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你还知道哪些计数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计数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28 14:32:24

㈠ 计数有几种方法

【1】.结绳计数,绳子每打一个结代表一个或一次,以此类推.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
例如: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
结绳记事(计数):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
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
其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到了今日,已没有人再用这种方法来记事,然而,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结则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

【2.】筹码计数,每一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以此类推.

㈡ 古代常用的计数方法有哪些

1、结绳计数,由两条绳组成,每条上有两个结,再把两条绳结在一起,用过绳子的绳结达到计数的目的,是比较原始的计数方法。

2、书契,发明晚于结绳,而且是代替结绳之用的,就是刻、划在竹、木、龟甲或者骨头、泥版上留下刻痕,留下“记”号,以达到计数的目的。

3、算盘,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和计数工具。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4、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这个计数方法简便易懂,受很多人欢迎。据说这种方法最初是戏院司事们记“水牌账”用的。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㈢ 古人计数方法有哪些

1. 手指计数:利用两只手的十个手指。亚里士多德指出:十进制的广泛采用,
只不过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具有10个手指这一事实的结果。
2. 石子记数:在地上摆小石子,但记数的石子堆很难长久保存。
3. 结绳记数:在一根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事物的多少。比如今天猎到五头羊,就
以在绳子上打五个结来表示;约定三天后再见面,就在绳子上打三个结,过一天解一个结;等等。
秘鲁的印加族人(印第安人中的一部分)古时(公元前1500年前)每收进一捆庄稼,就在绳上打个结,用来记录收获的多少。
中国古代文献《周易 系辞下》有“上古结绳而治”之说。“结绳而治”即结绳记数或结绳记事。
结绳记数这种方法,不但在远古时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来。宋朝人在一本书中说:“鞑靼无文字,每调发军马,即结草为约,使人传达,急于星火。”这是用结草来调发军马,传达要调的人数。
其他如藏族、彝族等,虽都有文字,但在一般不识字的人中间都还长期使用这种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就收藏着一副高山族的结绳,由两条绳子组成:每条上有两个结,再把两条绳结在一起。
4. 刻痕记数:1937年在维斯托尼斯(摩拉维亚)发现一根40万年前的幼狼前
肢骨,7英寸长,上面有55道很深的刻痕。这是已发现的用刻痕方法计数的最早资料。直到今天,在欧、亚、非大陆的某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牧人用在棒上刻痕的方法来计算他们的牲畜。

阅读全文

与你还知道哪些计数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花仔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424
土壤中的三甲苯用什么分析方法 浏览:403
第一次看旗手训练方法 浏览:631
花椒油食用方法 浏览:331
液压机活塞环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952
如何发展新客户方法报告书 浏览:45
如何治白发有效的方法 浏览:656
新手妈妈如何使用催奶方法 浏览:264
用什么土方法能把稻谷晒干 浏览:251
如何运动自然流产最快方法 浏览:376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弹力带 浏览:685
真假铁铜银鉴别方法 浏览:581
控制应对方法有什么 浏览:921
导入式教学方法专家型教师 浏览:11
腿疼膝盖内侧疼的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1005
口欲症的正确治疗方法在线看 浏览:620
幼儿园雪花片教学方法 浏览:818
镀锌板上锌量检测方法 浏览:125
小沫沫的生存方法视频 浏览:615
新课标新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