针对各种致病原因进行预防?这是许多人,特别是女同胞十分关心的事。这里逐点剖析,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且宽弛,细菌易于进入。因此,女性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 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邻近,男性的尿道口远离会阴部,而且还有一段"空间距离",因而不易患尿路感染。而女性的尿 道口与阴道,肛门距离很近,无论是阴道还是肛门周围,都有大量细菌,阴道的分泌物也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使用菌更容易繁殖。因此女性预防尿路感染之法便是勤加清洗,尽量减少细菌的数量。以降低发病机会。 三, 月经和性活动,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经期卫生,特别是月经用品的清洁和消毒,是减少细菌入侵的重要环节。性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临床上有一些病例,都是房事后发病的,说明了这点。性活动是夫妻生活的重要部分,当然不可能"因噎废食",但在反复发病且病因与性活动情况下,适当节欲也是应该的。更重要的还是采取下列措施:房事前饮一杯开水,目的是增加尿量;房事结束后就厕小解,把因性动作而推进去的细菌,在它侵入黏膜组织之前冲洗、排放出体外,若这两种方法仍未能杜绝尿路感染发生,可于房事后服抗菌药物一次(具体药物和剂量由医生指导),预防效果怄气理想,且副作用也极小。 四, 妊娠 怀孕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近膀胱和输尿管,内分泌的变化也使输尿管舒张和蠕动减慢,使尿流缓慢或者形成一种轻度的积液。此种情况也利于细菌侵入和繁殖而致病。以前有人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但此法不可取。因为滥用抗菌药物对母体和胎儿可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何况漫长的十月怀胎,可谓防不胜防。笔者认为安全之法还是严密观察,定期检查尿液,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五, 憋尿 这是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其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解决之法当然是不憋尿,甚至应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
9. 尿路感染是如何治疗的
消炎抗感染治疗,病情较轻,可以口服药物,症状较重,需要住院治疗,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多饮水。不需要导尿的。
10. 治愈尿路感染的方法有些
对有排尿异常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者首先应证实有无菌尿,尤其是有意义的菌尿,而不能确定感染部位者,诊断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继呼吸道感染,机体第二易感染疾病。青少年和成年人群中女性感染率远远高于男性。在女性,年龄每增加10岁感染率便增加1%,约有5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尿路感染。一组性活跃期妇女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尿路感染的危险性与性生活有关。
尿路感染的成立决定于致病菌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局部及全身抵抗力。妇女外阴的清洁、维持一定的尿量和排尿可减少细菌的粘附,这些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与性交有关的尿路感染,在性交后即刻排空膀胱,并服单剂量抗菌药,与此同时应积极寻找导致尿路感染频繁发作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尿路感染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分型治疗,即将尿路感染分为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男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妊娠合并尿路感染、无症状细菌尿等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膀胱炎
多见于年轻女性,仅为膀胱黏膜的表浅感染,亦称下尿路感染。患者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而无发热,尿内白细胞较多,即可诊断为单纯性膀胱炎,可予短程抗菌药治疗,无需尿培养。短程抗菌药治疗包括单剂疗法、3天疗法和7天疗法。单剂疗法是一次服用大剂量的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5片或诺氟沙星1.2克,其优点是经济、简便而药副反应少,但治愈率比3天疗法低,而复发率高。7天疗法的疗效与3天疗法相似。短程抗菌药治疗后1周,复查尿培养,如为阴性则属治愈;如为阳性则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
属上尿路感染,除尿路症状外,大多有高热等全身症状。在给药前应先作尿培养,病象较轻者可选用喹诺酮类药口服,病象较重者可选用诺氟沙星、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加舒巴坦、头孢三嗪等抗生素静脉注射。待有尿培养报告出来后,根据药敏调整用药。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应连续给予抗菌药10~14天,疗程结束后1周和1个月分别作尿培养,如菌尿持续存在,宜继续使用抗菌药4~6周。如抗菌治疗72小时发热不退时,除调整用药外,可作泌尿系B超及同位素肾图,以排除尿路梗阻性疾病。
妊娠尿路感染
妊娠初3个月的孕妇中约20%~40%可检测到无症状性菌尿。菌尿的细菌大多是大肠杆菌(80%),余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肠球菌等。近年来妇女尿道炎、宫颈炎感染衣原体者日渐增多,应予注意。孕妇是处于相对的免疫抑制状态,有菌尿的孕妇如不治疗,其中有30%可引起急性肾盂肾炎,对母体和胎儿都可造成影响,如早产或死产。因而在妊娠期监测、防治无症状性菌尿有重要意义。第一次产检和妊娠28周时应常规作尿培养检查。
多数抗菌药物对胎儿和母体有毒副作用。目前认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红霉素等在孕期中可安全使用。治疗无症状菌尿可给头孢氨苄7~10天,菌尿转阴后每月作尿培养1次直至分娩;每次性生活后即服单剂头孢氨苄预防之。孕期中如发现有衣原体感染应积极治疗,可予红霉素7~10天,以防未足月胎膜早破、低体重儿、新生儿鼻咽炎、肺炎、结膜炎等并发症。
无症状细菌尿
无症状菌尿是指连续两次清洁中段尿培养细菌数>10厘米/毫升,而临床上无明显尿路感染的症状及脓尿。无症状菌尿发展成为有症状的尿路感染或导致并发症的可能性有多大尚不清楚。因而这些病人是否需要抗菌治疗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有尿路解剖异常(如多囊肾、海绵肾)、梗阻(如尿石)、准备作尿路器械检查者或伴有妊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肾移植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