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选择词语教学的方法

如何选择词语教学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6 06:36:33

㈠ 词语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词语教学应坚持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识词于话语原则
学习词汇的目的是要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用词造句,表达意思。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只有将单词放在语句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际功能。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单词,用不少时间说明它的词义和语法特征,学生虽能理解,但难以正确熟练地使用。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将词汇与句型教学相结合,遵循“识词于话语”的原则。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运用猜词法等学习方法对词汇进行高效的记忆。
2、音、形、义结合
音、形、义是构成一个单词的三个要素。音,是读音,是词的语音形式;形,是拼写,是词的书写形式;义,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指词的含义。音形义三者合一是词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效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将三者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处理,不可偏废,也不可孤立,只有将音、形、义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全面地让学生掌握词汇,这样就能使学生学起词汇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也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3、针对不同词汇类别采用不同教法
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词汇本身的特点和性质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英语水平提出 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法,不可千篇一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不同的词汇记忆的方法,还可根据学生的词汇学习程度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不同程度的词汇教学,这样的词汇教学手段才能达到高效词汇教学的效果。
4、循序渐进,逐步扩展原则
教师在讲解词的意义和用法应坚持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原则。初次出现时不应该超出所学材料的范围,随着在教材中新词义和新用法的出现,逐步扩大范围,加深认识。教师在教学单词时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学生便不能很好地接受,词汇教学也就不能高效。
5、反复复习,巩固记忆
“学得快、忘得快”这是当前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通病。这主要是未能及时的复习巩固所致。遗忘是自然的,防止或减少遗忘也是可能的。教师的责任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定数量的单词,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单词。教师在教完单词后可教给学生各种记忆词汇的方法,如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反复地复习,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灵活运用,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训练,巩固已学的知识等,这样词汇教学的效果将会更为显着。
6、培养学生自学词汇的能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词汇和通过各种渠道,如查阅字典、上网查找、电子词典等方法,以培养他们自学词汇的能力,必须改变步步“牵着走”的作法,要逐步过度到“引着走”,教学生“学步”。同时教师还要结合阅读教学,逐步培养起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自学的能力,能自己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的只有教师处于主动的教学方式更为有效。

如何让词语教学更有效果

一、想象,使词语有画面感
在词语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机会拨动学生生活体验的情感进行合理地想象,从而品出词语的味道。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引领孩子们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让词语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这样,词语也就难以遗忘。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台湾的蝴蝶谷》在教学 “花草茂盛”时:师:“茂”指花草树木长得非常好,课文中说——“花草茂盛”(出示词语)师:谁来读这个词?生:花草茂盛。师:读了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小草长得生机勃勃。生:我看到公园里的花全开了,小草长得绿油油的……师:让我们想象着花草茂盛的样子来读好这个词。谁来试试?生:“花草茂盛”(有激情)……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学生通过以往看到的景象或者自己的想象勾勒出词语所要表现的画面,挖掘词语的内涵,使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入。当学生对词语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让学生读词语,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去感官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建了词语的画面,也直观地感受到了词语所体现出的美感。
二、朗读,使词语有感情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让学生思想获得熏陶,情感得到升华。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将自己对词语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6》教学 “骏马” :师:(屏显:骏马奔腾的景象)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一匹马。师:仔细看,马儿长得怎么样?(引:你们看它的肌肉——)它们的肌肉多发达呀,它们跑得——对,像这样膘悍强壮、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谁来夸夸它?(出示词卡:骏马,读好)生:骏马。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我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
三、贴近生活,使词语有鲜活感
生活是语文之源,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调动与课文相似的信息源,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抓住词语概括性的特征,从词语内涵出发,创设具体形象的语言环境,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又促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会走路的树》: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棵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你心里觉得怎么样?生:我觉得很好奇。师:(出示“好奇”。 )“好”是一个多音字,这儿读第四声。谁来读?生:好奇。(男生齐读)师:你在什么时候觉得很好奇?你好奇些什么?生:当我听到母螳螂会吃公螳螂时,觉得很好奇。生:我看到有一只狗穿着衣服时,觉得很好奇……师:你能给“奇”找个朋友吗?生:奇怪。生:奇异。生:奇形怪状。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这棵树,因为它会走路呀!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环节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这样的处理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生活处处皆学问”,语文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
四、查字典,使词语有精确感
字典、词典以及其他工具书是学习的好帮手,阅读时,遇到不懂的或者是关键的词语查一查就明白了。有的时候,我们不是不理解整个词语,而是其中某个字不理解。这时,只要查字典弄懂了这个字的意思,再联系这个词语,就可以理解了。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雨后》在理解“赤脚”的“赤”时,我出示“赤”在字典上的几种解释:1.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2. 真诚,忠诚。3. 空无所有。4. 裸露。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选一选“赤脚”的“赤”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一下子就能正确地选出“4. 裸露。”这个义项。接着让学生试着根据其他义项给“赤”找些词语朋友。
所以,词语教学不光是简单地指导学生在字音上一遍一遍地读,有时也离不开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能力,同时也让词语的教学更加厚实。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词语的世界,让机械呆板的词语理解变得生动,使词语教学变得有效。

㈢ 初中字词教学中的好方法

近一年来,我一直身处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初三语文教学工作,也多次深入课堂听课、与同行们一起评课,耳闻目睹了好多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演以及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教学艺术的展示,但也看到了一些顾此失彼,错失良机、因小失大、生搬硬套等不完美教学的缺憾,这些缺憾的存在并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而又往往被我们所疏忽,为此我们深感遗憾,同时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地重视。
一、课文的导入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近几年来,在课堂质量工程的逐步实施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课堂教学的导入,重视设计导言。如果这一环节做好了,就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可是一些教师不顾学情,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刻意模仿别人的导入语,给人一种不自然、不和谐的感觉,其结果是事与愿违。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曾设计了一段精彩的导言,让学生背诵杜甫的《绝句》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样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的乡村境界,接着导入新课,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在一次听课活动中,一位老师竟全部照搬了于漪老师的导入语,学生是背了,但一脸茫然,并没有领会这和本节课的内容有如何联系,结果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导入作用,反而使他一开始就陷入被动的局面。究其原因,他所教的对象是农村学生,农村学生的文化素质没有他所期望的那么高,不能对老师的意图心领神会。所以,我们在课文的导入环节上,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生搬硬套。
二、词语教学环节
初中阶段,作为语文基础的词语教学,广大教师都很重视。教师采用的办法通常是,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边读书边查字典,或在读书过程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查字典。这样做虽然能使学生查出了词语的意思,但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病;首先忽视了学生感悟理解的思维过程;其次,也使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领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就成了一句空话。

㈣ 如何如何运用词汇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词汇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有些学生怀疑在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花很大的气力和时间是否值得。由于这些心理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单词时就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词汇的学习,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并请班内学习好的学生介绍他们是如何记单词的,尤其介绍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克服的。
二、帮助学生了解单词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学习单词,应注意单词的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指单词的读音、拼写、词性、词意。在学习中不能把这四个要素孤立地割裂开来记忆。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它的读音和拼写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掌握好读音有利于掌握好拼写。掌握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要运用,首先就要了解词性、掌握词义。不了解词性、掌握词义,何谈书面表达和阅读?教师可以由一个点联系成一个面,再把各个面有机地联系成一个立体结构,使分散的知识加以集中,使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加强词的内部的四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词与词之间的外部联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网络,使学生准确掌握词的内含和外延,使词与词在学生的头脑中定位准确。这样,词的要素与要素之间,词与词之间就有了互相提示,互相渗透的作用。
三、有计划地合理地组织学生复习巩固英语词汇
掌握词汇不能靠冲刺式的突击,必须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拨的耐心和毅力,要特别注意经常复习,反复巩固。学生都要面临中考,教师要有超前意识,及时复习,在组织新内容教学的同时,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复习。具体做法是:
1. 每一单元新课一结束就印发词汇复习表,以周为单位,复习以考纲词汇表中的重点词汇为主,表上注明本周应复习的内容,教师经常进行听写抽查。为了帮助学生和遗忘作斗争,安排多次循环复习。多次,即第一次复习照常进行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开始复习。这样学生每周都有一个复习目标。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树立信心,而且有利于他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复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记忆单词的习惯。
2. 利用早读时间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所复习的词,并熟练掌握包含这些词的句子。有些重要的词语或句型还要要求学生造句,做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单词的音和形、词和句、句和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境中复习词汇,有利于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单词,避免枯燥乏味的简单。
3.结合学习进度,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英语解释单词。这不但可以加深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去思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提高了其它词的复现率,并起到互相渗透的作用。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使用英英词典。这样可以减少枯燥,增加乐趣,也可以减少机械识记,增加意义识记。教师教学中有意识地使用所要学习的词汇,提高复现率。
4. 每周要求学生用本周学习的词写一篇短文,或由老师选出一些词要求学生在写短文时用上这些词。这种运用中复习单词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单词,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5. 适当增加阅读量。阅读可以提高单词的复现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一天读一两篇短文,教师用提供练习的方法来督促检查。
6.明确中考重点词汇,精心设计词汇练习题。在学习期间,老师就把全部考纲词汇进行编排整理,列出重点单词的注音、词性、汉语意思、短语词组、重点句型、固定搭配等。这样就方便了学生对重点词汇的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老师就要投入到茫茫题海中,去猎取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东西精心编排成词汇练习。让学生去品味经典句子,在练习里去了解中考考点,从句子中体会词的含义和用法。
四、重落实,重鼓励
对词汇学习不要留于形式,要落实到实处,要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对学生学习情况要及时了解。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研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处理。老师可以用练习题去检查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也可以抽出部分同学的部分练习题进行批改。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一定要给予鼓励。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鼓励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总之,在词汇的学习中,师生的共同重视是搞好英语词汇学习的必要前提,教师在帮助引导学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时刻激励学生的学习斗志,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得益彰——学者劲头倍增,信心百倍,事半功倍;教者心情舒畅,获取事业成功感,其乐无穷。

㈤ 生字词教学方法

一 字词的认读

字词教学的第一步是识字教学,得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认读字词,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记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生活识字与阅读识字相结合等。

二 字词的理解

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认读,正确的理解也相当重要,对于字词的理解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重点字理解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利用找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来理解词语;拆字组词法来理解词语等。

三 字词的积累

字词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具有发散性。我在字词教学中,常常让学生来做一个词语游戏——生字开花。即:根据生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多组几次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想有由这个生字词想到哪些成语、哪些古诗句、哪些俗语警句等,这样孩子们由一个生字可以积累好多新词,认识好多成语,俗语,古诗,名言,警句,这样的字词教学,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

四 字词的运用

字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运用了。所以,在字词教学中,我让不仅让学生正确认读,正确理解,丰富积累,更重要的是能灵活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我从兴趣入手,展开星级运用闯关赛,如:1、书面运用要求:能用一个词说一句话;能连用两个词些几句话;能用更多的词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甚至用给定的几个意思毫不相干的词语、句子等写一篇小练笔。2、口头语言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表述表达中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字词。

㈥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词语学习

一、朗读,让词语教学“有情”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加深对词语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在情感体验上得到一个升华,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盘古开天地》词语教学片段: 师:这个词谁会念?生:滋润。 (生茫然,这样的“词语教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头一次。) 生:三点水。 生:(齐)滋润。(有进步,但还不到“位”,还不够“味”。) 师:声音柔软点,再舒服点。 生:滋润。(声音柔柔的,感觉很舒服的样子。)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知晓“滋润”的意思,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此时,“滋润”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象征着万物复苏,它更带着人们舒服的感觉。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二、表演,让词语教学“有趣”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这里的“拎”字表达了小村庄的村民非常随意砍伐树木的心态。如何让小学生感受到“拎”字背后的随意,作者的惋惜与谴责呢?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请孩子们分别演一演村民“拎着斧头上山砍树”与“拿着斧头上山砍树”,通过动作的对比,他们一定会切身感受到当时小村庄人们的那份随意与无知。 三、演示,让词语教学“有味” 词语理解最直观最便捷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法。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除了教师演示,学生也可以自己“演示”。如教学二年级的《从现在开始》的“轮流”时,教师出示词语卡片:“现在,请这一竖行的同学,开炮念这个词?”学生念完后,教师启发说:“刚才,你们一个接一个,怎么读了这个词?”教师指着词语卡片,学生心领神会地答道:“轮流。” 四、多媒体,让词语教学“有景”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教学这一段时,可以适时出现“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美丽的菊花……”,孩子们惊喜的目光、张大的嘴巴、啧啧的赞叹声,不正告诉我们:他们已经知道“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了。这时,你只要叫他们认真想一想:这么美的景色,这么多的颜色,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哪个词呢?在孩子们不约而同喊出的词里一定会有“五彩缤纷”。 又如象形字的教学,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其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学“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而会意字教学,利用课件提供丰富的图景,学生只需看看画面,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如教“笔”字,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竿,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竿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 五、游戏,让词语教学“有思”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有效的游戏,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学词的兴趣,不但能增强识字学词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如一位教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操场上》的教学中,在教学完六个新词后,设计了“词语归类游戏”。 教学准备:“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词语卡片,同桌两人一份。教学方法: 1.同桌两人分别把词语读正确。 3.归类方法可以任选一种。 生组1:与“手”动作有关的为一类(打球、拔河、拍皮球),与“脚”动作有关的为一类(跳高、跑步、踢足球)。 生组2: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为一类(打球、拔河、跳高、跑步),由3个字组成的词语为一类(拍皮球、踢足球)。生

㈦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词语首先是会读,会写,能理解,最终达到会运用。其中达到会运用是最重要的。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运用查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渗透。比如读到某个词语,不理解它的含义,可以先查一查字词典。再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去选择它的准确意思。也可以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这个词语的意思,再去查字词典验证一下,力争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㈧ 词汇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一、用拼读规则教学单词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拼读和拼写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规则。拼读规则是学习英语的拐杖,是学生认读词汇的金钥匙。

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拼读练习,发现和掌握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常见母组合的拼读规则,使学生按有关规律和规则推断单词的读音。

反之,从单词的读音可判断其拼写形式,养成见到单词会读音、听到语音会写词的能力。


二、在语境中教学单词

词语要放在语境中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将变得没有意义。语境包括句子、语篇和上下文。

【例如】教water这个词,呈现以下的句子:

(1)I’m very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2)The flowers are dry. I must water them everyday.

从语境中使学生知道第1句中的water是名词“水”,第2句中的是动词“浇水”的意思,从而掌握water 不同的词性和用法。


三、用构词法教学单词

英语主要有以下三种构词法

1、转化

即由一个词类转化为另一个词类。

【例】

water 水(名词)—— water 浇水(动词)

train火车 (名词) —— train 训练 (动词)

open 开 (动词) ——open 开着的(形容词)

2、派生

即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

【例】

happy——unhappy——happiness

possible——impossible

like——dislike

3、合成

即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

【例】

suit+case= suitcase

good +looking= good-looking

out+side= outside

in+side= inside

make+up= makeup


四、用联想法教学单词

从新单词与学过的单词之间的联系入手,将词汇按一定的关系放在一起,同时记忆。

1、同音词

where——wear

there——their

see——sea

our——hour

hear——here

weak——week

2、同类词

colour——red, green, biue, purple, blue, black, orange, yellow

clothes——coat, dress, shirt, sweater, jacket, pants, shorts

profession——doctor, nurse, clerk, driver, businessman, waiter

3、同义词

裤子: trousers, pants, jeans

害怕: be afraid, be scared, be frightened

好看的: beautiful, handsome, pretty, good-looking, nice

4、反义词

dear—cheap

high—low

happy—sad

hot—cold

fat—thin

laugh—cry

turn on—turn off

put on—take off


五、利用“旧”词学新词

官方叫做“英语释义法”,是用学生们已学过的简单的、熟悉的词汇来解释新的单词,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英语知识掌握新单词的方法。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对于旧的单词能得到反复呈现,也使学生找到了同义词。

【例】

· explain: give the meaning of something; make something clear

· look out: be careful

· finally: at last; in the end

词汇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是因人而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应按课程标准要求,遵循英语教学原则,认真分析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英语词汇教与学的规律和策略,引导学生改变单一、被动、死记硬背的词汇学习方式,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律,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词汇记忆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㈨ 小学五年级语文字词该如何教学生啊

(一)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具有递时性,要经历“从模糊到清晰再到模糊”三个步骤,并要反复多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字词,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不一定要求解释得很确切。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

(二)比较琢磨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字词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

(三)互换教学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字词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可以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汉语言的独到技巧,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

(四)演示实验法

理解字词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比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写水“渐渐地升高”中的“渐渐地”一词,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比较好有点颜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

语文教学的目的:

1、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是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规律给语文学科的原则要求。典型化选材,时代使然,政治倾向使然。不如此,则无法落实教育的正规性、倾向性、先进性和高效率。

2、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启迪发展智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并且哲学、逻辑学、美学、文化学也都承认:“词语”是人脑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

阅读全文

与如何选择词语教学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亚钩绑方法图片 浏览:887
测量水的方法和工具 浏览:33
水带挂钩使用方法 浏览:483
孩子不肯背诵换一种方法就能解决 浏览:847
如何消除设备静电的几个方法 浏览:721
木蝴蝶的食用方法 浏览:688
巴金的阅读方法是什么 浏览:792
福特杯使用方法 浏览:277
摩丝使用方法 浏览:802
移动宽带使用方法 浏览:27
乡土中国研究背景及方法 浏览:730
surf快速记忆方法 浏览:894
男士精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852
脑血管瘤有什么治疗方法 浏览:920
最简单的刷铁塔方法 浏览:256
吃面包的方法和视频 浏览:848
有没有再简单点的方法 浏览:907
腰椎软骨病的治疗方法 浏览:952
优卓双氧水使用方法 浏览:282
什么方法可以让月经提前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