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医疗器械检测都有哪些流程
医疗器械检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也是质量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检验工作是按照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选择合理的检验方式和技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综合判定的活动。
一、取样
1、仔细核对《请验单》上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内容,无误后进行取样,取样后的样品按要求进行贮存;
2、取样流程按照《取样管理制度》进行操作;
3、取样结束后填写《取样登记台账》。
二、检验过程
检验之前核对样品及检验记录,无误后方可进行检验;如有检定周期的规定,应在检定周期内完成。检验过程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人: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
2、机:仪器和设备通过确认和校准及在校准范围内使用;
3、料:试剂、试药、对照品、标准品、培养基和菌种应当都有明确的标识、记录、溶剂效期检查以便追溯;
4、法:检验方法、检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须符合最新标准。检验方法必须是批准的现行文件;检验操作规程应与确认或验证的检验方法保持一致。
5、环: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公司内部的操作规程中的要求进行。
三、检验记录
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及时完整的填写检验记录、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培养基的配制记录等;填写要求按照《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四、复核
操作人员出具检验结果后,应对检验结果和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进行比对,并对该检验项目的结果进行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最后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人进行复核,复核检验项目的完整、检验依据无误、检验数据的准确性。若检验结果异常,应当进行调查。
五、检验报告书
除另有规定外,检验报告书应按照统一模板出具,有对检验结果的的判定,并加盖质量检验专用章。
❷ 区域医学检验有几个模式又是哪些
为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政策和医联体政策落地,国务院于2017年4月26日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每个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医联体成为2017年中国医疗改革最大的春风。而区域检验中心作为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件中大力鼓励建设的几个中心之一,乘着医改的春风区域检验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几种区域检验中心模式,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一、依托区域内大型综合医院检验科建立区域检验中心
这一模式是国内最早出现的一种区域检验中心,这一类的区域检验中心在国内有很多,如上海松江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该中心依托区域内的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将区域内18家社区卫生机构统一纳入该中心,各家社区卫生机构统一将采集完的标本(三大常规除外)通过专业化的物流公司,运送至区域性检验中心检测,结果通过LIS系统传回各个社区卫生机构。
这类区域检验中心一般由当地政府卫生部门主导,以区域内一家龙头医院检验科为基础建立区域检验中心,对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使区域内的居民均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种模式的区域检验中心最大限度保留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而且对检验工作人员比较有利,随着检验中心的稳步发展,员工有更多精力致力于更高层次的实验室活动,如结果审校、质量分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等,并且通过参加 ISO 15189管理认证,可以使区域性临床检验中心检验质量上台阶,管理水平上等级。
二、第三方实验室与区域内龙头医院或专业组织共建区域检验中心
最初的第三方实验室都是通过自己的检测项目全,成本低等优势与医院检验科竞争,主要收集医院无力开展或者不愿开展的检测项目。但这种模式这几年在悄然改变,很多第三方实验室开始采用为医院检验科提供集中采购试剂耗材、实验室合作共建,托管医院检验科等多种模式多方向发展。与区域龙头医院共建区域检验中心,是第三方实验室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而且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后,这种新模式发展很快,金域、迪安等国内第三方企业半年多时间内已经有数十家共建的区域检验中心签约。
这种模式通常也是由当地政府卫生部门主导,但引入了民营资本,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减少了政府的投入。一方面利用第三方实验室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实验室管理经验,降低实验室成本,减轻当地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利用第三方实验室专业化的管理和技术平台迅速提升基层区域的检验水平。
三、第三方实验室与区域内龙头医院合作
相比于共建区域检验中心,这种严格来说不算一种区域检验中心模式,只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合作方式,第三方实验室与区域内龙头医院签署合约,将区域医院内不能开展的项目送到第三方实验室,充分利用和优化彼此资源,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
四、总院分院模式的区域检验中心
这种模式的检验中心通常设在总院,各个分院将标本送至总院检测,减少各个分院的重复设置,减少重复建设和投入。但这种模式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检验中心,因为这个中心只针对他们系统内部,比较封闭,区域内的其它基层卫生单位通常无法参与进来。
五、第三方实验室直接加入医联体作为区域检验中心
这种模式与前面两种模式有所不同,不存在共建问题,而是让第三方实验室直接加入医联体,作为医联体的区域检验中心。相比于前面三种模式,这种模式更加彻底地让政府摆脱了对检验中心的投入,不仅不用投入硬件建设,而且也不用再雇佣检验工作人员,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投入,但对当地的检验从业人员来说,恐怕不是个好消息,最起码很多以前的检验铁饭碗都没有了。
六、IVD企业与区域龙头医院共建区域检验中心
这一模式比较新颖,以往IVD企业往往处于检验产业的上游,很少涉及产业的终端,但是IVD企业在与检验产业终端(检验科、第三方实验室、检验中心)的对话中往往没有太多优势,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并不多。而且产品需要通过经销商销售,但是随着药品改革,两票制的普及,耗材及IVD产品将是下一个改革重点,IVD企业将直接面临销售的压力,很多IVD企业选择与检验中心合作,为检验中心提供检验试剂及耗材集中采购及供应。但也有IVD企业直接参与区域检验中心的共建,实现自身产品的垂直销售,由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检验中心的运营成本,而且对于产品问题可以快速反馈解决,对于IVD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非常有好处。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医联体的建设,区域检验中心作为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获得大力的支持,成为未来几年检验领域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各个医院检验科单打独斗的日子会成为历史,抱团取暖的时代将要来临了。
金风易通
❸ 有关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糖球菌等有关医疗监测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啊
检测原理:
大肠菌群是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
2.仪器设备与器具:
2.1 恒温培养箱:36±1℃。
2.2 1000ml三角烧瓶、1ml、10ml移液管。
2.3 接种针。
2.4 显微镜。
2.5 超净工作台。
2.6 玻片、酒精灯、洗耳球、试管架。
2.7 天平:感量0.01g。
2.8 灭菌釜。
2.9 培养皿(直径为90mm)、试管,经121℃、30分钟灭菌。
2.10试管夹、酒精灯、秒表、载玻片 3.培养基及试剂:
3.1 乳糖胆盐发酵管:按照制造厂家使用说明进行配制,灭菌。
3.2 伊红美兰琼脂平板: 按照制造厂家使用说明进行配制,灭菌。
3.3 乳糖发酵管: 按照制造厂家使用说明进行配制,灭菌。
3.4 革兰氏染色液。
3.4.1 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 1g
95%乙醇 20ml
1%草酸铵水溶液 80ml
将结晶紫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3.4.2 革兰氏碘液:
碘 1g
碘化钾 2g
蒸馏水 300ml
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 ml。
3.4.3 沙黄复染液:
沙黄 0.25g
95%乙醇 10ml
蒸馏水 90ml
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3.5 生理盐水。
4.检验程序:
检样
↓
稀释
↓
乳糖胆盐发酵管,36±1℃,24±2hr
↓ ↓
不产气 产气
↓ ↓
大肠菌群阴性 伊红美兰琼脂平板,36±1℃,24±2hr
↓
报告 ↓ ↓
革兰氏染色 乳糖发酵管,36±1℃,24±2hr
↓
↓ ↓ ↓ ↓
G+ G-,无芽孢杆菌 产气 不产气
↓ ↓
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阴性
↓ ↓ ↓
报告 大肠菌群阳性 报告
5.测定方法:
5.1 检样稀释:
5.1.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25g)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塑料烧杯中,经充分振摇成1:10均匀稀释液。
5.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 试管中,振摇成1:100稀释液。
5.1.3 重复5.1.2的操作,使成1:1000稀释液。
5.2乳糖胆盐发酵试验: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二个稀释度,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然后置于36±1 ℃培
养箱内,培养24±2hr,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
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5.3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24hr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
5.4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于36±1℃温箱内培养24±2hr,观察产气情况。乳糖发酵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5.5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人类和动物化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也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土壤、水及其它环境中。在人类和动物的皮肤及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经常有本菌存在。据报导,在正常人群中的带菌率可达30%~80%,其中皮肤带菌率为8~22%,鼻腔和咽喉部等上呼吸道的带菌率在40~50%以上,因此其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尤其是经工作人员的手和上呼吸道而污染食品。由于致病金黄葡萄球菌能产生肠毒素,故一旦细菌污染食品,并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细菌可以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从而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特别是在北美及欧洲等地区发病率更高。在上述这些国家中,每年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仅次于沙门氏菌,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例排到第2~3位,有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惨重,在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也时有报导,所以目前世界各国都把金黄色葡萄球菌列为食品卫生的法定检测项目。
我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以国家标准GB.4789-10-84及检验检疫系统行业标准SN.0172-92作为依据。整个检测过程获得最终结果须时5天左右,既费时又费力,并造成货物积压,也影响货物的及时出运,并使货主的仓储成本提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多年来很多食品微生物实验室都在探索和寻找一些准确性高,并快速的检测方法,最近我们分别从美国3M公司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获得两种快速检测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其名称为:
① Petrifilm RSA. Count Plate(由美国3M公司研制生产),是一种薄膜型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平板。
② Baird-parker + RPF Agar.(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研制生产的用Baird-Parker琼脂加免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计数平板)。
原理:Petrifilm. RSA. 测试薄膜是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黄金色葡萄球菌培养基片,此培养基中含有经修正的Barid-Parker,营养成分加上以冷水可溶解的胶质。第二部分是一种耐热核酸酶(TNase)反应片,含有DNA及甲苯胺兰 ( Toluidine Blue - O )及四唑指示剂 (Tetraeolium)。此指示剂有助于菌落的计数及确定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的存在。
耐热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cas Dnase)为产毒金葡菌之典型特征,此酶非常耐热,在100℃加热30min,不易丧失活性,在130℃之下,其D值为16.6min,此酶之分子量为16800,等电点PH为9.6,耐热去氧核糖酸与检测血浆凝固酶相似,是一种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在Petrifilm. RSA 检测片上,耐热DNA酶反应看起来,呈粉红色环带包围着一个红色或兰色的菌落。
Petrifilm.RSA检测片,必须与Peyrifilm耐热核酸酶反应片一起使用,单独使用将不会显示菌落,因为具有辅助计数菌落的指示剂是在反应片上,而不是在Petrifilm.RSA检测片上。
Baird-parker + RPF agar,这一培养基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以氯化锂代替亚碲酸钾,使菌落颜色呈黑色,RPF补充有兔血浆和牛纤维蛋白原,以便检测凝固酶活力,胰酶可以抑制全部或部分围绕凝固酶阳性菌落周围沉淀晕环纤维蛋白的溶解,因此凡存在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将在培养基中呈现有晕环的黑色菌落,即可确认,并作计数。
实验实施
材料和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以下3种试剂:
1. 美国3M公司提供的Petrifilm. Rapid. S. aureus Count Plate.
2.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Baird-Parker + RPF agar .
3. 实验室自配Baird-Park琼脂(英国Oxoid)及新鲜兔血浆。
菌种来自美国菌种保存中心(America TyP Culture Collection)。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0株菌株,其菌号分别为:
ATCC 27661 ATCC 27664 ATCC 13565 ATCC 51704
ATCC(K) 12600 ATCC(R) 65389 ATCC 25923 ATCC 29213
ATCC 8095 ATCC 12598
非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5株,其菌号分别为:
ATCC 51813 (大肠杆菌)、ATCC 624 (无乳链球菌)、ATCC 51816 (阴沟肠杆菌)、ATCC 6051 (枯草杆菌)、ATCC 49214 (肠炎沙门氏菌)、自然食品检样,任意购自市场。
本次实验是以同一测试样品经均质并通过无菌生理盐水作10倍递增稀释后取1至2个稀释度同时接种上述三种培养基作平行实验,在取得最终结果后相互进行比对。
上述三种培养基的接种方法是按生产商所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另外Baird-Parker Agar 培养基是按SN0172-92标准进行操作。
A、 本次实验共测试已知标准菌种共15株,其中葡萄球菌10株,其他菌种5株(包括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枯草杆菌和无乳链球菌)。
B、 测试自然食品检样共101只(其中包括肉11只、肉类14只、水产品17只、牛奶25只、蔬菜22只、豆制品12只)。
结果:
A、 被检菌种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三种培养基上都能检出生长情况良好,同一稀释度的菌液,除个别菌株外在3种培养基计数检测结果基本都在一个数量级上,无显着差异。而5株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在三种培养基上全部不能生长。
B、 自然食品检样共接种101只,每一检样同一稀释浓度分别同时种三种培养基,最终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5只,占全部检样的44.5%,其中Petrifilm RSA 检出阳性结果为42只,占全部阳性检样的93.3%,Baird-Parker+RPF Agar. 检出阳性结果26只,占全部阳性检样的57.7%。Baird-Parker. Agar 检出阳性结果32只,占全部阳性检样的71.1%。
讨论
1. 用15株标准菌在3种培养基中的检测,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同一浓度接种,结果生长良好,其最终计数基本一致,定位在同一数量级,5株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上述三种培养基全部不长,说明上述三种培养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良好。
2. 以101只自然样品同一均质稀释液,同时接种三种培养基,从最终结果来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检出率为44.5%
3. 从检测程序来年,Petrifilm. RSA及Baird-Parker+RPF. Agar. 都在样品接种后28~30h观察结果,并不必再做证实试验,而如以Baird-Parker Agar检测,须在接种后48h观察平板,并挑取可疑菌落转种到营养肉汤中,在经18-24h后做血浆凝固酶或耐热DNA酶试验进行证实,最终计数,前后约须80h。
4. 从本次试验中观察,使用上述三种培养基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直接计数检测,其样品接种液的含量拟控制在100个/ml以内,比较容易分清并计数,如菌量过浓,则将会影响最后的读数,因此对新送的被检样品,如在不了解污染的情况下一般必须要做2个以上的稀释度,同时分别接种,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而在Baird-Parker+RPF Agar及Baird-Parker. Agar接种时必须将1ml样液作三只平板涂布(0.3、0.3、0.4ml)这样就会造成手续繁琐试剂消耗较大,但Baird-Parker. RPF. 培养基也可以1ml样液作倾注培养,并作计数。
5.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按使用说明对Petrifilm. RSA. 及Barid-Parker+RPF. Agar,操作规定在接种24h后观察结果,此时往往由于菌落长得经较小,特征瓜不明显,但如果继续放置一夜以后金葡萄菌落特征明显,并可能会经第一天观察数量有所增加,这样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6. 由于对上述两种培养基的试用期间我们尚未获得供应商的报价,故无法测算每一样品的测试成本价格。但可以予计上述两面种快速检测培养基的耗材费用要高于常规经典方法(Baird-Parker Agar)的费用。
7.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感到使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Petrifilm. RSA Plate培养基和法国生物-梅利埃公司生产的Baird-Parker RPF. Agar培养基检测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比目前常规检测方法时间可缩短一半。并可以明显节省大量人力。这完全符合实验室快速检测的要求,尤其是对基层较简陋的实验室条件中,更显其使用方便的优越性。
❹ 核酸检测方法有哪些
核酸检测主要是鼻拭子或咽拭子法,经由鼻孔或口腔插入取得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后送实验室检测。核酸检测主要是指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种确诊的实验手段,核酸检测一般分为鼻拭子、咽拭子或者肺泡灌洗液以及痰液,通过呼吸道的标本,我们在实验室里可以检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从而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的依据。那临床上目前最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鼻拭子或者是咽拭子,操作的时候由医护人员采用特制的长柄取样的棉签,经由鼻孔或者经由口腔插入到鼻腔及咽腔中,在咽喉壁或者鼻腔的粘膜上进行涂抹,取得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这个标本取出之后再送到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核酸检测。在做的过程中患者不用紧张,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例如恶心,相信配合好医护人员的话,能够很快完成这个检查,不会给您带来很大的影响。
❺ 病原微生物中细菌常见检测方法有哪些
1、快速测试片技术法
快速测试片是指以纸片、纸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
细菌总数检测纸片的研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主要优点是简便、实用、经济、操作性强。近年来以滤纸和美国某公司的 Petrifilm 为载体的测试片已开始被广泛应用。
2、生物电化学方法
生物电化学方法是指通过电极测定微生物产生或消耗的电荷,从而提供分析信号的方法。微生物在滋生代谢过程中,培养基的电化学性质如电流、电位、电阻和电导等会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分析这些电化学参量的变化来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测定。
常见的有:阻抗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流分析法等。生物电化学方法具有测量快速、直观、操作简单、测量设备成本低和信号的可控性等特点。
3、微菌落技术
微菌落是指细菌生长繁殖早期在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只能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的微小菌落。微菌落技术具有快速、经济、实用的特点,其研究始于 20 世纪50年代,定量测定技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国外已有报道将该法应用于水、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
4、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应用到微生物的检测中,主要是依据不同微生物的化学组成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异,利用上述色谱检测可直接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细胞中的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5、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病原微生物等,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断和检测。
❻ 医疗器械的无菌检查法
无菌检查是不能用固体培养基的,要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最好用薄膜过滤法。
请参考国标:
GB/T14233.2-2005
❼ 新法规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的医疗器械检测方法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流程,必须先取得医疗器械检测报告,才能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而且有些医疗器械产品在开展临床试验之前,还需要做临床研究前的动物实验。可见,医疗器械检测报告是全生命周期中必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在第二章第十四条中规定:产品检验报告应当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可以是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备案人的自检报告,也可以是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我们常见的检测方式有委托检验、自检等。
7.委托国家药监局认证认可、授权的医疗器械质检中心。质检中心会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申报产品进行全项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目前,NMPA认可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共有53家,其中国家级检测机构10家。
8.委托药监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他们会依据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做出技术评价,并取得检测报告。这种第三方的检测机构需要资质认定证书及CMA、CNAS等资质,且承检范围内有对应标准的都可以。
9.注册自检,则是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按照产品技术要求,自行对其申报的产品进行全项检验,并出具自检报告。对于不具备产品技术要求中部分条款项目检验能力的,可以将相关条款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2021年10月,国家药监局印发了《关于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26号),从自检能力、自检报告、申报资料、责任等五部分明确规定了自检行为的要求。
在这三种情形中,国家药监部门认定认可、授权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更具权威性,能够获得药监部门、审评部门的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自检报告存在不被认可的风险。从事医疗器械法规咨询10年的资深企业迈迪思创建议,企业在选择检测路径时,最好从企业情况、检测人员与设施配备、注册申报情况等综合考量,审慎评估,再进行递交。网络也有很多相关信息。
❽ 检验平台分多少等级
检验平台材料:高强度铸铁HT200-300。
检验平台工作面硬度:HB170-240。
检验平台表面质量检验:用涂色发检验。0级1级平板在每边为25毫米平方的范围内不少于25点,2级不少于20点,3级不少于12点。检验平台用于各种检验工作,如精密测量用的基准平面,各种机床机械的检验测量,检查零件的尺寸精度、行位偏差,并作出精密划线.检验平台是机床、机械制造、电子生产等多种行业不可缺少的产品。
❾ 求医学检验常用的检测方法,要具体详细说说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你能具体说下什么东西的检测方法吗?
生化常用:比色法,紫外吸收法,分光光度法,测物质含量。........
免疫常用:ELISA法检测各种抗原或者抗体。还有免疫金法检测结核抗体。.......
微生物培养法,药敏试验......
放射免疫检测肿瘤的一些标志物。
血常规用的是三分群或者五分群的血液分析仪,原理同流式细胞术。
尿液的干湿化学分析,用的是仪器,但检测不同项目用的具体方法不一样。
❿ 医疗器械产品检验方法
您好,对于医疗器械产品检验方法,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应当编制拟注册或者备案医疗器械的产品技术要求。第一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技术要求由备案人办理备案时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技术要求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注册时予以核准。
产品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医疗器械成品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其中性能指标是指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
在中国上市的医疗器械应当符合经注册核准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第十六条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进行注册检验。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注册检验。
注册检验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注册检验合格的方可进行临床试验或者申请注册。
办理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备案人可以提交产品自检报告。
第十七条申请注册检验,申请人应当向检验机构提供注册检验所需要的有关技术资料、注册检验用样品及产品技术要求。
第十八条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当具有医疗器械检验资质、在其承检范围内进行检验,并对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预评价。预评价意见随注册检验报告一同出具给申请人。
尚未列入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承检范围的医疗器械,由相应的注册审批部门指定有能力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十九条同一注册单元内所检验的产品应当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内其他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