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细节描写常用方法
细节描写的方法,有4种: 简笔勾勒、工笔细描、侧面间接描写 、修辞描写。
② 写作文中把细节写好的方法
希望能帮助你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作文来不及做、作文中间卡住、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并为此而大大地降低了应考作文的得分率。但如果能采取一些应急的处理办法,则又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挽回败局,相对提高应考作文的成绩。
一、移花接木法。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
二、直接代入法。考试时,由于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前半部分的基础题中,而导致后半部分写作题时间仓促,客观上已不允许再进行仔细的构思。与其紧扣考试作文的命题及要求写一半,还不如稍偏离命题及要求完成一篇。因为阅卷者很讲究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不妨将平日自己印象较深而又在内容与写法上较为近似的文章改头换面直接代进去。
三、将错就错法。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四、编拟提纲法。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大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凑扑法。考试作文时,因为事先不曾列提纲,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情况也是较为多见的。多数考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咬笔待续,越想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想越觉得衔接不上。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中考虑过的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上策。
六、回扣标题法。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如某市有一年中考的标题是《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在记述了某件事情之后,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结尾方式,就不妨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多么不寻常的考试啊”来作结。有了这样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
七、照应开头法。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比较讲究首尾的照应,如果在应考作文一时寻找不出更好的结尾,就可以采用照应开头的方式来写。
八、画龙点睛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适当的议论往往能点明题旨、深化主题,而当应考作文最后来不及结尾时更要进行相关的议论来总结点题。这既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为文应急的措施。
③ 改变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就可以提高做事情的效率,你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吗(请列举两列)
1.将自己今天需要做的工作写在便利贴或者本子上,放在显眼的位置并给予自己心理暗示。当看到弹出的新闻之类时,思考是否比自己要做的事情更重要,如果没有,请先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2.在各个任务之间适当休息,不要一直工作或者学习。
休息方式可以选择
做点运动或者打盹,吃点东西。切记,不要选择去玩游戏或者做一些会让自己沉迷其中的事情。
④ 写好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一、选好典型细节
细节是主要人物的细节,是展示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细节.如《孔乙己》中肖像描写: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一段抓住“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出现在我们眼前,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麻木的特点.
二、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时,就需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比如写花园里的花(调动各种感官),我们可以这样写:
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花园里.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黯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花蕾,会不会开呢?我端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忽然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如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三、精心锤炼词语
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如:
①轻手轻脚地拉开门,眯着眼,透过门缝看我做什么.
“拉”、“眯”、“透”等词用得很好.
②一阵风扫来(不用“刮”、“吹”).
③树上叶子飘了一地(不用“落”),一片叶子在雨中打了个漩涡落在地上.
④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字字传神.
四、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朱自清的《春》:
①(雨)像牛毛,像花针,像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文即生活,需要观察与思考.观察,就是要关注生活细节;思考,就是从生活细节中得到启发.只有以敏锐的感受力去观察生活,才能写出成功的细节描写.
⑤ 写好细节的方法有哪些
写好细节的方法,有多运用一些白描手法,或者是带有修辞性的句子,比如说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⑥ 如何进行人物细节描写
1、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2、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3、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地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象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
⑦ 注重细节的方法
培养注重细节的好习惯,提高善抓细节的能力,才能把个人潜在的智慧和力量更有效地发挥出来,才能少走弯路,少出纰漏,在通往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稳操胜券。
你也许还记得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吧,为了把一个蛋画好,达·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停画圆圈。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把细节做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小事进行训练,形成习惯。
在体育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之所以取得冠军,就在于那么微小的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却是运动员长期训练的结果。可以说,对细节的注重与否,决定了人生的成败。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诸事繁忙之际,仍旧坚持让自己的下属不断地培养对细节关注的习惯。有一次,他的助理呈递一份计划给他,数天之后,该助理问他对其计划的意见。基辛格和善地问道:“这是你所能做的最佳计划吗?”
“嗯……”助理犹疑地回答,“我相信再做一些细节改进的话,一定会更好。”
基辛格立即把那个计划退还给他。
两周之后,助理再次呈上了自己的成果。几天后,基辛格请该助理到他办公室去,问道:“这的确是你所能拟定的最好计划了吗?”
助理后退了一步,喃喃地说:“也许还有一两点细节可以再改进一下……也许需要再多说明一下……”
助理随后走出了办公室,手上拿着那份计划,下定决心要研拟出一份任何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必须承认的“完美”计划。
于是,这位助理日夜工作,有时甚至就睡在办公室里,三周之后,计划终于完成了!他非常得意地跨着大步走入基辛格的办公室,将该计划呈交给国务卿。
当听到那熟悉的问题“这的确是你能做到的最最完美的计划了吗”时,他激动地说:“是的。国务卿先生!”
“非常好。”基辛格说:“这样的话,我有必要好好地读一读了!”
基辛格虽然没有直接告诉他的助理应该做什么,但是他通过这种严格的要求来训练自己的下属怎样才能注重细节,完成一份合格的计划书。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先生曾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财会班的本科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连续三次都是错误的答案,虽然他所说的数据都非常接近,但是这对于财务所要求的精确性来说,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与实际情况差之千里。
对于这种情形,放在大学的课堂上无所谓,但如果放在企业里,这个学生肯定完了,领导看到你第一次错了就非常生气,第二次错了,就觉得你这个人不行了,第三次错了,可能你就被炒鱿鱼了。因此,员工进入企业一定要训练,而且任何的小事都要训练。
尽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之类的道理,人们已是耳熟能详,对细节的重要性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然而能够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
培养注重细节的习惯,是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培养:
重在坚持。细节是一种思维与行动意识的高效组合。谁都想做好每件事,但有的人就是做不好,一件事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但问题就是发生了,原因就是没有坚持细节习惯的培养:一段时间做到了认真执着,一段时间又懒散松懈,做事有头无尾,总是半途而废,这样就无法真正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培养习惯是经过“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经过“韦编三绝”,最终实现“百炼成钢”的一个过程。每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成功品质与能力,都是由无数个细节习惯的积累而成的。因此,一旦养成良好的细节习惯,就不会再被刻意坚持好习惯与纠正坏习惯的矛盾心情所累,相反那种水到渠成、收放自如的自控能力会让你于轻轻松松中胜人一筹。
改变观念。不注重细节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对其他注重细节的人和事也不会正确对待,比如,他们会给精打细算的人冠以“斤斤计较、小家子气”的称谓,对善意的提醒会恶言相加,对关系自己生命安全的问题却常抱有侥幸心理,这都是主观上未对细节重视的行为体现。只有在思想上对细节足够重视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因此,要成为优秀员工,首先要改变旧观念,提倡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
从点滴小事做起。细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之中。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上班不要迟到,下班时不早退,不因私事影响工作,良好的工作态度是细节;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养成随手关灯、关门窗的习惯是细节;所出具的数据、撰写的文章、产品的工艺指标都做到没有差错是细节;对经手的事,从时间、地点的确定,到准备什么、如何应对都有全盘考虑是细节;生活中对同事、朋友的一句问候、一声劝勉,累时端上一张椅子,渴时递上一杯水是细节;生产中减少跑、冒、滴、漏,实现安全无事故、设备无故障、装置长周期运行是细节;对每一个工艺指标的变化,每一台设备的维护及运行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都是细节。当养成关注细节的习惯后,你就会发现,无论待人接物,还是工作进展,都会顺手许多,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每个人都兼具感性与理性,对大小琐事都想用理智作衡量是不可能的,而且大部分行为都是以感情为出发点的,这是人性真实的一面。通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便耿耿于怀,动辄勃然大怒,血液充满脑部,根本无法自我控制,等到情绪过后,才来懊悔当初,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因个人某方面致命的弱点或缺陷而归于失败的人不在少数。这样的人,一定要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克服浮躁的情绪。要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自己的不足,既要自我崇尚、有信心,更要自我检查、随时修正,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只有能自我克制的人,才能不为外界环境所左右,静下心来的时候才能更加做好细节的小事。
对自己一定要“苛刻”。养成任何好习惯,都要从严要求自己。每天做好工作计划,准备好备忘录,事无巨细一件一件地完成。正如人们所说的,完成一件小事比计划中的大事更有效。对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要身先士卒,争取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位,不能敷衍了事。只有在一系列细枝末节上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一直困扰自己的粗心大意的毛病渐渐地销声匿迹。
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一个人想同时追两只兔子,最后只会一无所获。有道是“十年磨一剑”,中国古代的铸剑师为了铸成一把好剑,必须在深山中潜心打造十几年。可见,专注能够保证工作效率的最大发挥。你必须远离那些使你分散注意力的事情,集中精力选准主攻目标,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
⑧ 作文的细节怎么描写 写细节的三种方法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⑨ 细节描写包括哪些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包括哪些描写方法
常见的描写细节的方法
1、简墨白描画细节。用白描的手法描摹细节,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动态和风貌,使其不仅逼真而且传神,有意蕴。
鲁迅《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有这样的描写:“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尽力向一匹猹刺去。”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位勇敢、富有活力的少年英雄形象。这种白描手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2、个性动作显细节。富有个性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的主要方法。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有这么一段精彩描写:“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回去,往腰里揣……”这些动作细节很好地体现了屠户的内心活动,且把他那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表现得惟妙惟肖。
3、特色语言现细节。细节描写还可以重点描述人物具有特色的语言,以其语言细节反映人物性格。
朱自清在《背影》中对他的父亲有这样的描写: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的话语很平常,却渗透了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4、巧借道具写细节。这里所说的道具,不是指“舞台道具”,而是指创造道具细节的方法——一种使细节具体化,使道具与细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技巧。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学生,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为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道具”。这种“道具”细节很有表现力,很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深化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