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给小班幼儿讲解洗手的方法

如何给小班幼儿讲解洗手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19 17:10:56

⑴ 幼儿园七步洗手法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洗手七步法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1)如何给小班幼儿讲解洗手的方法扩展阅读

可以设计四个环节让幼儿更加加深印象

一、让幼儿示范先前的洗手方式。

二、教师示范洗手。

三、贴图是图片带领幼儿学习七步洗手法。

四让幼儿尝试自己洗手。

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条理更加清晰。在教师示范前还可以多多开发一下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洗手,然后再教她们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⑵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不用强迫宝宝,不要让宝宝觉得洗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要让宝宝觉得洗手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可以买一瓶洗手液给宝宝,选择可爱一点的外包装的。拿着洗手液帮宝宝洗手,把洗手液挤到宝宝的手中,教会宝宝洗手的顺序,让宝宝感受洗手液在洗手过程中能洗出泡泡的好玩过程,让宝宝在好玩中把手洗干净。

宝宝爱上洗手了,你只需在饭前饭后带着宝宝洗多几次手,宝宝之后就会主动要求你要去洗手的。
3-4岁是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期。“饭前便后要洗手”这句话孩子听得多,但是在生活中却很难做好,如总是不小心把衣服弄湿、泡沫没冲干净,或者洗着洗着就玩水去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的广度有限,不能同时关注到多个事物,自律能力不强。所以,当面对孩子不能自主洗手这个问题,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活动手习惯。

⑶ 浅谈小班幼儿如何养成洗手习惯

一、以游戏的口吻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以通俗易懂的儿歌、歌曲巩固幼儿的洗手习惯
三、以家园配合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洗手习惯
1.放手让孩子去做
2.在玩中学

⑷ 幼儿园正确洗手的方法有几个步骤

幼儿园正确洗手的方法,首先把手用自来水打湿,然后抹上洗手皂,洗手心,手背,手指。再用清水冲洗。有宝宝洗手示意图。

⑸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主动洗手的好习惯

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的养成包括两方面:首先要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六步法),再通过长时间一贯性的培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手脏了自觉洗手、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及洗手时节约用水等。 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之前,我们首先要检查一下为幼儿洗手创设的环境是否适宜。硬件的设施设备要完善,包括有大小适中的肥皂、儿童专用的毛巾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北方的园所可以在冬天提供温水洗手。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在幼儿洗手的场所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如洗手的步骤图等。 具备了适宜的环境的同时,我们要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洗手”、“你的小手干净吗”以及“什么时候要洗手”这些问题。可以开展“观察洗手水”的活动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洗手可以洗掉手上的污渍。比如,一次户外活动后,我们端来一盆清水请一位小朋友在盆里洗手,看看水有什么变化。孩子们看到洗过手的水惊叹道:“真脏呀!”再请这位小朋友搓一搓肥皂再洗,水变得更加脏了。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细菌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手上看不见的脏东西。还要告诉幼儿画画和户外活动后、进餐及饮水前、摸了脏的东西后以及如厕前后都要洗手。只有解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侈激发幼儿内在的洗手动机和需要。 接下来,在让幼儿知道了洗手必要性的基础上,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洗平方法。我们可以用儿、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洗手的步骤。比如,引导小班幼儿一边说《洗手》一边练习洗手。通过丰富的活动,幼儿很快就能学会洗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良好的洗手习惯已经养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地鼓励幼儿坚持洗手,可以采取奖励和竞赛的方法。比如,开展“小手真干净”的活动,选出认真洗手的小朋友并加以奖励,通过榜样的作用,鼓励大家都能认真洗手。还要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不是主动、认真地洗手,并争取家长的支持,做到幼儿园和家庭的要求一致,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⑹ 蒙氏幼儿小班早阅《洗手》详细教案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 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 1个小手娃娃。 2、 洗手分布图。 3、 保温桶、脸盆、毛巾、肥皂。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课题: 1、 教师问。

⑺ 小班教案如何正确洗手

设计意图:

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细菌、寄生虫卵,幼儿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沾上细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儿极易将病菌带入口中。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学习洗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视频、PPT、2个桶、2个大盆、15条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观看故事视频《一定要洗手》,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条吃的时候,小女孩对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

(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正确的洗手方法。

2、通过PPT学习正确的的洗手方法,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骤图练习。

3、幼儿自己根据步骤图,练习洗手的方法,巩固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练习洗手。

1、教师出示水果盘,激发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2、幼儿分成两组,通过实践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关注幼儿并给予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活动小结,分享水果。

小结:手上容易沾上细菌,在吃东西之前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健康康。

⑻ 怎样发挥五大领域教育途径让幼儿学会洗手

一、以游戏的口吻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的萌芽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才会成长,如果单凭说教的方式,幼儿在当时可能记住了,可过不了多久,他们马上就会遗忘,所以寻找一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途径、方法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事情。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如果将教育引入游戏之中,让游戏为我们的教育服务,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幼儿学会洗手,首先要教会他们挽袖子。小班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还不完善,挽起袖子来很费劲,尤其是在冬天,孩子们穿得都比较多,挽袖子就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如果每个孩子都让老师帮忙挽,那只此一项就得耽搁一段时间。于是我设计了“小袖子爬山”的游戏,在每次洗手前笔者都会提醒幼儿“咱们一起让小袖子爬爬山吧”,幼儿马上会各自低下头,用心地挽袖子,有的幼儿挽到一半想放弃时,我就鼓励他们“再加把劲儿,小袖子离‘山顶’越来越近了”,让他们坚持下去。所以每当幼儿挽好袖子,他们都会很高兴地说:“老师,我的小袖子已经爬到山顶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练习后,我们班所有的幼儿不仅学会了挽袖子的方法,还能主动地去做,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虽然我只是运用了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了交流,但却让幼儿明白了以后该怎么做,促使幼儿养成了认真洗手的习惯。

二、以通俗易懂的儿歌、歌曲巩固幼儿的洗手习惯

儿歌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生动幽默,富有趣味。小班幼儿喜欢诵读,易于理解。教师将生活能力的具体要求编进儿歌,配上形象的图示,幼儿可以边诵读边学习。如,“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肥皂,搓搓手;清清水,冲冲手;关龙头,甩甩手;小毛巾,擦擦手;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幼儿在诵读的过程中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步骤,也不会忘了关水龙头或不擦手就跑了。

三、以家园配合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洗手习惯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为了让家长们了解班级的培养目标,我向家长介绍了有关洗手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通过家园之窗让家长了解幼儿洗手习惯的养成情况,向家长推荐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培养的途径、方法,让幼儿在家庭中得到锻炼,做到家园教育同步化。

1.放手让孩子去做

2.在玩中学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办到的,它是一个不断反复练习、巩固、再练习的过程,教师们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多种手段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为幼儿今后各种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⑼ 幼儿园如何正确洗手教案

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骤洗手即可有效清洁: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钟才冲水。

4.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10秒钟。

5.完全擦干净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6.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以干手机吹干双手。

7.双手清洗妥当后,别再直接触摸水龙头,防止再度脏手。应以抹手巾包裹水龙头,或在水龙头上泼水冲洗干净,才把水龙头关上。

什么时候必须洗手?

懂得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必须要洗手的。

从医院出来:医院可以算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集散地”,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超乎你想象的强大致病菌,而你在医院时肯定会不可避免地会与它们有正面接触,所以去过医院之后一定要洗手。

回家后: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否则外面的细菌一定会被你带回家,在楼梯的扶手、门把手、钥匙、电梯按钮上也都有数以万计的细菌,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家也变成是公共场所吧!

打喷嚏或咳嗽后:打喷嚏和咳嗽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细小的飞沫,从你的鼻子和嘴里“喷涌而出”,你也许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捂,而打喷嚏或咳嗽则代表有呼吸道感染存在,所以你的手在这时就成了“接力”传染源。

⑽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为什么要洗手》教案

设计意图我们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细菌、寄生虫卵,幼儿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觉中沾上细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儿极易将病菌带入口中。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学习洗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视频、PPT、2个桶、2个大盆、15条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观看故事视频《一定要洗手》,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皮皮想用手拿薯条吃的时候,小女孩对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要洗手?
(二)学习洗手的方法。
1、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正确的洗手方法。
2、通过PPT学习正确的的洗手方法,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骤图练习。
3、幼儿自己根据步骤图,练习洗手的方法,巩固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练习洗手。
1、教师出示水果盘,激发幼儿洗手的主动性。
2、幼儿分成两组,通过实践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关注幼儿并给予指导,提醒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四)活动小结,分享水果。
小结:手上容易沾上细菌,在吃东西之前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健康康。

阅读全文

与如何给小班幼儿讲解洗手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茅台vip用酒查真伪鉴别方法 浏览:141
手臂刮汗毛用什么方法 浏览:737
调理肌酐最好的方法如何降 浏览:936
狗风疙瘩最快治疗方法 浏览:800
大蒜治疗金鱼肠炎土方法怎么治疗 浏览:769
江苏高质量考核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浏览:917
虫牙土方法怎么治 浏览:291
水胶体敷料使用方法 浏览:829
粉丝的训练方法 浏览:778
铝盖发霉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317
做生意都有哪些赚钱的方法 浏览:441
黄金三角手臂锻炼方法 浏览:12
根号15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图片 浏览:913
语音提示器安装方法 浏览:204
c32漏电保护空开连接方法 浏览:367
附件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浏览:335
36x198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258
高阻计使用方法 浏览:951
水质超标的解决方法 浏览:575
英语大师教学方法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