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莞市人民法院院长是谁
陈超,男,1966年3月出生,河南渑池人,在职研究生、博士。
现任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② 院长、庭长、法官、审判长、检察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首先来说,检察院和法院并不是一个机构,检察院是公诉机关,理论上是与政府平级的,法院是审判机关,和检察院一样,与政府平级。所以法院院长和检察长没有什么关系。
2、一个法院,院长是总负责人,只有一人。法官是审判人员,可以是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审判长是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院长、庭长、审判员均可担任审判长。
3、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2)东方法院院长有哪些人扩展阅读
1、人民法院院长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负责人。负责领导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
2、庭长是一种固定职位。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4、审判长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组成的合议庭中,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
5、检察长是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由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经市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对区委、区人大和市检察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③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简历
肖扬(1938年8月-2019年4月19日),男,汉族,广东河源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文化。中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任中共广东省曲江县龙归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
1981年任中共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委书记,清远地委副书记。
1986年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1992年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检察委员会委员。
1993年任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8年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2008年卸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2019年4月19日,肖扬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肖扬的人物评价:
肖扬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一生,是为改革开放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政法战线的重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新华社评)
④ 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首席大法官。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
沈德咏,男,汉族,1954年3月生,江西修水人,1977年12月参加工作,197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事诉讼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常务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大法官。
中共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还有多个副院长及其他领导,请进入“最高人民法院网”---“机构设置”查阅。
⑤ 谁是最高法院院长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2006-2006年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6-2007年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2007-2010年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2010-2010年湖南省委书记
2010-2013年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湖南省委书记(至2013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至2013年5月)
2015年7月任中华司法研究会会长。
⑥ 最高人民法院的历任院长分别是谁
1、沈钧儒(1949年10月—1954年9月)
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
2、董必武(1954年9月—1959年4月)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3、谢觉哉(1959年4月—1965年1月)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着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4、杨秀峰 (1965年1月—1975年1月)
杨秀峰(1897年2月27日—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897年出生于直隶省(河北)迁安县杨团堡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教育家、法学家,我国公安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全国解放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江华 (1975年1月—1975年3月)
江华(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聪,曾用名“黄琳、黄春”,瑶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1975年1月-1978年3期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6、江华 (1975年3月—1983年6月)
江华(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聪,曾用名“黄琳、黄春”,瑶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1975年1月-1978年3期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7、郑天翔(1983年6月—1988年4月)
郑天翔(1914.09.09~2013.10.10),男,曾用名郑庭祥,内蒙古自治区(原绥远省)凉城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8、任建新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肄业,律师。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9、任建新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肄业,律师。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0、肖扬 (1998年3月—2003年3月)
男,汉族1938年8月生,广东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2008年12月被推选为中国法官协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1、肖扬 (2003年3月—2008年3月)
男,汉族1938年8月生,广东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2008年12月被推选为中国法官协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2、王胜俊 (2008年3月—2013年3月)
王胜俊,男,汉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曾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3、周强 (2013年3月—2018年3月)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14、周强 (2018年3月—今)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⑦ 北京市东城区法院院长是谁
2010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院长是董建中。历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庭庭长、密云县人民法院院长。2010年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东城区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并主持全面工作。同时任命高虹为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⑧ 法庭上有哪些人
法庭上有下列人员:
1、负责案件审理和裁判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独任审判的,只有一名审判员;
2、法庭开庭过程的文字记录人员:书记员;
3、案件的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
4、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5、其他出庭法庭的人:翻译人员、鉴定人、证人等。
法庭组成人员有审判人员及书记员,适用简易程序的,由一名审判员和一名书记员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由三名审判员或一名审判员、两名陪审员和一名书记员审理。
另外还有原告以及被告或者原告,被告的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人。根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3、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4、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由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审判员等人员组成。
第四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⑨ 法院工作人员有哪些
有业务庭室。也有非业务庭室。业务庭室分几大块。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庭。民事审判团队。刑事审判团队。行政审判团队。审监庭。司法技术辅助室。非业务庭室包括办公室。政治部。监察室。法警队。档案室。财务室。审判管理办公室。信访办等。基层法院基本就这些。中级以上法院还有执行局。
法院是我国党的领导下的审判部门,主要职责就是审判业务,但是法院内部也分很多部门,每个部门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哪个部门比较好呢?
民庭
对于法学毕业生来说,考进法院都想进入审判部门工作,而民庭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民庭的压力是很大的,每年几千件民事纠纷案件,法官白天基本是在开庭中度过的,有时候一上午要开十几个庭,白天没时间写判决书,只能等到晚上加班写。而且写判决书是一件极费脑力的工作,需要你严谨地适用法律,民庭干几年下来,头发会少不少。
智小法
64 次咨询
5.0
680 次赞同
¥25 咨询
刑庭
刑庭是比较森严的,每天面对的是一些犯罪分子,在刑庭工作要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每天看到的都是社会最阴暗的一面,工作氛围不是太美好。但是对业务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刑庭干几年出来,可以去做刑事辩护律师,收入还是很高的。现在正是国家扫黑除恶关键阶段,刑庭的压力和风险都是超乎寻常的。
行政庭
现在行政案件基本都是集中在一家法院管辖了,一般法院不设置,具体不再分析。大概和民庭差不多。
执行局
执行局在法院的地位不怎么高,领导认为都是一些表现差的人才会放到执行局去磨练。而且执行局也确实比较辛苦,天天当事人电话把你打爆,搞到你神经崩溃,一次又一次的执行行动让执行法官疲惫不堪。总的来说,执行是体力大于脑力,需要你的身体素质过硬,抗压能力超强,不然一般人受不了这种工作。
审监庭
审监庭的案子比较少,都是一些快退休的庭长会被安排到审监庭工作,其实是个清闲岗位,但是不适合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刚考进法院的不建议去审监庭。
派出法庭
派出法庭类似于公安的派出所,但派出法庭不是每个乡镇都有,只有一些经济发达的乡镇才有。法庭的优势是案子比较少,工作轻松,补贴比较多。这个也要看法院的位置,如果是县城法院,那么派出法庭就是放在乡下,工作环境还是比较艰苦的。如果是市区法院,那派出法庭还是不错的,基本也是在市区上班。
办公室
办公室我认为是法院里面比较好的部门,它属于法院的行政部门,类似于政府部门。办公室不做法律方面的工作,一般是管一些法院的综合事务,比如会计、网络、后勤、采购等等,工作简单轻松,不需要加班,没有当事人信访告状,而且收入和法官差不多少。
政治部
政治部是法院又一性价比较高部门,主要负责人事工作。比如法院的人员岗位调整,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等等,权力较大,工作轻松,不需要加班,可以有很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研究室
法院专门写材料的部门,比较苦逼,各种宣传稿件,会议发言稿,司法案例等等,比较费时间和烧脑,适合爱好文字的人做,年轻人受不了。
法警队
都是大内高手,负责法院各种秩序维护,庭审保障,看送犯人。法警的条件要求较高,一般是退伍军人转业或是单独招录的。
总的来说,我建议,想在法律业务上有造诣的去民庭和刑庭,想图个轻松稳定的去办公室和政治部,想不开的去执行局或乡下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