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重金属可以与显色剂发生反应,两者合在一起就会生成一种带有颜色的液体,一般的液体颜色越浓烈说明重金属含量越高,这个时候的食物就是不符合健康标准的是不能走上生活中去的。
⑵ 重金属的检测有哪些方法
重金属的检测有:
1、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无须有机破坏,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为最常用的方法。
2、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难溶或不溶于水、稀酸或乙醇的药品,或受某些因素(如自身有颜色的药品、药品中的重金属不呈游离状态或重金属离子与药品形成配位化合物等)干扰不适宜采用第一法检査的药品的重金属检查。
3、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中重金属杂质的检査。
重金属的性质:
密度在4.5g/cm3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原子序数从23(V)至92(U)的天然金属元素有60种,除其中的6种外,其余54种的密度都大于4.5g/cm3,因此从密度的意义上讲,这54种金属都是重金属。但是,在进行元素分类时,其中有的属于稀土金属,有的划归了难熔金属。
无论是空气、泥土,甚至食水都含有重金属,如引起衰老的自由基、对肌肤有伤害的微粒、空气中的尘埃、汽车排气等,甚至自来水都给肌肤带来重金属,甚至有些护肤品如润肤乳等的一些重金属原料比如镉,也是其中之一。重金属累积后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重金属
⑶ 检查重金属的方法有
金属作为地球最广泛存在的物质,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可以说几乎参与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金属应用的普遍性也就决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超然地位,也正是各种金属材料的制品的推出,才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工业的发展,自然需要质量的保证,为此金属检测就成为一门深受工业界重视的学科。我们只有通过检测吃透金属的特性,才能制造出更高质量的金属制品。
选好了金属检测标准,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金属检测的项目。检测项目可谓是金属检测的重头戏,金属出现质量问题出在哪?质量合不合格?研发靠什么依据?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金属检测的项目里。所以,金属检测选对项目是关键。下面我们就好好了解一下金属检测的那些常见项目。
金属的机械性能检测项目是最为常见的一项。毕竟我们之所以选择金属,就是看中它的各项机械性能。金属机械性能指标主要有弹性、塑性、刚度、时效敏感性、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等,而我们可以通过拉伸试验、高低温拉伸试验来检测金属的可塑性、弹性、延展性等指标。通过剪切试验、压缩试验来检测金属的刚度、强度等指标。 而扭转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则可以检测出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指标。
合金属于金属制品里面最为常见的品类。比如不锈钢、铝合金都是多种金属加工成的。于是牌号鉴定就出现了,每个金属合金都有自己对应的牌号。每个牌号对应的金属合金的成分比例也是不一样的。合金金属正是通过金属成分比例添加的多少,来决定最终表现出来的机械性能。所以化学成分分析属于金属检测常见项目之一。
进行金属的金相测试多是一些金属制品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比如金属制品出现断口问题、裂纹问题、腐蚀问题等。这些都可以通过金相分析来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组织缺陷,分布情况,晶粒度的等级等。知道了这些数据就可以根据相关的分析方法来确定问题出现的原因啦。除此之外,金相检验还可以检测焊接工艺、热处理质量、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脱碳层深度等等项目。
在金属检测中还有一个失效分析项目。顾明思议,之所以要进行失效分析,肯定是金属的某些方面出现失效问题了。而导致失效机制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我们通过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先做一个大体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收集相关的失效样品及资料,确定检测项目。通过检测得到的数据来分析失效的真正原因。失效分析实验有很多,像金相检验、老化试验、无损探伤等等都可以拿来进行失效分析。
老化试验也就是腐蚀试验。这自然是针对预测金属的服役寿命来进行的试验。很多金属制品要面对恶劣的环境考验,比如输油管道就要经受硫化物腐蚀、氧化腐蚀、析氢腐蚀,如果在海底还要经受海水腐蚀、微生物腐蚀等各种环境的考验。我们通过中性盐雾试验 、酸性盐雾试验、铜离子加速盐雾、二氧化硫腐蚀试验、硫化氢腐蚀试验、混合气体腐蚀实验等等老化试验来模拟金属制品应用场景,从而来加速其老化过程,进而就能推断其服役寿命。
⑷ 重金属的检测有哪些方法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等。
⑸ 污水处理中重金属检测方法有哪些
目前,对污水处理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最常用的方法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化学比色法和电化学分析方法。
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为石墨原子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度法等等,石墨原子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现行大多数重金属分析的标准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一些使用到的方法包括化学比色法、X射线荧光法、中子活化法、离子色谱等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联用技术等。
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般一次只能分析一种元素,检测限相对较高,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和电感耦合发射光谱法能够同时分析多种元素。但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离子色谱法、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无论是设备费用还是设备运营维护费用,成本都较高。
⑹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
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这种方法根据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AAS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度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可测元素达70多个),仪器较简单,操作方便等。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的负9次方级(10ug/L),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ug/L,甚至更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多元素同时测定尚有困难。
原子吸收分析过程如下:1、将样品制成溶液(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多种新型元器件的出现,使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用微处理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分析时间。现在已研制出气相色谱一原子吸收光谱(GC-AAS)的联用仪器,进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2原子荧光法(AFS)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虽是一种发射光谱法,但它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密切相关,兼有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两种方法的不足。原子荧光光谱具有发射谱线简单,灵敏度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线性范围较宽干扰少的特点,能够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检出限比原子吸收法要低,谱线清洗干扰少,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大,但是测定的金属种类有限。
原子荧光光谱仪可用于分析汞、砷、锑、铋、硒、碲、铅、锡、锗、镉锌等11种元素。现已广泛用环境监测、医药、地质、农业、饮用水等领域。
现已研制出可对多元素同时测定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它以多个高强度空心阴极灯为光源,以具有很高温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为原子化器,可使多种元素同时实现原子化。多元素分析系统以ICP原子化器为中心,在周围安装多个检测单元,与空心阴极灯一一成直角应,产生的荧光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计算机处理就获得各元素分析结果。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其检测原理是:重金属与显色剂一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测试手段。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有机显色剂使用较多。大多数有机显色剂本身为有色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螯合物。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高。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进行萃取浸提后比色检测。近年来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显色体系受到关注。多元配合物的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分形成的配合物。利用多元配合物的形成可提高分光光度测定的灵敏度,改善分析特性。显色剂在前处理萃取和检测比色方面的选择和使用是近年来分光光度法的重要研究课题。
4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利用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随样品中的成分及其多少变化而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测定样品中成分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分析迅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分析元素范围广、谱线简单,光谱干扰少,试样形态多样性及测定时的非破坏性等特点。它不仅用于常量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也可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其检出限多数可达10-6。与分离、富集等手段相结合,可达10-8。测量的元素范围包括周期表中从F-U的所有元素。多道分析仪,在几分钟之内可同时测定20多种元素的含量。x射线荧光法不仅可以分析块状样品,还可对多层镀膜的各层镀膜分别进行成分和膜厚的分析。
当试样受到x射线,高能粒子束,紫外光等照射时,由于高能粒子或光子与试样原子碰撞,将原子内层电子逐出形成空穴,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这种激发态离子寿命很短,当外层电子向内层空穴跃迁时,多余的能量即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并在外层产生新的空穴和产生新的x射线发射,这样便产生一系列的特征x射线。
特征x射线是各种元素固有的,它与元素的原子系数有关。所以只要测出了特征x射线的波长λ,就可以求出产生该波长的元素。即可做定性分析。在样品组成均匀,表面光滑平整,元素间无相互激发的条件下,当用x射线(一次x射线)做激发原照射试样,使试样中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荧光x射线)时,若元素和实验条件一样,荧光x射线强度与分析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谱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⑺ 重金属检查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
1、硫代乙酰胺法
在pH为3.5的醋酸盐溶液中,以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适用于大多数在水或乙醇中溶解,并在酸性下稳定的药物。
2、炽灼残渣法
取炽灼残渣项下的遗留残渣,按硫代乙酰胺法操作。适用于在水或乙醇中难溶,或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有机药物。
3、硫化钠法
在碱性下,以硫化钠为显色剂。适用于难溶于稀酸但能溶于碱性水溶液的药物。
4、微孔滤膜法
按硫代乙酰胺法操作,生成的硫化物富集于微孔滤膜上,比较色斑深浅。适用于重金属限量低的药物。
注意事项
1、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以硫代乙酰胺产生硫化氢作为显色剂,如用硫化钠试液,容易分解析出硫,引起浑浊而影响比色。在碱性溶液中,则用硫化钠试剂作为显色剂。
2、标准铅取样量在20μg左右时,适用目视观察,如小于10μg,则显色太浅,如高达30μg时,则显色太深,不利用观察与区别。
3、微量高铁离子的存在影响重金属检查,可加维生素C还原成亚铁离子消除干扰。
4、若药物本身影响重金属的检查,可加人掩蔽剂。
5、为了消除试剂可能夹杂的重金属,例如使用盐酸超过lml,氨试液超过2ml,以及用硫酸或硝酸有机破坏,或加入其他试剂时,除另有规定外,对照溶液应取同样量试药在坩埚或瓷吼中蒸干后,依法检查。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重金属检查法
⑻ 大气污染中的重金属是怎么测定的
对大气污染中的重金属的检测,目前是多种检测方法、多种行标并存的状态。而现在也有多个标准同时在制定或者编修在其中,分别有:
1、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3、原子荧光光谱法或氢化物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
4、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新标准方法。
除了以上方法外,国外标准中还有着中子活化分析法以及质子诱导X射线发射光谱法等。
⑼ 重金属检测方法有哪些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的检测方法有光度法、比浊法、斑点比较法、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等.有关国家标准均详细规定了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下列出的是食品中的铅、镉、汞和砷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1)食品中铅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其检出限为5微克/千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0.1毫克/千克;单扫描极谱法,检出限为0.085毫克/千克;二硫腙光度法,检出限为0.25毫克/千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为5微克/千克.
(2)食品中镉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其检出限为0.1微克/千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5微克/千克;光度法,检出限为50微克/千克;原子荧光法,检出限为1.2微克/千克.
(3)食品中总汞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检出限为0.15微克/千克;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0.4微克/千克(压力消解法)或10微克/千克(其它消解法);二硫腙光度法,检出限为25微克/千克.甲基汞的分析常常先用酸提取巯基棉吸附分离,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或冷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4)食品中总砷的常用检测方法有: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为0.01毫克/千克;银盐法,检出限为0.2毫克/千克;砷斑法,检出限为0.25毫克/千克;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检出限为0.05毫克/千克.
⑽ 危险固废检测的方法是什么
固体废弃物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壤 水分、pH值、有机质、金属元素全量(铅、镉、铬、铜、锌、镍、砷、汞等)、和金属元素有效态分析(有效铁、有效锌等)、氮素(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
二,污泥 挥发酚、矿物油、金属元素、总氮、总磷等;
三,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浸出液毒性检测:腐蚀性、重金属元素(铅、镉、砷、汞、六价铬、银、铜、锌、镍等)、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农药残留等。
固废检测评价机构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查,对企业生产过程与提交资料的一致性进行现场核查,确定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依据统一的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固废检测单位:
中科检测
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企业应向评价机构提交以下资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企业近两年生产经营情况说明(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基本情况、经营规模、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产品产量、年产值等);
(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采购(或接收)、消耗、库存及产品生产、出库、外销的相关报表;
(四)工业固体废物原料掺量证明材料;
(五)产品标准及工艺技术说明;
(六)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七)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物质计量统计体系等相关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八)需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固废检测报价
根据省环保厅固废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企业8372家,申报年产生量5845.2万吨,综合利用量4848.4万吨,利用率82.9%,处置量664.2万吨,处置率为11.4%,贮存量1.49万吨。
产生量最大的5个城市为韶关、湛江、阳江、广州和东莞,分别占全省产生总量的13.3%,13.1%、8.5%、8.3%和8%。
废物类型以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煤矸石、尾矿和其他废物为主,分别占产生总量的27.1%、19.4%、17.2%、11.2%、10.1%和15%。
粉煤灰、冶炼废渣、其他废物、炉渣综合利用率较高,分别达92.9%、98.9%、84.2%和77.5%,尾矿主要来源于韶关大宝山矿业、云浮云硫矿业、梅州金雁铜业、河源大顶矿业和韶关凡口铅锌矿等矿企,综合利用率较低,仅37%,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自愿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的通知》(财税〔2009〕163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财税〔2013〕23号)同时废止。
哪些企业可以申请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
一、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二、销售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禁止类、限制类项目。
三、销售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不属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综合名录》中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或者重污染工艺。
四、综合利用的资源,属于环境保护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明的危险废物的,应当取得省级及以上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许可经营范围包括该危险废物的利用。
五、纳税信用等级不属于税务机关评定的C级或D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