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词的风格
(1)诗歌的语言风格大致有如下几类:
① 豪迈雄奇: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② 沉郁顿挫: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笔调苍老遒劲,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同时有相应的格律和铿锵的音韵相配。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是沉郁的力作。
③ 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④ 朴素自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如贾岛的《 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20 个字,毫无难解之处。
⑤ 婉约细腻:具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的《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舫锰舟,载不动许多愁。”
⑥ 含蓄委婉:指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藏在与本意看似无关的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的《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⑦ 清新明丽: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杨万里《 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⑧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喝《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⑨ 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⑩ 绚丽飘逸:指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即用华丽的辞藻、多样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⑧ 雄浑磅礴: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 大风歌》 ;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的《 该下歌》 ;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
⑩ 英俊飒爽: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如《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
( 2 )着名诗人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
白居易:通俗易懂
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豪迈飘逸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李商隐:朦胧隐晦
杜牧:清健俊爽
王维:诗画一体
李清照:缠绵徘侧
辛弃疾:慷慨悲壮
高适:悲壮苍凉
陆游:悲壮豪放
苏轼:豪放旷达。
㈡ 诗词都有哪些风格流派
“古典诗词流派分类”有以下:
1.王孟山水诗派
2.陶谢田园派
3.岑高边塞诗派
4.公安竟陵诗派
5.汉魏六朝诗派
6.江西诗派
7.桐城诗派
8.虞山诗派
9.建安七子
10.永嘉四灵
11.怪诞诗派
12.婉约派
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人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是大有裨益的。
㈢ 何为词的风格特征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其实,词起初叫做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词的起源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音乐成为唐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享受。特别是在开元、天宝年间,玄宗皇帝精通并酷爱音乐,在宫中蓄养数百人的乐团,号称"皇家梨园弟子",更促进了社会上音乐歌舞的流行。而燕乐新鲜活泼,曲调繁多,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伴奏,富于变化,故尤为人们所爱好。这些燕乐曲调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作"曲子词"。
所以,唐代的燕乐歌辞本来与从前的乐府歌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形成一个显着的特点,即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制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遍,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种情况是过去的乐府歌辞所没有的。到了中唐以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就是后来通常所称?quot;词"。
词牌知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词抢智�拿�啤@�纭镀腥��罚�菟凳怯捎谔拼�笾谐跄辎郏�����保��鞘嶙鸥喵伲�髯沤鸸冢��龛�螅ㄨ�笫巧砩吓骞业闹楸Γ��笃腥�5笔苯谭灰虼似壮伞镀腥���贰!段鹘�隆贰ⅰ斗缛胨伞贰ⅰ兜�祷ā返龋�际鞘粲谡庖焕嗟摹U庑┒际抢醋悦窦涞那�鳌?br>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㈣ 宋词按风格分为哪两种
婉约派和豪放派。
1、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2、豪放派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4)词的风格包括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宋词的其他分类方法:
一、按长短规模分
1、小令
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但词中称“令”的,并非都是小令,如《百字令》即有百字之多。
2、中调
中调是一种词调体式。
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中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实无根据,但因以同行,所以一般都沿用这种说法。如“临江仙”、“一剪梅”、“蝶恋花”、“钗头凤”、“渔家傲”、“青玉案”、“江城子”、“破阵子”、“苏幕遮”等,后多为沿用。
3、长调
长调,词调体式之一。指词调中的长曲。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中以91字以上者为长调,似无根据,但因已通行,所以一般皆沿用之。
二、词牌来源划分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也就不再另拟题目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宋词
㈤ 词的风格包括哪些方面
【婉约派】
解释: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
特点: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代表人物:李清照,晏殊,柳永,李煜,温庭筠
作品赏析:《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豪放派】
解释: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
特点: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作品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㈥ 古诗词的24种风格有哪些
古诗词的24种风格有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写作技巧: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㈦ 言语的表现风格主要有哪几种
有些人在说话的内容上虽然不占优势,但是他们的说话方式,说话风格却能给人一种非常迷人、令人舒服的感觉。正所谓每个人有不同的说话方式,那么有哪些说话风格能让对方愿意听我们说话并逐渐进入对话的最佳状态呢?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操作方法
01
简洁明了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喜欢风格明朗,简洁明快的风格。切不可泡在谈话中,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要适可而止,提高谈话效率。这样才能体现所说言语的重要性,没有多余冗长的闲话。
02
独特的嗓音
跟有些人说话是一种享受,因为他或者她的嗓音实在是很动人。其实在他们谈话时,非常注意选择说话的声音,而这完全依靠他们的天赋、个性以及多要表达的情感的变化。
03
肯定的语气
当我们想让对方听你说话的时候,我们说话的语气要肯定,这样才能因为对方的注意,先想好自己想要表达些什么,在简单明了的将其表达出来。
04
自然的语调
在交谈中我们应该注意,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语调,都应自然流畅,有时候故意做作的声音只能回事与愿违。要知道,任何时候,自然的声音总是悦耳的。
05
注意习惯用法
通过日常的人际交往,渐渐地,我们都会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使用标准,一旦说话的时候不符合标准,自己就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其中就包括语气和措辞。因此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使用适当的语言。才能让对方更有兴趣听你说话。
06
思路清晰
在开场发言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应该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都要做到思路清晰。当你没有头绪的时候,你接下来要注意的就是注意语句简短,声音果断,有条理。
07
听懂弦外之音
有时候我们交谈的时候,对方并不会直截了当的说出其真实用意。往往话语背后的意思才是真相,切忌仅凭表面现象就去判断他人的真实用意,要三思而后行。
08
形象化描述
我们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到对方不熟悉的事物的 时候,可以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说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只要运用巧妙,就能让对方最直接、最快、最准确的接受。
特别提示
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说模棱两可的话,能使对方认为你是个头脑清晰,思路敏捷的人。
㈧ 词的分类有哪些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单纯词 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1、单音节单纯词
人、鸟、山、高、绿、走、飞
2、双音节单纯词
分为联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叠音词、联绵词:
a、双声型:仿佛 忐忑 玲珑 恍惚 参差 蜘蛛 忸怩 澎湃
b、叠韵型:从容 萧条 龌龊 腼腆 蜻蜓 徘徊 哆嗦 迤俪
c 、其他型:芙蓉 婀娜 囫囵 妯娌 蝙蝠
3、多音节单纯词,主要是音译词和象声词
法西斯高尔夫迪斯科奥林匹克哗啦啦 丁零当啷
合成词,是由几个语素组成的,拆开来仍旧有意义。
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
1、并列式:又叫联合式。由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语素并列融合而成的。
2、偏正式: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以后一语素为主。
3、支配式:又称动宾式。前一语素表示动作或者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4、补充式:后一语素补充说明前一语素,而以前语素的意义为主。
(8)词的风格包括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词语的释义方法
1、定义法: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术语类词语注释或说明。
2、比喻形容法:有些词不好下定义,就用形容和比喻加以说明。
3、对换法:用熟悉的,已懂的词语来解释不懂的词,或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解释。
4、合成法:先逐词解释,后综合概括。
5、探源法:指出词的来源,说明它的原义,进而辨明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
6、意符法:就是利用形声词的意符来释词。
㈨ 词的艺术风格包括哪些
豪放和婉约
㈩ 请问词的主要风格有哪些这里指的是宋词
婉约与豪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
明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清王士祯加以补充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见《花草蒙拾》)这些从宏观角度概括宋词中两种主要艺术风格,而以秦观、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分别为其代表作者。这几乎已成为宋词研究中的通论。前代论词者多崇尚婉约而以豪放为别调,近世论者则有独推豪放为积极而以婉约为低靡。那些硬把宋代词人划分为对立的两派并在其间强分优劣的,均不免有其片面性或属机械论,有些学者完全否论两种风格流派的存在,也似矫枉过正。按词中之豪放与婉约乃属艺术风格范畴,犹南宋严羽论诗“大概”有“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清姚鼐论散文风格之分阳刚与阴柔,近世王国维论美学之有宏壮与优美。两种概念本身有着相当的模糊性,两者相互关系也是辩证的,并非壁垒分明。宋代词人之分派乃后人参照其代表作品的主要特色而作大概的归纳,不是说其作品都是清一色,不妨碍他们创作或欣赏多种艺术风格,尤其大作家往往是多面手,更不是说婉约、豪放之外,词坛别无其他艺术风格存在。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晋陆机《文赋》用以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按诸诂训,“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南北宋之际《许彦周诗话》载女仙诗:“湖水团团夜如境,碧树红花相掩映。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并评云:“亦婉约可爱。”此诗情调一如小词。“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冯延巳、晏殊、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擅胜场,大体上都可归诸婉约范畴。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因之,形成一种观念,词就应是这个样子的。北宋中期时人曾说:苏轼的“以诗为词”为“要非本色”(见陈师道《后山诗话》);秦观“诗似小词”,苏轼“小词似诗”(见《王直方诗话》)。“本色”“小词”之论当属婉约派的主张。李清照“别是一家”说中认为只有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始能知之”(《词论》),反映她所崇尚也是婉约一宗,虽然贺铸以至李清照都有并不婉约之作。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可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及宋未周密、张炎等一些词章。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有些论者对原来也许并无专门寄托的委婉隐约之词,也深求其微言大义,如清代词论家张惠言《词选》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句句为之落实时事,以为讽喻政治,那就不免穿凿附会,反而缩小这些词作的感慨万端而难以名状的典型意义。
婉约词自有其思想艺术价值,已见上文。然而有些词人把它作为凝固程式,不许逾越,以至所作千篇一律,或者过于追求曲折隐微以至令人费解,这就走到创作的穷途了。
“豪放”一词其义自明。宋初李煜的“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浪淘沙》),已见豪气。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是“沉雄似张巡五言”。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其《答陈季常书》云:
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
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
又其《与鲜于子骏书》云: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
歌子,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这了说明他有意识地在当时盛行柔婉之风的词坛别开生面。这里谈到的近作当即其《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中抒写自己“亲射虎,看孙郎”的豪概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与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及“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壮词”先后映辉。
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然而可以看到,苏轼的审美观念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淡妆浓抹总相宜”,“端庄杂流丽,风健含婀娜”。他是崇尚自由而不拘一格的。他提倡豪放是崇尚自由的一种表现,然也不拘泥于豪放一格。如所作《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即为王士禛《花草蒙拾》称为“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有些豪放词的作者气度才力不足而虚张声势,徒事叫嚣,或堆砌过多典故,也流于偏失了。
总之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的个性特色,加上兼综两格而独自名家如姜夔的“清空骚雅”等等,使词坛呈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还应看到,两种风格既有区别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上乘词作的风格即有偏胜,往往豪放而含蕴深婉,并非一味叫嚣,力竭声嘶;婉约而清新流畅、隐有豪气潜转,不是半吞半吐,萎弱不振。辛弃疾《沁园春》云:“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董士锡说秦观词云:“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介存斋论词杂着》引)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说:秦观、晏几道“谈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刘过词为辛弃疾词“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婉转”。可见峥嵘生妩媚、平易清浅而深致永味,乃辛弃疾、秦观等豪放、婉约词的极诣。
摘自:http://www.shiandci.net/scgs.ht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