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除了使用必要的药物外,主要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主要方法有: (l)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内容有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在脑血管病卧床期,主要进行体位转换、被动运动、保持良肢位、起坐训练以减少压疮、关节孪缩等并发症,为日后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离床期应进行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起立训练以促使患者肢体功能的提高;在步行期则主要以步行训练、改善步态为主。为了增进运动功能,常采用多种治疗技术的综合康复方法。 (2)作业疗法。作业疗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最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方法。主要训练包括运动能力训练、认知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自助器具使用训练等。 (3)语言疗法。可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诊断出障碍类型,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剌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 (4)心理疗法。有效的心理治疗能增强患者的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主要方法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理性情绪和行为疗法等。 (5)文体疗法。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支持运动项目及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提高, 并且可以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有轮椅技巧、偏瘫体操和各种球类运动等。 (6)其他疗法。理疗、水疗的应用均有特殊的作用。祖国传统医学利用针灸、中药配合康复也具有独到之处。
㈡ 偏瘫患者足内翻矫正方法
在临床当中脑受伤恢复正常的时间,一般在2-3周左右,但是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价。因为在临床当中,脑受伤的概念十分宽泛,有的人相对来讲病情比较轻,比如脑震荡、脑外伤反应等等,这种对大脑实质不会产生特殊影响,如果病人没有其他并发症发生,1-2个周也能够恢复正常,基本上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有的脑受伤相对比较严重,比如弥漫性轴索损伤、脑疝等等,这种很多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才能更好的保住患者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后续才能有更好的恢复,所以这样的患者恢复有可能需要1-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一定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评判
㈢ 偏瘫病人怎样练习走路
摘要:偏瘫病人下地走路的训练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康复治疗。以下几点应值得注意:1练习走路的时间不宜过早。偏瘫初期,病人肌肉处于弛缓极端,偏瘫侧关节控制能力下降。如果过早地让病人练习走路,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容易造成肌肉、韧带或关节的损伤,为今后的步行训练带来更多的困难。2练习走路应适时。如果具备了步行训练的条件而迟迟不进行训练,就会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骨质疏松等合并症。3训练方法要科学。应根据偏瘫病人病因、病灶部位、病灶大小、患病时间长短、年龄大小、合并症的多少等不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4不要盲目追求步行的距离和速度。偏瘫病人在康复的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痉挛期这个阶段,这是病人功能改善的关键性阶段,盲目追求步行的距离和速度,就会因过度紧张、疲劳,使痉挛加重,影响病人的康复。5不可忽视姿势的矫正。偏瘫病人的异常步态种类很多,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如不设法进行及时矫正,异常步态就会随着锻炼而不断得到强化。这些错误的动作不仅影响外观,而且由于肌肉的异常收缩消耗能量,使病人易疲劳,不能长距离行走,有些异常步态还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经常出现跌倒的危险。
㈣ 目前治疗偏瘫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轻微偏瘫患者常有以下表现:
1、头晕、头痛或一过性眩晕
2、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站立不稳;
3、恶心、呕吐;
4、神志恍惚或嗜睡;
5、突然说话不利或说不出话来等症状变现。他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造成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偏瘫最好的治疗方法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脑血管病患者约有80%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主要是偏瘫痉挛模式,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模式。在脑血管病卧床期,主要进行体位转换、被动运动、保持良肢位、起坐训练以减少压疮、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为日后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离床期应进行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起立训练等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提高;在步行期则主要以步行训练改善步态为主。为了增进运动功能进行的运动训练,常采用多种治疗技术的综合方法及运动再学习疗法,以达到恢复肢体运动的目的。
㈤ 偏瘫患者异常步态的正确矫正方法是什么
其实,通过步态分析来评估患者是否行走功能异常,来确定治疗方案。对于平时接触到的异常步态,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傻傻分不清楚?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几种异常步态以及具体矫治方法。
1.足下垂步态
是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典型步态。由于髋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迈步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双膝内侧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矫治方法;
助行仪通过弹性绑带固定在偏瘫患者小腿上,能够模拟正常人行走时发出的脑神经信号,同时智能操控患者的肌肉,补充行走确切的力量;同时反馈回到患者大脑病灶区,重塑新的脑功能区,最终实现患者行走自如,恢复健康
㈥ 偏瘫病人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偏瘫的站立和行走训练
1、适用对象:偏瘫下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但站起来和行走有困难,或姿势异常者。
2、目的:
(1)使患者能从座位站立起来,增强下肢肌力,并能站稳
(2)改善平衡能力,纠正异常步态
(3)提高步行能力,尽可能达到正常行走。
3、方法
(1)站立的训练:
第一步:患者坐位,双足平放在地下,双手叉握并放在面前的小桌上(双上肢尽量伸直)
第二步:训练者站在患侧,一手扶持换膝,另一手放在患者臀部。
第三步:嘱患者上身前屈,抬臀站起。
(2)患侧下肢负责训练:
第一步:训练者双手扶住患者髋部,让患者尽量站直,并用换腿负重。
第二步:键腿向前跨出半步,或踏在前方的矮凳上。
(3)训练患腿向前迈步:
第一步:患者站立,并尽量站直,用键手扶栏杆。
第二步:训练者在患者侧后方,一手扶患者髋部,另一手帮助患脚先向后退一步,再向前迈一小步。
(4)在侧方站在患者行走:
第一步:训练者站患者侧,一手握住患者使其掌心向前,另一手放在患侧腋下。
第二步:帮助患者缓慢行走,并纠正异常姿势。
(5)在后方帮着患者行走:
第一步:训练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扶住患者髋部,并让其站直。
第二步:在抬起健侧下肢时,协助患者用患侧下肢站稳,并将身体重心缓慢前移。
第三步:在抬起患侧下肢时,协助患者将患侧髋部向前、向下转动。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训练只能缓解病情,想要治疗疾病,必须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才是关键。
㈦ 偏瘫步态
矫形器是可以改善步态的。究竟纠正到什么程度,视情况而定。
㈧ 步态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啊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㈨ 异常步态的矫正方法。
你好,可以通过矫正鞋,矫正鞋垫,这些都可以帮助矫正患者的脚部变形的情况。具体请况要去医院确认治疗。
㈩ 中风偏瘫康复训练方法有哪几种
卧床时的良肢位摆放,维持关节活动度,;床上的坐位训练,即躯干肌的训练,翻身坐起训练,卧位的上肢训练,Bobath握手举手等。床椅转移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手功能的作业训练;吞咽言语训练等。总之康复训练的原则是:全面、正确、持续、主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