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区别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
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将溶于水的加盐酸,观察反应结果,没有产生气泡的是氯化钠,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
2. 怎么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钙
1.
将三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不能溶的为碳酸钙
2.
在上述固体能溶解的两烧杯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的为氢氧化钠,则另一种为氯化钠
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氢氧化钠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是可以利用的性质之一;氢氧化钠水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可以用来检验),而氯化钠为中性,是可以利用性质之二,通过这两种性质即能将三种物质区分开来。
3. 现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四种白色固体,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他们
要鉴别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氢氧化钠四种固体,可以选用水。因为硝酸铵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氯化钠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4. 怎样鉴别碳酸钠溶液、碳酸钙和氯化钠
碳酸钙是固体,难溶于水
碳酸钠与氯化钠的鉴别,可用稀盐酸
前者有气泡产生
5. 如何鉴定 碳酸钙 氢氧化钙 氯化钠
物理方法:将三种固体分别投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溶解且放热的是氢氧化钙;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化学方法:用药匙分别取三种固体投入到三个烧杯中,分别向三个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稀盐酸,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钙;放出大量热的是氢氧化钙;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
6. 如何鉴别碳酸钙,氯化钠,氢氧化钙的白色固体粉末
利用不同物品之间反应的不同现象即可鉴别,具体步骤如下:
1,取三只试管,各取三种粉末少许放入其中。
2,用胶头滴管往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水,试管变热的是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水反应放热。
3,用胶头滴管往剩余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盐酸,有气泡冒出的是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4,剩余一种是氯化钠。
7.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钙溶液
碳酸钙是沉淀,几乎不会形成溶液。估计你是说
氯化钙
吧?向其中加入
碳酸钠
,氯化钠不会形成沉淀,氯化钙会形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8. 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的鉴别操作及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少量三种粉末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有一支试管中的粉末不溶解,该粉末是碳酸钙。 向得到澄清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解前的粉末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溶解前的粉末是氯化钠。 先通过加水鉴别出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可溶于水的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再通过加盐酸会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少量三种粉末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有一支试管中的粉末不溶解,该粉末是碳酸钙。 向得到澄清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溶解前的粉末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溶解前的粉末是氯化钠。
9. 如何分别用化学和物理方法鉴别碳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钠
物理方法:①分别取少量三种物质溶解在三个烧杯里,
现象:可以看见其中一个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这个烧杯中的溶质就是“碳酸钙”。
②由于硫酸钠和氯化钠的熔沸点不同,在温度高于32℃时硫酸钠便出现自溶现象;而氯化钠熔点804℃,沸点1413℃。
所以取少量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恒温(32℃)水浴。【注意:温度计测好32℃左右】
现象:此时可以看见其中一个试管中出现自溶现象。
结论:这支试管中的溶质就是“硫酸钠”。
③剩下一种就是“氯化钠”~~
化学方法:步骤1 分别取少量三种物质放在三个烧杯里,分别滴加盐酸。
现象:可以看见其中一个烧杯中的物质出现气泡。
结论:能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钙,不能产生气体的是另外2种。
相关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步骤2 向其余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BaCl2溶液。
现象:可以看见其中一个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这个烧杯中沉淀是硫酸钡,即原是“硫酸钠”。
相关方程式:Na2SO4+BaCl2 === 2NaCl+BaSO4(沉淀)
NaCl与BaCl2不反应
剩下一种就是“氯化钠”
一定要采纳额~~~~
10. 鉴别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的操作现象结论
先通过加水鉴别出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可溶于水的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再通过加盐酸会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氯化钠,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 实验结论 各取少量固体,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 固体有溶解的,有不溶解的 固体不溶解的是碳酸钙,固体溶解的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往上述固体溶解的2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 有气泡冒出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