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元二次不等式怎么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法一
当△=b²-4ac≥0时,
二次三项式,ax²+bx+c有两个实根,那么ax²+bx+c总可分解为a(x-x1)(x-x2)的形式。
这样,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就可归结为解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交集。
举例:
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x²-7x+6<0
解:
利用十字相乘法
2x -3
x -2
得(2x-3)(x-2)<0
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
:口诀: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1) 2x-3<0,x-2>0
得x<1.5且x>2。不成立
2)2x-3>0,x-2<0
得x>1.5且x<2。
得最后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
完毕。
解法二
另外,你也可以用配方法解二次不等式。
如上例题:
2x²-7x+6
=2(x²-3.5x)+6
=2(x²-3.5x+3.0625-3.0625)+6
=2(x²-3.5x+3.0625)-6.125+6
=2(x-1.75)²-0.125<0
2(x-1.75)²<0.125
(x-1.75)²<0.0625
两边开平方,得
x-1.75<0.25且x-1.75>-0.25
x<2且x>1.5
得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
解法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也可通过一元二次函数图象进行求解。
通过看图象可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然后根据题目所需求的"<0"或">0"而推出答案。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实际上是将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所有项移到不等式一侧并进行因式分解分类讨论求出解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将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转化成二次函数的形式,求出函数与X轴的交点,将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联系起来,并利用图像法进行解题,使得问题简化。
解法四
数轴穿根:用根轴法解高次不等式时,就是先把不等式一端化为零,再对另一端分解因式,并求出它的零点,把这些零点标在数轴上,再用一条光滑的曲线,从x轴的右端上方起,依次穿过这些零点,这大于零的不等式的解对应这曲线在x轴上方部分的实数x得起值集合,小于零的这相反。这种方法叫做序轴标根法。口诀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奇穿偶不穿。”
●做法::
1.把二次项系数变成正的(不用是1,但是得是正的);
2.画数轴,在数轴上从小到大依次标出所有根;
3.从右上角开始,一上一下依次穿过不等式的根,奇过偶不过(即遇到含X的项是奇次幂就穿过,偶次幂跨过,后面有详细介绍);
4.注意看看题中不等号有没有等号,没有的话还要注意写结果时舍去使不等式为0的根。
●例如不等式: x²-3x+2≤0(最高次项系数一定要为正,不为正要化成正的)
⒈分解因式:(x-1)(x-2)≤0;
⒉找方程(x-1)(x-2)=0的根:x=1或x=2;
⒊画数轴,并把根所在的点标上去;
⒋注意了,这时候从最右边开始,从2的右上方引出一条曲线,经过点2,继续向左画,类似于抛物线,再经过点1,向点1的左上方无限延伸;
⒌看题求解,题中要求求≤0的解,那么只需要在数轴上看看哪一段在数轴及数轴以下即可,观察可以得到:1≤x≤2。
●高次不等式也一样.比方说一个分解因式之后的不等式:
x(x+2)(x-1)(x-3)>0
一样先找方程x(x+2)(x-1)(x-3)=0的根
x=0,x=1,x=-2,x=3
在数轴上依次标出这些点.还是从最右边的一点3的右上方引出一条曲线,经过点3,在1、3之间类似于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经过点1;继续向点1的左上方延伸,这条曲线在点0、1之间类似于一条开口向下的曲线,经过点0;继续向0的左下方延伸,在0、-2之间类似于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经过点-2;继续向点-2的左上方无限延伸。
方程中要求的是>0,
只需要观察曲线在数轴上方的部分所取的x的范围就行了。
x<-2或0<x<1或x>3。
●⑴遇到根是分数或无理数和遇到整数时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在数轴上把这个根的位置标出来;
⑵“奇过偶不过”中的“奇、偶”指的是分解因式后,某个因数的指数是奇数或者偶数;
比如对于不等式(X-2)²·(X-3)>0
(X-2)的指数是2,是偶数,所以在数轴上画曲线时就不穿过2这个点,
而(X-3)的指数是1,是奇数,所以在数轴上画曲线时就要穿过3这个点。
(3)分子中一定都是能够因式分解成一次式的因式,否则不能用此方法。
2判别方法
2. 怎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有例子
配方法的原理是依据完全平方公式:(x+a)^2=x^2+2ax+a^2
(x-a)^2=x^2-2ax+a^2
举个例子:解方程:x^2+2x-8=0
x^2+2x+1-9=0
(x+1)^2=9 即(x+1)=3或-3。 即x=2或-4
3. 能否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x的平方)-4x+5>0 那么就可以得到 2(x的平方-2x+5/2)大于0 那么就可以得到 (x的平方-2x+5/2)大于0 那么就可以得到 (x-1)的平方+3/2 大于0 很显然 x 属于任何实数 都回满足不等式成立再给你举个例子:如何解这个 x的平方-4x+3>0 (方法向上面一样)(x-2)的平方-1>0 (x-1)(x-3)>0 俩个数相乘 大于0 这俩个数肯定是同号那么你就可以得到 x-1>0 且 x-3> 0 解得 x> 3 或 0>x-1 且 0>x-3 解得 1 > x 所以不等式 x的平方-4x+3>0 的解集是 1 > x 或x> 3 这样你明白吗?
4. 如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概念: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次的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或ax^2+bx+c<0(a不等于0),其中ax^2+bx+c实数域上的二次三项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当V("V"表示判别是,下同)=b^2-4ac>=0时,二次三项式,ax^2+bx+c有两个实根,那么ax^2+bx+c总可分解为a(x-x1)(x-x2)的形式。这样,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就可归结为解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并集。
还是举个例子吧。
2x^2-7x+6<0
利用十字相乘法
2 -3
1 -2
得(2x-3)(x-2)<0
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2x-3<0,x-2>0
得x<1.5且x>2。不成立
二、2x-3>0,x-2<0
得x>1.5且x<2。
得最后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
另外,你也可以用配方法解二次不等式:
2x^2-7x+6
=2(x^2-3.5x)+6
=2(x^2-3.5x+3.0625-3.0625)+6
=2(x^2-3.5x+3.0625)-6.125+6
=2(x-1.75)^2-0.125<0
2(x-1.75)^2<0.125
(x-1.75)^2<0.0625
两边开平方,得
x-1.75<0.25且x-1.75>-0.25
x<2且x>1.5
得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
5. 求问如何用配方法解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
n²-2n-3≤0
n²-2n+1≤4
(n-1)²≤4
n-1≤±2
n≤1±2
n≤3 或 n≤-1
所以,1≤n≤3
6.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两边开平方,正的还好说,得出的第二个式子要怎么理解
画个图像就可以看出来了,是取中间的值
7.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哪几种分别怎么用
1、公式法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不能解没有实数根的方程(也就是b²-4ac<0的方程)。求根公式:x=-b±√(b^2-4ac)/2a。
2、配方法比较简单:首先将方程二次项系数a化为1,然后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最后后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3、数轴穿根:用穿根法解高次不等式时,就是先把不等式一端化为零,再对另一端分解因式,并求出它的零点,把这些零点标在数轴上,再用一条光滑的曲线,从x轴的右端上方起,依次穿过这些零点,大于零的不等式的解对应这曲线在x轴上方部分的实数x的值的集合,小于零的则相反。
这种方法叫做序轴穿根法,又叫“穿根法”。口诀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奇穿偶不穿。”
4、一元二次不等式也可通过一元二次函数图象进行求解。
通过看图象可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然后根据题中所需求"<0"或">0"而推出答案。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实际上是将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所有项移到不等式一侧并进行因式分解分类讨论求出解集。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将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转化成二次函数的形式,求出函数与X轴的交点,将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联系起来,并利用图象法进行解题,使得问题简化。
(7)配方法如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扩展阅读
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不为0)。
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4、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5、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变。
8. 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不等式
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次的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或ax^2+bx+c<0(a不等于0),其中ax^2+bx+c实数域上的二次三项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当V("V"表示判别是,下同)=b^2-4ac>=0时,二次三项式,ax^2+bx+c有两个实根,那么ax^2+bx+c总可分解为a(x-x1)(x-x2)的形式。这样,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就可归结为解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并集。
还是举个例子吧。
2x^2-7x+6<0
利用十字相乘法
2x -3
1x -2
得(2x-3)(x-2)<0
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2x-3<0,x-2>0
得x<1.5且x>2。不成立
二、2x-3>0,x-2<0
得x>1.5且x<2。
得最后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
另外,你也可以用配方法解二次不等式:
2x^2-7x+6
=2(x^2-3.5x)+6
=2(x^2-3.5x+3.0625-3.0625)+6
=2(x^2-3.5x+3.0625)-6.125+6
=2(x-1.75)^2-0.125<0
2(x-1.75)^2<0.125
(x-1.75)^2<0.0625
两边开平方,得
x-1.75<0.25且x-1.75>-0.25
x<2且x>1.5
得不等式的解集为1.5<x<2
一元二次不等式也可通过一元二次函数图象进行求解 通过看图象可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然后根据题目所需求的”<0”或”>0”而推出答案.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实际上是将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所有项移到不等式左边并进行因式分解分类讨论求出解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将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转化成二次函数的形式,求出函数与X轴的交点,将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联系起来,并利用图像法进行解题,使得问题简化。
9. 一元二次不等式怎么解,求详细方法。最好有例题。谢谢。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英文名:quadratic equation of one unknown)。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²+bx+c=0(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求根公式:x=[-b±√(b²-4ac)]/2a。
配方法
(直接开)
形如x=p或(nx+m)=p(p≥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方程化成x²=p的形式,那么可得x=±p;(x²=p,x=±根号p)
如果方程能化成(nx+m)=p(p≥0)的形式,那么nx+m=±p.(同上)
注意:①等号左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而等号右边是一个非负数.
②降次的实质是由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③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
(配方法)
(1)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ax²+bx+c=0(a≠0)的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配方法的应用: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公式a²±2ab+b²=(a±b)
配方法的关键是:先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利用配方法求二次三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时所含字母系数的值.
关键是: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公式法
1)把 德尔塔=b²-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判别式.
(2)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公式法.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①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
②求出b²-4ac的值(若b²-4ac<0,方程无实数根,b²-4ac>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b²-4ac=0时方程有两个等根 );
③在b²-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求出方程的根.
注意: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条件有两个:①a≠0;②b²-4ac≥0.
求根公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4ac)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与△=b²-4ac有如下关系: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
根与系数的关系: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4ac)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与△=b²-4ac有如下关系: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
特殊解法
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包括十字相乘法,双十字相乘法,拆项和添减项法等)
因式分解法:
(1)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移项,使方程的右边化为零;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都是原方程的解.
楼主 这是直接截网络的 我选择了一些 望采纳
10. 怎样用配方法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
像LZ说的例题,就要这样配方:-x^2-2x<=-15-(x^2+2x)<=-15 (先把负号提出来,把它移过去,然后看x^2+2x缺了构成完全平方哪一项,观察得到,x^2+2x缺了1^2,就两边同时加上1,得到完全平方的形式)x^2+2x+1>=15+1(x+1)^2>=16 两边同时开根号,得x+1>=4x>=3 有不懂的可以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