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猪瘟怎么治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主要在大肠,特别是在回盲口附近发生纽扣状溃疡。因此,该病又叫“烂肠瘟”。不分年龄、性别、体重大小,也不分季节,一旦猪群中一头发病,会很快在全群中流行,死亡率较高。病的潜伏期平均为7天。
病猪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到41℃以上,持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眼发红,有眼眵,弓背,打冷战,走路打晃,常喜钻草堆。病初粪便干燥,后期拉稀。公猪包皮积尿,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色或红色出血点,指压不褪色。严重时出血点遍及全身,常有咳嗽。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打转转,或突然倒地、痉挛,甚至死亡。
剖检皮肤有点状出血,喉头、肾脏、膀胱均有针尖状与小米粒般大出血点(指侍燃压不褪色),脾脏有出血性梗死,回盲瓣有纽扣状溃疡。
【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平时的预防。
(1) 定期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除对成年猪普遍进行一次猪瘟兔化弱毒老毁虚疫苗注射外,对断奶仔猪及新购进的猪都要及时防疫注射。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签说明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一律肌内注射1毫升,注射后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2) 猪瘟常发疫区,仔猪出生后21~30日龄注射一次,55~60日龄仔猪余春断奶后再注射一次,保护率可达100%。
(3) 紧急免疫接种,在已发生疫情的猪群中,做紧急预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扩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时可先从周围无病区和无病猪舍的猪开始,后注射同群猪,病猪一般不注射。为加强免疫力,注射时可适当增加剂量。
(4)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猪圈消毒,提高猪群整体抗病力,杜绝从疫区购猪。新购入的猪应隔离观察30天,证实无病,并注射猪瘟疫苗后方可混群。
(5) 在猪瘟流行期间,饲养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猪消毒后,彻底消除粪便、污物,铲除表土,垫上新土,猪粪应堆积发酵。在病猪初期,可试用抗猪瘟血清给猪注射,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贰’ vc,青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和vb1的鉴别
青霉素,半衰期1-2小时
酚磺乙胺
静注后1小时血浓度达高峰 ,作用持续4~6小时
盐酸哌替啶液
消除T1/2约3~4小时
五个半衰期后基本代谢完
下个月据可以了
‘叁’ 缺少各种维生素的症状
对于皮肤和头发健康扮演重要角色的维生素B2是成长发育必须的营养素。 主要功用: 1、促进成长及细胞再生,并且与体内所有营养素的再生相关; 2、促进皮肤、指甲、毛发健康生长; 3、消除口腔、舌、唇发炎症状; 4、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 5、去除氧化脂质,预防动脉硬化;代谢脂肪,避免其囤积...于血液及肝脏。 缺乏症状: 1、成长迟缓; 2、脂漏性皮肤炎(眼、鼻及口附近皮肤脂漏且有皮肤屑及硬痂); 3、嘴唇发红,口腔炎,口唇炎,口角炎,舌炎; 4、眼睛充血,容易流泪;弱视,眼睛有异物感; 5、易有倦怠感,疲劳感,容易头晕; 6、阴道搔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