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现代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农民们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经常在土地里面食用肥料,这样获得的蔬菜才能更高质量的高产。山药一直都是用来炖肉或者是药用的,在人们的日常炒菜中是不会用到山药这个蔬菜的,所以种植山药的农民大部分都是专门经营的,由于山药的种植地域特殊,也会有不同的种植方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是什么?
三、种植技术
在生药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病虫害,尤其是在每年的夏季,如果降雨来临的太多,会严重导致山药的产量减少,山药是一个向阳性的作物。如果山药换了幼病,可以将它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搭支架,不要让它在积水的地方种植,把它放在土层深厚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上面。
② 山药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山药在春季种植。种植时选择深厚肥沃的土壤为宜,将种苗进行处理后定植,定植后及时除草,并搭架引蔓,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一:山药的种植时间
山药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都可以种植,因地区温度的不同,种植时间也不一样,华东地区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种植,如果是地膜覆盖也可以提前一些时间种植,一般情况下地温达到零上9度气温达到零上13度即可种植。东北4月上旬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中旬。种植山药的口诀:浅施肥、巧浇水、架要牢、防病害。
二:山药的种植方法
(一)、土壤选择
浅生槽定向栽培打破传统山药对其土壤要求高的条件,无论砂土、壤土、粘土、土层深浅、地下水位高低都可以应用种植,但以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更有利于其生长。
(二)、品种选择
目前品种很多,传统种植九斤黄、日本白、牛腿山药等等,可以根据浅生槽长度及市场行情选择效益好的品种种植。
(三)、种苗准备
1.种苗处理: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栽子,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段子,将块茎按8--10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年的山药栽子,超过3年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可提前30d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层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并按头部、中间、尾部分别进行晒种1-3天,以打破种薯的休眠促进发芽。晒种程度为种薯小块伤口向内萎缩,并从断面中间裂开为宜。
2.催芽:先在室内或田间畦面上铺3-5厘米河沙,将种薯小块放在河沙上铺成10厘米左右厚度,然后盖上3-5厘米湿稻草或河沙,如遇低温或阴雨时应支撑覆盖小拱棚保温、防腐烂。经过20-25天,当种薯小块长出的幼芽长5厘米左右时即要及时定植。
(四)、整地、放入浅生槽及基质、施基肥、种植
1.整地: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1.8米,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则畦可小些、沟可浅些。土壤先深耕晒白,2月下旬3月初起畦,做成畦高30-40厘米,畦面宽1.3-1.4米的高畦。按株距18-20厘米用小锄头开挖宽约7厘米、长120厘米的平行斜小沟,斜度为15度左右,上端深约10厘米,下端深约25-30厘米,每亩可挖1800-2000条平行斜小沟。
2.放入浅生槽及基质:平行斜小沟开挖后及时放入适合山药生长的特制浅生。
③ 山药怎么种植
一、选好花盆
山药想在家种植,一定要选好容器,可以选一个箱子种植,也可以准备好一个花盆,要求具有一定的高度,保证好有一定的容量,最好是能达到80厘米左右。里面填充的壤土一定要疏松、松软,还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最好是使用沙质土。
二、准备种苗
可以直接购买比较大的山药,然后切成一段一段的,这就可以作为种苗,在两端部分涂上草木灰,这样能防止它腐烂。
三、开始种植
种植时间选在春季,最好是3-4月份,此时对于生长最有利。只要将山药埋在土中,不需要埋得太深,往里面浇上足够的水,等待它能生根发芽。
四、养护管理
不需要给植株浇太多水,只要保持盆土总体偏干就可以。肥料方面要补充好,生长过程中施足养料。
(3)山药盆栽的种植方法扩展阅读:
薯蓣(学名:DioscoreaoppositifoliaL.)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
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北部、四川、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生长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
④ 山药的种植方法
1、选种
要求种薯色泽鲜艳,顶芽饱满,块茎粗壮,瘤稀,根少,无病害,不腐烂,未受冻,重150克左右。用山药段子播种要求其直径在3厘米以上,长度为15~20厘米。
2、催芽
播种前15~20天,取出层积存放的山药段子,放在25~28℃的环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时可使用阳畦或小拱棚,阳畦或小拱棚要始终密闭保温。当山药幼芽从沙中露出时即可播种。
3、播期
播种时期要以终霜后为宜,山东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
4、播种
先用锄头沿标记行开沟,沟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将种薯水平摆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后浇水,水渗完后,先把湿土覆盖在种薯上,再覆盖一层干土,等水浸润透干土后,再用干土把种植沟覆平。
(4)山药盆栽的种植方法扩展阅读:
山药栽培的注意事项
1、土壤要求:应选择地面平坦、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易于排水的地块,土壤以沙壤土、轻壤土、壤土最适宜。
2、品种及种苗选择:应选用健壮、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目前我县栽培较多的品种有棒药和小白嘴。做种山药应选择均匀、整齐、无病的块茎,而且需经4~5年换1次,以减少因连年种植品种退化现象的发生。
3、播种:以5厘米地温达到10℃为标准。我县一般在4月下旬。
4、施肥:鸡粪做底肥本来是利于山药生长的,但如果施用的鸡粪未完全腐熟,会在其腐熟过程中与山药争肥、争水,且造成地下害虫数量增加,反倒对山药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5、用药:切忌喷药时多加药少加水及盲目用药。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发病后确定是何种病虫害,然后对症开方。用药浓度要适宜,做到不同农药交替轮换使用。
⑤ 山药种植方法和时间
种植山药是在每年的春季进行的,具体的月份要根据所在地区定。种植前先整地,施足基肥,保证地块疏松,肥沃,排水性好。还要做高畦或者起垄。种植时先挖沟,放入种块。之后及时覆土。注意种植密度,太密会影响产量。另外,后期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肥水方面。
⑥ 山药发芽了怎么盆栽
山药发芽了盆栽方法:
繁殖方法
主要是用芦头和珠芽繁殖。
芦头是山药收获时根茎的上端部分,是山药大田生产上惟一的繁殖材料,芦头多年连续使用容易引起退化,一般2~3年更新一次。
⑴芦头繁殖
10月份挖出根,选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芦头,16~20厘米长折下,于日光下略晒2~3天使伤口愈合,放在室内或室外挖坑,坑的深度及盖上厚度以使芦头不受冻为度。温度5℃左右为好。化冻后施足基肥,深翻26~33厘米,耕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垄,行距33~50厘米,株距16~20厘米,沟深16厘米,施腐熟的粪土和覆土,稍加镇压,栽后浇水。未出苗前用齿耙破除地表板结,保持畦面湿润,约15~20天出苗。
⑵珠芽繁殖
10月地上部黄了摘下珠芽(山药豆)放在室外用干沙贮藏,春天3月中、下旬取出,稍晒即可进行播种。行距20~26厘米,株距10厘米,沟深6厘米,栽2~3粒山药豆,覆土6厘米。半月后出苗,秋天挖出作种栽。
⑦ 我想了解一下如果自己种植山药,种植方法有什么呢
山药是一种深根作物,是选择深平整和施肥的适宜场所;春季温度稳定在10℃时可播种,它是抗病性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根据山药的生长情况,浇水不应超过根系生长的深度,否则植物根系容易伸长,肥料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来确定。
综上所述就是种植山药的注意事项了,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品种,定期的浇水和施肥,同时还要防治虫害。
⑧ 山药花怎么种植方法
1、土地:选择土壤松散、营养物质充裕、具有好的排水能力的沙土地,然后施加一些肥料与土壤掺和好。
2、珠芽繁殖:在十月份从这类植株的地上的部分摘取一些珠芽,将其埋入室外的沙堆中,等到春天3-4月份将其挖出放在太阳下稍微晒一下,然后一定的距离播种几颗,大约两周后就会有小芽长出。
3、温度:这类植株喜欢暖和的季节,刚刚进入春天的时候可以给土壤盖上一层薄膜,增加土壤中的温度,这样植株会更快的长出小芽。
4、移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给幼苗进行移植,每株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小。
注意事项
1、到了多雨季节,土壤中水分中增加会使植株叶片长出黑点和小孔,此时要喷洒些农药治疗。
2、切记移栽一定要在天气晴朗呢时候。
3、在植株结果之后给其施加一些肥料,这样才可以给植株补充养分,避免植株的果实在地下脱落或者果实变形。
⑨ 山药发芽怎么种盆栽
步骤1
山药棒是山药的根。如果你想种山药,你可以选择铁棍山药。把顶部的部分分开,这是最容易发芽的部分。
步骤2
将破损的山药棒表面清理干净,放在浅盘或水培瓶上进行水培。无论是水平放置还是垂直放置,培养水的水位都不应过满,只能通过1/3的山药棒。保持水的清洁,每2天更换一次水。
步骤3
如果你想土壤培养,你可以把山药棒水平放在花盆里,用大约5厘米的土壤覆盖它。如果山药已经发芽了,你可以把发芽的末端从土壤里取出。种植后,浇水一次。
步骤4
水培山药,每天在山药棒上喷水促进发芽。几周后,山药就会发芽,发芽后,山药可以得到更多的阳光。太阳越多,生长得越快。
步骤5
山药的茎和藤长到一定长度时,我们应该设立一个支架,帮助它爬上藤蔓。看攀岩山药,它比常春藤还丑!
第6步
到了秋天,山药藤上长着小山药豆。它们被采摘和蒸时,非常香。此外,山药豆也可以用来种植山药。
⑩ 山药种植方法
你好
在网络看到的
整地
薯蓣应实行2-3年轮作。整地除施肥后耕翻外,主要是开挖供块茎向下伸长的疏松沟,一般沟深1米以上,沟宽20-25厘米,沟间距80-100厘米。人工开沟比较费时,一般在冬前进行,开沟后回填土时,注意不要打乱土层顺序。用专门的开沟机功效高,可在播前一个月进行。 [5]
栽植
一般要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9-10℃后,即可定植。在中国蜀南及两广地区可在3月定植,四川在3月下旬至4月,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定植,东北5月上旬定植。定植方法是用锄头开沟8-10厘米,将种薯纵向平放在沟中,以芽嘴为准,均匀铺开,播种密度一般3.75-4.5万株/公顷,株距25-30厘米,行距就是沟间距。播前,在已开沟的正上方,挖深度10厘米左右的播种沟,按株距将种块顺垄平放沟中,种块上端朝同一方向,排好种后,覆土,拍平。 [5]
管理
整枝搭架:薯蓣是攀缘植物,苗高30厘米前,必须搭架,架高1.5-1.7厘米,架材入土深20-30厘米。常搭成人字架或四角架。种块发芽时,一般可伸出1条主茎,但有时也可伸出2条以上,相应会产生2-3个块茎,相互争夺养分,使每个块茎又细又小,影响优质生产,应在出苗后,立即拔除多余的茎蔓,只留1个粗壮的主茎。有的品种侧枝过多,中后期要适当摘去下部侧枝,以及主茎与侧枝的顶头。零余子大量形成,影响块茎生长,一般可控制在1500-2250千克/公顷。[5]
施肥:薯蓣需肥量大,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约需吸收纯氮4.32千克、五氧化二磷1.07千克、氧化钾5.38千克。薯蓣忌氯,不宜用氯化钾,强调重施有机肥。一般高产田基肥每公顷需施45-75立方米腐熟的有机肥、磷酸二铵350-400千克、尿素250-300千克、硫酸钾150千克左右,于整地前,撒施田间,耕翻于25厘米左右的土层中。进入茎叶和块茎的旺盛生长期,要重追1次肥。每公顷施氮、磷、钾复合肥400千克左右,并浇水。
灌水:前期只要表土5厘米以下湿润就不必浇水。一般在苗1米左右浇头水;相隔20天左右,进入枝叶生长盛期,再浇二水,前2次水要浅浇,切忌大水漫灌。二水后1个月左右,进入块茎迅速膨大期,若土壤干旱要大水浇透。秋季,注意排水防涝。 [5]
采收
10月下旬至11月,茎叶全部枯萎时,开始收获块茎。块茎贮藏主要是保温防冻,适宜温度为2-4℃,相对湿度80-85%。可堆藏、埋藏或窖藏等。在温暖的中国南方和长江流域,可随收随上市。零余子必须成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