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林下种植木耳的方法

林下种植木耳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8 14:38:40

⑴ 木耳一共有几种栽培方式

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式有木段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
(1)木段栽培是利用1米长左右的木段进行打眼、接种、出耳管理、采收。
(2)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来代替木段进行生产,按特定的培养基配方、含水量和pH标准拌好的培养料,依据一定的装袋标准,装入特制的塑料袋内,套上无棉体颈圈,加热灭菌后,通过封闭式接种,把专门用于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菌种接入培养基内,经养菌,待菌丝长至袋底,割一定数量和规格的V形口,进行出耳管理。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划口出耳、出耳管理、采收。

⑵ 木耳的种植方法有几种

黑木耳栽培方法主要分为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两种。

1、制种

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

2、栽培场地选择

栽培黑木耳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湿度大,而且耳树资源丰富,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好。

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理,首先把杂草、枯枝烂叶清除干净,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上撒石灰和喷敌敌畏等进行灭菌杀虫。

3、耳木准备

栽培黑木耳的耳树,种类很多,凡能栽培香菇的树种都可用来栽培黑木耳。主要的是选用壳斗科、桦木科等的树种,如麻栎、栓皮栎、槲栎、白栎、米槠、华氏栎等;此外,枫杨、枫香、榆树、槐树、柳树、桑树、悬铃木、榕树等也是产区常用的树种。砍树时期是从树木进入休眠之后到新芽萌发之前。树龄以8~10年生为宜。树径在10~14厘米为好。砍树后经去梢。剃枝,据截成1~1.2米的段木。把锯好的段木,架晒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使它尽快发酵。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促使段木干燥均匀。一般架晒30~40天,段木有七、八成干,即可进行接种。如段木有感染杂菌、害虫,可在接种前用茅草或树枝熏烧,至表皮变黑为度,既可清除病虫,又可增强树皮吸热、吸水性能,有利黑木耳菌丝的生长。

4、接种

人工接种是栽培黑木耳成败的关键工序,也是新法栽培最大的特点。接种时间,一般以气温稳定在15℃以上,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生长的时候。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南方各省约在3~4月间。适当提早接种,有利早发菌,早出耳,同时早期接种气温低,可减少杂菌,害虫的感染。接种前,先将段木表面清洗,再放阳光下晒2~3小时后备用。人工接种常用的菌种有木屑菌种、树枝菌种和楔形木块菌种。接木屑和树枝菌种的,要用电钻或直径11~12毫米的皮带冲 打孔,穴探15~2厘米。一般纵向种穴间距离10~12厘米,横向种穴间距离为4~6厘米。如适当密植,把纵向种穴间距离缩短至6~7厘米,有利于发菌和提高产量。行与行的穴交 错成品字形或梅花形排列。木屑菌种要塞满穴,外加比接种穴直径大2毫米的树皮盖,盖平、盖紧,以防菌种干燥。接树枝菌种的,种木要与耳木平贴。打穴、接种、盖盖等要连续作业,以保持接种穴、菌种和树皮盖原有的湿度,才有利于菌种的成活。采用楔形木块菌种的,要用接种斧或木工凿,在段木上砍凿成45°角2厘米深的接种口,然后用小铁锤将楔形木块菌种打入接种口,锤紧、锤平。

5、定植管理

接种后,为保持较高的温、湿度和足够的空气,以促使菌种在耳木中早发菌、早定植,提高成活率,必须将耳木上堆。其方法是将接种好的耳木,排成“井”字形的架,分层堆叠成一米高的小堆,堆内悬挂干、湿温度计,四周用薄膜覆盖严密,堆温控制在22~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耳木之间要留5~6厘米的空隙以利良好通气。上堆后每隔6~7天翻堆一次,调换耳木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使温湿度一致,发白均匀。如果耳木干燥,可适当喷水调节,待树皮稍干后,再覆盖塑料薄膜。遇气温高时,每隔3~5天在中午揭膜通风 换气一次,并结合喷水降温。一般经3~4星期的堆叠,黑木耳的菌丝已长入耳木,即可散堆排场。

6、散堆排场

散难排场是上堆的继续,目的是使菌丝向耳木深处蔓延,并使其从生长阶段迅速转入发育阶段。排场的场地要求向阳潮湿,并有适当遮蔽,排场时将耳木一根根平铺在有短草的地面上。如为泥土地,应先横放一根小木杆,然后将耳木一根根头着地排放于横杆上,每根耳木相距6~8厘米。这样既有利吸收地面潮气,接受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促进耳芽生长,又可避免耳木全部贴地,造成过湿,闷坏菌种和泥土溅污耳木。排场阶段,每10天左右要将耳木翻动一次,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耳芽大量发生便可起架。

哪些树上能长出木耳

木耳一般都生长在树林中的朽木上,也有的长在树枝上。木耳生长于栎树、杨树、榕树、槐树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都有木耳分布。我们在采摘木耳时,千万要注意一些木耳是带有毒性的,所以我们自己不要随便的采摘食用。一般能供人食用的木耳在自然界是不多,如在杏树上多见可以食用的木耳,而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雨天、湿润环境才会生长。下面就讲讲木耳的特性以及种植方法。

拓展资料:

木耳营养:富含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钙、磷、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血、排毒、预防癌症及预防血栓等功效。

如何在家种植木耳

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头,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就能生长出来,然后采摘上市。

1、培养条件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

2、椴木栽培

椴木打孔接种法,这种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两三年完成一个周期,绝对产量仍不高,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

3、塑料袋地栽

该技术改变了依靠木 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

(4)林下种植木耳的方法扩展阅读

木耳的饮食禁忌

一、黑木耳一定要煮熟才能吃,黑木耳中含有嘌呤核苷的物质,它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需注意的是,黑木耳经过高温烹煮后,才能提高膳食纤维及黑木耳多糖的溶解度,有助于吸收利用。

黑木耳一定要煮熟,不要泡水发起后就直接食用。不然是无法起到应有的营养价值的。

二、孕妇不宜多吃。木耳不宜与田螺同食,从食物药性来说,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三、木耳与野鸡不宜同食,野鸡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诱发出血。木耳不宜与野鸭同食,野鸭味甘性凉,同时易消化不良。



⑸ 黑木耳怎样种植

1/8分步阅读
种植黑木耳第一步:拌料

拌料要拌匀,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

种植黑木耳:装袋。采用机械装袋,可用17cm×33cm或16cm×52cm低压聚乙烯袋, 17cm×33cm的袋装完后要套上硬质塑料套环,然后塞上棉塞,外面扎上牛皮纸。16cm×52cm的袋装法同香菇。


2/8
种植黑木耳第二步:接种

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要做到无菌操作,17cm×33cm的菌袋接种程序为:将冷却的菌袋放入接种箱内;原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每立方米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0.5~1小时。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原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原种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这样黑木耳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侵染。每瓶二级种可接30袋左右。16cm×52cm的菌袋接种方法同香菇。


3/8
种植黑木耳第三步: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方式,提前将灭菌锅锅屉放好,要求锅屉离锅水平口约10厘米,上面放麻袋片,17cm×33cm的菌袋灭菌时需装在铁筐中或在蒸锅内搭架子,16cm×52cm灭菌时培养袋依长向平放成“#”重叠排列在屉子上。行间距3公斤,便于内部空气流通。然后用塑料和棉被将锅封严,待菌袋内温度达100℃后再保持12小时。灭菌后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⑹ 怎样种植木耳呢


黑木耳是一种非常鲜美的胶质食用菌,不仅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同时黑木耳肉质鲜美细腻,吃起来脆滑爽口,深受大家的喜爱与追捧。那么大家知道黑木耳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吗?

⑺ 怎样种植木耳

1.种植的时间,如果用代料来种植木耳,从接种开始一直到出菇大约要40~50天左右, 生产周期一般都是110~125天左右,比自然生产时间的要缩短55%~65%,将原本的1年长1次季改成了1年长2次,可分春秋2季种植:春季是在3月左右接种,10月左右就开始产孢生长;秋季是在9月左右开始接种,11月左右就开始产孢生长,但是有一点要记住就是注意温度,在早春的时候温度比较低,那么旧可以加温来调节。木耳的菌丝生长大多数都是21~30℃左右,子产孢生长以20~30℃最适合。
2.培养料的配方,因为地方的不同所以选择的东西也不同,可以因地适当的选用. 第一:木屑70%、麦皮15%、蔗糖2%、石膏粉2%、尿素0.5%、水 1∶(1~1.5),每千克的原料都要加水110kg,材质比较疏松些、能大量吸水的木屑,这样可以加水120kg,pH值就可以比较自然些。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第二:棉籽壳85%、麦皮20%、石膏粉1%、石灰0.4%,料与水比 例1∶(1.1~1.5)。

第三:稻草65%、米糠30%、石膏粉2%、过磷酸钙2%,100千克的稻草用水120~170kg。

第四:玉米芯55%、棉籽壳25%、麦皮15%、蔗糖2%、石膏粉2%, 料和水的比例是1∶(1.1~1.3)。 培养料在配制的时候,内含水量一般在55%以内,手可以握成团,把手放开的时候就会松散就行;稻草、甘蔗渣要是作为原料的话,那么内含水量旧应该是用手握成团的时候会从指缝中有水纹,但是不能滴下来的程度就可以。

二、装袋灭菌和室内发菌
1.装袋种植的时候袋药用正规的塑料薄膜袋,规格为: 袋口宽11cm、长55cm,每100千克的原料就要用到1千克的塑料袋。装袋的时候必须要紧实,再在袋的面上打5个左右的接种穴,穴宽1.4cm、深2.5cm,之后用胶布把穴口贴封。装袋之后在放入常压灭菌锅里面,在用100℃保持12个小时左右灭菌,之后在冷却到20℃的时候开始接种,最好选用好的产量也比较高的菌种。
2.接种之后如果在室内发菌的话一般在5天左右,室内的温度在25℃左右,不要超过30℃旧行。5天以后要将袋子的排放开不要太密,门窗一定要用纱布给遮挡住,这样是为了防止强光直射,还要注意一下通风,室内的湿度在70%-80%最好。菌袋的培养经过了25天左右天, 菌丝就会在袋内生长成圆形,直径大约在10cm左右,这时候要在胶布的上面留一小空隙, 可以让其通风并且增氧,这样就会加快菌丝快速的生长;35天后把胶布拿掉,室内的温度要在23℃左右,湿度也要保持85%。

三、出耳培管与采收加工
1.培管。 当袋子上长满菌丝的时候,在袋子周边就要增加耳穴,要用0.4 cm的皮带,在袋面上打出来很多个出耳穴,在穴和穴之间保持6cm,打出来的穴会形成一个“品”字, 也可以用用刀片在袋子的周边,每隔5cm左右的间距,开成2cm的口子, 这样旧形成“十”字了。 室内种植木耳,用1粗点的铁丝拉在架子上,每层都要拉5条就行,距离在20cm,在用“S”形的吊勾挂上,袋子的距离在10cm。 如果是地面种植木耳的话,要将地弄成畦状,用排袋架子,露在地上立着放,在搭一个简单能遮阴的草棚,在用塑料薄把木耳膜覆上,这样及可以保温还保湿。
2.采收 木耳成熟的时候会有比较明显的标志:如耳色的颜色变淡、舒展开来的时候会变软、肉质比较肥厚、耳根的部分会收缩,腹面会产生一些白色的孢子粉,这样木耳片就是成熟了,就可以收货了。 要是颜色变深褐,耳片往里卷,比较有弹性,菌柄的部分比较扁宽,那么木耳就还是在生长中。 采收之前要少喷水2次,这样会让耳片稍微干些,使表面上的水量就会减少, 这样在采摘的时候就不容易碎裂了,还会容易晾晒。剩下的耳根,就可以用刀去掉表层上面老化的菌丝,可以让菌丝再次生长。 采摘后的木耳,要及放在阳光底下晒2天, 不要翻动的太多,而使木耳碎裂或者形成卷曲,如果在阴雨天的时候,就可以用35℃温度给它烘干,这样就能保证质量了。

结束语:上面就是怎样正确的养殖木耳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还要注意木耳在没完全彻底长成熟的时候千万不要吃,因为木耳都是用菌来栽种的,所以没长成熟的木耳都会带有一点毒素的。

⑻ 木耳 怎么

现在普遍采用“地栽黑木耳”也叫做“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改变了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是一种黑木耳代用料、园田化栽培技术。该技术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产品实现天然无公害,提高了生物转化率,提高了产品商品性,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由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发明成功.
原种培养基配制—装瓶—灭菌—接种(母种)—培养—原种—栽培袋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原种)—培养划口—出耳管理
1、合理配置培养基,提高pH值 根据不同代用原料营养特点,经过多年实验,筛选了许多高产配方,并使pH值达到8—9,偏碱性培养基能抑制杂菌生长。培养基举例如下: 木屑配方: 阔叶杂木屑84.5%,麦麸或米糠15%,石膏粉1%,生石灰0.5%。 豆秸、棉杆玉米芯(粉碎)配方: 豆秸或棉杆或玉米芯80.5%,麦麸或米糠18%,石膏粉1%,生石灰0.5% 棉籽壳配方: 棉籽壳88.5%,麦麸或米糠10%,石膏粉1%,生石灰0.5% 甘蔗渣、甜菜渣、木糖渣配方: 糖渣50%、木屑33.5%、麦麸15%、石膏1%、生石灰0.5%
2选育优良菌种 通过生物技术选育驯化适于代用料栽培的888黑木耳菌种,其特点是抗杂菌、能在偏碱性培养基上生长,子实体菊花状,朵大、肉厚、色黑。
3采用特制折角塑料袋 以无毒的特制聚丙烯材料加入特殊成份制作特制折角塑料袋,这种袋不硬不脆不易破损,适于装袋机装袋,尤其能随黑木耳菌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收缩而收缩,不与培养基分离,以保证出耳袋内不进水、不污染、不满身乱长原基。袋的半周长以15.5cm为最佳,基内营养转化输送率最高。
4机械拌料装袋 采用“全禾”拌料装袋生产线,三次搅拌,拌料均匀,装袋速度快,质量好,防止料长时间堆放发酵变酸。
5装筐灭菌 栽培袋用筐盛装灭菌,防止挤压造成塑料袋与培养基分离,又能提高灭菌锅蒸汽流动穿透性,灭菌效果好。
6 采用最新发明的液体菌种培养器制备液体菌种,制种快,3d完成,接种萌发快、24h萌发吃料、污染率低、养菌快、20d长满袋,上下菌龄差异小、出耳齐,比固体菌种效果好。液体菌种培养器采用国际领先技术,自动控制,已获中国发明专利。
7无菌室自动接种机接种 接种室达到百级无菌,不用任何化学药物消毒,木耳菌丝体不受药物损伤,每筐12袋同时自动接种,6s一次性完成,有效控制污染。
8室内外结合养菌 除传统的室内层架式直立养菌外,可在适宜季节,在大地(或林地)垛垛养菌,室外空气新鲜,温差大,既锻炼菌丝生活适应能力,又能抑制杂菌生长。
9及时划口、规范口形 改变菌丝长满袋后,“困菌”的传统方法,菌丝长满袋,及时划口,划8—12个口,交错排列。改变传统的开洞和交叉口型,口型“V”型,深划口,划入培养基0.5cm,划口线1.5cm,两条划口线∠50°。
10适宜季节出耳 北方一般在春、秋季,南方在秋冬季出耳,适宜在8℃—28℃的自然气候下出耳,天冷可罩塑料拱棚,切忌高温出耳,以防病虫害发生。天热可选林地出耳。
11大地摆放集中催耳 划完口的袋密集直立或倒立摆放在大地出耳床上罩草帘或塑料布,保持床面湿润,7天左右原基形成。
12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干湿分明 原基形成后,菌袋分散摆放,袋距10cm,每平方米摆放25袋,露天地可罩遮阳网,林地可裸露菌袋,这样光线充足,空气新鲜,耳片颜色深黑。采用专用雾化喷水袋浇水,浇水干湿交替,干时菌丝积累营养,湿时子实体生长。浇浇停停,七干三湿,干就干透(耳片发硬),湿就湿透,切忌不干不湿或浇水不停。
13适时采收 黑木耳子实体经25d左右长至成熟,要及时采收,防止过熟发生烂耳。采收将子实体连“根”采下,洗净杂质后晾晒。
14及时晾晒 黑木耳采收后自然干晒,一般在纱网上晾干更快。翻动不要过勤,以保持耳片舒展。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其“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方式,顺应了黑木耳“冷冷热热、干干湿湿”的生活习性,栽培成功率和产量、质量高,成了现在黑木耳栽培的主流。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方面有“五大发明突破”和“六项技术改进”: “五大发明突破”是:1.选育出适宜于代料地栽的专利菌种(专利zl94110092.8),抗杂菌、吃杂菌,片大、肉厚、黑色;2.发明了碱性抗杂菌的培养基配方;3.研制出特制专用折角塑料袋,不袋料分离;4、发明了新型接种机的应用,不伤害菌种和工作人员;5.发明了模拟自然的大地排袋出耳方式。 “六项技术改进”是:1.改变了传统的装袋规格;2.变室内养菌为室内外结合养菌;3.“V”字型划口法;4.改变了划口时间;5.改变了划口深度;6.改变了出耳期传统的浇水方法,干干湿湿。这一系列完整的技术措施,在黑木耳生产技术上具有独创性,能够确保人工栽培黑木耳获得最佳效果。
经济效益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袋产干黑木耳40~60克,是木段产量的7.9倍;周期仅2~3个月,是木段的1/10;效益是木段的24倍;经辽宁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有“五大发明突破”、“六大技术改进”;改变了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这项技术很快得到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4年3月通过了辽宁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与会专家对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此项技术属于国内首创,世界领先”专家们认为:该技术面对森林资源枯竭,“选题准确、技术路线正确,资料完整、数据可靠”;“五项发明突破和六项技术改进,解决了黑木耳代料栽培的一系列的技术难题”,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同年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ZL 94110092。8;ZL 94110204。5),2000年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优秀科技成果”,2006年得到世界银行、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民政部的奖励和支持。 截至2007年,全国黑木耳年生产量突破20万吨,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木段栽培数量微乎其微,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占90%~95%以上。目前全国有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栽培户60多万户,从业人员近200多万人,种植量达50亿袋左右,栽培量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产品实现天然无公害,提高了生物转化率,提高了产品商品性,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⑼ 用木头怎么种植木耳

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头,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就能生长出来,然后采摘上市。

1、培养条件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

2、椴木栽培

椴木打孔接种法,这种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两三年完成一个周期,绝对产量仍不高,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

3、塑料袋地栽

该技术改变了依靠木 材生产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栽培从林区走向了田间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每袋装0.5千克干料,经过灭菌、接种、养菌,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出耳。

(9)林下种植木耳的方法扩展阅读:

木耳的饮食禁忌

一、黑木耳一定要煮熟才能吃,黑木耳中含有嘌呤核苷的物质,它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需注意的是,黑木耳经过高温烹煮后,才能提高膳食纤维及黑木耳多糖的溶解度,有助于吸收利用。

黑木耳一定要煮熟,不要泡水发起后就直接食用。不然是无法起到应有的营养价值的。

二、孕妇不宜多吃。木耳不宜与田螺同食,从食物药性来说,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三、木耳与野鸡不宜同食,野鸡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诱发出血。木耳不宜与野鸭同食,野鸭味甘性凉,同时易消化不良。

阅读全文

与林下种植木耳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最厉害的计算方法 浏览:518
狗不吃饭还吐简单方法 浏览:98
投影仪连电脑安装方法图解 浏览:471
锂电池电量显示器安装方法 浏览:814
垫脚石的鉴别方法 浏览:595
幼儿活动教学组织方法有哪些 浏览:57
用球怎么做地球仪简易方法 浏览:14
平滑移动计算方法 浏览:988
华硕手机电池校对方法 浏览:220
如何自制去除汗渍的方法 浏览:899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主要特点 浏览:193
测量血清白蛋白的方法 浏览:25
鉴别茅台酒的方法每年不一样 浏览:267
貂衣服怎么保养方法 浏览:858
设置左边距20像素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511
金枝玉叶怎么养殖方法图片 浏览:345
转码器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803
机器人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361
沙煲锅使用方法 浏览:756
正确的卸妆方法 浏览: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