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矶钓竿如何使用方法

矶钓竿如何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0 21:16:35

⑴ 矶竿淡水钓法攻略 矶钓竿钓鱼方法

矶钓竿本来是专门用于在一些海边有岩石或者礁石的地方垂钓的鱼竿,但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海竿抛投得远的优点,而且也具有手竿一样的灵活轻便,所以也经常被用来在淡水水域中钓大鱼。我自己就经常用矶竿来钓淡水鱼,也有一套钓鲫鱼的方法,现在分享给大家,也许各位钓友用惯了手竿再用矶竿去钓会有不一样的意外惊喜,或者手中只有矶竿又想当手竿用的钓友也可以看一看这种垂钓方法。

我是北方人,所以在初冬、冬末、初春、仲春时节,气温在0~15度,这时段水温低,鱼的活性不是很大,基本上还是聚集在深水区,手竿达不到如此远度,海竿又没有如此轻便、灵敏的情况下,用矶钓竿垂钓。

矶钓竿长度一般在3.6米以上,调性比海竿软,也有渔线轮,直观上与海竿的区别就是海竿每节上有一个导线环,而矶钓竿竿稍节上有三个、第二节上有两个导线环。我采取的是同手竿台钓一样的悬坠钓法钓底,效果非常好,钓组搭配:

线组具体制作顺序如下:棉线节(或0.5mm长条形太空豆)、半挡、可滑动漂座(带铜环)、太空豆、太空豆、铅皮座、太空豆、8字环、子线、钩。棉线节是定深、浅的,可撸动,不易刮导线环。

漂座下面的一颗太空豆使用时的位置是在铅皮座上方1.5个漂长距离,这样抛竿时漂与子线缠不到一起。具体垂钓时,漂相与手竿垂钓基本一致,上鱼率特高,现在时节正好使用,钓友们不防试试。

如何用矶钓鱼杆钓鱼

矶钓竿,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用于矶钓的鱼竿,标准的矶钓竿以号数分为轻矶竿和重矶竿,一般国内所见大都为3号以下的轻矶竿,振出式(就是一节节抽出),竿带导环,轮(卡)座(以之配合绕线轮),主流钓法为浮游矶钓,目标鱼为黑鲷等岩礁区活动的鲷类海鱼,内地也有用来在大河,水库针对鲤鱼,草鱼,青鱼等大体型鱼的鱼竿。
竞技竿,(这个称呼并不是国际上通用的,意指参加钓鱼竞技所使用的主流鱼竿),是国内主要用于悬坠钓法(俗称台钓)比赛(美名竞技)的鱼竿。特点是无导环(既光棍一条,嘻嘻),直接在竿稍上系上钓线施钓,分为振出式和并继式(也称插节竿,小节插大节一节节插接)两种,另外,根据目标鱼的大小区分为鲫鱼竿和混养竿(主要为鲤竿),也有用来做传统钓法鱼竿或用悬坠法在天然水域施钓(主要是振出竿),但似乎褪掉了竞技竿的光环。
PASS:
1.矶钓,分为轻矶和重矶,重矶在国内极少见,所以国内的矶钓一般仅指轻矶,又称浮游矶钓,主要目标鱼种以鲷类为主。顾名思义,“矶”字面上就是突出水面的岩石或礁石,是用浮游钓法最典型的场地,一般现在就用矶钓来统称浮游钓法。在防波堤,甚至在海水网箱上用浮游钓组钓法钓鱼,也可称为矶钓,国内组织的国际性矶钓比赛,比赛一般就限定鲷类目标鱼,用矶钓竿,单钩。
2.悬坠钓法(俗称台钓)比赛,是指在投放一定数量和标准的鱼的,后天挖好的或者利用天然场地改造后的场地里(水面无杂物,水底大都为平底),设定固定钓位,然后按抽签定钓位后,在固定的时间内,以钓获目标鱼的数量或重量计分决定名次。

⑶ 矶钓竿的使用方法

第一种:全漂钓法

适合4-15米的深水区,浪小,有流的钓场为宜

竿及钓组搭配:0.8-1号矶钓竿,钓组从上到下依次为:1线结.2挡珠.3浮波.4潮受(必须要有),5八字环,6子线(2-4米),7钩夹铅一般夹在子线上。

钓组调整的最佳状态是没挂上钓虾时,钓组浮力等于重力,挂上钓虾时,钓组会随着潮受的引导一点点随流下潜浮动找鱼,若钩上的钓饵没了剩空钩了,阿波就不会下潜,重新上浮至原点,此钓法控线和逗鱼技巧很关键。

第二种:固定式钓组钓法

适合浅水(1-3米)或大浪区,大反拨潮区,流速大的钓点

竿及线组搭配:1-1.5号竿,钓组从上到下依次1线结,2挡珠,3浮波,4太空豆,5太空豆,6速降水中,7卡拉棒,8八字环,9子线,10钩,子线长度一般为一米上下,子线上加两颗夹铅,鱼钩30公分处必须加一颗G2以上的夹铅,根据钓棚的深度用太空豆把浮波固定在线结处。作钓时注意控竿带住阿波,不让其飘远,也别擦礁,通过有频率的打饵料吸引大浪下和翻白区下面的鲷冲上来咬钩。因为此处浪通常较大,所以打饵频率要快些,量要少(半饵勺左右)。

⑷ 矶钓竿怎么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本来不想回答,可是看到楼上热心网友的回答,不得不说几句,为矶钓竿解析下:
矶钓竿:钓竿在矶钓中绝对是钓手身体及感官的延续,善长浮游矶钓, 阿波钓法的钓手必须要对潮水流动有所掌握, 一枝好的矶钓竿就是手的延长, 透过一枝合适阿波钓法的钓竿, 钓手可以
1.感应流水速度及强度
2.透过细腻手法, 借此控制水里浮波以下的钓组在水中的状态
3.利用圈竿圈线或其它的技巧控制水里浮波以上的母线在水中的状态
4.直接感应鱼讯
看到这里, 可能有人会说, “;是不是那么厉害嘛, 我从来选择钓竿只注重号数及调子, 腰力强不强(即回弹力)等对于中鱼后搏鱼时鱼竿的表现, 却从未想过钓竿于未中鱼前的关系, 是否有所夸张呀?”事实上,这可以说绝对没有夸张, 其实懂得矶钓的便会发现中鱼前的时间绝大部份的钓组操控都是透过鱼竿进行的。
部分矶钓竿的操作技巧大致如下:
利用矶钓竿张线技巧:
张线技巧

重量张线 :

基本技巧 - 这是利用母线的重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 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 让母线离开水面, 减低水面张力对母线的影响, 同时因为母线离开水面时受到地心吸力的影响, 母线重量将会集中于丹锥上作为支点, 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 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适合环境 - 无风或非常和缓的风, 海面浪涌不大, 水流由脚边带出或于矶石的咀位时由左后方或右后方带出.

晃诱配合 - 钓竿提起时停止出线, 丹锥乘流速度将减慢, 而钓组将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续保持这种姿势, 丹锥将停止流动而钓组将上扬得太高, 故此钓手要不时将钓竿缓缓放下, 同时间释出母线, 这时丹锥将继续向前流动, 钓组角度也会下降, 之后再将钓竿上扬产生张线, 这种丹锥减慢流动/钓饵上扬, 丹锥正常流动/钓饵下沉的状况将会对鱼儿有莫大吸引

竿先张线 :

基本技巧 - 这是利用竿先的弹性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 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将钓竿伸出与水流方向尽量保持垂直90度-120度之间, 打开线杯, 利用手指轻按线杯制线及竿先的弹性轻轻拉紧钓组, 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 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适合环境 - 风流同向或风流平行异向, 和缓至清劲的风, 海面浪涌大中小均可, 但因为竿先要能够与流带保持90-120度, 所以只适用于矶际或矶石的咀位而水流非常接近矶际地由脚边带出或由左后方或右后方带出或横过(视乎钓竿长度) 或者流速较慢而直接擦过本礁的本流钓场.

晃诱配合 - 用手指轻按线杯制线时, 竿先将微微弯曲, 如果是一支竿先设计优良(例如大部份的G牌矶竿), 将会较容易感觉钓组拉紧的情况, 丹锥乘流速度将减慢, 而钓组将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续保持这种姿势, 丹锥将停止流动而钓组将上扬得太高, 故此钓手要不时将手指于线杯放开, 同时间释出母线, 这时丹锥将继续向前流动, 钓组角度也会下降, 之后再将手指按杯制线产生张线, 这种丹锥减慢流动/钓饵上扬, 丹锥正常流动/钓饵下沉的状况将会对鱼儿有莫大吸引力.

风力张线

基本技巧 - 这是利用风力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 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 让部份母线离开水面, 竿先必须视乎风速及风向作出适度的提升及指向合适的方向, 这时母线将被风吹成一个弧形而向丹锥方向作出拉扯, 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 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适合环境 - 风流平行异向之时, 吹和缓至清劲的风, 海面浪涌影响不大, 水流方向平行于岸际或于矶石的咀位时由左后方或右后方带出.

晃诱配合 - 钓竿提起时停止出线, 丹锥乘流速度将减慢, 而钓组将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续保持这种姿势, 丹锥将停止流动而钓组将上扬得太高或者甚至被母线拖拉至下风位反向而行, 故此钓手要不时作出道系修正并同时将钓竿放下, 也同一时间释出母线, 这时丹锥乘流性将会再度发挥而继续向前流动, 钓组角度也会下降, 之后再将钓竿上扬产生张线, 这种丹锥减慢流动/钓饵上扬, 丹锥正常流动/钓饵下沉的状况将会对鱼儿有莫大吸引力.

备注 - 这种方法是各种张线方法中最难掌握的, 因为如果钓手控制不佳(有时却是刻意的), 往往令整副钓组向后走, 又或者令整副钓组飘离正确水流轨迹, 所以

钓手采用这种方法是要勤于作出道系修正及将钓组飘浮轨迹的误差计算在内, 方能于采取张线技术之同时将钓组送往标点. 但因为很多矶钓钓点都是必须于有风有流的情况下鱼群活性才比较高或者才有鱼群结集, 故此钓手必须要掌握这种张线技巧否则于大部份恶劣环境下根本不能发挥阿波钓法的威力, 否则便会像有些钓手一样未到必要时却采用竿先插水式, 任由钓组随意飘流, 中鱼犹如摸彩

反拨潮(炒白位)张线 :

基本技巧 - 这是利用反拨潮(炒白位)的力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 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利用钓竿, 将母线放于炒白位的外沿, 利用炒白位力量向四周散发的特性拉紧母线, 从而令处于潮目(夹流位) 或离岸流的丹锥及丹锥下钓组拉紧, 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 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适合环境 - 风不是重点, 重点是钓座必须有反拨潮(炒白位)带出, 而反拨潮形成的冲目流与外围的离岸流相交形成潮目, 便是一等一的钓位.

晃诱配合 - 钓竿保持指向反拨潮外沿, 注意母线离开水面的长度, 离水太多会受风之影响, 离水太少则母线会受矶际浪涌之影响, 此时与竿先张线技巧一样用手指按线杯制线时, 竿先将微微弯曲, 如果是一支竿先设计优良将会较容易感觉钓组拉紧的情况, 丹锥乘流速度将减慢, 而钓组将向流尾方向打斜, 如果一直持续保持这种姿势, 丹锥将停止流动而钓组将上扬得太高, 故此钓手要不时将手指于线杯放开, 同时间释出母线, 这时丹锥将继续向前流动, 钓组角度也会下降, 之后再将手指按杯制线产生张线, 这种丹锥减慢流动/钓饵上扬, 丹锥正常流动/钓饵下沉的状况将会对鱼儿有莫大吸引力.

丹锥张线

基本技巧 - 这是利用多一颗不同乘流性的丹锥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 钓手需要做的只是配上多一颗乘流性较低的丹锥, 借以从后方拖拉着前方的丹锥, 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 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适合环境 - 任何情况. 但钓场最好有起码之流速.

晃诱配合 - 没有绝对方法, 因为钓手是采用器具去帮助张线, 但其实某些情况下钓手仍然要采用上述六种张线技巧去辅助, 届时钓手便需要用到相关之晃诱技巧

备注 - 这种方法严格上来说是一种属于关西的钓法多于属于德岛县的钓法(虽然早从日本钓手若松敬竿先生的年代已带出双丹锥概念, 但阿波钓法张线技巧是一种技术, 而从关西方面成熟发展的二段钓组却从器材方面出发去解决问题, 这样张线技巧就变成主要环绕着器材配合而非单单操控手法, 当然二段或双丹锥钓法的操控也是一种绝高的技巧(例如香港钓手 Team Isomer - Alvis就是一个专研二段及双丹锥钓组的钓手, ), 但双丹锥钓法是需要另立课题作出讨论的, 请恕因为未能深度涉猎各种技术, 不能作出太深入意见.
不同标点的操竿技术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同一钓点有若干人在垂钓,大家用的装备、钓组、饵料都差不多,但鱼就是比较会咬某一两个家伙的钩子,好象别人的阿波都坏了或钓饵都有毒似的…… 还有些状况是,当你照自己的意思或别人教你的方法认真钓时,往往搞了半天都没消息,但就在低头点烟或转身跟别人打屁的当儿,竿子却被水下大物猛地拉?下去,然后又因为你没来得及扬竿作合,结果被偷袭成功,还是啥也没钓到…… 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多半跟操竿控线有关。也就是说,恰当的操竿控线才会带来美好收获,不恰当的操控……就只有等运气来决定输赢了!
什么是恰当的操控呢?基本观念都是寻找吸引水流,但各种吸引水流出现的原因不同、位置不同,对垂钓的影响也不太一样,所以操控方式当然也各有千秋。在白沫带,吸引水流主要发生于*近岸边的区域,这是因为波浪撞上岩石后,大量返冲回去的海水带有惯性力与重力作用,使得钓组在此区域内会迅速被压入深处;但同时存在的大量白泡沫(即气泡),却会在稍离开岸边时--也就是惯性力与重力的影响减轻时--开始向上、向外翻腾,因此进入深处的钓组也很快就会被卷出去。不过呢!假如白沫区有反拨潮存在的话,你将发现:这条往外流的海水却不那么明显的向上翻腾,而是持续往外拖出去,所以喜欢使用轻巧钓组且技术够好的人,可以从反拨潮形成之处下竿,然后一路驾驭钓组循此途径探寻鱼踪。 那技术还没好到那个程度的人怎么办呢?第一,你若能接受轻巧钓组,可以就锁定矶际水流下压的范围作钓,操作时竿尖指向水面,将钓组拘束在不被气泡扬起的区域内即可,但须小心避免挂底。第二,如果对轻巧钓组没啥信心,那就干脆用大阿波加重铅吧,然后把攻击目标放在白泡沫翻起的区域,*重铅压深子线,狙击躲在白泡沫下的鱼群 (雪鱼惯用伎俩,但需在一竿水深以上的较深场所较有效)。
在暗礁区,主要的吸引力量发生在两种时候,一是水流撞击暗礁后绕行过去的过程中,另一个是水流在暗礁后方形成的回旋带。这两种情况虽略有不同,但却是接续发生的,故垂钓时可以把它们视为一体,运用同一个操竿技巧控制钓组运动。 方法是采用恰当的阿波钓组,顺着反拨潮或沿岸流放入,然后稍微带线保持钩子走在前面、阿波守在后头,等钓组抓到吸引水流的时候,就让它轻轻被吸下去,此时别怕钩子会挂底,没那么容易的,但仍须适度带住线系,运用竿先去体会水流的纤细变化,同时借以掌握鱼来咬时的动态。 鱼来咬时的动态?没错!有鱼来咬时,你真会直接感受到那股震撼的,看不看浮标已经不重要。一般人比较会有疑问的应该是:到底吸引水流在哪里? 这一点事实上也无须过虑,因为只要用了下潜阻力够小、符合流体力学的阿波(二里所述),并且水流之中确实有暗礁结构(其实矶钓场上到处都有暗礁啦),到时候你自然就会知道何谓吸引水流了,怕只怕有些人看到了还以为那是“假鱼讯”,并且急急忙忙要把钓组拉开,那就没法度矣……
在潮目区,因为有不同速度或方向的潮流互相干扰、纠结,因此会形成无数略呈回旋状的吸引水流,这种流势不见得会把阿波吸入水面以下,但肯定能让它呈现不规则的移动(相对于原本的一直顺着潮流漂行而言)。 大多数人面对这种环境时,都以为只有使用大波、重铅,才能确保钓棚深度在自己设定的范围。可是请问:究竟钓棚该设多深才恰当?你的诱饵漂到潮目区之后,又会把鱼集中到多深的水域去呢?如果你对这两点并不是很确定,那重铅、深钓棚又有何意义?所以,还不如干脆不要钓太深算了,反正潮目通常影响的深度也只在中表层而已,配合上比重较小的诱饵,钓浅些更快速有利!惟须注意标点远时风的影响比较明显,故应尽量压低竿身以免母线过度受到吹拂,然后在浮标进入潮目区之后轻轻带线,让钓组充分伸展开来并适度打斜,剩下的就是当鱼讯出现时扬竿作合啦!
太多太多。。。。。

⑸ 矶钓竿使用方法

矶钓竿可以当台钓竿使用可以,但是装上线轮后太重,还应该注意水深和杆子的长度,例如要去的鱼塘水深在2米左右,那么杆子应该在4.5米或5.4米,因为方便抛竿,建议杆子的水线不要超过杆子长度.
1、竿长应在4.5米以上,最常用的是5.3米。这是因为我们通常都是站在礁石上,离水面有一定的距离,钓鱼后要使竿的性能发挥出来就需要竿有一定的长度,过短的竿在鱼游到岸边时是无法控制的。
2、选择轻的钓竿,这是因为矶钓基本上站着钓的,就是站累了坐下来竿还是不能离手,如果钓竿过重会消耗体力。
3、选择1"2号的矶钓竿,一般我们钓取的鱼不会太大,最多钓到的是1000"4000克的鱼,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矶钓竿完全可以应付了,一般1"2号的适用性最广泛。
4、初学者应选用硬一些的竿,钓竿分硬调和软调,初学者在操竿控线和中鱼后遛鱼等环节不是很有经验,硬调竿比较好掌握-些。

⑹ 矶钓竿怎么收杆放竿技巧

摘要 三、注意收线时鱼竿朝前直往上抬保持杆稍的弹性。

⑺ 什么是矶杆,怎么使用

淡水矶杆(两用杆)的使用体会 (一)

我国地域辽阔,淡水资源极其丰富,就以湖北省为例,江河纵横,湖库遍布,港湾河汊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大物出没,湖北钓友钓获大物的消息也多见着于媒体,此地正是淡水垂钓的广阔天地。
在现在的淡水钓中,一旦钓到大物,现有的手杆时难以胜任的,因此许多钓友都喜欢使用矶杆,正所谓:手有矶杆,心里不慌,钓到大物,全家喜欢。我在淡水钓中,也常用使用自制的矶杆,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下面介绍一下我使用淡水矶杆的个人体会。
淡水矶杆,无论是改制的还是现买的,都能在淡水垂钓中运用手杆手法和矶钓手法这两种钓法来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因其具备了手杆和矶杆这两用功能,所以在我们那里多称之为“两用杆”。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作为手杆的使用法
作为手杆的使用时,线组的连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轮线上安好漂座,应选用细的太空豆及细的漂座,以利于线组穿过导线环。使用时从矶杆首环处小心拉出带有太空豆和漂座的轮线,而后再连接铅皮座和子线、钩,插上与铅皮座相配的浮漂(此漂应事先与铅皮座配好浮力比),试好水深即可垂钓了。
还有一种是在轮线上什么都不装,从杆稍拉出轮线后再连接现成的整根的钓线组,连接方法(见图)。 这种方法也行,只是一体性不如前者,因为使用淡水矶杆主要是冲着大物去的,因此其可靠性就要打折扣了。

我现在一般是采用第一种连接法。轮线2号的,安装好小号的太空豆和漂座,细心穿过导线环后,喜欢装什么样的铅皮座和线钩都,鱼小就用细线小钩,鱼大就用粗线大钩,0.8-2.0号的子线都随意,正所谓“大小通吃”,用了矶杆,2号线钓几十斤的大物没什么问题的。这种安装法,比安装现成的整根钓线组的方法要更可靠。多年前,我就用这种连接法加上盘式轮和2号线,在福州的斗顶水库钓获28斤的大青鱼。
以上的用法就相当于淡水钓的手杆用法,区别只是加长了手杆主线的长度,在中大鱼后能自如的收放线。而且,即便是使用3.6米的矶杆,因其线长,抛投时可适度放线,其钓点也可以打到比5.4米手杆还远的距离相当于5.4米或更长的手杆,这也是普通手杆所无法企及的地方,为该杆的又一大优势。
此乃该杆的用法之一。
(二)作为矶杆的使用法
以上的手杆钓法,钓位的水深是不宜超过杆身的。可是,在淡水钓中,有不少大水库的水的深度是接近甚至超过我们的杆身长度的,还有些时候我们也还需要将钓点打远,这时,再使用手杆钓法就难以遂愿了,此时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矶杆来运用海钓中的矶钓手法:
首先要按照海钓矶杆钓组的原理来装配钓组:适当加大现有的铅皮座、浮漂的分量重坠(两者要匹配好), 在轮线上由后往前依次穿上:棉线节、挡豆、活动漂座、太空豆、铅皮座、子线、钩。

⑻ 小矶竿如何钓鱼

矶竿钓鱼与普通手钓鱼不同,钓大鱼比手竿更加省力,可以说是海竿跟手竿的结合体了,一般都是运用机械线轮手轻轻摇动收线,遇到大鱼时可以通过收放线的方法遛鱼,提高上鱼的成功率。矶竿加漂钓法,既相对保持了手竿观漂钓的灵敏,又具备了海竿远投和与大鱼抗衡的功能,因此这种钓法一经问世便悄无声息地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被许多有的钓手用于淡水垂钓中大水面钓大鱼。这种钓法虽然是一种钓获大鱼的好方法,但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必须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工具材料:
钓竿:宜选用3米—4.5米的超短节矶钓竿。绕线轮:宜选用3000型后卸力无间隙定位纺车轮漂、漂座:要使用通身立式长漂,金属过线环漂座。钓组:可使用单钩、双钩、3只钩、盘钩。

窝饵《这种钓法一是窝饵用量不能太大,一般一根竿钓一天的窝饵用量可视水面大小等情况用1到2公斤》 钓饵:使用单钩、双钩钓组时,必须采用包食钓法,即是钩上挂上玉米粒、麦粒、米饭粒、蚯蚓等。

操作方法
01
选择钓点,1.安全第一位。水库野钓不比池塘钓。要尽量选择靠近村庄,农田等有人的地方,万一发生意外方便求助。要尽量选择宽阔的地势,雨季垂钓时要避开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地方。最好结伴出行,夜钓时更应如此。2.选择水底平坦的地段或者有较多水草的地方。 由于每年都要大量地蓄水、排水,水库岸边也会因此被冲刷出阶梯状坡面,大都比较平坦。选择适当水深的地点,打窝、垂钓时铒料投到阶梯平面上不会滚落,近岸水稍深且有岩石延伸入水底,如有倒入水中枯树枝、杆更好。这种地方鱼易藏身,鱼类的自然食物也多,鱼常集聚在此,但易于挂底。近岸水稍深且有岩石延伸入水底,如有倒入水中枯树枝、杆更好。这种地方鱼易藏身,鱼类的自然食物也多,鱼常集聚在此,但易于挂底。即岸边向水中的突出位置。选择两侧水位较深,并深浅交界处下竿。也可在突出部正前方为钓点。这里通常也是鱼群在水中洄游觅食的必经之地。初次垂钓某个水库,特别是"经验不足"的钓友,可先行寻找别人曾用过钓位。水底也有现成的"窝"。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02
准备钓饵。取一些玉米粒、麦粒、米粒等颗粒饵的用量要大于麦麸、米糠等粉状料用作窝饵,窝饵不能集中打在一处,窝区要有一定的面积,一根竿的窝区面积要在2平方米左右;窝饵不能虚多实少,要虚实结合,实大于虚,饵料的气味要根据不同季节需要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进行调整。若连续几日定点钓,可在每日中午或者夜幕降临时补一次窝。打好窝饵后然后拿出钓竿准备下钓饵。用单钩、双钩钓组时,必须采用包食钓法,即先在钩上挂上玉米粒、麦粒、米饭粒、蚯蚓等任意一种内饵,外面再包上一层细小颗粒和粉状料混合的饵料,包好的饵钩如大枣大小,而且要求外层包饵既要在抛投时不脱钩,又要入水沉底后能短时间(10分钟之内)溶散,一般无鱼吃钩时60到90分钟换一次饵,不可频繁提竿换饵,否则钓不到大鱼;使用3只钩的钓组时,首先要把8字环上面铅皮座上的铅皮取下,装在3只钩钓组的铅皮座上,上面的一只钩之挂内饵不用包食,下面的两只钩则必须用包食;使用盘钩钓组时,要把铅皮装在饵盘底部中央的铅皮座上,钩上不挂内饵,只在饵盘上装上包食用的料就可以了。按要求饵料装好。

03
抛竿收线。矶钓这种钓法一般不要求抛投的很远,但要求抛投落点准确,所以最适宜采用双手背投式抛投法。饵钩装好之后,调整好卸力,并在竿尖过线环以外留出1米左右的线,一只手握住竿身与绕线轮挡线器平齐的部位,并用拇指压住主线,另一只手打开挡线器后握住竿尾部,面向钓点站立,双手举竿过头,竿稍在身后,竿尾指向钓点,双手同时用力将竿稍甩向钓点,并在竿稍甩过头顶指向钓点的瞬间松开压紧主线的拇指。要领是甩竿时不能启动过猛,否则钩上的包食会脱钩飞出,启动要缓,加速要快,压线的拇指松开要及时。饵钩的落水点最好是在窝区前方3-5米的位置,这样饵钩落水后就能准确的回落在水底的窝区,如果抛投过远,最好能在饵钩落水后迅速收线,在饵钩落底之前将其拖入窝区。饵钩落底后若浮漂没有浮出水面,可松线轻轻抖几下竿,带动主线抖动漂就会浮出水面,要注意抖动幅度要小,尽量不要拖动已经落底的饵钩,若浮漂露出水面过高或平躺,可支好竿后慢慢收线,直到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达到要求时停止收线。此后就只等大鱼上钩了。这个必须要有耐心了,安静的等待观察

04
看漂收钩
远距离观漂很难发现细小的动作,大送漂、黑漂、平移(走漂)、明显的连续点动等漂相都是已经上鱼了,漂的动作越慢,吃钩的鱼往往越大。
提竿中鱼之后不要急于收线,稍等片刻即可大致感觉出鱼的大小和游走的方向,可顺势摆竿后手握住竿的论卡部位将竿尾顶在腹部,使竿身向上斜立,切忌慌乱中向前伸手高位握竿,握竿部位太靠前一是容易折竿,更重要的是慌乱中连竿带线握在手中,一旦大鱼要线,不仅会折竿,钓线会比刀更锋利地陷进手指的肉中,当你有感觉的时候已经酿成“血案”,只要你不慌乱,按部就班“稳坐钓鱼台”大鱼就跑不掉。要在离岸较远处把鱼溜乏,然后再收线拉回岸边,只要它还有力气要线就不要急于抄鱼,要反复收放线直到鱼彻底无力时再下抄网或上搭钩,而且在下抄之前的最后关头,一定要记得把卸力略微调松一点,免得在抄鱼时因鱼受到惊吓做最后挣扎的一翻身,造成卸力器反应不及而捶胸顿足。矶竿搏大鱼靠的就是卸力器,只要操作得当,就会在不慌不忙中享受钓鱼的刺激和快乐,其个中体验的滋味更胜于大鱼成为口中美味了。

⑼ 冬天矶钓竿钓鱼技巧

矶竿冬钓的方法

严冬到来,大部分鱼类逐渐进入了冬眠状态。即使像鲤、鲫这样比较不惧寒的鱼,也只有遇到可心的美味才会勉强开口摄食,但也是吸食轻微,用手竿即使碰上好天气,用较灵的浮漂有时也毫无斩获。但是,我这几年用矶钓竿冬钓却效果不错,而且可全天垂钓。由介绍给众钓友。

一、钓具

用1~2根矶钓竿,长度要求在2.7~3.6米之间,配两只中小型绕线轮,轮上所绕线径0.20~0.35毫米。

二、饵料

首选应是钩上挂红虫(最好是较粗的公虫),捆扎成3~5条一小捆挂在钩上、虫在水中不断蠕动造成较强动态效果,能大大激起鱼儿吃食欲望,从而提高钓获。有的钓友嫌绑扎费时,你也可直接将红虫的黑头部分直接穿在钩上2~3条也可;次选应是蚯蚓,挑选1~2条较细的在钩身上反复穿插几次,钩尖留1~2厘米长蠕动即可(蚯蚓最好在出钓前1~2天内用小磨香油少量撒在蚯蚓盒中,让其吸收后吐尽身体内的排泻物,以增加其韧性及香味,提高使用率)。面饵,效果不佳。

三、垂钓方法及辅助工具

1、将系好的钓组(串钩)抛向预定的水域目标后,将钓竿轻放在支架上,轻轻收线后让竿梢微微绷紧(这里一定要注意竿梢与钓线的夹角最好不要超过90度,钓线不可收得太紧、这样会影响挂饵钓组与钓场水底的接触高度而达不到钓底层鱼的目的,尔后等待鱼讯。如等待3~5分钟竿梢没有丝毫动静,钓友可轻轻绕轮收线0.5~1米,继续观察竿梢动作;3~5分钟如还无明显动作则继续重复上述方法直至将线收到近岸处为止。紧线后向选定的另一处水域重抛,继续重复直至出现鱼讯。如鱼讯较频有时一次能上2~3条则证明此处聚有鱼群,可向此处做为重点多抛几次。鱼讯减少时,在另寻钓点。

2、与矶钓竿主线相连的钩组最好用串钩,绑钩1~5(深水用钩多一些,浅水用钩少一些)。钓钩用2~4号长柄细条钩(这是为了便于挂红虫),钓组主线用0.15~0.25毫米,脑线用0.10~0.20毫米。

3、准备Y型或U型支竿架2支,用来架竿。

4、准备取鱼器一支,以备鱼儿吞深或偶尔遇到黄颡、黑鱼吞钩时备用。

四、注意事项

1、保暖:冬季天寒地冻,钓友需多加御寒衣物。

2、饵料存放:红虫用干毛巾包裹,毛巾太湿则易冻取虫不便。蚯蚓用盒装即可,如红虫身上有水较滑,可用干土微洒其身增加摩擦便于抓取。

3、提竿时机:竿梢连续抖动3~4次或较大幅度弯腰、猛然回线后均是提竿良机,应用双手握住竿身迅速向上扬竿同时用较快速度均匀摇轮绕线。切记绕线过程不能停顿,曳力器要调到稍微用劲即可出线,如遇到大鱼则要用抄网抄取,否则鱼儿易脱钩。

阅读全文

与矶钓竿如何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辨别坏蛋的方法 浏览:154
外墙门窗台花边安装方法 浏览:210
硫酸亚锡分析方法 浏览:995
最简单的电机装置方法 浏览:423
古人的读书方法并简单介绍30字 浏览:275
男胖子脖子黑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328
大圆肌的锻炼方法图片 浏览:498
面罩使用方法 浏览:703
卡通图片编织方法 浏览:260
花样系鞋带方法视频 浏览:890
初中数学常规方法和技巧 浏览:909
研究关节的方法 浏览:320
材料入库出库有哪些方法 浏览:597
淘宝黑名单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18
三星账户怎么解锁设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5
去痣什么方法最好 浏览:941
t4电子支架的连接方法 浏览:543
这段话指出了哪些观察的方法 浏览:286
解决共享问题数据处理方法 浏览:805
手脚湿疹治疗方法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