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检测氧化铝哪种方法好

检测氧化铝哪种方法好

发布时间:2022-05-05 14:26:55

㈠ 氧化铝厚度测量方法

1.纳米划痕仪可以测;
2.做截面,磨平,在扫描电镜下看。
3.原子力显微镜也可以做,但是好像挺麻烦。

㈡ 聚合氯化铝检测方法

1、检测指标:
2、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试剂和材料
4.2.2.1硝酸(GB/T626):1+12溶液;
4.2.2.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1401):c(EDTA)约0.05mol/L溶液。
4.2.2.3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2.2.4氟化钾(GB/T1271):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硝酸银(GB/T670):1g/L溶液;
4.2.2.6氯化锌: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7mL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二甲酚橙:5g/L溶液。
4.2.3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冷却后加入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约为3(用精密pH试纸检验),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4.2.2.4),加热至微沸。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则滴加硝酸(4.2.2.1)至溶液呈黄色。再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0.05098/m×20/500
×
100=Vc×127.45/m(1)
式中: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50
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4.3盐基度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定量盐酸溶液,以氟化钾掩蔽铝离子,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3.2试剂和材料
4.3.2.1盐酸(GB/T622):c(HCI)约0.5mol/L溶液;
4.3.2.2氢氧化钠(GB/T629):c(NaOH)约0.5mol/L标准滴定溶液;
4.3.2.3酚酞(GB/T10729):10g/L乙醇溶液;
4.3.2.4氟化钾(GB/T1271):500g/L溶液。
称取500g氟化钾,以2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加入2mL酚酞指示液(4.3.2.3)并用氢氧化钠溶液(4.3.2.3)或盐酸溶液(4.3.2.1)调节溶液呈微红色,滤去不容物后贮于塑料瓶中。
4.3.3分析步骤
称取约1.8g液体试样或约0.6g固体试样,精确到0.0002g。用20~30mL水移入250mL锥形瓶中。再用移液管加入25mL盐酸溶液。盖上表面皿,在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25mL氟化钾溶液(4.3.2.4),摇匀。加入5滴酚酞指示液(4.3.2.3),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3.2.2)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终点。同时用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作空白试验。
4.3.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百分比表示的盐基度(x2)按式(2)计算:
x2
=
(V0-V)c×0.01699/mx1/100×
100
=
(V0-V)c×169.9/mx1(2)
式中: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测定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x1——4.2条测得的氧化铝含量,%;
0.01699——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AI2O3)的质量。
4.3.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2.0%。
4.4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4.4.1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10~200ºC。
4.4.2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水,充分搅拌,使试样最大限度溶解。然后,在布氏漏斗中,用恒重的中速定量滤纸抽滤。
将滤纸连同滤渣于100~105ºC干燥至恒重。
4.4.3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含量(x3)按式(3)计算:
x3=
m1-m2/m
×
100(3)
式中:m1——滤纸和滤渣的质量,g;
m2——滤纸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4.4.4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3%,固体样品不大于0.1%。
4.5pH的测定
4.5.1试剂和材料
4.5.1.1pH=4.00的苯二甲酸氢钾(GB
6857)pH值标准溶液;
4.5.1.2pH=9.18的四硼酸钠(GB
6856)pH值标准溶液;
4.5.2仪器、设备
4.5.2.1酸度计:精度0.1pH;
4.5.2.2玻璃电极;
4.5.2.3甘汞电极。
4.5.3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pH4.00及pH9.18的标准溶液进行酸度计定位。再将试样溶液倒入烧杯,将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测其pH值(1min内pH值的变化不大于0.1)。
4.6硫酸根(SO42-)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4.6.1方法提要
在0.04~0.07mol/L的盐酸介质中,硫酸盐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将沉淀灰化灼烧后,称重即可计算出硫酸根的含量。
4.6.2试剂和材料
4.6.2.1盐酸(GB/T622):1+23溶液;
4.6.2.2氯化钡(GB/T652):50g/L溶液;
4.6.2.3硝酸银(GB/T670):1g/L溶液;
4.6.3分析步骤
称取约1.8g液体试样或约0.6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是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和35mL盐酸溶液(4.6.2.1)煮沸2min。趁热缓慢滴加10mL氯化钡溶液(4.6.2.2),继续加热煮沸后冷却放置8h
以上。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蒸馏水洗涤至滤液无CI-[用硝酸银溶液(4.6.2.3)检验]。将滤纸与沉淀置于已在800ºC下恒重的坩埚内,在电炉上灰化后移至高温炉内,于800±25ºC下灼烧至恒重。
4.6.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根(SO42-)含量(x4)按式(4)计算:
x4=(m1-m2)×0.4116/m×
100=(m1-m2)×41.16
/
m(4)
式中:m1——硫酸钡沉淀和坩埚的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成硫酸根的系数。
4.6.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4.7氨态氮(N)含量的测定
4.7.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使试样在pH小于7
的条件下均相沉淀,取其上层清液用钠氏比色法测定氨态氮。
4.7.2试剂和材料
4.7.2.1硫酸(GB/T625):1+35溶液;
4.7.2.2碳酸钠(GB/T639):30g/L溶液;
4.7.2.3酒石酸钾钠(GB/T1288):50g/L溶液;
4.7.2.4无氨蒸馏水;
4.7.2.5氨态氮标准储备溶液:1.00mL溶液中含0.1mgN;
4.7.2.6氨态氮标准溶液:1.00mL溶液含有0.010mgN;
用移液管移取10mL氨态氮标准储备溶液(4.7.2.5),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氨蒸馏水平线(4.7.2.4)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4.7.2.7纳氏试剂。
4.7.3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4.7.4分析步骤
4.7.4.1工作曲线的绘制
a.在六只5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氨态氮标准溶液(4.2.7.6)0、2.00、4.00、6.00、8.00、10.00mL,加入无氨蒸馏水(4.7.2.4)至刻度。
b.加入1mL酒石酸钾钠溶液(4.7.2.3),塞紧摇匀。然后再加入2mL
纳氏试剂(4.7.2.7)
,塞紧摇匀。静置显色10~15min。
c.在波长10625px处,用25px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d.以氨态氮含量(µ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7.4.2测定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用无氨蒸馏水(4.7.2.4),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氨蒸馏水(4.7.2.4)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5mL此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5mL硫酸溶液(4.7.2.1)
和20mL无氨蒸馏水(4.7.2.4)
摇匀。加入5mL碳酸钠溶液(4.7.2.2)
再摇匀。用无氨蒸馏水(4.7.2.4)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倒入干净干燥的100mL量筒内静置2h。
移取量筒内50mL上层清液置于50mL
比色管中,按工作曲线的绘制(4.7.4.1)中b、c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
4.7.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氨态氮(N)含量(x5)按式(5)
计算:
x5=
mn×10-6/m
×
5/100
×
5/100
×
100
=
mn×0.004/m(5)
式中:m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氨态氮含量,µg;
m——试料的质量,g;
4.7.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1%,固体样品不大于0.002%。
4.8砷含量的测定
4.8.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将砷还原成砷化氢气体,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一三乙基胺三氯甲烷吸收液吸收砷化氢气体,形成紫红色物质,用光度法测定。
4.8.2试剂和材料
4.8.2.1
无砷锌(GB/T2304);
4.8.2.2三氯甲烷(GB/T682);
4.8.2.3硫酸(GB/T625):1+1溶液;
4.8.2.4碘化钾(GB/T1272):150g/L溶液;
4.8.2.5氯化亚锡盐酸溶液:
将40g氯化亚锡(GB/T
638)溶于100mL盐酸(GB/T
622)中。保存时可加入几粒金属锡,贮于棕色瓶中。
4.8.2.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一三乙基胺三氯甲烷吸收液:
称取1.0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研碎后,边研磨边加入100mL三氯甲烷(4.8.2.2)。然后加入18mL三乙基胺,再用三氯甲烷(4.8.2.2)稀释至1000mL
,摇匀。静置过夜。用脱脂棉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中保存。
4.8.2.7砷标准储备溶液1.00mL溶液中含0.1mgAs;
4.8.2.8砷标准溶液:1.00mL溶液中含0.0025mgAs;
移取5mL砷标准储备溶液(4.8.2.7),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4.8.2.9乙酸铅脱脂棉。
4.8.3仪器、设备
4.8.3.1分光光度计;
4.8.3.2定砷器:符合GB/T6102中第5.3条之规定。
4.8.4
分析步骤
4.8.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a.
在6个干燥的定砷瓶中,依次加入0、1.00、2.00、3.00、4.00、5.00mL砷标准溶液(4.8.2.8),再依次加入30、29、28、27、26、25mL水使溶液总体积为30mL。
b.在各定砷瓶中加入4mL硫酸溶液(4.8.2.3),2mL碘化钾溶液(4.8.2.4)和2mL氯化亚锡盐酸溶液(4.8.2.5),摇匀。静置反应20min。再各加入5±0.1g无砷锌(4.8.2.1),立即将塞有乙酸铅脱脂棉(4.8.2.9)并盛有5.0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一三乙基胺三氯甲烷吸收液(4.8.2.6)的吸收管装在定砷瓶上,反应50min。取下吸收管(勿使液面倒吸),用三氯甲烷(4.8.2.2)将吸收液补充至5.0mL,混匀。
c.在波长510mm处,用25px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d.以砷含量(µ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8.4.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蒸发皿中。加入10mL硫酸(4.8.2.3),在沸水浴上蒸至近干。冷却,以热水溶解(如有不溶物应过滤除去),再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保留液A用于锰、六价铬、汞的测定。
移取10mL试样溶液(4.8.4.2)于定砷瓶中,加入20mL水。然后按工作曲线的绘制(4.8.4.1)中的b、c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
4.8.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砷含量(x6)按式(6)计算:
x6=
mn×10-6
/
m×10/100
×100
=
mn×0.001
/
m(6)
式中:m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砷含量,µg;
m——试料的质量,g;
4.8.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01%,固体样品不大于0.0002%。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link?url=-A-re3Jsqj4qnsAw4c2VtyamzCshX73n-_4nyyGC

㈢ 化学高中实验会考 检验氧化铝的两性实验 要详细步骤 精确到量

如果是个人设计性的实验,何如此做
氧化铝的两性验证,即可与酸反应生成盐,也可与碱反应
1.仪器与试剂
试管
药勺
稀盐酸【(1+4)或其他浓度均可,可用稀硫酸代替】
氧化铝粉末
氢氧化钠溶液
2.步骤与现象
分别取少量氧化铝于2支试管中(A和B),A加入盐酸,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摇动。
现象是两只试管中的氧化铝都溶解了,生成无色透明溶液(氯化铝AICI3和偏铝酸钠NaAIO2)
然后向A中滴加氢氧化钠,向B中滴加盐酸,现象都是先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结论为氧化铝即可与酸反应生成盐,也可与碱反应,且与酸(碱)反应的产物可以转化,具有两性》
希望答案对你有帮助

㈣ 怎样辨别活性氧化铝球质量的好坏

活性氧化铝球质量的鉴别方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活性氧化铝球的强度测试。在整个活性氧化铝球的使用当中,自身的强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自身强度要达到85以上,只有达到这个指标,活性氧化铝球才能达到正常的使用寿命,否则使用寿命很短。

第二,活性氧化铝球外观的检测。产品中允许有一定的破碎率,但是破碎率要控制在1给百分点以下,一般的产品破碎率都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如果破碎率太高,对整个空压机的使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活性氧化铝球规格要统一。由于空压机的特殊性,活性氧化铝球的规格误差要在1厘米以下,规格浮动超标,会影响空压机的运转。

㈤ EDTA滴定氧化铝的方法

铝离子容易水解,容易形成多喝羟基配合物,在较低酸度时还会形成,含有羟基的EDTA配合物,同时Al3+与EDTA配合的速率较慢,而且对二甲酚橙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因此,用EDTA配合滴定法滴Al3+时,不用直接滴定,而通常采用返滴定或置换滴定法。我介绍一下置换滴定法:
首先用酸溶解氧化铝,并调节PH到3-4,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并煮沸,使Al3+与EDTA完全配合,冷却后调节溶液PH至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不用记录体积),然后加入过量的NH4F,加热至沸,使AI-EDTA配合物与F-之间发生置换反应,释放出与AI3+等摩尔的EDTA,反应式为:
AIY- + 6F- +2H+ == (AIF6)3- + H2Y2-
释放出来的EDTA再用Zn2+标准溶液滴定,这次要记录体积啊!
这样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氧化铝的量了。

㈥ 聚合氯化铝中氧化铝的测定

检测聚合氯化铝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方法如下:
将炉渣称重、粉碎、加入盐酸溶液(浓度已知)搅拌、过滤称重计算含量。
称重:去一定量炉渣粉碎,称取m1克,将试样用足量0.1molNaOH溶液处理,过滤,水洗滤渣、容器三次,洗液也倒入滤液中。加入多量盐酸溶液,直到沉淀完全溶解。向滤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生成沉淀。滤出到的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充分干燥后称重得重量m2,得到的是干燥的Al(OH)3,2Al(OH)3 - Al2O3,78×2 102
Al2O3聚合氯化铝含量:(m2×102/156)/m1×100%=Al2O3的百分含量。

㈦ 求助:工业活性氧化铝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氧化铝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可以使用SFY-20A氧化铝含水量测定仪,检测速度快,操作便捷、准确

如何检验铝离子

加入氢氧化钠到过量,先出沉淀,后沉淀消失,在另取一份溶液,加入过量氨水,如果只出沉淀,沉淀不消失,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铝离子。

㈨ 测氧化铝陶瓷板耐磨性用什么方法,最好有具体的设备和参数

铝陶瓷板耐磨性检测必须找专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氧化铝陶瓷片是以AL2O3为主要原料,以稀有金属氧化物为熔剂,经一千七网络高温焙烧而成的特种刚玉陶瓷。Al2O3陶瓷:氧化铝含量高,结构比较致密,具有特殊的性能,故称为特种陶瓷。Al2O3.陶瓷材料是以氧离子构成的密排六方结构,而铝离子填充于三分之二的八面体间隙中,这是与天然刚玉相同稳定的α- Al2O3结构,因此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陶瓷贴片硬度≥HRA85,仅次于金刚石的硬度,而且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十分理想,尤其是在高温氧化性介质或腐蚀介质中,陶瓷贴片的材料较之其它金属材料性能优越得多。 复合陶瓷耐磨衬板是一种以氧化铝(AL2O3)为主体的材料,辅加其它配料,经过高温1700°C烧结成的, 耐磨陶瓷管道的一种。
复合陶瓷耐磨衬板具有高硬度、硬耐磨、耐腐蚀、抗冲击特点。结构是由:陶瓷小方块与橡胶经硫化而成复合产品。耐磨陶瓷管道主要应用于钢厂料斗、矿山料斗、榴槽机械、煤炭、矿山、化工、水泥、港口码头等企业的输煤、输料系统、制粉系统、排灰、除尘系统等一切磨损大的机械设备上,均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产品。

㈩ 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的原理是什么

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实际上是测定其中的铝量,再换算成氧化铝量。常用络合滴定法,一般加入过量的EDTA,络合其中的铝及其它元素,用锌(铜,铅)标液滴定过量的EDTA,加入氟化物,加热置换出与铝络合的EDTA,再用用锌(铜,铅)标液滴定EDTA,从而求得铝量。

阅读全文

与检测氧化铝哪种方法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优卓双氧水使用方法 浏览:280
什么方法可以让月经提前 浏览:648
制定物资消耗额的常用方法 浏览:817
汽车暖气排气管的安装方法 浏览:288
五门锁安装方法 浏览:187
钢尺使用方法 浏览:277
收稻米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97
旧衣服做裤子简单方法 浏览:306
深色衣领发黄怎么变白的最快方法 浏览:509
科目三如何加减档的操作方法 浏览: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么做 浏览:840
排痘针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132
疯钓鲫的使用方法 浏览:302
如何打败僵尸的方法 浏览:747
小白摄像头使用方法 浏览:623
检测蛋白含量的方法 浏览:420
如何呵护友谊的方法 浏览:25
学生如何祛斑青少年祛雀斑方法 浏览:337
冬天给宝宝穿衣服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32
电缆安装方法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