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检测藜芦碱的残留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
国际上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种类繁多,究其原理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生化测定法和色谱快速检测法。生化检测法是利用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某种生化物质进行
的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是否存在以及农药污染情况,在测定时样本无需经过净化,或净化比较简单,检测速度快。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
最为广泛。色谱快速检测法通过尽可能的简化样品净化步骤,直接提取进样分析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类农药残留。上述快速检测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和方法各自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来选择使用。
(一)、农药残毒速测法
农药残毒速测法只限于检测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是依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生物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来检测上述两类农药残毒的原理。
近年来,每年因食用残留量严重超标农产品引起急性中毒事故时常发生,特别是食用了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严重超标的蔬菜和水果极易引起
急性中毒,甚至导致食用者死亡。由于蔬菜、水果类鲜食农产品保存时间相对短的特点,因此市场急需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这两种农药中高毒农药比例大,
比如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甲拌磷、克百威、涕灭威等)残毒快速检测方法。农药残毒速测法可以快速检测上述两类农药严重超标的蔬菜、水果,通过将一部
分含农药残毒的蔬菜不允许上市场,达到防止食用引起急性中毒问题出现。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短时间能够检测大量样本、检测成本低,对于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
低,易于在基层(如: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等)推广等特点,是目前阶段我国控制高毒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残毒
快速检测方法。但是农药残毒速测法也有其本身局限性,如:检测农药种类只限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不能给出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检测限普遍高国际和
国内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值,因此不能作为法律仲裁依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依据酶抑制法原理制定了甲胺磷、氧化乐果等8种有机磷农药,克百威、涕灭威等10
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蔬菜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农业行业标准。尽管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还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如韩国、泰国、越南以及我国的台
湾、香港地区仍然得到了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台湾应用是从1985开始,经过16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快速检测方法涵盖苯硫磷等
27种有机磷、丁硫克百威等1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近来,我国市场上也出现了基于酶抑制法原理的多种速测仪,采用的胆碱酯酶来源不同,判别标准不统一,
导致速测结果可比性差。
(二)、酶联免疫法和色谱快速检测法
酶联免疫法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映为基础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检测方式是采用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操作
简单等优点。由于受到农药种类繁多,抗体制备难度大(大约50种左右)、在不能肯定样本中存在农药残留种类时检测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体依赖国外进口等影
响,酶联免疫法的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目前,我国市场上酶联免疫法成品试剂盒依赖从国外进口,农药品种有杀虫剂15种,除草剂16种和杀菌剂4种。
色谱检测法主要步骤为:样本提取后经过严格净化步骤,在用色谱或色谱与质谱联用等技术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常规仪器检测法为了保持较高的回
收率和灵敏度,必须相应加强前处理,使得样本提取和净化步骤越来越费时。气相色谱快速检测法则通过尽可能的简化净化步骤,提取后直接分析蔬菜和水果中的有
机磷类农药,大大提高检测速度。该方法最大优点是能给出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类农药的定性、定量结果,提供仲裁依据。方法涵盖74种有机磷类农药在水果或蔬
菜中残留检测,几乎可以包括所有在我国登记注册的有机磷类农药品种。但对于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检测设备投入。
三、农药残留色谱检测法
(一)农药残留提取、净化
农药残留色谱检测是分析化学中最复杂的领域,其原因主要是:
1. 需分离和测定的残留农药量往往是在ng(10-9g)、pg(10-12g)甚至在fg(10-15g)级,一次成功的分析需要有许多操作条件的正确结合和选择,尤其是萃取和净化方法的成功应用。
2.分析样品用药历史的未知性即污染源的未知性和样品种类的多样性。
3. 一次样品测定能分析多种农药残留,即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农药残留的萃取、净化技术是农药残留分析的关键。目前我国农药残留分析普遍应用的萃取分离技术还是索氏抽提、振荡提取、变速捣碎法提取和超声波法提取等
7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技术,存在许多不足,如需要的样品量大、萃取时间长、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有的是有毒溶剂,从而导致大量溶剂废物的产生。残留萃取
技术是制约农药残留分析速度和分析效率提高的瓶颈,传统萃取技术无法满足食品安全性分析快速、准确的要求。8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针对传统萃取技术的不足
发展了固相萃取(SPE)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
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其应用范围或费用的局限性,9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新一代的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工
作中。它克服了液-液分配和一般柱层析的缺点,具有高效、简便、快速、安全、重复性好和便于前处理自动化等特点。超临界流体提取(SFE):是当前发展最
快的分析技术之一,国外很多实验室已经用来作为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其优点是基本上避免了使有机溶剂,简单快速,能选择性地萃取待测组分并将干扰
成分减少到最小程度,减少一般提取方法所占用的玻璃仪器及实验室,实现了操作自动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MSPDE):是由StarenBarker
首次提出,优点是不需要进行组织匀浆、沉淀、离心、pH调节和样品转移等操作的步骤。MSPDE的原理:将涂渍有C18等各种聚合物担体的固相萃取材料与
动物组织样品一起研磨,得到半干状态的混合物并将其作为填料装柱,然后用不同的溶剂淋洗柱子,将各种待测物洗脱下来。
MSPDE适用于农药的多残留分析,特别适合于进行一类化合物的分离或单个化合物的分离,内源物或外源物均可。除动物组织外,还适合于植物样品。这些技术的突出特点就是:
1.高效、快速、节省时间、一步萃取、无须净化。
2.耗费有机溶剂极少甚至不用溶剂。
3.技术装备费用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完全符合现代人们对农药残留分析的环境友好、健康安全和高效经济的三大要求。这些前处理方法可在短时
期内,快速有效的完成多种或多类多种农药在样品中的提取、分离和净化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大大的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提高了样品中农药的提取率,保证了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发达国家主要依赖色谱检测法进行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目前常见的残留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多类多残留检测方法、选择性多残留检测方法和单残留检测方法。
对于开展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测,优先选择多残留检测方法,要求选择方法涵盖的农药品种数尽可能多。目前国际上多残留方法有很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
DFG方法(可检测325种农药)和S19方法(可检测220种农药)、美国FDA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360种以上农药)、荷兰卫生部多残留检测方法
(可检测200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251种农药)。随着高新分析技术引入农药残留检测之中,发达国家经常采用先进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工作,所用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联用、以及气相、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技术
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定性能力和检测的灵敏度、检测限和检测覆盖范围。
与发达国家国家残留检测方法相比较,目前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
1)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覆盖面窄。我国已经制定了38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单残留检测方法26个,单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9个,2类农药多残
留检测方法2个,3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1个),总共涵盖农药种类为72种;有关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33项(单残留检测方法24个,单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
法8个,2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1个)涵盖农药种类只有55种。国标和行标涵盖农药总品种数为95种,分别是杀虫剂72种,杀菌剂8
种和除草剂15种。其中国家标准GB/T5009.20-1996涵盖20种有机磷农药,GB/T
17331-1998涵盖20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行业标准SN0334-95涵盖的农药种类为22种,这是我国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方法中涵盖农
药种类最多的几种方法。另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农药种类交叉还很多,与我国目前登记使用的400多种农药有效成份相差甚远。
2)检测方法标准没有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及时更新。如:当前国际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普遍使用毛细关注分离技术,而我国现有的许多检测方法标准仍然使
用填充柱分离技术;国际上普遍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而我国这两类检测标准还是空白。
3)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限量标准不相配套。我国已制定的79种农药197项限量标准中,33种农药有配套检测方法,46种农药没有配套检测方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如果您需要藜芦碱残留检测,可以咨询“科标检测”
⑵ 茶叶农残检测项目
茶叶之路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条世界性陆路贸易古道,随茶叶贸易兴起而开通,曾经在东西方贸易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2002年至2013年,我国茶叶出口从23万吨增长到32.58万吨,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出口金额从3.4亿美元增至12.47亿美元。
而茶叶农残检测项目一般包括茶叶质量检测、茶叶农残检测等,绿茶类、红茶类、青茶(乌龙茶)类、白茶类、黄茶类、黑茶类、花草茶、其他等。
不过,就算茶叶农残是符合检测标准的,也建议你不要喝,毕竟都会喝到一定的农药进肚子,多不健康的。喝就喝不打农药的茶叶,建议到待客九品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⑶ 农残检测有哪些项目
1.有机磷类(如敌敌畏、甲胺磷、甲伴磷、对硫磷、辛硫磷、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毒死蜱、马拉硫磷等)
2.有机氯和拟除虫聚酯类(如六六六、DDT、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百菌清、三唑酮、三氯杀螨醇等)、
3.氨基甲酸酯类(如克百威、甲萘威、灭多威、呋喃丹、涕灭威等)
主要仪器设备是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所需检测器一般为ECD、FPD或PFPD、NPD等。
前处理设备主要有组织捣碎机、振荡器、氮吹仪、旋转蒸发仪、固相萃取仪等。望满意
⑷ 国标和食药总局出具的五项农残快检的标准区别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的快速检测》(KJ201710)食品快速检测方法。本方法规定了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油菜、菠菜、芹菜、韭菜等蔬菜中敌百虫、丙溴磷、灭多威、克百威、敌敌畏残留的快速测定。
其中酶抑制(率)法(分光光度法)的性能指标如下:
检测限:敌百虫0.1 mg/kg,丙溴磷0.5 mg/kg,灭多威0.2 mg/kg,克百威0.02 mg/kg,敌敌畏0.2 mg/kg。
灵敏度:灵敏度应≥95%
特异性:特异性应≥85%。
假阴性率:假阴性率应≤5%。
假阳性率:假阳性率应≤15%。
检测卡法的性能指标如下:
检测限:敌百虫0.1 mg/kg,丙溴磷0.5 mg/kg,灭多威0.2 mg/kg,克百威0.02 mg/kg,敌敌畏0.2 mg/kg。
灵敏度:灵敏度应≥95%
特异性:特异性应≥85%。
假阴性率:假阴性率应≤5%。
假阳性率:假阳性率应≤15%。
本方法负责起草单位为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验证单位为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要起草人包括胡明燕、胡梅、王骏、熊晓辉、岳振峰等。
⑸ 水果农残检测哪些指标
1.有机磷类(如敌敌畏、甲胺磷、甲伴磷、对硫磷、辛硫磷、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毒死蜱、马拉硫磷等)这类农药在食物中停留时间较短,其残留量和农药的使用量与食物品种有关。一般来说,食物经过加工、烹调,有机磷成分可被破坏。
2.有机氯和拟除虫聚酯类(如六六六、DDT、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百菌清、三唑酮、三氯杀螨醇等)、有机氯农药为高残留农药,其中的六六六、DDT等已被停止生产和使用;其它也被限制使用。
3.氨基甲酸酯类(如克百威、甲萘威、灭多威、呋喃丹、涕灭威等)
4、其它农药:
有机汞类,如西力生、赛力散等,因残留期很长,我国已停止生产和使用。
有机砷,长期从食物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
大家可以购买便GY-NC10农药残留检测仪它能很方便而准确的测量出食品中的农残含量。
⑹ 求助,农药中克百威检测方法
克百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按NY/T 761-2008中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_柱后衍生_荧光检测器 法准确检测!
⑺ 农残检测有哪些项目
提取- 净化- 检测 。经典的农药残留检测步骤通常是:水溶性溶剂提取- 非水溶性溶剂再分配- 固相吸附柱净化- 气相或液相色谱检测。其中提取和净化是前处理部分,样品前处理不仅要求尽可能完全提取其中的待测组分,还要尽可能除去与目标物同时存在的杂质,避免对色谱柱和检测器等的污染,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因此提取、净化是农药残留分析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前处理步骤,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⑻ 请问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有哪些方法,哪些又是最新的方法
在检测技术方面,方法有很多,主要有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光度法、色谱法及质谱法等。目前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多残留检测技术。这些方面的建立得益于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应用以及常规使用的气相色谱仪(GC)、液相色谱仪(LC)技术上新的突破,并提高农药定性定量、多农残检测、快速检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色谱法以成为目前检测的主流仪器。
2.1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利用杀虫剂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或是羧酸酯酶的活性的原理而建立的,即乙酰胆碱酯酶或羧酸酯酶与样品反应,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则表示该类杀虫剂的存在。因为酶的活性与杀虫剂的含量有关,测定酶活性的抑制率,即可得杀虫剂的残留量。应用抑制原理快速测定法只能判断是否有过高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而不能判断超标的具体农药品种和残留量,因此只能作为快速测定方法。
2.2 酶联免疫测试法
酶联免疫检测法是利用化学药物在动物体中有促进其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某种农药与大分子化合物的复合体注入实验动物体内,使其对该种农药产生抗体,然后将抗体的抽取物与蔬菜样品农药残留抽取物进行离体试验,以比色的方式确认农药的残留量。这种结果精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采用试剂盒检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农药种类繁多,制备抗体的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3 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是一种简易、快速、高效和灵敏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是农药残留测定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农药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农药,结构差异很大,而每一种检测器仅能对一类或几类原子和官能团进行响应,因而不同类型的农药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加上农药的残留一般都比较低,所以检测器的选择十分关键,如分析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分析有机磷农药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分析含氮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采用氮磷检测器(NPD)。高灵敏的检测器可以检出1×10-10~1×10-12g的组分,适合农药微量和痕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挥气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又可发挥质谱法的高高鉴别能力,适用于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组分的定性鉴定,简化了多农残检测的分析步骤,而采用SIM模式仅对待测组分的定性离子进行采集,减少了杂质峰的干扰,提高了灵敏度。
2.4 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相对于GC,液相色谱的适用性更广,可分析高沸点、热不稳定、非挥发性化合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分析技术和仪器的要求高,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定性定量同时进行、结果可靠等优点。但液相色谱与质谱之间的接口技术比较复杂,因此LC-MS在检测农药残留方面落后于GC-MS。由于目前LC-MS接口技术还没有真正地实现标准化,加之LC-MS对操作者的水平和仪器要求比较高,因此它在农残检测方面没有GC-MS普及。但LC-MS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各种基质中微量极性农药检测手段。在多农残残留分析中,LC-MS技术使用最多的是四极质量分析器。由于质谱仪通用性,LC-MS在多种类多成分的农药残留检测中越来越广泛,如我国标准GB/T 20776-2006建立的粮谷中372种农药残留的LC-MS方法和国外环境样品中多农残分析。
3.CTI华测检测农药残留测试服务
CTI华测检测作为食品检测领域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诸多农残检测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检测技术,同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国家计量(CMA)资质认可。华测检测可提供各国标准的农药残留检测服务,助您的产品通往日本、欧美顺利通关。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华测检测农药残留测试服务如下:水胺硫磷、氧化乐果、克百威等约500种农药残留扫描,多农残检测324项(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应对日本通过检测项目248项,日本厚生省57项有机磷农药列表测试服务,中国与欧盟常见农药185项,l 34项高毒农药一齐分析
⑼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应采用什么方法测定
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
生化检测法是利用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某种生化物质进行的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是否存在以及农药污染情况,在测定时样本无需经过净化,或净化比较简单,检测速度快。生化检测法中又以酶抑制法和酶联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
普通家庭还是别想了,需要专业知识和仪器,可以用用我账号名字的护食安智能家用食品检测仪,轻松几下就能看到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吃起来也放心安心,欢迎wx/wb 我账号名字护食安。
⑽ 草莓的农药残留检测,草莓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1、检测方法:草莓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包括光谱法、酶抑制法、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技术等。2、草莓成熟时间:春季种植的草莓,一般在当年的6-8月份左右成熟采收,秋季种植的草莓,一般在第二年的2-4月份成熟采收。
一、草莓的农药残留检测
1、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包括光谱法、酶抑制法、色谱法、快速检测技术,其中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2、草莓农药残留检测指标
(1)杀虫剂
①阿维菌素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吡虫啉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5mg/kg,毒死蜱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3mg/kg,氟啶虫胺腈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5mg/kg,氟酰脲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5mg/kg。
②二嗪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1mg/kg,甲氰菊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甲氧虫酰肼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氯菊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mg/kg,马拉硫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mg/kg。
③噻嗪酮的残留限量指标为3mg/kg,溴氰菊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2mg/kg,伊维菌素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1mg/kg,倍硫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5mg/kg,苯线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
④敌百虫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2mg/kg,敌敌畏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2mg/kg,对硫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氟虫腈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甲胺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5mg/kg。
⑤甲拌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甲基对硫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甲基硫环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3mg/kg,甲基异柳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久效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3mg/kg。
⑥克百威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氯唑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灭多威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2mg/kg,氰戊菊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2mg/kg,杀虫脒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
⑦杀扑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5mg/kg,杀螟硫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5mg/kg,水胺硫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5mg/kg,涕灭威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辛硫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5mg/kg。
⑧溴氰虫酰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4mg/kg,氧化乐果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乙酰甲胺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5mg/kg,治螟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毒杀芬的残留限量指标为为0.05mg/kg,灭蚁灵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
(2)杀菌剂
①百菌清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苯氟磺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0mg/kg,苯菌酮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6mg/kg,吡噻菌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3mg/kg,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
②丙森锌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代森铵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代森联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代森锰锌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啶酰菌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3mg/kg。
③多菌灵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5mg/kg,粉唑醇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mg/kg,氟吡菌酰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4mg/kg,氟菌唑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福美双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
④福美辛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腐霉利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0mg/kg,咯菌腈的残留限量指标为3mg/kg,环酰菌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0mg/kg,甲苯氟磺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
⑤腈菌唑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mg/kg,克菌丹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5mg/kg,氯苯嘧啶醇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mg/kg,咪唑菌酮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4mg/kg,醚菌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
⑥嘧菌环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嘧菌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0mg/kg,嘧霉胺的残留限量指标为7mg/kg,灭菌丹的残留限量指标为5mg/kg,嗪氨灵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mg/kg。
⑦三唑醇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7mg/kg,三唑酮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7mg/kg,四氟醚唑的残留限量指标为3mg/kg,戊菌唑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1mg/kg,烯酰吗啉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5mg/kg。
⑧硝苯菌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3mg/kg,抑霉唑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
(3)杀螨剂
①苯丁锡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0mg/kg,丁氟螨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6mg/kg,联苯肼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联苯菊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1mg/kg,螺螨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
②噻螨酮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5mg/kg,溴螨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2mg/kg,唑螨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为0.8mg/kg,内吸磷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2mg/kg。
(4)除草剂
①草铵膦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3mg/kg,敌草快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5mg/kg,噻草酮的残留限量指标为3mg/kg,百草枯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草甘膦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1mg/kg,硝磺草酮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01mg/kg。
②2,4-D以及2,4-D钠盐的残留限量指标为0.1mg/kg。
二、草莓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1、草莓成熟时间
如果是春季种植的草莓,一般在当年的6-8月份左右成熟采收。如果是秋季种植的草莓,一般在第二年的2-4月份成熟采收。
2、草莓生长周期
(1)萌芽期: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草莓根系开始生长,并随着地温逐渐升高而长出新根(根系比地上部分早7-10天)。
(2)现蕾期:地上部分生长30天左右出现花蕾。等到新茎长出三片叶而第四片叶尚未长出时,花序于第四片叶的托叶鞘内显露,后续花序梗伸长,整个花序露出。
(3)结果期:花蕾现蕾至第一朵花开花大约需要15天,而从开花至果实成熟又需要30天左右(花期一般持续20天左右)。
(4)旺盛生长期:浆果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腋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分枝生长迅速,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并形成新的植株。
(5)花芽分化期:旺盛生长期后,在低温、短日照环境下(日平均温度为15-20℃,光照时长10-12小时),草莓开始花芽分化。
(6)休眠期:花芽形成后,草莓进入休眠期。此时植株叶片少,叶片面积小,呈匍匐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