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血凝检测搅拌方法

血凝检测搅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26 23:12:52

㈠ 猪病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抗原和相应的抗体在动物体内或体外都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反应称为抗原抗体反应,习惯上把体内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免疫反应,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因为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血清学反应可以用已知的抗体检查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抗原测定未知的抗体。人们根据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并出现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原理,设计了许多血清学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动物体内乃至体外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性成分,而且还可以测定动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或对其抗原成分的免疫反应。在抗原—抗体复合物成不可见状态时,可以通过琼脂扩散、凝集实验以及酶标记等指示系统,使其变为可见或可测状态。

目前已知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现仅介绍几种在目前条件下规模化猪场通过学习都能做到的诊断方法:

(1)凝集试验猪病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实践中主要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抗体检测和抗原(经分离培养后)的鉴定。现举例用已知猪丹毒抗原(丹毒杆菌的纯培养液)测定被检猪血清中的抗体。其操作步骤如下:

a.材料猪丹毒凝集抗原,玻片,9号针头,酒精棉球,酒精灯,铂耳(取血环)等。b.操作用铂耳取已知抗原1滴,置于玻片上。用酒精棉球擦拭针头,铂耳在酒精灯上灼烧消毒。用针头刺破被检猪的耳静脉,以铂耳取血与玻片上的抗原等量混合,在2~3分钟内观察结果。c.结果判定出现颗粒状的凝集,为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

②试管凝集试验是一种定量法,用于测定被检血清或其他体液中有否某种抗体及其效价,可做临床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监测。在猪场中,本法常用于猪布氏杆菌病的诊断。

A.材料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抗原(1∶20倍稀释),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阴性血清(1∶25倍稀释),稀释液(0.5 %石炭酸生理盐水),灭菌小试管,1毫升吸管,试管架,待检血清等。B.操作取试管7支置于试管架上,设阳性和阴性血清及抗原对照各1支,测定管4支,以后每增加1个样品,只需增加4支测定管。

按表10示意稀释血清,加抗原,完成后每支试管内应含1毫升液体。

㈡ 血红蛋白凝胶过滤层析所需仪器、用具、物品和实验的具体方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凝胶柱层析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凝胶柱层析的基本操作技术,为进一步掌握离子交换柱层析、亲和层析及吸附层析等其它分离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原理与应用

凝胶层析又称凝凝胶过滤,是一种按分子量大小分离物质的层析方法。该方法是把样品加到充满着凝胶颗粒的层析柱中,然后用缓冲液洗脱。大分子无法进入凝胶颗粒中的静止相中,只能存在于凝胶颗粒之间的流动相中,因而以较快的速度首先流出层析柱,而小分子则能自由出入凝胶颗粒中,并很快在流动相和静止相之间形成动态平衡,因此就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流经柱床,从而使不同大小的分子得以分离。

>

凝胶过滤柱层析所用的基质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筛孔直径一致,且呈珠状颗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完全或部分排阻某些大分子化合物于筛孔之外,而对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则不能排阻,但可让其在筛孔中自由扩散、渗透。任何一种被分离的化合物被凝胶筛孔排阻的程度可用分配系数Kav(被分离化合物在内水和外水体积中的比例关系)表示。Kav值的大小与凝胶床的总体积(Vt)、外水体积(Vo)及分离物本身的洗脱体积(Ve)有关,即:

Kav= (Ve-Vo)/(Vt-Vo)

在限定的层析条件下,Vt和Vo都是恒定值,而Ve值却是随着分离物分子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离物分子量大,Kav值小;反之,则Kav值增大。因此,在同一凝胶柱上分离分子量不同的物质时,由于流动相的作用,这些分离物质将发生排阻和扩散效应。若缓冲液连续地倾入柱中,柱中物质的排阻和扩散效应也将连续地发生,其最终结果是分子量大的物质先从柱中流出,分子量小的物质则后从柱中流出。流出物用部分收集器分管等量或等时地收集起来,检测后分段合并相同组分的各管流出物,即等于把分子量不同的物质相互分离开了。其分离效果受操作条件(如基质的颗粒大小、均匀度、筛孔直径和床体积的大小、洗脱液的流速以及样品的种类等)的影响,而最直接的影响是Kav值的差异性,Kav值差异性大,分离效果好;Kav值差异性小,则分离效果很差,或根本不能分开。

分配系数Kav既是判断分离效果的一个参数,又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一个依据。从公式Kav= (Ve-Vo)/(Vt-Vo)可知,只要测出床体积Vt 和外水体积Vo 以及洗脱体积Ve,即可计算出Kav值。而凝胶床总体积Vt可用测量法得到:

由凝胶床的组成可知,床体积Vt等于外水体积Vo、内水体积Vi与凝胶颗粒实际占有体积Vg之和。即

Vt = Vo+Vi+Vg = Vo+Vi

而Vo和Vi可通过实验测得:当把分子量不同的混合溶液铺在凝胶床上时,其在内水体积和外水体积中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溶液中的分子大于凝胶孔径上限者不能进入凝胶网孔内,而被排阻在外水体积的溶液中。凝胶床的洗脱体积Ve刚好等于外水体积。即Ve=Vo (Kav=0)。然而,溶液中的分子小于凝胶孔径下限者能自由进入凝胶网孔内,凝胶床的洗脱体积Ve应等于凝胶床总体积,即Ve= Vt= Vo+Vi (Kav=1)。而溶液中的分子大小介于凝胶孔径上限和下限之间者,则能进入部分凝胶网孔中,故其洗脱体积Ve是在Vo和Vt之间(Kav在0-1之间)。

以床体积Vt(等于pr2h)和测得值Vo来计算分配系数的值为Kav,若以床体积Vt(等于Vo+Vi)和测得值Vo来计算分配系数的值为Kd。在同一层析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计算出来的Kav和Kd值尽管有一定的差异性,但都是有效的。只因Kav计算方便,所以目前多使用Kav。分离物在凝胶过滤层析时的行为,除用Kav和Kd表示外,还可用Ve/Vo或Vo/Ve(R值)表示。

反应原理

凝胶过滤不仅常用做物质的分离,还可以根据需要用某种试剂非常方便地处理某种物质,当该物质流经试剂区时,因为可连续接触新鲜试剂,因而可以充分发生反应,最后经过洗脱,再与过量的试剂分开。本实验就是通过凝胶过滤,用还原剂FeSO4处理血红蛋白。即首先在层析柱中加入含有还原剂的溶液,使形成一个还原区带,当血红蛋白样品(血红蛋白与铁氰化钾的混合液)流经还原区带时,褐色的高铁血红蛋白立即生成紫色的还原型血红蛋白,随着还原型血红蛋白继续下移,与缓冲液中的氧分子结合又形成了鲜红的血红蛋白。铁氰化钾则因分子量小,在层析柱中呈现其本来的黄色带而远远地落在血红蛋白的后边。本实验操作简便,直观性强,趣味性浓,通过肉眼观察即可检验分离效果。

三、实验材料

1.器材:层析柱,?10×200

2.试剂:

(1) 20mM磷酸二氢钠

(2) 20mM磷酸氢二钠

(3) 40mM FeSO4(用时现配)

(4) 0.2M Na2HPO4,80mM Na2H2EDTA

(5) 抗凝血(哺乳动物血样,以1:X的比例加入%柠檬酸钠,置于4℃冰箱中保存。贮存期以不超过3个月为宜)

(6) Sephadex G-25

(7) 固体铁氰化钾

四、仪器设备

铁架台、恒流泵

五、实验步骤

1.凝胶的处理 取3克葡聚糖凝胶(Sephadex-25)干粉,浸泡于蒸馏水中充分溶胀(室温,6小时),然后倾斜法除去表面悬浮的小颗粒,最后加入等体积pH7磷酸缓冲液继续浸泡(磷酸缓冲液用试剂1、2以39:51的比例混合,并用pH计校对)。

2.装柱 将层析柱下端的止水螺丝旋紧,向柱中加入约5-7cm高的缓冲液,把溶胀好的糊状凝胶边搅拌边到入柱中,同时开启止水螺丝,控制一定的流速,使柱中的凝胶一直处在溶液中。最好一次连续装完,若分次装入,需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柱床上层凝胶,以免出现界面。装柱长度至少8cm。最后放入略小于层析柱内径的滤纸片,以防将来加样时凝胶被冲起。

3.平衡 用磷酸缓冲液洗脱,平衡20分钟。注意液面不要低于凝胶表面,否则可能有气泡混入,影响液体在柱内的流动与最终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效果。

4.血红蛋白样品的制备 取1ml抗凝血于烧杯中,加入10ml pH7 20mM磷酸缓冲液,再加入固体铁氰化钾,使浓度达到5mg/ml。

5.层析柱还原层的形成 取1ml 40mMFeSO4于小烧杯中,加入1ml 0.2M Na2HPO4,80mM Na2H2EDTA混合液搅拌均匀。待层析柱上缓冲液几乎全部进入凝胶时,速取该混合液0.4ml加入层析柱中,待混合液完全进入柱床后加入0.7ml缓冲液。(注意还原剂的混合液要新鲜配制,尽可能缩短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

6.上样 将柱中多余的液体从底部流出后关闭止水螺丝,取前面制备好的血红蛋白样品0.5ml,将样品溶液小心加到凝胶柱上,打开止水螺丝,使样品溶液流入柱内。

7.洗脱 用缓冲液进行洗脱,控制缓冲液在约每5秒一滴的流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8.清洗 待所有色带流出层析柱后,加快流速,继续清洗层析柱5min

如何使鸡血凝

血里面加点盐搅拌一下容易凝的

㈣ 检测ABO血型的实验设计

玻片凝集法测abo血型的实验
材料:载玻片、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采血针、棉签棒
方法:1、在载玻片2端分别滴一滴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注意两滴不能混一起)
2、采血针采血,分别滴一滴血在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中
3、用棉签的一端轻轻以同一方向搅拌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注意在搅拌另一端时棉签棒更换方向,以免导致结果误差)
结果:1、抗A凝集素与血液凝结、抗B凝集素与血液不凝结,血型为B型
2、抗A凝集素与血液凝结、抗B凝集素与血液凝结,血型为O型
3、抗A凝集素与血液不凝结、抗B凝集素与血液凝结,血型为A型
4、抗A凝集素与血液不凝结、抗B凝集素与血液不凝结,血型为AB型

仅供参考,还是我在大学里学生理课做实验时的印象

㈤ 猪血怎么凝固 猪血凝固的方法

1、在刚放出来的热血盆内加大量的冷水,不一会儿就结块了。

2、煮点花椒和大料的水,加点盐。等温度降下来倒进血里搅拌,很快会凝固成血豆腐的。

3、想用猪血做菜的话,再加一道工序大锅水烧开,把盆内加了冷水凝固的鲜血块,用刀划成一样大小的块倒入开水的锅中继续加热然后颜色会变深,等血块里面和外面一样的颜色的时候就关火,关慢了就会煮老的。把熟了的血块捞出来放冷水里面保存,这样就可以再加工也不容易碎了。

4、新鲜猪血中加入少量食盐阻凝,再加入血量2-3倍的水后猪血会迅速凝固。

㈥ 血清中禽流感抗体含量的检测方法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禽流感病毒可分为不同的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快速诊断禽流感病毒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测是比较快速、准确的方法。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禽流感诊断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琼脂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等常规方法的使用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免疫荧光法和ELASA也日益显示出其快捷准确的特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核酸序列分析法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也使PCR,RT-PCR及核酸探针等检测技术成为可能。这篇文章就是对有关该病的诊断方法加以总结,并提出了认为比较可行的改进方法,旨在方便对禽流感做出及时而有效的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1. 病毒的分离鉴定

无菌采集病料经处理后接种9-11日龄鸡胚,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活性。若为阴性则应继续盲传2-3代。对具有血凝活性的尿囊液需先用新城疫(ND)抗血清做血凝抑制(HI)试验!以排除ND感染。然后用免疫扩散等方法来检测特异核心抗原,核糖蛋白(NP)或基质蛋白(MP),再用血凝抑制试验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鉴定A型流感病毒亚型。分离鉴定的同时进行致病力试验,确定毒力强弱。但是流感病毒“O”相毒株不凝集鸡红细胞,故近来在流感病毒鉴定中常用豚鼠或人红细胞来代替。然而,该两种细胞无细胞核,沉积慢,一般在红细胞凝集及凝集抑制测定中需60分钟才能观察结果,同时在“U”型孔板中,很难沉积成像眼泪样的点即当中常有小空[1]。

病毒的分离鉴定对禽流感的诊断比较确实,但操作程序繁琐、费用多、耗时费力。

2. 血清学诊断技术

2.1 琼脂扩散(AGP)试验

进行病毒抗原型特异性鉴定即用已知阳性血清和末知抗原进行AGP试验。

受检样品是具有血凝素活性的鸡胚尿囊液。AGP是用来检测A型流感病毒群特异性血清抗体,即抗核糖蛋白(RNP)和基质蛋白(MP)抗体,因而适用于鉴定流感病毒 。1979年Beard首次将AGP用于禽流感抗体检测[2]。

此法虽简单易行,但是敏感性较差,易出现假阳性。AGP最常用的是免疫双扩散,赵增连、陈海燕等分别开展了禽流感病毒快速定型双扩散法的研究,不仅提高了其敏感度,且快速省时,在此方法基础上建立的AGP诊断技术及其诊断试剂盒,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2 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

一般情况下,新分离毒株要先鉴定出特异性NP或.MP抗原型(用AGP)确定禽流感病毒,再做HA亚型的鉴定[3]。

现已有人采用改进HA试验方法,称为HA加敏法。该法测抗体效价比常规性高2-4倍,若抗原用乙醚裂解其敏感性比常规法高4-6倍,但观察时以30min内为好,否则易出现假阳性。另外,还应注意在HI试验时,应先除去特异性凝集反应。许多禽类血清都含有非特异性因子,能和红细胞表面受体竞争性地作用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而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通常用受体破坏酶(RED)即霍乱菌培养液处理法或高碘酸钠法制备血清[4]。

HA、HI 特异性好,是亚型鉴定的常用方法,但其操作过程繁琐费时,并且由于用已知HA亚型的抗血清不能检出新的HA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所以用该方法鉴定不如琼脂扩散实验简便和快捷。

2.3 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T)

根据A 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特性,特别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特性,不仅可通过HI试验对病毒进行坚定,而且可通过NI试验进行鉴定。1983 R.A.Van.Densen介绍了NI试验的一种改进法-平板微量NI试验,此法虽不能提供常量法的定量,但却是A型流感病毒的病毒分类和抗体检测的快捷方法, 试验证明微量NI试验能对分离物做出准确鉴定而常量NI试验检测亚型混合物似更敏感[5]。

目前国家兽医实验所已将微量NI试验列为流感病毒分离物定型及筛选畜禽血清9型NA抗体的常规方法,诊断中也已广泛采用此法特别是美国在80年代火鸡发生流感病毒期间,每次流行所得的血清样本用微量NI试验所作出的A型流感病毒亚型鉴定结果已为病毒分离、疫苗接种和流行病学资料所证实。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是快速的且成本较低和有可重复性。这种技术的可靠性将导致NI试验的广泛应用。

2.4 中和试验(NT)

病毒中和实验技术是反映机体抵抗特定病毒感染能力的最可靠方法。流感病毒中和实验技术有以下优点:(1)由于中和抗体作用于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蛋白(HA),使流感病毒失去感染能力,因此,流感病毒中和实验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血凝素蛋白抗体。(2)流感病毒中和实验既能检测病毒株的功能性变化,又能反映机体的抗病毒水平。(3)该方法主要使用感染性病毒,不需要进行病毒或病毒蛋白的纯化,因此,可以被迅速用于检测新病毒或人群免疫状态[6]。

以中和试验(NT)来鉴定或滴定流感病毒时常用鸡胚或组织培养细胞,操作方法与其他病毒(如NDV)的中和试验相同。病毒中和实验技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参与中和反应的因素有病毒、抗血清和宿主细胞。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中和实验的结果。因此,对中和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每次测定必须设立阳性和阴性血清对照,阳性和阴性细胞对照,以及对病毒使用剂量进行滴定。

NT试验是最敏感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只有抗体与病毒颗粒上的表面抗原相对应,特别是与吸咐到宿主细胞上的病毒表面抗原相对应,才能在实验中取得满意的显示效果。 因此,某一个血清型的中和试验抗体只与同组内地其他病原表现出有限的交叉反应。病毒中和试验操作繁琐耗时费料,临床上几乎不用。但作为经典方法在病毒鉴定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新的检测方都要与之为标准进行比较[7]。

2.5免疫荧光技术(IFT)

免疫荧光技术就是荧光抗体技术(FAT)。 IFT早在1961年就开始用于人类流感的快速诊断。1984年滨西法尼亚州爆发禽流感时,Skeeles将IFT首次用于AIV的检测。IFT最早用于病毒的鉴定和定位病毒感染细胞中特异性抗原。主要是核内荧光:用MP抗原的荧光抗体主要出现胞质荧光,核内也有部分荧光[8]。

用于禽流感病毒的诊断常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即在组织触片上直接染色,以荧光显微镜检查荧光 。一种AIV的荧光抗体可用来检测不同亚型的其他病毒。

IFT用于诊断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好的特点,而且费用较低,其敏感度同病毒的分离鉴定相当,有时高于用鸡胚进行的病毒分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避免和降低标本中出现的假阳性(非特异性荧光)问题。

对一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时,发现间接固相免疫荧光技术的敏感性比HI 高40-150倍。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也可以用来检测核蛋白(NP)基质蛋的(MP)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其敏感性很高。但对抗原制备要求较高,需用非离子型去污剂对纯化的病毒粒子进行裂解[9]。

2.6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是:酶结合物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再遇酶底物时,在酶的强烈催化下使原来无色的底物产生化学反应,即形成有色的产物,便可用肉眼或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其含量。该方法具有特异性、敏感性、快速性和简易性等优点。在流感病毒微量中和实验中,酶结合物(HRP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与存在于MDCK细胞膜上的病毒核蛋白抗原-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复合物结合,HRP酶催化OPD,使无色底物形成橙黄色化合物,再由ELISA检测仪测定吸光度值,从而获得中和抗体滴度[11]。

1974年Jenning等首先用ELISA对注射流感病毒所产生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Lanbre认为ELISA的敏感性远高于HI补给结合反应 。Meulemans(1987)对ELISA、AGP、HI检测AIV抗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AGP和ELISA一样均能检测型特异性抗原(抗体),但敏感性远低于ELISA,HI适用于亚型的检测,其敏感性不如ELISA。1993 年Shodihall用混合纤维素脂膜或硝酸纤维素膜代替微量反应板,建立了快速诊断的DAS-ELISA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并可保留ELISA的特异性、敏感性,其结果又不需要特殊仪器分析、可用肉眼判定。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研所的李海燕等用表达禽流感病毒核蛋白的杆状病毒感染S9昆虫细胞,以其表达产物制备抗原,建立了以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AIV核蛋白为抗原的禽流感间接(重组核蛋白)ELISA诊断技术(rNP-ELISA)确定了其最适工作条件,并对3138份鸡血清进行了检测。实验证明rNP-ELISA与全病毒间接ELISA(AIV-ELISA),AGP及HI的符合率分别为99.9%、97.8%、98.8%,并能100%检出AGP阳性及疑似HI阳性的血清样品。 这证明了rNP-ELISA是检测A型禽流感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的一种特异、敏感、微量、快捷、经济的血清学诊断技术[11]。

ELIS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抗原的纯度直接相关 。1984年Abraham等报道了抗原快速提纯法,所需时间比常规法缩短10倍,并且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提纯抗原几乎全部排除了假阳性反应。

目前美国Kiregard Reery和Labortories有试剂盒出售。ELISA成为AI流行病学普查及早期快速诊的最有效和最实用的方法。

3 分子生物学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技术已被大量应用于禽流感的快速诊断。

3.1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PCR是近来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能在数小时内使DNA呈指数增加。已成功地用于多种病毒的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其检测原理为:寻找传染性因子的特异DNA序列。对待测样品进行PCR扩增, 如果检测出了相应的扩增带,则判为阳性反应;反之,无扩增带则为阴性反应。

鉴于引起致病的禽流感病毒多是H5和H9血清亚型,在PCR技术的基础上,崔尚金等(1998)建立了一种直接检测禽粪样和鸡胚尿囊液中AIV—H9亚型RNA的RT-PCR反应,并将此法与AGP和电镜技术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引物的特异性决定了产物的特异性,并且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过程仅需8h左右,并且大大缩短了感染后的检出时间。

应用毛细管PCR(15min30个循环)代替常规PCR(2.5个小时30个循环)以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的研究也已展开并进入更深入的领域,以期用于不同样品(组织、组织液、分泌液、粪便等)的检测,区分高致病力毒株和低致病力毒株与非致病力毒株,从而深入探讨该方法在AIV的临床早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机制中的应用价值,为我国制定AIV的综合防制措施做出贡献[12]。

3.2 核酸探针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这项技术是目前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是定性和定量检测特异DNA或RNA的有力工具。

核酸探针技术的原理,在进行杂交时,用一种预先分离纯化的已知DNA或RNA序列片段去检测末知的核酸样品,对作检测用的已知DNA或RNA序列片段加以标记的片段就称为核酸探针。作为核酸探针的DNA或RNA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基因的一部分。 在变性分开的待检DNA或RNA单链中加入与其有互补作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在一定条件下就能与原来变性分开的DNA或RNA单链上的互补区段形成氢键,从而结合成杂交双链,通过洗涤,除去未杂交上的标记物,然后进行放射自显影,即可确定原待检样品有无与探针互补的DNA或RNA序列。

Bashiruddin等(1991)报道了扩增HA基因来分析致病毒株与非致病毒株的差异,证实了致病毒株与非致病毒株氨基酸的差异,显示了本方法的应用前景[13]。

3.3荧光PCR法

利用生物学手段,用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已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属于首次,而且在国际上也属于先进水平。它与国际标准方法鸡胚病毒分离相比,不仅无需做鸡胚病毒分离培养,而且时间也由原来最短的21d缩短为4h。

4 电镜技术

由于流感病毒为正粘病毒,属于形态特征性强的病毒,因而可用电镜技术来诊断。为提高禽流感的检出率,除样品制备技术外,取病料的部位和时间也是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关键。病料的采集部位及取材时间应根据禽流感病毒在动物体内分布特征及其感染特性而定[15]。

5 流感实验室检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高致病性流感病毒)

(1)禁止在同一实验室,更不应在同一接种柜中,同时处理接种未知临床标本、已知阳性标本

(2)禁止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时间处理,接种采自不同动物的标本;动物标本(如禽、猪等)必须与人的标本分别保存。

(3)接种后剩余原始标本,尤其分离出病毒的标本需暂时冻存,有条件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以便需要时可进行复查,待分离物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完后方可处理掉。分离阴性的标本应随时弃之。

(4)严禁实验室交叉污染:在病毒分离时严禁设阳性对照及操作在人群中已消失的流感病毒。

(5)向国家流感中心送毒株时,量至少需5 ml,同时需自己保存一些,以便寄送过程发生意外时可继续补送。

(6)流感病毒在-20℃~-40℃ 时不稳定,故不宜在此温度下长期保存。

(7)鸡胚中分离出的流感病毒,应尽量别在MDCK细胞上传代。因当今国内所用的MDCK细胞属肿瘤细胞系,一旦病毒通过它传代就无法用于疫苗制备。

(8)寄送毒株时一定需附上送检表。寄送毒株需及时,尤其鉴定不出的,异常的毒株应尽快向国家流感中心寄送。寄送时用快速直送国家流感中心[16]。

总结

使用常规方法检测禽流感及其抗体仍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接受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琼脂扩散实验鉴定病毒和测定特异性的血清抗体,血细胞凝集及其抑制试验鉴定病毒或血清抗体亚型。 采用鸡胚中和试验来鉴定病毒或血清抗体亚型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法,但相对血凝抑制试验较为麻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该病毒和血清的方法出现了免疫光法和ELISA法,这些方都有快捷的特点,特别是日益完善并趋向成熟的ELISA检测方法,因其简捷、敏感、特异性强等优点而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核酸序列分析法越来越可能成为一种更准确可行的方法,特别是它能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核酸序列分析法越来越可能成为一种更准确可行的方法,特别是它能从分子水平揭示HPAIV甚至潜在HPAIV毒株。这种方法虽然在一般实验室还不能应用,但RT-PCR技术为从基因水平检测禽流感病毒RNA提供了灵敏、特异和快捷准确的方法。正在进行的应用毛细管PCR代替常规PCR,以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的研究和根据禽流感NP的高度保守性而建立的rNP-ELISA检测法,不仅具有与AGP、HI同样的特异性,而且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可在微克水平上进行检测!都是很有前途的方法。将rNP-ELISA检测技术及其成套的成品试剂组装成诊断试剂盒,也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在以上各种检测方法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PCR技术与ELISA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检测AIV的方法,将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其实。其实验原理(以此类方法中最简单的双引物双标记法为例)如下:

PCR的一对引物中!其中一种引物用生物素标记,另一种引物用地高辛标记,酶标微孔板上用生物素的亲和素包被(生物素的亲和素与生物素特异的结合)。PCR扩增后纯化片段加入微孔板中。此时,微孔板上包被的生物素亲和素将与引物上的生物素结合而捕捉了PCR片段,再在微孔板中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该抗体将与另一引物上的地高辛结合,从而形成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PCR片段地-高辛-抗地高辛-酶的复合物。加入酶的相应底物进行显色,便可判断PCR扩增的有无。由于该方法是PCR技术和ELISA技术的结合,所以它是一种两级放大系统,即PCR放大和ELISA放大。故而它的灵敏度更高,同时这种方法避免了PCR产物分析时的电极及染色过程,所以更为快捷、简便、灵敏。

㈦ 加了盐的猪血凝固成块用什么方法化成水

前期准备:

1、用盆子把猪血接住,然后趁热往里面放一点盐。

2、然后搅动一下就放着让它凝固。注意:现在在外面买的猪血很多是添加了色素和凝固剂的。当然还加有生粉。所以最好少吃为妙。要买尽量在品牌的猪肉店买,这样有保证些。煮猪血方法:

1、猪血很好煮熟的。在家里做这个菜最好先过一下水,先把冷水倒锅里然后放入猪血。

2、等到水少开了,猪血变了颜色,就倒出来,再用冷水冲洗一下。

3、再煮着吃或者下火锅都可以。一般水开一分钟左右就熟了

新鲜猪血1斤:水6-7斤的比例兑,盐的多少决定水的盐份,可以再水里加盐尝尝不咸就OK了。

如果是杀猪下来的新鲜猪血应该兑水,大约为三分之一的清水和5到8克的盐,这样勾兑出的猪血在经过烹饪之后十分鲜嫩的,如果已经是市场上买来的新鲜猪血,那么,兑水多少也就无所谓了,因为它已经,凝固了。


猪血放水的的比例多了影响口感吗

猪血兑水比例不受限制,但超过5斤以上就会有影响,具体做法:将0.2-0.5%动物血浆抗凝剂加入搅拌型采集桶,把血浆通过导流槽引入桶内,开机搅拌直到采集完毕。然后将血浆低温4度冷藏3-15小时。加工血豆腐时先将血浆过滤。按血浆2-5倍称取净水,加入0.5-0.8%天喜新型血豆腐凝固剂、2-3%食用盐高速搅拌混合溶解,然后加入血浆搅匀,自然凝固成血块。将血块划开,放入80热水煮30分钟或送入蒸箱蒸30分钟即可。

阅读全文

与血凝检测搅拌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请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浏览:822
胃下垂最好治疗方法 浏览:914
水准测量中标尺零点误差处理方法 浏览:372
脚踝扭伤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730
风扇吹感冒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555
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浏览:913
百度图片的推广方法 浏览:317
伸缩结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116
什么方法可以除锈 浏览:314
魅族2手机的录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29
奶茶文化的研究方法 浏览:667
玻璃枪的使用方法 浏览:274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 浏览:655
如何提升学习成绩有方法 浏览:707
请问眉毛用什么方法退淡一些 浏览:717
用什么方法测他人度量 浏览:805
小孩子自己扎头发简单方法 浏览:24
快速判断和弦方法 浏览:163
胃间质瘤鉴别良恶性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73
明锐汽车灯泡安装方法 浏览: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