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珠的正确持珠方法是什么
藏式多为左手持珠,汉式用右手的比较多,也有双手持珠,并没有特殊的规定
B. 佛珠的正确佩带方法
看是长的还是短的,短的戴手上,但上面不要有佛像佛字,这样会亵渎,长的可以在手上缠几圈戴,但是佛珠的本意是拿来念佛念咒,这样佛珠才有他的意义
C. 念佛珠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一句一转珠,到佛头不过去反过来在捻,108颗珠,一圈一百零八遍,其它按珠数记算,
D. 如何正确的使用念珠
拿念珠方法:
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也称佛头)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起到母珠时,应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
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弥陀也。”
《摄真实经》中对执持念珠的方法是这样 :
佛部
应用右手母指与头指(食指)掐之;
金刚部
应用右手母指与无名指掐之;
莲花部
应用右手母指与四指掐之;
羯磨部
应用右手母指与四指掐之。
(4)如何使用佛珠的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念珠使用禁忌:
1、不要手腕上带着念珠去卫生间方便。如果需要去的话,可以将念珠摘下放在上衣口袋里,夏天可以贴身挂在脖子上。
2、不要在夫妻同睡的情况下戴念珠或者放在床边。
3、不要在吸烟或者用手触摸过从葱、蒜、韭菜或者饮酒时佩戴念珠,更不要将烟吐到念珠上。
4、念珠不使用和佩戴的时候,应当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跟前。有熏香的行人,可以在每天早上起来使用之前用熏香熏一下。
E. 持念珠(佛珠)的正确方法
其实佛珠正确的佩戴方法不是戴在身上,而是应该放在一个随身的口袋中,念佛时拿出来,不用时放回去。佛珠持在手上(不念佛时),应该是两圈,佛头向上,放在桌案上应该是三圈。而缠在手腕上的讲究据我所知确实没那么多(可能是在下孤陋寡闻了),汉地的好多居士是不带在手腕上的的,藏传佛教的一些师傅挂在手臂上,但是没那么多讲究,一般是三圈或奇数圈(视佛珠长短不同),具体佛头朝向哪里,我都见过(师傅们带的朝哪里的都有),所以我觉得这个就不必计较太多了。一般注意的是,念佛拿念珠之前最好洗干净手,表示一种恭敬和信心。其他的您随缘好了,佛珠最重要的是念佛而不是怎样佩戴。
F. 如何正确如法使用念珠
为什么不可以?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方便记数。不要为这些无所谓的细节而使你念佛搀杂。
G. 盘佛珠的正确手法
操作如下:
1、先用搓澡巾把珠珠表面摩擦细腻,再用手直接盘。
2、新的珠不要上油,无论是有机油或无机油,在盘15天后,感觉木头摸上去有点发粘,请停一二天。
注意事项:
1、盘珠子最核心的关键是要你的宝贝形成—包浆,头本身的油性,加上空气中的少量水分与灰尘,产生的一层亮而薄的透明层,这就是包浆。
2、纹理打磨的要细腻,越细腻越容易产生包浆,料的本身油性与密度,当然都是越高越好,盘的时间,时间越长产生的包浆越漂亮越持久。
3、新的珠珠买回来颜色都是橘红色或橘黄色,紫檀木的物理结构,含丰富的紫檀素,遇空气和磨擦热会释放出紫檀素,珠珠表面颜色会变深。
4、黄花梨是以花纹取胜,美丽的花纹诱惑我们不断的掏腰包,魅力无穷,黄花梨不易用手直接盘,盘一段时间,木头会发黑褐色掩盖了美丽的花纹。
关于佛珠:
1、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2、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3、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H. 请教怎么使用佛珠念佛
你可以每念一声捻一下佛珠,也可以念十声捻一下佛珠。
补充:
佛头珠,<佛说木槵经>中说的叫母珠,就是俗称的佛头珠,因为转动的时候,到这个珠子要反转,否则是越法罪,<佛说木槵经>中说得很清楚,请看完这个完整的经。实际上,如果不知道反转,可能就是昏沉或散乱了。
念佛应该是口念耳听,入心。自念自听。放大心量,每一声佛号都是为众生在念。长时间体会《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讲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I. 如何手持佛珠
怎样拿持念珠呢?用左手抑或右手?用单手或是双手呢?一些佛教宗派,像密宗和净土宗,都有若干规范,但根据《佛像图鉴》的记载,历代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皆无定法,左手、右手、单手、双手、提高、垂下、平胸、齐膝,各种动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们不必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说明众生修行、拜佛,不要‘执相’,佛珠也是‘相’之一,所以当我们使用佛珠时,不要过份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只要‘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湼盘了。
在经典当中特别强调,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的差异,如在《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中,佛告诸大众言:
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待。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亻去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卢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念珠的绳子断了,很多人误以为是不详的预兆,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须知任何物件,用久了,总不免有磨损或折毁,故念珠的绳子断了,实不足为怪,试想世上原来就充满‘无常’的现象,人生离不开生、老、病、死的阶段,万物有存在,自然有消失;有开始,也有终结的过程。这些现象,原是世界的‘真相’,过去如此,现在一样,将来也亦然。所以佛珠的绳子断了,只要换上一条新的绳子,就可继续使用了,不必过份执着,也不用介怀,应该藉着这机会,体悟一下‘世道无常’的道理。
持珠念佛,应该默念还是诵念呢?这就是要视乎身处的环境,适合各人的方便了,譬如在社交的场合,如果出声诵佛,可能引起别人对你投以怪异的眼光,甚至会惹起嫌恶的心态,所以这时候,最好是默念,以不影响他人为要。在清静的环境下,最好是高声诵佛,《业报差别经》说:‘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障,(二)天魔惊怖,(三)声偏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心不散乱,(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往生净土。’在佛寺里高声诵佛,所收的效果当然是最好,但常人往往受到环境所限制,采用‘金刚持念’之法(声在唇齿之间,动口唇半张半合,默地念诵。),一字一声,流注心田,激荡耳膜,也是很好的方法。‘无觉无观,名为念佛;无想无语,是为念佛。’只要心中有佛,默地诵念,也是一样的。
假如念诵者,纯以念珠作记数的工具,例如念《波罗蜜多心经》十遍或‘南无阿弥陀佛’一百零八遍,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念诵时,轻轻捻过便是;假如念诵的人使用佛珠,除了当它作精进、记数的工具外,还希望藉着它来体悟更多的佛道和禅理的话,当手掐到母珠或隔珠的时候,可用‘佛、法、僧三宝’或‘无念’(指‘无妄念’即符合‘真如之念’)等意念应对之,日子久了,功夫自然纯熟,慢慢便可体悟佛法的大海和般若的智慧(指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
念珠有不同的颗数,用那一类最为适当呢?(请参看本书《佛珠的颗数》介绍,不同颗数的佛珠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持珠和挂珠都采用一百零八颗数,象征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而戴珠多用十八颗数,表示清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认识作用)。
假如特别尊拜观音菩萨的,不妨选用十四颗数的念珠,因为它象征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见本书《念珠的颗数》之十四颗介绍) ;又或以某个菩萨作为修持本尊的对象,不妨采用五十四颗数或四十二颗数的佛珠,因为它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五十四阶位和四十二阶位。(见本书《念珠的颗数》之五十四颗及四十二颗之介绍)
制造念珠的质料多不胜数(见本书《念珠的质料》之介绍),选用那一种是最好呢?使用佛珠念佛,主要是帮助我们凝聚精神,方便修行,据《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所说,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念佛,所获的功德,各有差异。
兹列表于下,以供参考:
质 料
功德倍数
铁
五
赤铜
十
真珠,珊瑚
百
木槵子
千
莲子
万
因陀啰佉义(一种青色宝石)
百万
乌嚧陀啰佉义
千万
水精(晶)
万万
菩提子
无量数
此外,《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也有这样的记载:
质 料
功德倍数
砗磲
一
木槵子
二
铁
三
熟铜
四
水晶,真珠,诸宝
百
帝释子
千
金刚子
俱胝(十万)
莲子
千俱胝(万万)
菩提子
无数
同时又说:‘佛部念诵菩提子,金刚部法金刚子,宝部念诸以诸宝,莲花部珠用莲子,羯磨部中为念珠,众珠间杂应贯串。’诵念不同类别的佛经,则用不同质料的佛珠。
又密教对于法会中所用的佛珠和平时常用的佛珠都有不同的规定,密教的经典,对掐捻念珠的指法也有详细的记载,但因为不是一般念佛的人所熟悉,故此处不作详述。(请参考《大曰经》卷一,《一字佛顶轮王经》卷四,《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十,《释氏要览》卷中,《类聚名物考》卷二五五。)
J. 如何用正确方法念佛珠呢
在佛珠中母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持佛珠念佛时需要从母珠旁边开始,在我们念经文或者是咒语时, 捻掐佛珠即可,在到了母珠地方时不能越过,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念,这是因为不能越过佛珠,如果越过 会造成犯越之最,您可在各大商店搜索:怀恩菩提心 ,这是一个专门学习佛学的平台,祝您学习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