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年级孩子叛逆期怎么办
1、学会倾听
当孩子出现叛逆现象时,我们需要知道他为什么会叛逆,我们首先得知道其中的原因,学会倾听是第一步。通过倾听孩子们的话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心理状态,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2、平等交流,多加沟通
当我们知道了孩子所遇到问题,和心理上叛逆的原因后,我们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和孩子多沟通。这里一定要记住——平等交流,严厉的沟通交涉有时会有效果,但是当孩子正处于叛逆时期,这样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应当和孩子平等的身份多加交流沟通,家长们可以选择生活中很多空闲时候陪陪孩子,与他们沟通交流。
3、提出建议,正确引导
我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提出合理价值观正确的建议,引领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学会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发现,孩子们心里上有不正确的思想时,不能任其放任,应当提出建议,正确引导孩子。
4、培养兴趣
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游泳、篮球、唱歌、画画等等,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会许多技能,还可以让他们多参与社交活动,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也能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叛逆行为。
‘贰’ 小学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常用公式
要提前预习课文,
老师已上了的课要复习。
考试之后看看哪里错了,
再多做相似的题目。
常用公式主要有: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 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货币单位换算: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
长方形周长=(长 + 宽)× 2
正方形周长=边长 × 4
长方形面积=长 × 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 × 边长
三角形面积=底 × 高 ÷ 2
梯形面积=(上底 + 下底)× 高÷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 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面积 × 高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 × 棱长 × 6
长方体表面积=(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 2
圆柱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Лdh+2Лr²
圆柱侧面积=Лdh
圆柱体积=底面积 × 高 =Лr²h
圆锥体积=圆柱体积 ÷ 3=sh÷3
‘叁’ 怎样提高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步,理解定义定理,做题,总结
‘肆’ 三年级的孩子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怎么办?家长需要判断到底是能力方面的问题,还是兴趣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方法开始入手:
1、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限于培养学习上的兴趣,当孩子正在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家长不要过多干扰,而是耐心等孩子做完,即使是做手工作品、玩具拼接,看起来只是在玩乐,但从长时间的认真和耐心中,这种无意识的专注可以提升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2、学习定量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将作业分量完成,如果孩子能够较好做到,家长可以给予一定奖励,例如抚摸、表扬,并休息5~10分钟,再按这种方式继续学习。这种注意力训练方法不仅让孩子的大脑得到一定放松,也能培养孩子的自信。
3、大声读书
每天安排10~20分钟大声读书的时间,可以选择课文或者孩子喜欢的故事,这是一个口、眼、脑之间相互配合的训练方法,在这过程中孩子必须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才可以做到不读错、不读断,时间安排最好是晨读,还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4、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由于经常被环境因素干扰,如电视声、家人的大声交谈、手机游戏外放的声音等,都会造成孩子的专注力被打断,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玩具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孩子学习的时候尽量不要进进出出。
5、注意力训练课程
专业的注意力训练课程会用到各种教具、情景设定等方式,让孩子对训练内容产生兴趣,每当达到训练任务时,老师都会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和鼓励,孩子能够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家庭训练相比,专业机构的注意力训练课程效果更加明显,在更短时间内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伍’ 三年级孩子,做题总是粗心,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孩子改正这个问题
每次考完试后,让孩子把卷子带回去家,让家长签名签意见,家长经常反馈回来的问题更多的是"孩子太粗心了,都是会做的题,不用给他讲解,自己就改对了,下次一定要细心"。"题都会做,就是不读题,拿起来就做,太粗心了!"……等等,由此看来,孩子们出错的原因大多数情况是粗心造成的。可是怎么改掉粗心这个问题呢?是老师们和家长们都很苦恼的问题。如果是不会的题,老师可以给你讲解,会的题做错,怎么办?想要解决“粗心”这个问题,如果在思想上没有足够、正确和清醒的认识,那么“粗心”的问题是解决不好的。
‘陆’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三年级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以前就已经接触过估算,初步了解了估算的必要性。并且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把一个数估算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这节内容是引导学生理解“大约”的意思,学会用除法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更深入理解估算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目意思。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题目,找关键字,列出正确的算式。
2、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并能根据关键字进行估算,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用除法估算的方法简便快速的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准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能准确的进行估算。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故事引入:最近天气真热呀!小红和爸爸妈妈决定出去旅游。(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
旅游结束宾馆的服务员告诉他们住了3天一共消费了267元,小红想知道他们每天的住宿费大约多少钱?你能帮帮她吗?
3、解决问题
(1)阅读理解题目
知道了一共住了3天,也就是住的天数。还知道3天花了267元,也就是总的住宿费。要求每天(一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找到关键字“大约”有“大概、差不多的意思”不需要求出准确值。
(2)解决问题
求每天(一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就是把总的住宿费平均分成3份。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也就是要进行估算。(估算要写约等号)
列除法算式: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
267÷3≈
(3)学生尝试计算
(4)判断分析
两种结果都合理吗?
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两种方法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而且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果不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所以都合理。
第二种往大估成270更接近267,算得约等于90更接近准确值,更合理一些。
(二)小结
一般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而个别的是需要结合乘法口诀进行估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请学生说一说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为什么?
比90元少,因为每天90元3天要270元,而实际的住宿费是267元比270少,所以比90元少。
每天的住宿费比80元多还是比80元少?为什么?
比80元多,因为每天80元3天要240元,而实际住宿费是267元比240元多,所以比80元多。
五、板书设计
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
列式为:267÷3≈
第一种:把267看成300,267÷3 ≈ 100元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第二种:把267看成270,267÷3 ≈ 90元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六、作业设计
1、面包房烤了236个面包。
(1)如果每3个面包装一袋,大约可以装多少袋?
(2)如果每4个面包装一袋,大约可以装多少袋?
2、随堂小测
七、教学反思
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估算不能只出现在估算课上,要把它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柒’ 小学三年级问题学生,屡教不改怎样解决
引言: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总是犯错误屡教不改,家长要合适的跟孩子好好谈一谈。
‘捌’ 三年级上册数学几分之几的解决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的解决问题方式如下:
1、整数运算中的“凑整法”相同,在分数运算中,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部分的和、差、积、商成为整数、整十数...从而使运算得到简化。
2、在一个只有加减法运算的算式中,给算式的一部分添上括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那么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改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那么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3、在一个有括号的加减法运算的算式中,将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改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那么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