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羊绒线手工编织时要注意什么
羊绒衫属于针织服装尤其是横机编织针织服装里的高档产品,因此羊绒衫工艺设计与普通毛衫工艺设计会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将针对成形针织服装工艺设计的几个常见注意点,结合生产实际分析羊绒衫工艺设计的特殊性,希望能给企业工艺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羊绒衫从制作工艺角度上讲,属于成形针织服装类别,在80到90年代,成型针织工艺不成熟时期,由于工艺设计上没有完全成型,羊绒衫的某些部位需要通过裁剪再缝合成形,即浪费了原料又延长了工时,随着成形针织服装技术的发展及毛衫CAD的出现,羊绒衫的工艺设计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成型编织成为一种趋势,而随着针织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羊绒的品质也越来越精良,羊绒衫工艺设计的难度与要求也在不断加大。
针织工艺设计是产品质量控制的瓶颈,针织产品只有在设计的基础上有好的标准,才会使执行者有据可循,形成标准和规范。评价一件设计成功的羊绒衫,不单是花型、款式的设计,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羊绒原料的特征,合理选用设备,正确制定工艺技术条件,运用精良的做工、特殊的后整理,使产品具有高档品的风格、良好的服用性能和外观质量。编织工艺的设计是羊毛衫产品设计中繁锁而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根据产品的款式、规格及测量方法、成品密度、回缩率、成衣工艺等诸因素综合考虑,编织工艺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毛衫产品的质量及产品的用毛率、生产效率、成本等。[1]一张合格的羊绒衫编织工艺单,是生产优良羊绒产品的重要前提条件。
无论原料是什么,各种毛衫的工艺设计原理基本相同,对于一些设计细节或特殊要求,普通毛衫工艺可以不必体现,但对于羊绒衫这样的高档产品,工艺设计必须严格要求。
1.关于腋下一次性减针问题
我们知道,在设计毛衫工艺时,挂肩弧度是由收针形成的,为穿着舒适性与美观性,腋下需要一次性收掉多枚织针,即按照编织工艺要求对多个连续线圈进行并合移圈,再将并合移圈后的空针退出工作位置,使衣片横向编织的针数一次性减少一定数量,以达到减幅的目的。
为使羊绒衫符合人体形状(图1),并且在熨烫成型后,避免衣服穿着以后侧缝不走前,前片一次性减针2-3CM,后片一次性减针1.5-2CM,这样出来的成品羊绒衫铺开在平面上,腋下部分并不平展,但更富有立体感,符合人体着装(图2),并且能够增加腋下强力,增强做工精良性。
图1
羊绒原料在编织时不容易把握工艺要求,工艺设计人员在工艺确定之后,还要进行工艺上车检查跟踪检查,监督生产车间严格按工艺标准执行。总之,在做羊绒衫工艺设计时,要结合羊绒原料的特殊性与高贵性,使羊绒衫成品符合人体形状,穿着美观大方且舒适合体,并且要注重工艺设计细节,以高品质的工艺与优良的做工体现羊绒衫的高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