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确诊肺部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肺癌常用的方法,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烦琐有效的办法。对于肺癌患者来说,经过放射性核素检查方法其阳性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X线检查也是很常用的一个诊断手段。一般情况下,通过X线检查可以看到肺癌的部位和大小。
❷ 肺部肿瘤筛查哪种影像检查方法高效
胸部CT在肺部肿瘤早期检查上很有优势,但如果CT无法确诊或查找病灶部位,可进一步行pet/ct或pet/mr检查。但是如果想在一家机构就完成这些检查,不是很现实,因为很多机构都没有PET/MR,目前在上海在一家就可以完成这些检查的,徐汇区全景医学影像可以实现。
❸ 肿瘤早期筛查最佳方法
肿瘤筛查方法包括: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2、妇科体检中巴氏涂片。采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检测早期宫颈癌,检出率约60%~70%。3、B超。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组织是否有肿块及病变。4、X线胸片。X线穿过人体后,因组织密度不同呈现影像,由此可直接显示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5、肛门直肠指检。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厘米~10厘米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6、胃镜和肠镜。直接用肉眼观察胃、肠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腺体开口形态,来识别有无病变,对可疑病灶可做活检确诊。
❹ 肺部肿瘤该怎样检查才能定位肺癌
建议:您好,肺部肿瘤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肺癌)。【肺部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1.咳嗽
2.咯血
3.发热
4.胸痛
5.气急或胸腔有积液。【体征】1.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喉返神经压迫征:如声带麻痹、音哑
3.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如颈、胸部静脉曲张,紫绀
4.颈交感神经综合症:如患侧眼球凹陷,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等
5.恶性积液
6.血行性转移。如骨、肝、脑转移。【检查方式】一、胸部X线检查:本项检查是发现肺肿瘤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CT的优点在于能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构CT对转移癌的发现率比普通断层高。三、磁共振(MRI):MRI在肺肿瘤的诊断价值基本与CT相似。四、痰脱落细胞检查。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简称纤支镜检)。对明确肿瘤的存在和获取组织供组织学诊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治疗】中医对肺部肿瘤的认识是从阴阳学说中平衡失调,及整体观念,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法则进行施治的。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致肺气肃降失职;郁滞不宣,脉络不畅,气血瘀阻,毒瘀互结,久而形成肿块。脾主运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运化,聚湿生痰。留于肺脏,或饮食不节,致湿邪痰浊内聚痰贮肺络,宣降失司,痰凝气滞导致气血瘀阻,毒聚邪留,郁结胸中,渐成肿块。可见肺部肿瘤是正虚邪实,正虚以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邪实以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主,是一种全身整体属虚,局部属实的,或虚实夹杂的疾病。2
❺ 能判断肺部肿瘤吗还需要哪些后续检查
检查方式汇总
一、胸部X线检查:本项检查是发现肺肿瘤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CT的优点在于能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构CT对转移癌的发现率比普通断层高。 三、磁共振(MRI):MRI在肺肿瘤的诊断价值基本与CT相似。 四、痰脱落细胞检查。 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简称纤支镜检)。对明确肿瘤的存在和获取组织供组织学诊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这是诊断肺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多数肺肿瘤可以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获得临床诊断。中心型肺肿瘤早期X线胸片可无异常征象。当癌肿阻塞支气管,排痰不畅,远端肺组织发生感染,受累的肺段或肺叶出现肺炎征象。若支气管管腔被癌肿完全阻塞,可产生相应的肺叶或一侧全肺不张。当癌肿发展到―定大小,可出现肺门阴影,由于肿块阴影常被纵隔组织影所掩盖,需作胸部X线断层摄影和CT检查才能显示清楚。 在断层x线片上可显示突入支气管腔内的肿块阴影,管壁不规则、增厚或管腔狭窄、阻塞。支气管造影可显示管腔边缘残缺或息肉样充盈缺掼,管腔中断或不规则狭窄。肿瘤侵犯邻近的肺组织和转移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时,可见肺门区肿块,或纵隔阴影增宽,轮廓呈波浪形,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时呈分叶状。纵隔转移淋巴结压迫膈神经时,可见膈肌抬高,透视可见膈肌反常运动。气管隆凸下肿大的转移淋巴结,可使气管分叉角度增大,相邻的食管前壁,也可受到压迫。晚期病例还可看到胸膜腔积液或肋骨破坏。
CT检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可显示薄层横断面结构图像,避免病变与正常组织互相重叠,密度分辨率很高,可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藏区(如肺尖、膈上,脊柱旁、心后、纵隔等处)的早期肺肿瘤病变,对中心型肺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T可显示位于纵隔内的肿块阴影、支气管受侵的范围、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对肺血管和纵隔内器官组织侵犯的程度,并可作为制定中心型肺肿瘤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痰脱落细胞检查
痰脱落细胞检查是诊断肺部肿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往人们对于肺部肿瘤性疾病的检查,多采用痰液直接涂片法,需制备多张涂片、多次检查,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检查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且因涂片中的背景模糊、有形成分多而复杂,常可掩盖肿瘤细胞并增加识别的难度;加上患者不按要求留取合格的标本,而是非常随便的留取一点口水、唾液等送检,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降低,这也相对的使痰液肿瘤细胞的检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❻ 肺癌做什么检查比较准确
(1)胸部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肿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通过透视或正侧位X 线胸片和CT 发现肺部阴影。
①中央型肺癌。向管腔内生长可引起支气管阻塞征象。阻塞不完全时呈现段、叶局限性气肿。完全阻塞时,表现为段、叶不张。
肺不张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时,下缘可表现为倒S 状影像,是中央型肺癌,特别是右上叶中央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引流支气管被阻塞后可导致远端肺组织继发性感染,发生肺炎或肺脓肿。炎症常呈段、叶分布,近肺门部阴影较浓。抗生素治疗后吸收多不完全,易多次复发。若肿瘤向管腔外生长,可产生单侧性、不规则的肺门肿块。
肿块亦可能由支气管肺癌与转移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融合而成。CT可明显提高分辨率,CT 支气管三维重建技术还可发现段支气管以上管腔内的肿瘤或狭窄。
②周围型肺癌。早期多呈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边缘不清,密度较淡,易误诊为炎症或结核。随着肿瘤增大,阴影渐增大,密度增高,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常呈分叶状,伴有脐凹或细毛刺。高分辨CT 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分叶、边缘的毛刺、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泡征,甚至钙质分布类型。
如肿瘤向肺门淋巴结蔓延,可见其间引流淋巴管增粗形成条索状阴影伴肺门淋巴结增大。癌组织坏死与支气管相通后,表现为厚壁、偏心、内缘凹凸不平的癌性空洞。继发感染时,洞内可出现液平。
腺癌经支气管播散后,可表现类似支气管肺炎的斑片状浸润阴影。
易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积液。也易侵犯肋骨,引起骨质破坏。
③细支气管- 肺泡细胞癌。有结节型与弥漫型两种表现。结节型与周围型肺癌的圆形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不易区别。弥漫型为两肺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播散病灶,边界清楚,密度较高,随病情发展逐渐增多,增大,甚至融合成肺炎样片状阴影。病灶间常有增深的网状阴影,有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CT 的优点在于能够显示一些普通X 线检查所不能发现的病变,包括小病灶和位于心脏后、脊柱旁、肺尖、近膈面及肋骨头部位的病灶。CT 还可显示早期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CT 更易识别肿瘤有无侵犯邻近器官。
(2)磁共振显像(MRI)。与CT 相比,在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上有优越性,而在发现小病灶(< 5mm)方面则不如CT 敏感。
(3)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方法简便、无创,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放射性核素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进行肿瘤定位、定性和骨转移诊断。目前应用的方法为放射性核素肿瘤阳性显像和放射免疫肿瘤显像。前者以亲肿瘤的标记化合物作为显像剂,虽性能稳定,但特异性差。后者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抗原或其相关抗原制备的特异抗体为显像剂进行肿瘤定位诊断,特异性高,但制备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稳定性不如前者。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与正常细胞相比,肺癌细胞的代谢及增殖加快,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注入体内的18-氟-2- 脱氧D- 葡萄糖(FDG)可相应地在肿瘤细胞内大量积聚,其相对摄入量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及生长速度,故可用于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诊断,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也优于SPECT。
PET 扫描对肺癌的敏感性可达95%,特异性可达90%,对发现转移病灶也很敏感,但对肺泡细胞癌的敏感性较差,评价时应予考虑。
(5)痰脱落细胞检查。如果痰标本收集方法得当,3 次以上的系列痰标本可使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到80%,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达50%。其他影响准确性的因素有:痰中混有脓性分泌物可引起恶性细胞液化;细胞病理学家识别恶性细胞的能力。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确定病变范围、明确手术指征与方式有帮助。纤支镜可见的支气管内病变,刷检的诊断率可达92%,活检诊断率可达93%。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可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对于直径大于4cm 的病变,诊断率可达到50% ~ 80%。但对于直径小于2cm 的病变,诊断率仅20% 左右。纤支镜检查时的灌洗物、刷检物的细胞学检查也可对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纤支镜检查的并发症很少,但检查中可出现喉痉挛、气胸、低氧血症和出血。有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和出血体质者,应列为肺活检的禁忌证。
(7)针吸细胞学检查。可经皮或经纤支镜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还可在超声波、X 线或CT 引导下进行,目前常用的主要为浅表淋巴结和经超声波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①浅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可在局部麻醉甚至不麻醉时对锁骨上或腋下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做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于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的淋巴结可得到很高的诊断率。
②经纤支镜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于周围型病变和气管、支气管旁肿大的淋巴结或肿块,可经纤支镜针吸细胞学检查。与TBLB 合用时,可将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到95%,弥补活检钳夹不到黏膜下病变时所造成的漏诊。
③经皮针吸细胞学检查。病变靠近胸壁者可在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病变不紧贴胸壁时,可在透视或CT 引导下穿刺针吸或活检。
由于针刺吸取的细胞数量有限,可出现假阴性结果。为提高诊断率,可重复检查。约29% 的病变最初细胞学检查为阴性,重复检查几次后发现恶性细胞。经皮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常见并发症是气胸,发生率约25% ~ 30%。
(8)纵隔镜检查。纵隔镜检查是一种对纵隔转移淋巴结进行评价和取活检的创伤性检查手段。它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及TNM 分期。
(9)胸腔镜检查。主要用于确定胸腔积液或胸膜肿块的性质。
(10)其他细胞或病理检查。如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胸膜、淋巴结、肝或骨髓活检。
(11)开胸肺活检。若经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针刺活检等检查均未能确立细胞学诊断,则考虑开胸肺活检,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肺功能等仔细权衡利弊后决定。
(12)肿瘤标志物检查。肺癌的标志物很多,其中包括蛋白质、内分泌物质、肽类和各种抗原物质(如癌胚抗原CEA)及可溶性膜抗原(如CA-50、CA-125、CA-199)、某些酶(如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CYFRA21-1)等虽然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缺乏特异性,对某些肺癌的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❼ 肺部肿瘤怎么样检查
您好,肺部肿瘤的检查可包括CT、B超、MRI检测等,必要时还需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肿瘤性质,对症治疗。
❽ 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肿瘤死因第一位。如果能够提前诊断出来的话,是可以帮助大家积极治疗的!下面多睦健康(一站式海外高端医疗咨询服务机构)告诉大家诊断肺癌的几种方法。
肺癌三种诊断方法:
第一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可以在痰液中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准确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不过需要连续几日多次的检查。
第二种、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阳性率较高,可以直观看见肿瘤,还可以同时取活检。
第三种、胸水检查,是要抽取胸水经过离心处理后,再取其沉淀做涂片检查,寻找癌细胞。
是什么引发肺癌的?
一、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基本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有很强的致癌活性。能作用于人体组织(特别是肺组织)内的某些特殊的酶,产生细胞分子结构(如DNA)的突变,可能有K-ras的突变。
二、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另外,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三、家族、遗传和先天性因素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四、大气中苯并芘浓度高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大气污染与吸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肺癌预防方法;
禁止和控制吸烟:国外的研究已经证明戒烟能明显降低肺癌的发生率,且戒烟越早肺癌发病率降低越明显。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径。
大气污染、沉降指数、烟雾指数、苯并芘等暴露剂量与肺癌的发生率成正相关关系,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是降低肺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许多职业致癌物增加肺癌发病率已经得到公认,减少职业致癌物的暴露就能降低肺癌发病率。
科学饮食:增加饮食中蔬菜、水果等可以预防肺癌
最后多睦健康提醒大家,无明显征兆的突发疾病非常危险。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坚持锻炼,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慌气短、胸背疼痛,一定要引起注意,早诊早治。
❾ 肺部肿瘤的定性一定要穿刺活吗有没有无创检验
诊断肺癌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获取病理诊断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穿刺活检。肺部肿瘤的穿刺活检方法主要可分为下列两种:1、在支气管镜下,取肿块组织进行活检,判断其病理类型,该方法最适合于中央型肺癌;2、在CT引导下,把穿刺针扎到肿瘤里边,然后取肿瘤组织切片检查,明确诊断,该方法适合位于肺周边的肿瘤。此外,如果肿瘤的发生位置贴近胸膜,且肿块较大,可在超声引导下做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❿ 如何确诊肺部癌症
在当今患上肺癌已不再是稀奇的事情了,肺癌的患病率是很高的,对于这种重症应以防治为主。大家都知道,肺部癌症患者诊断,这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相关的症状肺癌诊断方法。大多数都是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以及还有大小。 肺癌的诊断依据: 1. 血性、量大、增长快、抗结核试验治疗无效,有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者。 2. 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 3. 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治疗无效;或原有慢性肺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 4. 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的肺炎,特别是肺段性肺炎。 5. 持续痰中带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 6. 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中毒症状,无大量脓痰,无异物吸入史,抗炎治疗效果不显着者)。 7. 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者。 8. X线上局限性肺气肿或段、叶性肺不张,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者。 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1、痰找癌细胞:痰找癌细胞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非创伤性检查,易于推广应用。一旦痰中找到癌细胞,诊断就可以确立,因此具有确诊价值,尤其适用于生长于肺中央部位肺癌的早期诊断。痰的质量及其送检时间直接影响癌细胞检出率。最好选用清晨漱口后第一口从肺深部咳出的痰液,并于1小时内检查。含血液的痰液更好,避免送检脓性痰,反复送检可提高阳性率。 2、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可以发现常规胸片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国外一些研究提示,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能明显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多数能获得治愈,长期生存。尤其应注意CT上的毛玻璃样病灶和小结节样病灶,对比以往胸片可能意义更大。新出现的胸部CT上的异常阴影,应进一步做下列检查或随访,以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3、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检查:对于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部异常,在怀疑有肺癌可能性时,应进一步做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检查。这两种检查手段均属于微创性检查方法,尤其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可以反复操作,对人体创伤性小。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尤其适用于痰找癌细胞阳性,而胸部CT阴性时,此外,对于肺门附近病灶诊断率比较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配合细针穿刺、X线引导下肺活检等可以进一步提高阳性率。 5、PET-CT检查:可作为胸部CT的补充。 6、血清癌标记物检查:一般不用于诊断,常用于疾病的随访,对疾病诊断有一定辅助价值。 (一)肺癌的判断方法之症状 凡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特别是男性,吸烟指数大于400(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x吸烟年数)或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出现下列症状者应警惕有肺癌的可能: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咳嗽加剧,或咯血频繁,而无其他原因解释者。 2.原来身体健康,新近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排除了其他咽喉部和胸部疾患以后,积极治疗两周以上未见好转者。 3.胸痛,特别是治疗后不易缓解的胸痛。 4.肺脓肿如无异物吸入或其他原因解释,无化脓性炎症的表现,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 5.肺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的炎症,特别是肺段性炎症,发展缓慢,症状轻微,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或炎症吸收缓慢或始终存在者。 6.原因不明的低热持续玉周以上。这是肺癌的判断方法之一。(二)体征 1.肺部体征:病灶局部叩浊,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有时可听到局限性哮鸣音。 2.肺外表现:肺癌的判断方法是如肺性骨关节病,类柯兴氏综合征,高血钙症,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男子乳房发育以及低血糖症等。 3.转移的表现:上腔静脉综合征,隔及喉返神经麻痹,食管压迫,肝脏、肋骨、脑部的转移以及心包的侵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