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怎么评价一种方法的普遍性

怎么评价一种方法的普遍性

发布时间:2022-05-26 14:41:25

Ⅰ 简述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测验法。
测验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方式,通过编制问题让学生作答并提供一定的标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信度和效度较高,因此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

(2)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绩效评估法。无论被评价者的人数是多还是少,这种方法都适用,而且这种方法评价的定性定量考核较全面。

(3)表现性评价法。
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信度和效度比较低,学生的成绩可比性差,因此评价的公平性也存在质疑。

(4)轶事记录评价法。
所谓轶事记录,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观察所获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实记录。轶事记录的最大优点主要是在于它描述的是自然情境中的实际行为,对于描绘学生最本质的行为特性可能有重要的帮助。

(5)成长记录袋。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发展性评价。它除了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它的客观存在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强调学业成绩的做法。

Ⅱ 事物的普遍性原理是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可称之为普遍性原理。

普遍性原理的几个特点:

1、普遍性,就是被普遍认可且可行的规律。

2、科学性:能被科学证实的规律。

3、适用性:能被广泛应用的规律。

(2)怎么评价一种方法的普遍性扩展阅读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对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

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普遍性的另外一层含义同类事物中包含着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Ⅲ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是哪些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第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一、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
①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两者相互依赖
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
②两者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三、意义: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Ⅳ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官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怎样的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主要是要求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5)怎么评价一种方法的普遍性扩展阅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处在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相互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世界观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Ⅵ 事物特殊性和普遍性是什么

提及“普遍性与特殊性”很多人会不知不觉得联想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很正常,因为我们在学习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是从哲学里学到的。但是在我们工作当中也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只是我们没有用哲学的解释词去定义而已。生活中有许多例子是来解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白马非马”等,都是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什么?事物的普遍性即共性,事物的特殊性即个性。共性寓于个性当中,个性中包含着共性,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在我们实际工作当中,在注重执行力的同时更需要我们注意有辩证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当中把事情考虑的周全。
许多人在工作当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点: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价值。也就是“我觉得对的就是对的,我觉得错的就是错的。”这种问题的存在就是一个经验主义,通俗一点就是强权政策,霸权主义、主观主义。实际工作当中这种例子很多,当做一件事的同时,没有在事后进行评价,而是在做的过程当中,这种也对,未雨绸缪嘛!但是,你要知道也许过程不同结果一样,达到的效果不是一样?问题来了,或许你会说:“我是在教你如何正确去做?”试问你的正确性谁来保证?或许你会说这都是经验之谈,这或许你已犯了经验主义。阅历并不代表能力,经历代替不了实力。就犹如对与错,好与坏。只是说的人多了而已,就如:“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供参考。

Ⅶ 科学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不同,可分为几个层次

3个层次
科学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不同,由低到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适用于某一门学科的具体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适用于多门学科的一般方法,第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即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

Ⅷ 哲学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举例说明下

1、客观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即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实践论。

2、.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任何事物的内部不同的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8)怎么评价一种方法的普遍性扩展阅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可变性。 因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处在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相互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世界观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Ⅸ 怎样理解事物的联系及其内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1)联系及其特点
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第四,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这一范畴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都无法理解。
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而条件又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决定的条件和非决定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不同的条件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各种条件,是我们弄清问题、解决矛盾的必要前提,对做好一切工作具有决定意义。
(2)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机械相加。要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综合地、系统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体现事物本身的根本性质,决定事物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科学的任务最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规律;而要揭示和把握规律,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各种运动变化,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
(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这一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就每一个事物和现象而言,它们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有某种联系和关系。
就整个世界而言,多种多样的具体联系把整个世界联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就一事物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言,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它们又形成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相互联系。
注意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随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联系起来。

阅读全文

与怎么评价一种方法的普遍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名着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浏览:718
家兔常用的取穴方法 浏览:745
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方法模型 浏览:636
乳头内陷治疗的方法 浏览:181
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简便方法 浏览:920
医疗机构综合能耗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浏览:990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快速方法 浏览:170
龙鱼大白片使用方法 浏览:242
学习三句半的教学方法 浏览:583
qq印象单排解决方法 浏览:642
入睡快速方法 浏览:948
毛竹串联方法视频 浏览:949
胸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 浏览:169
amd旧电脑改造方法 浏览:15
win10图标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03
2岁判断白癜风最简单方法 浏览:723
类比法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浏览:358
期货交易有哪些方法 浏览:613
高效审批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101
学生如何戒网瘾最好的方法 浏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