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初中函数表示方法技巧

初中函数表示方法技巧

发布时间:2022-05-01 21:03:24

㈠ 函数的表示法有哪些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解析式法、列表法、图像法,此外还有语言叙述法。
解析式法
用含有数学关系的等式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简明、准确、清楚地表示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缺点是求对应值时往往要经过较复杂的运算,而且在实际问题中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能用表达式表示出来。

列表法
用列表的方法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表格中已知自变量的值,可以直接读出与之对应的函数值;缺点是只能列出部分对应值,难以反映函数的全貌。

图像法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这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函数图象可以直观、形象地把函数关系表示出来;缺点是从图象观察得到的数量关系是近似的。

语言叙述法
使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函数的关系。

㈡ 初中的数学函数的三种表示法有哪些

一是列表法,如平方表、立方表等
二是图像法,如抛物线、双曲线等
三是解析法,如 y = 2x+3 等 。

㈢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三种

1、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列表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多跟寻找规律或显示规律有关。比如,正、反比例的内容,整理数据,乘法口诀,数位顺序等内容的教学大都采用“列表法”。

2、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提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3、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这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拓展资料:

函数的定义: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现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我们把这个关系式就叫函数关系式,简称函数。

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函数(function),最早由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出于其着作《代数学》。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一个量中包含另一个量。

函数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

㈣ 初中函数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不难学,但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下面9个方法贯穿了整个初中乃至高中数学,同学们务必要掌握哦!

1配方法

通过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

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

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7面积法

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

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8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

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9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

㈤ 初中函数入门基础知识有哪些

初中函数入门基础知识如下:

一、定义

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y的值称为函数值。

二、分类

(1)、常函数:x取定义域内任意数时,都有y=C(C是常数),则函数y=C称为常函数,其图象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或直线的一部分。

(2)、一次函数: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数,k≠0),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y=kx+b(k为常数,k≠0),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三、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法: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时可以用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学运算符号的等式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列表法。

(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四、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

(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五、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1)、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2)、顶点式:y=a(x-h)^2+k。

(3)、交点式:y=a(x-x₁)(x-x₂)[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₁,0)和B(x₂,0)的抛物线]。

六、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关系

对于一般式:

①、y=ax2+bx+c与y=ax2-bx+c两图像关于y轴对称。

②、y=ax2+bx+c与y=-ax2-bx-c两图像关于x轴对称。

③、y=ax2+bx+c与y=-ax2-bx+c-b2/2a关于顶点对称。

④、y=ax2+bx+c与y=-ax2+bx-c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㈥ 初中函数学习方法

一.函数的相关概念:

1
.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注意:
变量和常量往往是相对而言的,
在不同研究过程中,
常量和变量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转
换的.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y
,如果对于
x
的每一个值,
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
那么就说
x
是自变量,
y

x
的函数.

说明:函数体现的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以下三点:


1
)只能有两个变量.


2
)一个变量的数值随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变化而变化.


3
)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二.函数的表示
方法
和函数表达式的确定:

函数关系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1

.
解析法: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
方法叫做解析法.
用解析法表示一个函数关系时,
因变量
y
放在等式的左边,
自变量
y
的代
数式放在右边,其实质是用
x
的代数式表示
y


注意:解析法简单明了,能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但不直观,
且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能用解析法表示出来.

2
.列表法:把自变量
x
的一系列值和函数
y
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
列表法;

注意:
列表法优点是一目了然,
使用方便,
但其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
而且从表中不易看
出自变量和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3

.
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图象法形象直观,是研究函数的一种
很重要的方法。

三.函数(或自变量)值、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函数求值的几种形式:


1
)当函数是用函数表达式表示时,示函数的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2
)当已知函数值及表达式时,赌注相应自变量的值时,其实质就是解方程;


3

当给定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
其实质就是解不等式
(组)


3

.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指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常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二是符合客观实际.
下面给出一些简
单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范围的确定方法.


1
)当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取任意实数(即全体实数)



2
)当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取值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任意实数;


3
)当函数的解析式是开平方的无理式时,自变量取值是使被开方的式子为非负的实数;


4
)当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的底数中时,自变量取值是使底数
不为零的实数。

说明
:
当函数表达式表示实际问题或几何问题时,自变量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

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
如果同时有几种代数式时,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应是各种代数式中自
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

㈦ 人教版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要最全的

《初中函数大总结.docx》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yR14InbwGHgYAu1xGtAZsw

?pwd=mj5n 提取码: mj5n

01、初中数学专题资料|初数专题资料(共31章)|8、19年各地模拟试卷&中考真题|7、知识点及技巧总结|6、2018中考题|5、教你写几何过程|4、初三录播课习题练习|3、初二录播课习题练习|2、初一录播课习题练习|1、录播资料太多,点我查看章节对应年级|朱韬老师动点问题直播回放链接.txt|轴对称等腰三角形练习.pdf|轴对称50.pdf|整式加减运算专题.pdf|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pdf

㈧ 请教初中函数的学习方法!

一、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会利用解析式和图像两种方法理解函数。
学生在学习函数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把握函数的概念,所谓函数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个量的变化引起了领一个量的变化。学生可以理解为“先变化的量叫做自变量,后变化的量叫做因变量”学生在理解时可以用“树和影子”的关系来理解函数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树的运动,引起了影子的运动。“树”相当于自变量“影子”相当于因变量。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理解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函数的性质是学生学习函数的重要工具,学生只有在正确理解函数性质的基础上再能才能解决函数的综合性题目。所以说正确理解函数的性质是学习初中函数的关键。
三、正确理解函数中的数形结合,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关系。
四、会利用函数的知识解方程(组)、不等式(组)。
五、会利用函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运费,交水费,电费等等。
六、正确理解函数 。

阅读全文

与初中函数表示方法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胸大肌下束训练方法双杠 浏览:198
如何建立自强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86
大众天线安装方法 浏览:50
社会学研究方法pps 浏览:846
路亚钩绑方法图片 浏览:887
测量水的方法和工具 浏览:33
水带挂钩使用方法 浏览:483
孩子不肯背诵换一种方法就能解决 浏览:847
如何消除设备静电的几个方法 浏览:721
木蝴蝶的食用方法 浏览:689
巴金的阅读方法是什么 浏览:793
福特杯使用方法 浏览:277
摩丝使用方法 浏览:802
移动宽带使用方法 浏览:27
乡土中国研究背景及方法 浏览:730
surf快速记忆方法 浏览:894
男士精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852
脑血管瘤有什么治疗方法 浏览:920
最简单的刷铁塔方法 浏览:256
吃面包的方法和视频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