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乳房活检有哪些新技术
当前乳房活检有多种选择,传统方法包括磁共振、超声、立体定位、细针穿刺等。而乳房活检与旋切技术是快速简便且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比如它具有盐水冲洗功能,可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可以随时进行麻醉剂的补充来缓解患者在手术中末阶段痛感明显的情况,像豪洛捷ATEC Sapphire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就拥有这些特点,有需要可以去了解一下。
Ⅱ 想诊断是否是乳腺癌早期应做什么检查
最好做个切片或针吸穿刺(病理诊断)。 乳腺癌早期应做什么检查?
由于早期乳腺癌的概念已有更新,已由原来的临床Ⅰ期癌及尚未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Ⅱ 期乳腺癌变为微小癌及T0癌,所以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确实有一定难度,需要临床医师具有丰富的专科知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早期诊断的意识,更需要患者早发现、早就医。怎样才能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呢?特别是对于那些临床没有任何症状体征的T0癌,早期诊断就更为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规律的每月一次的乳腺自我检查、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范围乳腺普查以及定期在固定的专科医生处检查,才有可能发现。
我们建议,35岁到45岁的女性,应除作规律的乳腺自我检查之外,每半年到一年在固定的专科医生处检查一次,如无特殊变化,仅作临床体格检查即可。45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那些有各种乳腺癌易患因素的女性,如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绝经年龄较晚,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或未育,既往有良性乳腺疾病史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等,应每半年在固定的专科医生处检查一次,除常规的临床体格检查之外,尚需每年行乳房钼靶X线摄片一次,以尽早发现临床触摸不到的病变。乳腺普查应以上述乳腺癌易患人群为重点监测对象,应为其建立监测档案,设立专门机构,对这些易患人群实施定期的、有计划的追踪。
对于临床医生来讲,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应用适当的一种或几种检查手段,作出正确的判断,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根本保证。由于乳腺位于体表,所以触诊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正确的检查方法可以更多地发现早期乳癌。不少学者认为体格检查仍是乳腺癌诊断中最好的至少也是与其他方法相等重要的检查方法。而且,只有通过体格检查,才有可能发现可疑病例和选择适当的进一步的检查方法。因此,可以说体格检查是发现早期乳癌的首要环节。除了应掌握常规的体检方法之外,应强调以下3点:①了解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认真查询病史,发现和重视乳腺癌易患人群;②注意选择在月经周期中的最佳时相进行乳腺检查,一般认为,在月经来潮以后的第9~11天为最佳时间,因此时内分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平静状态,乳腺如有病变或异常,此时最易发现;③仔细观察乳腺的细微异常征象,必要时可采用一些能够加强体征的方法进行检查,如早期乳癌引起的皮肤粘连,由于十分轻微而常常被忽略,此时需在良好的光照下,用手轻轻抬起整个乳房,增加乳腺皮肤的张力,在病灶的上方即可见到轻微的皮肤皱缩、牵拉引起的微小凹陷。在临床体检发现可疑之后,如何选择进一步的检查手段呢?一般来讲,首选X线摄影检查,因为在目前常用的各种检查方法中,此法占有明显优势。椐报道,乳腺癌X线摄影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可达91%~95%,许多临床触摸不到的病变常被检出。在对乳腺X线诊断中,应注重小的钙化点及局部阴影的出现。有学者指出,在乳腺定期连续摄片复查过程中,如局部出现新的致密影,则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一个高度正确的X线征象。在诊断乳腺小癌肿时,间接征象仅起次要作用。对丰满乳房,临床体检发现可疑时可使用超声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在临床体检及影像检查结果均为可疑,但又不能明确病变性质时,可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即针吸)检查。有报道针吸检查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约为80%左右。当然,在高度疑为癌肿时,可行切取或切除活检,直接予以病理诊断。由于乳腺癌各种早期诊断方法各具所长,但又无一完善无缺,所以,目前仍提倡联合诊断方法,即将各种检查方法适当组合。一般认为,临床体检+X线摄片+针吸为最佳联合诊断方法,其病理诊断符合率可达92%~99%。因此,可以说,联合诊断的优势是确切的,应予以大力提倡并推广。
在乳腺普查工作中,可使用热图、透照、超声检查等对人体无创伤、无放射损害的手段进行初筛,但上述检查手段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不太高,常常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有学者仍主张用低放射剂量的钼靶X线摄片普查。由于现代摄影装置的不断改进,现已使受检查者的吸收剂量每次检查(包括侧位和轴位两个投照位置)低到300~800毫rads,而这种放射致癌的危险性已接近自然发病率。这就为乳腺钼靶X线摄影也能广泛用于普查创造了条件。但放射损害虽然较小,仍不可完全避免,因此那些年纪比较轻的以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除非必须,否则不要轻易用X线摄影作为普查的常规手段。在判断普查结果时,要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检查的结果来综合判断,不要匆匆下结论,以免造成错误的诊断。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临床与基础相结合,优化组合各种早期诊断方法,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积极研制开发新的诊断仪器、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如纤维乳管内窥镜的应用等;加强癌前病变的研究,积极寻找对早期乳腺癌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
Ⅲ 乳腺检查最好用哪种方法
目前有几种乳腺癌的检查方法。一个就是X线的照相当然这种照相,美国癌症协会曾经提出来了,对于35到40岁的可以做一次照相,就是以后有个对比,拿它一个资料。0到49岁这段每一到两年照一次。大于50岁的每年做一次照相。我们国家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与欧美国家提前了,所以我们可以把年龄放得稍微再宽一点但是我估计可能在40岁以上的情况。就是每年做一次钼靶照相来检查。那么对年轻的人来说,因为腺体比较致密,钼靶照相不是非常的清楚,这个时候用彩超来检查。另外对年轻的女性来说,钼靶照相对于年轻女性乳腺有一定的损伤,所以我们最好做彩超来检查。还有一个检查就叫自我检查。钼靶照相对于年轻女性乳腺有损伤吗?一些没有发育完全的或者是没有结婚的,或者是没有生过小孩的这样的女同志,那么她的乳腺是不易接受大剂量的射线,因为射线本身可以致癌,所以对于比较年轻的女性,一个是它的诊断贡献不大,因为腺体很厚。第二个就是它的一定的损伤。对于这些女性来说,所以我们不积极建议这么年轻的女性普查每年来做钼靶照相接触X射线。年龄比较大的腺体萎缩了,这个时候照相效果非常好,所以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人是可以的。关于乳腺的自我检查,国际上是有争议的,但是在中国一般的学者推荐大家做乳腺自我检查。那就是在每个月,比如说月经过后7到10天,这时候乳腺的腺体比较松软,无胀痛,适合做乳腺的自我检查。当然自我检查可以这样,就是对着镜子,你可以把手掌手指伸直,用腹侧检查乳腺,比如五指伸直、并拢、用掌面、放在乳腺上,左手可以检查右侧、右手可以检查左侧,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也行,按照逆时针的方向也行。当然乳头乳晕也不要遗漏,在手掌和胸壁之间发现有结节,就说明有东西了,但是千万不要把乳腺捏起来,这种检查是错误的。当然这个我们不会要求广大的妇女同志一个很高的诊断水平不是这样的。就是每个月月经过后的7到10天,你做一个检查,每月都做,一旦发现和以前不一样了,有异常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到医院去由医生帮助检查。没有月经的人,每个月找固定的一天,比如说一号,每月都在一号来检查。中国的一些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个自查对中国还是比较适合的,因为我们在门诊遇见了很多乳腺癌的病人,最早都是自己不管在洗澡的时候还是在换衣服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无意当中发现乳腺有不正常的地方。这个在国际上有争议的,有些国家广大妇女防癌意识比较强,有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推荐自我检查。但是中国觉得这个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因为这个既不需要设备、仪器,很安全、廉价、也不费什么事,所以这个是很好的方法。一种是普查、可以用钼靶照相、也可以用彩超,还有自我检查结合在一起。当然如果自我检查发现有异常,或者是单位组织体检,那么由医生来做检查,医生根据你的物理检查可以发现,乳腺有没有再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最后有很多的检查方法来定性,就是包括穿刺或手术切除活检,这样的话就可以通过细胞学和组织学来了解到患者到底是患的是乳腺增生、良性病变还是乳腺癌,所以最后的检查是这样的。
Ⅳ 乳腺癌筛查的常规方法 最好是选哪一种
B超检查
一种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而不同年龄的女性进行乳腺检查方法是不一样的,建议35岁以下年轻女性,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普查方法。
乳腺钼靶X线摄像
40岁以上每年可进行一次乳腺钼靶X线检查,诊断准确性高,可以观察到临床触摸不到肿块的早期乳腺肿瘤,早期诊断率达到85%。
乳腺核磁共振(MRI)
目前来说,MRI是较为准确的乳腺诊断方法,但费用较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一般仅建议有明显家族病史的年轻妇女(有两名或更多直系亲属患乳腺癌)做该检查。
Ⅳ 乳房活检装置怎么选
您好,乳腺活检通常指乳腺肿块穿刺活检,与传统“开刀”手术不同,可以轻松穿透组织,更大程度的减少取样时间的同时,医生也可根据病灶位置和进针路麦默通Elite乳房活检装置是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活检系统,它主要是一种单次穿刺、无绳的产品,径灵活调整取样槽方向。为乳腺癌发现和诊断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方法。同时也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提供了技术基础。麦默通致力于推进乳腺癌早期病理检测技术,为全球乳腺医生提供支持,为患者提供乳房健康信息,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全世界已经有超过500万的女性使用乳腺活检麦默通,更为全球的乳腺医生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临床医学提供产品、技术以及学术教育支持。这对于提高女性生活质量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并且采购回去后,厂商对售后的服务都非常到位,检查和维修都会积极的协调解决。而且好的活检样本对于科室内部的学术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科室需要做的就是培养人才,借助科技的力量给患者谋福利。
Ⅵ 癌症的早期筛查有哪些方式
不同部位,筛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常规筛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筛查早期肿瘤疾病的一个常规手段,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的各类肿瘤标志物可以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
乳腺癌筛查——乳腺彩超/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主要是针对乳腺癌的筛查。乳腺超声适合年轻女性,容易发现早期病灶,是年轻女性选择的检查方法;乳腺钼靶检查是目前公认乳腺癌临床常规检查和乳腺癌预防普查的好方法之一,可观察到小于0.1毫米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是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有效且可靠的方式。
肺癌筛查——胸片、胸透、胸部CT
对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可以选择进行胸部的影像学检查,例如胸片、胸部CT等。
肠癌筛查——肛门指检、肠镜
对于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可以选择进行肛门指诊,能够发现七成左右的低位直肠癌的病例;肠镜可以直观的观察肠道内的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对肠道息肉进行活检。
胃癌筛查——胃镜
对于胃癌的早期筛查,通常是选用胃镜的方式,可以发现胃部的粘膜病变、有无胃息肉、癌前病变等,对于可疑病灶,可以直接取活检进行病理学的检查。
宫颈癌筛查——HPV+TCT双合诊
HPV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定期进行HPV病毒筛查可有效发现异常情况;TCT对细胞的宫颈癌检出率为百分百,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Ⅶ 乳腺检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自我检查
每月1次,最适宜时间是在月经经后一周,女性从20岁开始即可进行。自查时间应放在月经之后的一周进行,因为来月经前,乳腺组织充血,会使整个乳房肿胀,容易判断错误。
提示:自查是为了熟悉乳房的正常隆起、肿块和凸起,这样当它有变化时你就能敏感地觉察到。检查中尤其要注意那些实际出现的,并在同一位置已持续一两个月周期的所有肿块。不过,乳房肿块约有90%都是良性的,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区别在于,良性肿块在激素的作用下随时都可能出现,在经期前后尤为明显。
2、医生触诊
注释:30岁后的女性可每年做一次,这是专业乳腺检查的第一步。检查内容包括:乳头有无凹陷、上抬、溢液;乳房有无肿块和酒窝症;双乳位置是否一致,颜色有没有改变。
提示:检查当天,最好穿开襟衣服,以方便检查。检查时,面对医生,无论是采取站位或坐位,都要尽量放松,以便让医生得出准确的检查结果。医生一般使用中间3指触摸,从乳晕周围开始以螺旋状顺时钟方向扩大,直至整个乳房组织。如果在哺乳期发现肿块,要等断乳后再作进一步检查。
3、红外线扫描
注释:红外线扫描尤其适合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进行筛检。
该检查主要是利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红外线吸收率的不同,而显示透光、暗亮等不同的灰度影像来诊断乳腺疾病。
提示:由于这项检查速度快、无放射性因而在体检中常作为乳腺疾病的初筛检查,费用大约几十元。虽然该检查不属于乳腺专业检查,但仍可作为乳腺病变的一种检查方式。
4、B超检查
注释:当怀疑乳腺有肿块,B超检查是必须做的。
这是一种初步筛检乳房硬块的检查手段,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但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如果单做这项检查的话,可能会错过较小的肿块。
提示:对于微小乳癌的检查程序是:乳房超声检查——若发现肿块——再进行乳房X光检查——若发现密集的钙化点——最后做病理切片。
5、钼靶检查
注释:女性在40岁以后,每年都该做钼靶检查。
该检查通过将乳房夹在钼靶机的托板上,以便固定乳房得到清晰的图像,可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如果能坚持每年进行此类检查,可以将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到30%到40%。
提示:检查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痛感,这是由于夹板对乳房压迫引起的,可通过调整体位来缓解。
让女性痛苦不堪的乳腺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生命危险。
Ⅷ 乳腺检查有哪些方法
对乳腺的自我检查,常常可以早期发现乳腺包块。但是,正确的乳腺检查方法很重要。首先要观察乳房的大小是否对称,有肿瘤的一侧多大于健康的一侧,乳房的位置是否高低相等、乳房皮肤的颜色、乳头的位置等都要仔细观察。然后用手掌或并拢手指的掌面对乳房由内到外、由上到下轻柔地进行检查,一般每2~3个月检查1次,发现可疑的肿块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只要病人和医生都对乳腺癌具有足够的警惕性,乳腺癌是不难被早期发现的。
Ⅸ 乳腺癌早期如何诊断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二位,且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近年来,在有关乳腺癌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变化等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 关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需要病理科、外科和放射科医师的紧密协作:以往的早期乳腺癌病人多因能触及肿块,而肿块较小,被认为尚处于临床早期,实际上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应是针对在临床上触及不到肿块的乳腺癌病人而言,即亚临床状态。乳腺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方法。某些临床触及不到的病变,在X线片上可表现为小结节、微小钙化或局限致密区,结合病理学检查可在这些病变中发现早期乳腺癌。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90年代开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在常规乳腺X线片的基础上,通过在电子计算机立体定位仪的导引下,将乳腺穿刺针直接刺入可疑病变区,取得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技术具有先进、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准确率高的优点。 应用此技术为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某些乳腺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对病理医师来说,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弥补了外科切取活检和针吸细胞学检查定位困难的不足。由于所取标本有一定体积,组织量多,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以价值颇大,既可为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又可望提高乳腺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水平。 立体定向进行乳腺活检的方法也在日益更新,如由传统的传统针芯活检(conventional core biopsy,CCB),真空辅助针芯活检(vacuum-assisted core biopsy,VACB)发展到今日的高级乳腺活检(advanced breast biopsy instrumentation,ABBI)。ABBI具有一次性取材,组织块大且结构完整的特点,可使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细针穿刺活检只能依据细胞学特征做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查不适用于判断肿瘤边缘是否切除干净以及不典型增生、放射状疤痕的诊断。 病理学上,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导管内癌(导管原位癌)、小叶不典型增生(ALH)与小叶原位癌(原位分叶癌)的鉴别一直是一个难题。严格来说,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增生的单形性圆形细胞累及的导管或聚集的小导管横切面不应超过2 mm,有时肌上皮也参与增生。当增生时导管内有少量癌细胞特征出现,而整个结构仍象典型的导管内上皮增生时,仍应诊断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按Page等的标准,导管原位癌应至少在2个导管腔内具有下列特点:(1)细胞一致性;(2)细胞之间腔隙圆而规则或形成微乳头的细胞形态一致;(3)细胞核深染。ALH与原位分叶癌相比细胞较粘着。ALH往往只是部分小叶单元被累及,而原位分叶癌常累及1个或多个小叶单元的大部分。ALH腺泡腔不完全消失,仍清晰可见,而原位分叶癌腺泡腔常完全消失。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在形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有报道在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中发现部分上皮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因此从形态上鉴别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依赖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新技术:通过传统病理形态来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概念已逐步发生了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研究由细胞病理学进入分子病理学领域:乳腺癌中越来越多的分子缺陷被揭示,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病理诊断已逐步成为乳腺癌诊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已有报道,通过针吸活检组织或细胞学穿刺进行乳腺可疑病变中微量DNA或RNA的提取,并从分子水平检测基因异常,可早期发现乳腺癌。较多的报道还包括对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特定人群进行BRCA1、BRCA2基因异常的检测,对高危人群进行端粒酶活性、8q染色体短臂缺失的检测等。有家族性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如果携带BRCA1基因突变,在40岁左右约20%发生乳腺癌,到50岁左右达51%,70岁左右达87%。检测BRCA1基因的胚系突变,有利于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从我国国情来看,大规模普查费用昂贵,且有家族史的乳腺癌病人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报道不一,因此某些检测的实用价值还需探讨。对普查阳性者如何进一步处理、对这些人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某些伦理问题该如何解决等还需进行大量深入的工作。
Ⅹ 乳腺癌如何分期,最有效的检查早期癌的方法有几种。
病情分析:
你好:乳腺癌的分期,一般还是以TNM分期为主。主要通过肿瘤的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的情况,周围淋巴结情况,以及有没有远处转移来分期的。乳腺B超、X线、肿瘤标志物等可以作为乳腺癌的辅助检查,要确诊需要做活检。
指导意见:
所以对于高危的女性,或者发现乳腺肿块者可以去医院做一下B超和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果怀疑是乳腺癌可以根据分期来确定治疗方案。早期的一般手术治疗,术后再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