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给药方案的调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给药方案的调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30 12:54:55

Ⅰ 水产养殖用药的给药方法有哪几种

为了充分发挥药物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作用,必须正确的选择药物和适当的给药方法。
水产养殖用药的给药方法主要有:
(1)泼洒法是采用对某些病原体有强大杀灭效果,而对鱼、虾等动物安全的药物浓度,均匀的泼洒在养殖池内的一种方法,故又称全池泼洒法。全池泼洒法必须正确计算出养殖水体的体积和用药量,均匀泼洒。
(2)悬挂法又叫挂篓(袋)法。即将药物装在有微孔的容器或布袋中,悬挂于食场周围,利用水产动物到食场摄食的习性,达到给药的目的。
(3)浸浴法又称浸洗法。即将养殖动物集中在较小的容器或水体内,配置较高浓度的药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制用药,以杀死其体表和鳃上的病原微生物。
(4)浸沤法即将采集到的中草药扎成捆,投放在养殖池食场附近或池塘进水口处、上风头处等位置浸沤,利用浸泡出药物有效成分扩散到养殖池中,抑制或杀死水中及鱼体表、鳃上的病原微生物。
(5)涂抹法也称涂擦法。捕起患病的水产动物,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将水产动物包裹住,然后直接将药液滴在病灶处或用棉花蘸药液涂抹,以杀死病原微生物或防止伤口被感染。
(6)内服法又叫投喂法。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饵料)中,制成适口的药物饵料投喂。此法常用于增加营养、体内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后恢复等,特别是对细菌性肠炎和寄生肠虫病疗效较好。具有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不患病水产动物不产生应激反应等特点。但其治疗效果受病情轻重和摄食能力的影响,对重病和失去摄食能力的个体无效。
(7)灌服法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内服法。即将水产动物麻醉,然后用橡胶导管把调制好的药液灌入胃和肠,灌毕将其放于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暂养,视病情进行第二次灌药,直至病愈。
(8)注射法主要有肌内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要依据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情、病原体的特征、水产动物的状况、池塘的养殖条件等,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适宜的药物剂量、科学的用药时间和次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什么样的给药方案是理想的临床给药方案

理想的给药方案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病情。如果病情很急需要马上恢复体征,就需要考虑快速进入血液、快速进入血脑屏障的给药方式,比如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第二,安全。如果病情不是很急且各种给药方式都可以达成目的,就要考虑各种给药方式哪个更安全,三种给药方式中,口服是最安全的,那么就要使用口服方式。其次是肌肉注射方式,再次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方式(就是输液,民间俗称挂水或吊水)。静脉注射、滴注是危险性最高的给药方式,不到非用不可时不应该使用。
总之,用哪种给药方式要看具体的疾病和病情,按照医疗指南(最好是最新的国际医学界的共识,也叫最佳证据)来使用。
中国临床上胡乱选择给药方式是医疗界一大弊端。

Ⅲ 怎样调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给药方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主要由肾排泄的药物时,易在血液和组织中蓄积达到中毒水平,如果该药有肾毒性,则导致肾功能迅速恶化。因此,适当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十分重要,给药方案的调整,必须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药物的代谢方式和排泄途径;肾功能状况的正确评价;透析对该药物的清除能力;血中药物浓度及有效药物浓度;药物肾毒性的大小。肾功能衰竭时的药物用量,既要根据药物的清除速率而调整,又要尽可能地维持血中的有效浓度。调整给药的方法,一是给药剂量不变,延长用药时间间隔;一是给药时间间隔不变,首次给予正常量,以后减少剂量,给予维持量,可按下式计算:第二次以后的每日给药量=正常用药量/Scr(mg/dl)。一般采用后法,因前法对保持血中有效药浓度不如后法确切,对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影响疗效,达不到治疗目的。

Ⅳ 给药原则是什么

1、按医嘱准确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安全正确用药、按需要进行过敏验、密切观察反应、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

2、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进行查对。

3、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

(4)给药方案的调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药疗原则

1、根据医嘱给药。

2、严格执行三查(操作前、中、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制度。

3、正确实施给药 正确掌握给药的剂量、浓度和时间,备好的药物及时使用,避免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给药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并指导病人用药。

4、观察用药后疗效和不良反应,必要时做好记录。

Ⅳ 药物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1. 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均应有其适应症。2.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用药尽量小剂量、短疗程。3. 可以单一用药时不要联合用药。4. 除非新药较老药有明确的优点,否则不要轻易使用。 5. 制订给药方案,应该尽量以科学设计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6. 确定给药时间时,要考虑其对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同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7. 给药方法要尽可能简单,以增强患者依从性。8. 患者对所患疾病、所接受治疗的风险和效益的认识将影响到依从性和治疗效果。9. 仔细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这对确定疗效、发现、预防、处置毒副作用、评估依从性、判断是否调整给药剂量或中断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0. 用药费用应是患者能够担负的,这对增强依从性很重要。11. 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口服给药就不要注射给药。12. 实施药物治疗前,先要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非药物疗法)来纠正患者的疾病状态,这样可能避免用药,或者可以增强药物疗效。13. 实施药物治疗前,应对药物可能引起的疾病、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结果的异常有充分的认识。14. 不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相似,选择费用低、使用方便的品种。15. 给予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考虑社会因素的影响。

Ⅵ 养鸡常用给药方法有哪些求大神帮助

由于鸡只个体小,数量大,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它的原则是保证药效,能同时服药和省工、省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混料给药 这是鸡场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大群鸡同时服药,省工、省时。适用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用药和不溶于水或加在水中适口性差的药物。
(2)饮水给药 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适用于紧急治疗,短期给药和溶于水的药物。因病鸡虽不采食但还能饮水,有些药物虽难溶于水,只要它的溶解度足以达到治疗目的者,也可用饮水法给药,如呋喃类药物。
(3)经口投药 此法是把药物直接投入口腔、食管或嗉囊中,虽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确实可靠,此法适用于小群鸡或比较贵重的品种,在病重时鸡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
(4)体内注射给药 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其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5)体表用药 是把药涂擦或喷洒在体表,多用于治疗外伤和体表寄生虫。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说预防或鸡群食欲较好时采用混料或饮水给药,当病情严重时只好经口或注射给药。

Ⅶ 什么是常用的施药方法

常用施药方法
1、喷雾法:是防治大田农作物病虫草害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利用喷雾药械将液状使用的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喷洒到作物表面,形成药膜,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喷雾需要喷雾器、水源和良好的水质。
2、喷粉法:是用喷粉器产生风力将农药粉剂喷撒到农作物表面。适于缺水地区,工效较高,但粉剂粘着力差,飘逸性强,防治效果一般不如喷雾法,易污染环境。 3、泼浇法:是把定量的乳油。可湿性粉剂或水剂等,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向植物泼浇或用水唧筒进行喷雨。主要用于稻田害虫的防治,用水量比喷雾多出2-3倍不适用于多数病害的防治。
4、撒施法:适用于施用颗粒剂和毒土。制作毒土时,药剂为粉剂时,可直接与细土按一定份数混合均匀;液剂时,先将药剂加少量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 撒毒土防治植株上的害虫应在雾水末干时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应在雾水干后进行。对剧毒农药,不能做成毒土撒施。
5、土壤处理法:结合耕翻,将农药利用喷雾、喷粉或撒施的方法施于地面,再翻入土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土传性病害和土壤中的虫、蛹,也用于内吸剂施药,由根部吸收,传导到作物的地上分,防治地面上的害虫和病菌。
6、拌种法:将一定量的农药按比例与种子混合拌匀后播种,可预治附带在种子上的病菌和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
7、种苗浸渍法:利用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苗木的方法,一般应用的农药为水溶剂和乳油,用于防治附带在种子苗木上的病菌。浸渍种苗要严格掌握药液浓度、温度、 浸渍时间,以免产生药害。
8、毒饵、毒谷法:将具有胃毒作用的农药与害虫害鼠喜食的饵料、谷物拌匀,施于地面,用于防治地面危害的害虫害鼠,配制毒谷应先将谷物炒香或煮半熟,晾成半干后再拌药。
9、熏蒸法:是利用具有挥发性的农药产生的毒气防治病虫害,主要用于土壤、温室、大棚、仓库等场所的病虫害防治。
10、熏烟法:主要应用烟剂农药,将农药点燃后产生浓烟弥散于空气中,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温室、大棚、仓库等密闭场所的病虫害。
11、涂沫法:将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配制成高浓度的药液,涂抹在植物的茎、叶、生长点等部位,主要用于防治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和钻蛀性害虫,也可施用具有一定渗透力的杀菌剂来防治果树病害。

Ⅷ 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预速达css,可采用什么法

每隔一个t欲迅速达Css可采用负荷剂量法。

负荷剂量是凡使首次给药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有三种方法:

1、静脉推注:负荷剂量DL=平均Css*V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

2、静脉滴注:负荷剂量DL=平均Css*Vd=1.44*RA(滴速)*t1/2(半衰期)。

3、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DL=X0*(1/(1-e-kt)),其中X0为静脉注射药量,-kt为e的指数。

(8)给药方案的调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当需要使血药浓度立即达到稳态浓度,且第一次剂量加倍即可快速达到稳态浓度时,采用负荷剂量法。其实就是把稳态浓度下体内药物的累计量作为负荷剂量加到每次剂量上,再维持每次剂量,与稳态浓度下体内药物的消除量完全相等。

初始负荷剂量是临床用药过程中常用的给药方案。其目的是快速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使药物快速发挥作用。许多药物需要两倍于维持剂量的负荷剂量,通常称为“第一次剂量加倍”。

参考资料:网络-负荷剂量

阅读全文

与给药方案的调整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驳口金油使用方法 浏览:857
足背伸的锻炼方法 浏览:794
牛舍风机安装方法 浏览:392
道路绿地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766
做木珠子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96
灯光控制手机的使用方法 浏览:81
目的基因检测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浏览:676
分数混合计算方法总结 浏览:370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直接法情景法 浏览:928
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运用 浏览:783
aca电蒸锅使用方法 浏览:851
画叠被子的简便方法 浏览:363
舞蹈正确踢腿方法 浏览:822
企鹅支架训练方法 浏览:572
常用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3
配音秀中测试方法哪里看 浏览:628
人生解决问题方法 浏览:101
毛线打结方法视频 浏览:809
苹果手机里缓存的腾讯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36
常用表示溶液的方法有 浏览: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