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判断训练后身体疲劳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训练后身体疲劳的判断,通常根据自我感觉、体表特征和客观指标,也常采用一些比较客观的生理和心理测试方法。
1、自我感觉。疲劳时,人会感到肌肉僵硬、局部酸痛、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胸部发闷、力不从心。在恢复过程中,上述疲劳感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一部分训练任务常常是在自我感觉疲劳时进行的,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对机体产生足够深度的刺激,以实现更高机能水平的适应。
2、外部特征。这是组训者常用的判断受训者疲劳程度的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受训者面色苍白,眼神无光,连打哈欠,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动作失调、错误增多,技术规格下降等,可初步判定疲劳已达到一定程度。
3、客观指标。主要指骨骼肌的指标:肌肉力量、肌肉硬度和肌电图,循环系统指标包括心率,进行大负荷训练时期,如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10次/分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现象,如连续几天持续增长,表明疲劳累积,应调整运动负荷;如运动后心率恢复到以前状态的时间延长则可视为疲劳。
(1)锻炼效果的评定方法扩展阅读:
缓解运动疲劳的方法:
1、整理活动要重视
运动过后身体处于疲劳的状态,此时运动过后的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导致运动过后长时间的精神萎靡。这不仅降低了健身的效果,也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而且还会加大受伤的风险。因此,运动结束后一定要进行10~15分钟的整理运动。
2、健身后进行洗浴
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使心情愉悦,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促进疲劳的消除。但不要运动一结束就冲向浴室洗澡,这很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
3、进食和休息
食物的摄取应以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无机盐为主。摄入量应该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