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处理好各股东之间的关系
本杰明.布莱德雷说过:没有永恒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要你们能够保持有共同的永久利益存在,就能保持永久的友谊。争执是达成共识的必经之路,不要太在意分歧,要使用分食蛋糕的先进理念管理自己的企业,就能长治久安。
在中国,
合伙创业事难办,我不看好这样的创业模式,即便是父子、兄弟创业。
如果大股东是绝对控股,我的建议是你看轻自己的股份,权当打工,这样的心态可以令你们的合作关系长久些。否则,你们应明确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的议事规则,细化总经理考核指标。不过,不管怎么做,大股东对公司事务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建议合作各方求同存异、小事化了,你们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将是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最关键因素。
至于财务主管由董事长指派,本身是不错的办法,但他在你面前摆谱是不允许的,建议你与董事长沟通,提醒他,否则,不换脑袋就换人。
⑵ 股东的权益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常见股东权益纠纷处理方法:股东之间相互协商;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他处理方法。常见股东权益纠纷包括:股权确认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知情权纠纷;股东分配权纠纷;其他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二百三十四条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⑶ 企业究竟该如何处理股东权益纠纷
你好,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公司的股东至少有两人。而股东之间由于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非常多。下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及相关司法实践,介绍如何以诉讼为后盾,解决有限责任公司中比较常见的几类股东权益纠纷,希望能够帮助到 你。
一、股权确认
创业者设立公司或者参与设立,或者受让公司股份,或者取得技术股、赠与股等时,在行使股东权益时却遇到障碍,在很多情况下就需要对股权作出确认,也就是要确认其在公司的股东身份。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创业者,虽然出资创办了企业,却不是以其本人名义,而是用亲友、同学或者其他人的名义进行。这种安排只对双方当事人有效,不能据此向公司主张权利。但是如果公司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且公司已经认可其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的,可以确认其股权。如果双方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实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实际出资人可以请求确认其股权,要求名义出资人转交股息和其他股份财产利益。如果双方未约定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且出资人亦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以股东名义向公司主张过权利,出资人仅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者享有债权。这些安排的前提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二、股东知情权和分配权
任何一个公司均有一部分股东相对弱势,如小股东或者其他对公司失去实际控制的股东,他们的权益基础是知情权,权益的最终实现是分配权。股东知情权体现在阅览、复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管理人员名册、股东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等。当然股东也不能滥用其权利,比如股东请求查阅、复制公司会计帐簿的,应当说明正当目的。
三、股权转让
创业者之间发生意见分岐或者其他矛盾,某一方退出或许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很多情况下,各方也容易就此达成共识,但也有一些创业者依据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设置障碍,导致矛盾激化。公司法第35条要求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由于此规定比较原则,而多数公司的章程也没有作出细化规定,致使实际操作时矛盾重重。
上述文章小编为您介绍了股东权益纠纷怎么解决,发生股东权益纠纷,可以先坦诚、友好协商,这也是化解股东权益纠纷的最佳方式,若协商不成,那么可以采用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解决,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网页链接
⑷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与股东的关系
股东关系是指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持有企业发行的不同份额的股票或债券,或者是直接参与企业集资的合伙人。它包括三个层次:董事会、董事局;广大股东;金融舆论专家。
从本质上说,股东关系属于内部关系;从形式上看,股东关系好像外部关系。其实,股东关系是一种分散于外部的内部关系。
股东们是一群具有“老板意识”的人。在今天的股份制企业中,股东是企业的“财源”,也是企业的“权源”所在。
由此可知,股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股东关系到企业的财源,又是企业内部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想要正常地运转、顺利地发展,就需要与股东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良好的股东关系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良好的股东关系能够保障稳定的基金来源
股东关系一般有两个基本的目标:一是维持已有的股东,使他们坚守信念,不轻易退股或转让股权;二是吸引更多的新股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运行的“润滑剂”,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有充裕的财力作保障。而股东的经济导向性和选择性最强,他们完全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同企业的关系。股东的红利是企业利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取决于企业利润的多少,因为股东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是紧密相关的。
因此,良好的股东关系可以使现有股东和潜在股东了解企业、信任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稳定和扩大股东的队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扩大企业的社会财源。
美国丹尼电器公司是由多个股东共同投资兴建的。它十分注重与股东的关系,经常邀请一些大股东来公司参观,并定期向股东们汇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及时地满足股东的各种要求,从而与股东们维持了良好的关系。营业几年后,公司原有的股东不仅无一人撤股,反而有好几位股东增加了自己的入股量并介绍自己的朋友前来入股。公司的资金来源得到了丰富与扩大,财源得到了保证,从而促进了公司的壮大与发展。
(2)良好的股东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企业投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也就是所谓的“用财就是为了生财”。要使企业投资真正达到生财的目的,就要注意投资的经济效益,就要正确地确定投资的方向,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投资项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投资决策工作。
股东关系的正确处理,能够促使股东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出谋划策,提供投资信息。这当然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口可乐公司准备投资开发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但是,由于原配方的可口可乐已经深入人心,被人们熟知和喜爱,并且原配方的可口可乐占据了大份额的市场,公司担心新配方的可口可乐投资不但不会盈利,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从而影响公司原来产品的销售,使公司受损。于是,公司决定召开股东大会,对此项目进行研究和讨论,以决定是否开发新配方的可口可乐。
在股东大会上,股东纷纷发表观点,把各自对市场的了解及信息全部摆了出来,共同协商。所有股东一致同意后,公司才决定投资该项目,并根据股东的意见对原投资计划进行了修改。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以后,以其独特的、不同于原配方的口味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销售状况良好。
在良好的股东关系的推动下,可口可乐公司投资的新项目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使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
(3)良好的股东关系也有利于促销产品
企业开展公关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推销产品,但是,它却能为企业扩大市场,促进产品的销售。
股东关系是企业内部公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作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股东和企业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因此,他们就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同时,他们又是企业产品的第一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与企业同舟共济的推销伙伴。
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每逢圣诞节,公司就会向股东赠送一套本公司生产的罐头或其他食品的样品。
为此,股东们感到十分自豪。他们会极力地向外人炫耀和推荐本公司的产品。不但如此,每年圣诞节前,他们都会准备好一份详细的名单寄给公司,让公司按名单把这些食品作为礼物寄给他们的亲戚朋友。
这种方法很有效。每到圣诞节来临之前,通用食品公司都会收到额外的大批订单。这就真正实现了股东的投资、消费、推销一体化,不但加强了企业与股东的联系,还使企业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就是良好的股东关系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与好处。股东关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存亡。因此,每个公司都应学会正确处理股东关系,妥善处理股东关系也就成为企业公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呢?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企业现有的股东出现了抛售或者转让股票与债券的行为,则会使企业内部乱了阵脚,更谈不上吸引新股东了。因此,坚定股东的信心,加强与股东的信息沟通,才是企业的高明之举。
股东并不能完全了解所投资企业的具体的业务状况。当企业身处逆境时,许多股东就不知所措了。因此,公关部门要加强与股东之间的信息沟通。
企业的公关部门应该经常地、主动地向股东提供其想知道的感兴趣的资料。作为企业的投资者,股东关心企业也就是关心他们所投入的资金。股东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投资——分利”的关系,而股东所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紧紧围绕这个关系展开的。企业的公关部门应该一五一十地向股东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绝对不能报喜不报忧。倘若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遮遮掩掩,长此以往,势必会丧失股东对企业的信任。
企业与股东沟通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
编制年度报告。这是企业处理股东关系最重要的工作。年度报告逐渐成为企业发给员工、顾客和新闻媒体的重要的参考资料。
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股东对企业的“审判日”,是企业与股东直接沟通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就在于企业可以与股东直接接触,便于相互交换意见。
信函来往。这是一种与股东交换意见、联络感情的好方法,既可以与较近的股东进行沟通,又可以与较远的股东进行沟通。
召开临时性会议。这种方法可用于企业的周年庆典等,企业和股东可以趁此机会进行重大问题的决策。
要与股东建立良好的关系,除了与股东进行信息沟通外,还要尊重股东的优越感,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股东。
作为企业的投资者,股东无论投资多少,都是企业的“老板”,其优越感是比较强的。企业的公关人员要尊重股东的这种优越感,不可完全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股东,更不能把股东与企业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的“投资——分利”的关系。要让股东感觉到受尊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企业的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企业对股东要一视同仁,以公正平等的态度来看待股东。无论出资是多还是少,股东都是企业的“财源”。企业对待股东,不可厚此薄彼,让人觉得“认钱不认人”。
股东是企业的“财源”与“权源”。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需要有充足的财力作保障,而股东正是企业财力的来源。因此,在与股东的交往中,企业就必须与股东保持良好的关系。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稳定现有的股东,不断地吸引新的股东加入企业,扩大股东队伍,是一个企业“聚财”的根本。
股东与企业,就像“源”与“流”。源头越多,河里的水越多;一旦源头没了,河流就会枯竭。在处理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时,企业唯有认真负责、坦诚相待,才能获得企业的信任,才能使“源头常在,河水常流”。
⑸ 如何解决公司股东间矛盾
股东矛盾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诉讼。股东会作出解散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东大会作出解散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
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第一百八十二条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⑹ 公司股东矛盾要如何解决
股东矛盾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散公司。股东会会议作出公司解散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股东的申请予以解散公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第一百八十条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⑺ 股权转让纠纷中有哪些常见的法律问题有什么解决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对于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股权这两个字。那个股权是股东以自己的出资行为而享有从公司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当股权转让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纠纷。并且会出现一些法律问题,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究竟有哪些常见的法律问题,以及有哪些解决方式?
那么最后就是有的时候受让人实际投资没有到达一定的额度而引起的纠纷,那么像这样的纠纷需要用法律来介入才能够解决。并且受让人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也不能够免除第三方的责任,只有这样这家公司才能够正常的运作。严重的时候需要法律的介入,并且对其中的违约人员作出相对应的惩罚。
⑻ 中国合伙人中股东意见分歧的时候怎么解决的
摘要 《中国合伙人》中,三个创始人虽然有过各种矛盾、争执和分歧,但是共同的目标把他们紧紧绑在一起,携手走向事业的成功。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不如人意的案例:合伙人们先开始信心满满,希望能同甘苦共患难,齐心协力实现梦想,然而,却很可能因在关键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而分道扬镳。那么,合伙创业究竟有哪些核心问题必须要面对呢?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简法帮将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