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唐人执笔方法和技巧

唐人执笔方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22-04-04 17:00:22

⑴ 关于唐人的执笔方法

用笔的第一步是掌握控制毛笔,如何掌握控制毛笔,直接影响到如何使用笔锋,因而书法理论家很早就开始注意探讨这个问题。传晋代卫夫人《笔阵图》是较早的一部指导初学者的着作,其中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并具体指出:\“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没有说明如何用手的各个部位来控制毛笔,而着重谈书写不同的字体时应握住笔杆的什么位置。这也是执笔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往往为学书者所忽视。唐代是对执笔法研究有重要成果的时代。传虞世南所着《笔髓论·释真》说: \“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承续《笔阵图》的意见,强调书写不同字体应当担在笔杆的不同位置,但更重要的则是提出了控制毛笔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指实掌虚”,分别强调了指、掌在执笔时的状态,在执笔法研究的历史上意义重大。传李世民《笔法诀》说;\“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攀,掌虚则运用便易。”不仅对虞世南\“指实掌虚”的提法进一步说明了理由,而且增加了一条\“腕竖”,影响也十分深远。孙过庭《书谱》中原应有关于笔的\“执、使、转、用之由”的内容,但今本已经不存,十分可惜,不过可以肯定他是作过相当深入的研究的。张怀瓘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馀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其故何也,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掣岂自由?运转旋回,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所谓\“浅、坚,深、束”,指的是手指执笔所用的部位和用力方式,辨析精微,对执笔法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

⑵ 书法正确的执笔方法

书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按、押、钩、格、抵。

按:是指用拇指的第一节紧按笔管的左、后侧,力量由内向外。

押:通压,是指食指第一节压住笔管的右、前侧,力量由外向内,与拇指相对捏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外侧,力量从外向内,中指与食指合力,对着拇指,以更稳地控制笔管。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侧向左外侧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指向外的推力。

(2)唐人执笔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除了上述的正确方法之外,还需掌握几个要领: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1、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使之松紧适度。

2、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拿着了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健美。

3、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4、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直则锋正,这与运腕、掌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

5、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⑶ 执笔的正确方法

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书法基本常规)
通过毛笔练习毛笔字,学习书法技巧,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执笔,因为执笔的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灵活自如地运笔把字写好。
一、关于毛笔字执笔法
历来有很多说法,什么单钩法、双钩法、凤眼法、回腕法、拨镫法、五字诀、八字诀等等,这么多的“法”,看起来挺玄妙的,真是有点使人摸不着头脑,无从学起。其实,执笔法并不神秘,也不复杂。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句话是说,执笔很简单,没有固定的方法,只要灵活自然,便于书写就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执笔呢?
执笔又叫拿笔。由于毛笔已不是我们现代流行的使用书写工具,拿笔、用笔的方法与钢笔、铅笔大不相同,为了能使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在书写时笔锋能在笔画的中间运行,做到“中锋运笔”,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拿笔方法,前人传下来的拿笔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五指执笔法”最为常用易学。
这种执笔法,强调每一个手指都在执笔中发展挥作用。前人将五指各自的作用概括为(yan,读作厌)、押、钩、格、抵五个字。因此五指执笔法又称“五字执笔法”。如图: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①以拇指和食指将笔杆拿起,即用拇指、食指的第一指节相对捏住笔杆;注意大拇指的第一关节要向外凸起,不要凹下去。
②中指并于食指的下面,并向内勾住笔杆,注意也要用第一指节;(因为手的第一指节感觉最灵敏,最灵活,应用也最多。)
③无名指的指背向外抵住笔杆的内侧;
④小指跟在无名指后面,两指合力,抵住笔杆,起辅助作用。
切实掌握五指执笔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项要领:
第一、笔杆必须正直不歪斜,这样毛笔的主锋则正,写起字来才不会像拿刷子刷东西一样。
第二、执笔要注意做到“指实掌虚”。即在执笔时手指接触笔要实,手掌要虚,五个手指捏笔要紧密靠拢,手掌心空虚,像握着一个小鸡蛋似的,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碰到掌心。这样可以使毛笔在手中捻、转、提、按,灵活圆转、提按运用自如。
第三、执笔时还要做到竖掌、平腕才能把笔拿正。竖掌就是手掌要斜立起来,不要像拿钢笔或铅笔那样使手掌卧桌上;平腕是要求执笔的手腕要与桌面平行,这和竖掌有密切关联,掌竖,腕就自然平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手腕一定要放松,切不可紧张僵死。因为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运动灵活,使通身之力不受阻碍地运于毫端,施于纸上。至于手腕与手掌的位置关系,要看写字的大小不同而相应变化。写小字(1cm 左右),腕部较低,运笔时多用指;写中字(3cm 左右)或大字(6cm左右腕部相应提高,并要自然放松,运笔时指、腕并用。更大的字(10cm 以上),最好站着书写,腕部相应的还要再提高些,肩与肘不要紧张。否则,笔就容易抖。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上述要求是作为初学书法练字时应养成的良好方法、习惯。至于练到相当程度,写字时(尤其是草书),笔在纸上提按、顿挫、进退、回旋,笔管在移动姿态时会有斜正变化,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把问题绝对化。
二、关于执笔的高低。
明确了执笔的正确方法,还应了解执笔部位的高低,执笔高,运笔范围大,容易灵活,但不容易稳;执笔低,运笔范围小,容易稳,但不灵活。我们认为,除了写特小的字以外,还是采用高执笔法为好。一般执于笔杆的二分之一处或偏上一些,这样运笔灵活,范围大,既可以写楷书,也便于写行、草、篆、隶等其它书体。当然还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
写小字时,可稍微偏低一些。因为写小字基本以手指活动为主,用指多于用腕。把笔拿得过高,容易吃力,而且在写字过程中还难把握住运笔的准确性,不容易把小字写好。
写大字时执笔就要高一些,因为写大字要向四面八方运笔,范围大、执笔高,这样才能便于运转。
写行书、草书,不但执笔要偏高一些,还要强调悬腕。写很大的字(比如一尺左右)运笔则需要用腕、肘、臂、肩甚至全身的力量,手指的作用只是拿稳笔杆,执笔的高低就不是最要紧的了。
关于执笔的松紧。执笔要以灵活、自然、松紧适度便于书写为好。因此,执笔既不要太紧,也不可太松,紧容易僵,不灵活;松没有力量,字写出来软弱无力。所以最好是松紧适度,才能挥洒自如。
三、腕、肘的运用
学会了执笔的正确方法,要把字写好,还应当掌握运用腕肘的方法。因为写字时不仅要用指力,还要靠腕力的运用。“执笔在指、运笔在腕”运用手腕的力量运笔写字,活动范围大,控制能力强,才能使写出来的点画有力,笔画圆满,把字写好。因此学会运腕对于写好字是很重要的。
运腕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枕腕、提腕、和悬腕。
1、枕腕法:写字时把右手腕平放在桌上,稍微贴着桌面,或用左手垫在右手脚下。此法书写起来稳实,写字不太吃力,适宜写小字、中字。
2、提腕法:写字时右手腕悬提,右手肘部轻轻靠在桌面上,手腕灵活,笔锋运转进退自如,此法适宜写中字、大字。提腕写字需要注意的是肘部最好不要用力紧紧贴靠桌面,使手腕运转僵硬不灵活,以致影响写字的效果。
3、悬腕法:写大字时,手、腕、肘、臂部都要凭空悬起,不要碰到桌面,手腕持平。向前伸开,这是写大字时必要的条件,因为字大,运笔进退幅度也大,不悬腕是没法放开来写的。学会悬腕写字,对于我们今后书写大字标牌、对联、广告、标语很有益处。
初学写字,要腕肘悬起。手臂悬空,的确不容易,一开始简直不敢写,写起字来,笔画难看,时间稍长,手臂肌肉还会酸痛。这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练习,只要坚持练下去,有三个月就会逐渐适应,腕力能渐渐加强。习惯成自然,写字时就能够感到手腕、手臂轻松,下笔有力、运笔自如。
四、关于毛笔字写字的姿势
这不仅与写好字有密切的关系,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学习书法,就要注意用最好的姿势来写字,养成良好的习惯。写毛笔字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坐势”,一种是“立势”。在书写的时候,字小(10cm以内),篇幅小,宜用“坐势”;字大(10cm 以上),篇幅大,则采用“立势”为宜。
“坐势”书写要做到:身直,头正,臂开,足安。
1、身直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要坐端正,不要曲背,更不能趴在桌上,胸部要离桌沿一拳左右。
2、头正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头部要端正,微向前倾,眼睛要离纸面约一尺左右。
3、臂开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两臂自然撑开,以便左右挥洒,书写自如。
4、足安 是指在写字的时候,两脚平放在地面,要求自然踏稳,使身子稳定。
“坐势”书写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写字姿势校正夹”,以便更快地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立势”书写方法:
在“坐势”的基础上,站立书写,除了以上四点要求以外,还要悬臂书写,可以在桌子上写,也可以在地上写。用站势写字时,两脚可前后分开,上身微倾,但不要弯曲。左手按住桌面,右手悬腕执笔,使腕、臂及全身力气能用上。
无论是“坐势”还是“立势”,在书写的时候都要使全身各个部位感到自然、得力;不应有任何紧张、僵硬以至别扭的感觉。这样才能在书写时得心应手,心、眼、手一致。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有人总喜欢讲写字的时候,笔杆要对这鼻子尖,其实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书写方法,因为笔杆对鼻尖有时会挡住视线,影响书字。总之,从执笔方法到书写姿势,要以灵活自然为标准,五指齐力,指实掌虚,便于书写就行了。一切违背自然,对身体无益的盲目要求都是不足取的。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细心体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写一手好字打下基础。
怎样才能做到以上讲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吗?告诉同学们两个方法:
1、利用“姿势校正夹”;
2、用一面镜子放在桌子左上方,照着自己,随时按照正确的要求校正自己的姿势与执笔的方法。这样,很快就能掌握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原文来源:世纪家园
原文地址: http://www.sydjy.cn/bbs_list.asp?Id=2762

⑷ 练书法时 最佳的执笔方式是什么

链接:https://pan..com/s/1id03oVJoRfnMn-ZwBSDaQQ

提取码:3uen

不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是近视的第一原因。这里有坐姿和握笔的讲解视频,希望能帮到你

⑸ 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是什么

一、书写姿势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
1、上身坐正,两肩齐平。
2、头正,稍向前倾。
3、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
4、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
5、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6、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二、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关系到笔的控制、运笔灵活性、书写速度,直接影响书写效果。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1、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2、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3、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
4、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⑹ 执笔,怎样才正确

(一) 笔杆垂直
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
(二) 指实掌虚
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些。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
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三) 自然放松
执笔自然放松,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字来轻松自如。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最为普遍的是执笔法中的五字执笔法。当代有关书法基础的教科书,都认定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执笔方法。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对五字执笔法极为推重,他在《书法论丛·书法论》中说:书家对于执笔法向来有种种不同的主张,我只承认其中之一种是对的,因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传下来的,经唐朝陆希声所阐明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沈先生的观点是否有些绝对,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五字执笔法的影响力是广泛而巨大的。
下面我们对擫、押、钩、格、抵五字的含义作一简明的解释,以帮助大家了解这种执笔方法的特点。
擫,是用手指按的意思,是指用拇指指肚前端在笔管左侧按住笔管。
押,通压,是从上而下用力的意思,是指食指第一节在笔管右侧从上而下用力与拇指相对夹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前面。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推挡笔管。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它向前推挡笔管。
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在运用五字执笔法时,注意用手指第一节的中上部分执笔,掌心自然空虚,即可符合执实掌虚的执笔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初学者可选用这一执笔方法。
其实不必拘泥以上的五字这个形式,笔者觉得现在用捏钩顶扶四字执笔法更通俗,更容易被初学者接受,下面也简单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捏,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杆中部,能自由转动笔管。
钩,用中指第一个指节的指肚前端从外面往里钩住笔管。
顶,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从后向前顶住笔管。
扶,小指紧靠无名指,扶着无名指向前顶住笔管。

⑺ 简述正确的执笔方法

⑻ 执笔有哪些方法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
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据已故的着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子,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三、枕腕、悬腕与悬肘
枕腕: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肘来书写。
悬腕: 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Zhou,上臂与前臂相连的、突出且可活动的部位)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肘: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我们练毛笔字,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可采用悬肘法来练习。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如果开始阶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写的字还没有原来枕腕时写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辈子手臂都悬不起来。
清代有个书法家,他就因没能过悬肘关,写毛笔字时手腕总是枕在桌面上,写大字没法进行,于是在屋梁上悬挂一根绳子,结成绳圈,将执笔的手套在圈里书写。可见不能悬肘是件很麻烦事。

⑼ 执笔姿势!!

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转)
儿童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比较大的肌肉先发育,细小的肌肉发育要晚些。初入小学,跑、跳都很自然和协调,但是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是比较费劲的。家长要耐心指导,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正确的握笔方法是: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如果儿童握笔方法不正确,握笔太低,不仅写字时手容易疲劳,还会因握笔太低挡住视线,因而是扭身歪头,引起坐姿不良、眼与物距离过近。
笔是学生学习的必需用具。低年级学生主要用铅笔写字,小学生握笔的方法和写字的姿势是否正确,和笔杆的长短也有一定关系。笔杆太短,学生为了能看得清楚,只好低歪着头、扭着身子写字。因此,当铅笔用到原长的1/2时,应加笔帽,以增加其长度。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歪着头、扭曲着身子、弯着腰、斜着眼看、侧身趴在桌子上、手腕靠前弯曲着、大拇指压着食指、本子横放着……”以上这些,是笔者见到的课堂上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写字时表现出来的种种“怪姿”。导致这些“怪姿”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学生的执笔姿势不正确。每次听课我都注意学生的执笔姿势,发现每个班级都仅有少学生能够正确执笔,为什么学生执笔姿势的正确率为什么会这么低?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学生刚学执笔时,就接受了错误的方法,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有些家长,甚至有一些教师的执笔姿势都不正确,那么,他们教出来的孩子怎能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其次,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其他习惯的培养,认为执笔姿势正确与否只是小事一桩,因此也就没有把学生的不正确执笔现象放在心上,结果导致学生一年又一年地错下去。错误的执笔姿势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视力,还可能影响到学生其他身体器官的正常发育。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博导通过调查发现,近视眼的最大成因并不在于传统所认为的眼睛离书本太近,而是错误的执笔姿势。他们调查了300名正视学生和300名近视学生的执笔姿势,发现正视儿童较多采取拇指与食指不相碰的姿势,而近视学生喜欢拇指与食指对捏或交叉,度数越深,采取错误姿势的比率越高。褚仁远表示,根据统计,近视学生中9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对捏或交叉握笔现象,但教育界普遍关注坐姿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握笔姿势的正确与否却长期遭到忽视。

阅读全文

与唐人执笔方法和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习技能计算方法 浏览:503
触点插座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118
植物接种方法一般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11
大众车钥匙使用方法 浏览:910
平衡核心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380
底盘悬挂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916
如何记叙自己的方法 浏览:257
手机扁平化解锁方法 浏览:715
常用细胞克隆化方法 浏览:892
检测毛囊需要用哪些检查方法 浏览:301
如何学习好日语的方法 浏览:86
食盐除了食用还有什么方法 浏览:182
二苯胺鉴定最简单方法 浏览:65
win10系统界面大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20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有效治疗方法 浏览:868
福建金刚板安装方法 浏览:333
被强力胶粘住要用什么方法 浏览:290
内部钢筋测量方法 浏览:943
ysl唇釉使用方法 浏览:111
如何提出想法的方法 浏览: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