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间木雕雕刻的方法有哪五种
1、浙江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不用多说,大家都很熟悉,不仅是四大名雕之首,更是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木雕流派。
多以多层次的浮雕为主,在技艺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手法。
而且题材多以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为主,雕刻出来的工艺品不仅层次比较分明,更能够突出主题。
2、云南剑川木雕
剑川有着“木匠之乡”的美誉,木雕历史也是十分悠久,之前的时候剑川木雕主要表现在建筑方面,多用浮雕手法。
现在的剑川木雕,将传统与现代的木雕技艺相结合,逐渐突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雕工艺品。
3、福建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也是汉族民间的雕刻艺术之一,据历史记载,莆田木雕时兴在唐宋时期,在明清开始盛行。
主要以精致细微的透雕为主,但是也运用圆雕、透雕、浮雕等手法,有着比较简洁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比之下,莆田木雕有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与审美相结合,做工细致,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4、广东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在木雕的艺术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木雕流派,以金漆镂空雕最为着名。
雕刻手法多以凹雕、凸雕、圆雕、多层镂空雕、单层镂空雕这五种为主,其中多层的镂空雕最为突出。
5、江苏苏州木雕
很多人都知道苏州园林,未必会知道苏州木雕。
苏州木雕有着独特的汉族文化特征,雕刻的木雕工艺品种类比较繁多,多用镂雕、凹雕、凸雕等手法,雕刻而成的木雕工艺品有着立体感强的特征,艺术效果比较明显。
❷ 木雕技法需要的工具和技巧有哪些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在一些古代园林、古建筑或现代的一些建筑中会经常看到一些用木头雕刻的工艺品。小编了解到,木雕是雕塑种类中的一种,是我国的民间工艺,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木雕技法也因此得以流传至今。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木雕技法和它所需要的工具以及技巧都有哪些。
木雕技法的介绍
我们所看到的木雕技法,就是在创作木雕的过程中创作者对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消减木头,消减木头,就是所谓的雕和刻。雕和刻可以解释为从外向内的减去木头,慢慢将想要表达的形体表现出来。在这个做减法的造型中,体会的是作品在脱胎换骨的快感。醇正的木雕技法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刀木合一的境界。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木雕技法。木雕技法的制作过程,其魅力是其他材质的雕塑制作无法达到拥有的。
木雕技法需要的工具
木雕中需要的刀具种类繁多,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坯刀”,主要用于掘细,就是把一块木头一步一步削减的刀具;另一类刀具叫做“修光刀”,主要用于造型完成后的光泽度修改。初学木雕技法的人在选择刀具时,首先都是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用途的。再将这两类刀具讲的细些,刀具中还有圆刀,这种刀具在雕刻传统的花卉上有很大用处,比如花叶、花瓣及花枝干的圆面都需用圆刀来处理。而平刀则在多用在瑞典和苏联的木雕人物中,有强烈的趣味性。斜刀主要用在木雕的关节角落和镂空狭处剔除多余和修光。刻人物眼角时,也多用到斜刀。而料刀刻出的毛发效果非常生动自然。无论是掘细刀类还是修光刀类,在木雕技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木雕技法中的技巧
掌握了木雕技法中需要的工具,下一步小编就带大家熟悉下木雕技法中有哪些适用的技巧。
通常拿到的木头是木雕的粗坯,即所谓的雏形。凿粗坯时要注意留有余地,要适当的放宽。而凿粗修过的木雕时,要先从整体着眼,调整比列和各种布局,然后将具体形态逐步落实并成形,此时主要是要为修光留有余地。修光时刀迹应该清楚细密,从细节处着手会方便一些。打磨时要根据作品需要,将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理想效果。着色上光时要用到硬毛刷、小硬毛笔和一只调色缸。着色的颜料要用水粉、水彩或皮鞋油。其特点是有较强的渗透性。上色后不要立刻擦干,要等完全干透再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的木雕技法和其所需要的工具以及相关技巧了解木雕技法的相关信息后,不妨用木头来尝试一番,也许你手中平凡的木头也能变成一件独一无二的木雕工艺品。
❸ 雕刻是怎样的呢
雕刻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除湿
带有过多水分的木头是不能进行雕刻的,湿木时间一长便会变形,所以必须对其进行
干燥处理,由于受阳光曝晒会导致木头变形,开裂,因此通常的除湿方法是将木
头放于阴凉干燥处或地下室,让其自然阴干。
二、描形
将选好的木块进行必要的砍削刨光后,在其上用笔描绘出所要雕绘的图案或形状大
样。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图案,图形可用不同色线代表。也有不描形只打一点部位记号
或简单轮廓便进行雕刻的,但多数雕刻特别是精细木雕,描形被视为是一种必经得过程
和必具的功夫。
三、雕镂
雕刻的方法主要由浮雕、镂空雕、凹雕、三种。浮雕又称阳刻,即将非图案的空白
部分雕凹,使图案凸出,令其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这是一种常用的雕法,镂空雕,有
称镂雕、透雕、即将非图案部分雕空使其空处透露能见对面。镂空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
雕刻方法,在建筑木雕和家具木雕中较为常见,它能使雕刻作品产生惟妙惟肖的立体感。
故常用于木雕饰物主要部位。建筑中的镂空木雕。如格扇门,一般为二层或多层重叠交错
而成,底层皆为网状木地,其余层为图案,层数越多造型就越丰富。越能显示出工艺的高
超,凹雕又叫阳刻,是反图形刻成的低于画表面的技法.使用亦较多.浮雕、镂空雕常饰
于门二分之一以上处,而浮雕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下处,凹雕在文字装饰板和图形饰板上使
用较多。
在雕刻工具的运用上,除常用的雕刀、凿、才锤、推刨、斧、锯、锥、锉等外,根据
不同情况还须专门制造一些特殊的工具如勾刀、钻子、线锯、各形凿子,锉子等。木雕艺
人同时也是铁匠(或熟悉打铁),常依具体需要打制各种工具,以保证各类复杂图形能够
雕好。
四、打磨
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外形较粗糙,因而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
木工锉,细质砂石、动物生皮、树木纤维、毛树叶、草灰砂等硬的或韧性好的自然物做
成,现在多用砂纸进行打磨。
五、光面与上料
过去在打磨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光面或上料(涂漆)。有许多木雕是不上漆的。
如大量民宅阁扇窗和日用家具,为了防止其开裂、渗水和腐坏,或刷一层紫土、桐油,
或刷数道火酒漆,或擦抹少许生香油,核桃木做的家具则用核桃仁在上面擦抹,让油质
自然的渗入木质。有些木雕用矿物质颜料进行上色,有些还贴金并加镶嵌。上料的木雕要
用生漆,茶几、春凳、八仙桌等用的比较多。为透出木质和木纹,用清光漆刷的也不少,
现在多用工艺油漆兔刷,少量还是诸如油画颜料,油漆,宣传色等加以彩绘。有些上油漆
的乍看虽比传统不上料或只上桐油、火酒之类的木雕鲜艳亮丽,但在观赏品味和朴雅的感
觉上却远比传统木雕耐看。
雕刻这东西纯属兴趣与艺术的结晶,建议要有足够的耐性!
❹ 木头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
木雕在木质的选用上比较的讲究,太硬的木材不容易雕刻,太软的木材不易保存,
直丝的木材容易缺损,在选料上必须软硬兼顾,选择质地细密而又畅通,坚韧牢实的木材
为之。核桃木、紫檀木、紫柚木、香檀木、青皮木、椿木是运用较多的木材。由于香樟树
和椿树具有天然的抗病虫能力,而且质地细腻柔韧,材源丰富,所以使用较普遍,核桃木
青皮木、水冬瓜木、豆花木、楸木、野樱桃木、杜鹃木等使用也较多,紫檀木由于生产量
小,比较昂贵,使用较小,此外,还有许多地方产的杂木、松木。各地工匠习惯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当地出产的或容易获得的合适木材。
木雕的制作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除湿
带有过多水分的木头是不能进行雕刻的,湿木时间一长便会变形,所以必须对其进行
干燥处理,由于受阳光曝晒会导致木头变形,开裂,因此通常的除湿方法是将木
头放于阴凉干燥处或地下室,让其自然阴干。
二、描形
将选好的木块进行必要的砍削刨光后,在其上用笔描绘出所要雕绘的图案或形状大
样。不同位置、不同层次的图案,图形可用不同色线代表。也有不描形只打一点部位记号
或简单轮廓便进行雕刻的,但多数雕刻特别是精细木雕,描形被视为是一种必经得过程
和必具的功夫。
三、雕镂
雕刻的方法主要由浮雕、镂空雕、凹雕、三种。浮雕又称阳刻,即将非图案的空白
部分雕凹,使图案凸出,令其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这是一种常用的雕法,镂空雕,有
称镂雕、透雕、即将非图案部分雕空使其空处透露能见对面。镂空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
雕刻方法,在建筑木雕和家具木雕中较为常见,它能使雕刻作品产生惟妙惟肖的立体感。
故常用于木雕饰物主要部位。建筑中的镂空木雕。如格扇门,一般为二层或多层重叠交错
而成,底层皆为网状木地,其余层为图案,层数越多造型就越丰富。越能显示出工艺的高
超,凹雕又叫阳刻,是反图形刻成的低于画表面的技法.使用亦较多.浮雕、镂空雕常饰
于门二分之一以上处,而浮雕饰于门二分之一以下处,凹雕在文字装饰板和图形饰板上使
用较多。
在雕刻工具的运用上,除常用的雕刀、凿、才锤、推刨、斧、锯、锥、锉等外,根据
不同情况还须专门制造一些特殊的工具如勾刀、钻子、线锯、各形凿子,锉子等。木雕艺
人同时也是铁匠(或熟悉打铁),常依具体需要打制各种工具,以保证各类复杂图形能够
雕好。
四、打磨
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外形较粗糙,因而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
木工锉,细质砂石、动物生皮、树木纤维、毛树叶、草灰砂等硬的或韧性好的自然物做
成,现在多用砂纸进行打磨。
五、光面与上料
过去在打磨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光面或上料(涂漆)。有许多木雕是不上漆的。
如大量民宅阁扇窗和日用家具,为了防止其开裂、渗水和腐坏,或刷一层紫土、桐油,
或刷数道火酒漆,或擦抹少许生香油,核桃木做的家具则用核桃仁在上面擦抹,让油质
自然的渗入木质。有些木雕用矿物质颜料进行上色,有些还贴金并加镶嵌。上料的木雕要
用生漆,茶几、春凳、八仙桌等用的比较多。为透出木质和木纹,用清光漆刷的也不少,
现在多用工艺油漆兔刷,少量还是诸如油画颜料,油漆,宣传色等加以彩绘。有些上油漆
的乍看虽比传统不上料或只上桐油、火酒之类的木雕鲜艳亮丽,但在观赏品味和朴雅的感
觉上却远比传统木雕耐看。
❺ 树干的雕饰方法有哪些
盆景对树干的雕饰尤为重视,对真柏、杜松、虾夷松等树种的树干进行细致的雕饰!
————
从野外掘取的老桩,一般树干已无法弯曲,但作些雕饰工作是必要的,否则显得粗野,缺乏艺术情趣。经过雕饰,能使树木变得古朴,提高了观赏性。
那些长得慢的树种,在盆中长势受到了抑制,截去大枝的伤口很难愈合。这些人工锯截的痕迹,通过细致的雕琢,便可显出自然枯朽的形态。为了使年轻的树木假冒树树龄,常将干上的部分树皮剥去,对木质部进行雕饰,一般只在树干的下面进行雕琢。上下树皮必须相连,否则会影响生长,甚至死亡。近年来,日本盆景对树干的雕饰尤为重视,对真柏、杜松、虾夷松等树种的树干进行细致的雕饰,形成一种称作“猞猁干”的姿态,苍古雄伟,奇趣非凡。
较粗的直干需要弯曲的,曲前先要用麻皮包扎树干,并在树干弯曲处的外侧先衬入一条麻筋,增强树干的韧度,以防树干弯曲时断裂。如树干较粗,弯曲有困难,可在树干要弯曲的这一段中间,用凿子纵向开1个槽,深达木质部的三分之二以上。然后再用上法在树干上包扎麻皮,劈槽处应在弯曲部位的旁侧,否则树干弯曲后,伤口会裂开,难以愈合。树干弯曲后可用铁丝吊住。树干劈槽的,两个月后会逐步愈合,不影响成活。
❻ 红木烘干的方法都有哪些
红木是国内一类珍贵木材约定俗成的总称。经研究确定33 个树种,归为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8 类,隶属于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5属。其中主要是紫檀属和黄檀属,并且绝大多数是从东南亚、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口。红木质地细腻、坚硬、沉稳、色深气显,特别适合于制作具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工艺雕刻品、装饰品及传统古典的高档家具,自明清以来,传统工艺制作的高档家具在中国及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被世人誉为世界家具中的东方瑰宝。
红木家具源于明式家具,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自明末以来,特别是清代雍正、干隆以后,我国的优质硬木家具主要采用红木制造。红木主要采用中国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木家具越来越深受国人的喜爱,红木家具的传统加工方法是手工作坊, 生产周期长, 效率低。如使红木达到气干、尺寸稳定状态就需存放数年,这种生产方式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化生产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制作家具前要对红木进行干燥处理,很多生产企业在生产红木家具时也进行了干燥处理,但由于干燥方法不当和技术水平有限,红木干燥处理不到位,木材的水分含量还是过高。只有运用合理的干燥工艺和技术,才能保证红木家具的生产质量。
2 常用红木干燥方法及特点
2.1 常规干燥法
常规干燥法是木材加工企业中使用最多、结构形式很多的一种干燥木材的方法。按供热方式可分为常规蒸汽干燥和常规炉气干燥,常规干燥窑窑体有砖混结构、金属结构,容积变化范围很大,装材量小的为几个立方米,大的则为几百立方米,能满足各种生产需求;因风机布置方式不同,气流循环特征也不同;按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分有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不等;干燥工艺更是多种多样。
红木制品生产企业,在选择这种干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结合树种、产品、产量选择窑型和设备。多数红木制品生产企业年木材加工量均不大、原材料价格高、树种杂、板材规格变化多,故选容积在20~30m³左右的窑体、风机顶置式的为好,这样既可满足生产需要,且小窑气流循环较均匀合理,材堆内温、湿度差异小。(2)结合树种、木材规格合理选择干燥工艺。通常选含水率基准作窑干基准,使工艺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干燥时温度一般以低温为主,另外在进窑干燥前,可对红木进行一些预处理,如汽蒸、水煮处理,清除木材细胞内的部分内含物,使水流通道更畅,以保证干燥质量,加快干燥速度,还可使红木色泽更深些。也可先进行预干处理,将初含水率降低到纤维饱和点以下,避免在高含水率阶段出现的各种干燥缺陷。
使用常规干燥法干燥红木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所有红木种类都可干燥,且可干燥到要求的任何最终含水率,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较成熟的干燥理论和工艺技术,能够保证干燥质量;所干燥红木的油性较大,韧性较好;与气干相比,干燥周期短, 生产效率高, 占地面积小;设备不太复杂, 使用寿命长, 安全可靠,经济效果好。
缺点:干燥周期较长,5cm厚红木干燥周期基本都在60天左右;干燥设备容积较大,而红木一次干燥量都比较少,不易操作;干燥后木材还需要养生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好的使用性能。
2.2 真空干燥法
真空干燥法在国内外应用也相当多。真空干燥分间歇真空、连续真空和高频真空3种方式。通常第一种干燥法应用较多,其介质与木材热交换的原理与常规窑干法相同。真空窑窑体是圆柱体金属结构,抗压、密封性好。木材真空干燥是把木材堆放在真空窑内,在低于大气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在真空条件下,水的沸点降低,蒸发速度加快,从而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加快木材的干燥速度。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一方面表面水分向周围空气中蒸发,另一方面内部的水分不断地向表面移动。在通常情况下,木材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比木材内部水分移动的速度快得多。所以要加快干燥速度,必须设法加快木材内部水分的移动速度。在影响木材内部水分移动速度的诸因子中,周围空气的压力是决定性的因素。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不变,木材的水分移动的速度随空气压力的减小而急剧增大。此外,真空条件下,水的沸点降低,引起木材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木材表面和内部的含水率梯度增大。又因为木材表面水分剧烈蒸发的同时,要吸收大量的汽化热,引起木材表面的冷却,使得木材表面与内部的温度梯度加大。这些因素都加速了木材内部水分向表面的移动。真空条件下,干燥装置内空气稀少,不能采用通常的加热方法。为解决真空干燥时对木材的加热问题,采用间歇地中断真空,在常压下对流加热、间歇抽真空干燥。真空干燥可消除常压干燥情况下容易产生的表面硬化现象。常压热风干燥,在木材表面形成流体边界层,受热汽化的水蒸汽通过流体边界层向空气中扩散,木材内部水分要向表面移动,如果其移动速度赶不上边界层表面的蒸发速度,边界层水膜就会破裂,木材表面就会出现局部干裂现象,然后扩大到整个外表面,形成表面硬化。真空干燥时,木材内部和表面之间压力差较大,在压力梯度作用下,水分很快移向表面,不会出现表面硬化,同时能提高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降低设备运转费用。此外,在低压条件下,干燥介质中的氧气稀少,因热作用与氧化作用引起的物料变色少,基本上可以保持物料的天然色泽。
当前红木家具生产中,采用真空干燥技术干燥家具坯料的企业还很少。调查中发现,随着红木家具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很想采用一些新的木材干燥技术,缩短干燥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竞争力。但由于不清楚真空干燥对大多数进口红木板材的实际干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对该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实际应用。
使用真空法干燥红木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干燥周期短;不会形成干燥木材表面硬化;木材不变色。
缺点:干燥工艺不成熟,不能完全保证干燥质量;干燥能耗较大;木材油性、韧性降低。
2.3 蜡煮法
蜡煮木材干燥技术,利用的是化学干燥,指利用有机或者无机化合物溶液或蒸汽化做干燥介质,加热和干燥木材。就是在制作家具的过程中,把蜡放在特定的容器中,将蜡煮溶,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将开料之后的木材或毛坯家具浸入处于熔融状态的蜡中,使其完全浸泡在蜡液里熬煮。木材在蜡液这种憎水性溶液中熬煮,由于石蜡液体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木材可在高于100℃的溶液中加热,并在沸腾的状况下快速干燥。这种干燥方法可降低木材的吸温性,增强木材防腐性。中国的用蜡历史有长达三千年余年之久,早在西晋时期,就出现了蜡工艺品、蜡封、蜡抛等应用。据了解,用蜡处理家具在我国的家具制作中,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煮蜡工艺大概起源于中国的明式家具。
使用蜡煮法干燥红木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干燥时间短;干燥后的木材性能稳定能很好的适应大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蜡煮后的木材用镂雕、浮雕等雕刻的产品唯美逼真很多;比较环保,无废气产生。
缺点:干燥成本较高,需要较多的蜡和电能消耗;木材颜色变深;木质变脆,失去弹性;下锯容易跑偏,打磨容易糊砂纸;不适用所有红木,黄花梨、小叶檀就不适用。
2.4 微波干燥法
这种干燥方法的心脏设备是产生微波的电子管—微波管,干燥原理是在电磁场内极化水分,并使水分子旋转、磨擦,产生热量加热木材。由于热量不是从木材外部传入,是在被干木材内部直接发生的,沿木料整个厚度同时热透,而且热透所需时间与木料厚度无关。用微波加热木材升温速度快,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方向一致,**地加快了水分移动的速度。微波加热器有谐振腔式和曲折波导管式两种,加热器腔体上开孔以使木材进出,为防止微波泄漏,开孔大小有限制,通常被干木材厚度小于70mm。微波加热工艺比较灵活,主要以微波输入功率和间歇时间控制加热木材的温度和时间,为减少木材横断面上的含水率梯度,防止木材表面和内部收缩不均匀而产生的各种缺陷,应适当延长间歇时间,使木材内部的水分有足够时间移动到木材表面。微波干燥能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保持木材的天然色泽,干燥质量好,但干燥成本高。微波干燥也可和其他干燥方法结合起来,如与气干或常规窑干法相结合等,这种联合干燥法既降低了干燥成本,还可使干燥工艺更合理。
使用微波干燥法干燥红木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干燥速度快,干燥周期短;干燥质量好,干燥均匀,木材内应力小,节约木材;能量利用效率高;可直接用来干燥木质半成品;干燥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设备操作自动化;可解决常规窑干难干的木材的干燥。
缺点:功率过大或工艺控制不当,易产生内裂和炭化;干燥所用能源为高价位的电能,干燥成本较高;干燥设备复杂,投资较大;微波场均匀性有待改善,磁控管的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波干燥质量的提高和能耗的降低;适用范围窄,主要适宜于干燥厚方材、珍贵木材和初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附近的木材。
❼ 石膏雕刻的方法
可以自制雕刻用石膏 你可以去所在城市的美术用品店,买点石膏粉,按使用说明兑水。灌在模具里,或灌入塑料袋,然后再放在一个你认为形状满意的容器里,让带塑料袋的液体石膏充满容器。
1、 第一种:现在将你所要做的东西大概步骤简要介绍如下:
一:找个和你所需要尺寸大小差不多的纸盒或者纸箱,然后将纸盒各个边角用宽胶带密封。然后在纸盒外面用硬纸板或者木板在四周固定(防止倒入石膏后把纸盒撑破。)
二:将调好的石膏(石膏和水比例大概一比一,需要搅拌均匀)倒入纸盒中(石膏基本上五金店,油漆店大概都会有特别提示买高强石膏粉。)
三:去掉外边的壳就比较简单了。
四:如果需要雕刻那就需要到美术用品商店里去买木刻刀(三支装平刀圆刀斜口刀的基本就够用,)。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一点一点去把石膏雕下来。
五:雕刻时候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等石膏凝固(基本上不到半个小时)后就赶快把模子打开,趁湿的时候雕刻相对容易些。每次刻完可以包上一个塑料袋什么的防止干的过快。
六:趁湿的时候雕刻大概的形状,如果想精雕细刻就等石膏干的差不多了再动手。而且在刻的过程中如果刻花了就拿240号的水砂纸(当然是需要沾水的)打磨(这一步最好放到最后,等都刻完了看哪里需要打磨)。
七:用水粉或者丙烯上色。
2、第二种:用石膏弄花确实不好弄,因为石膏干的很快,而且不干的时候还沾手,只有干了以后用砂纸打磨了,你可以去买点软陶啊,现在很流行的,价格可能稍贵一些,看你做多大蛋糕了,建议你做的小一些精致一些,这样比你用之高做出来的效果好,颜色还丰富(石膏的你还得后涂颜色)。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雕塑泥先做出模型来,蛋糕很好翻的,用《洁强牌》的石膏,很好用,要想不破坏磨具的话就要用到硅胶了,买硅胶的时候会顺带给你一些硅胶固化剂,泥稿做好了用硅胶里面放点汽油,等和匀了放一些固化剂,不要放太多也不要放太少,用小刷子均匀的涂在泥上(一定要均匀)厚度再4,5毫米就可以了,然后等硅胶干了往上盖石膏,大概1厘米厚就可以,等完全干透就可以把泥从里面挖出来了,
❽ 木雕有哪些技法
选材:
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
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
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
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处理:
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8)雕干和饰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呢扩展阅读:
起源
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
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❾ 常用的泥塑方法有几种
泥塑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❿ 干工作,先实干、再巧干。知道是什么意思不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干工作,要先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然后再熟能生巧,找到工作中的技巧和方法,并运用到工作中。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