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指南 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有哪些
摘要 教给孩子简单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㈡ 怎样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我知道一个好的方法:制作一个身份证明,包括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当作胸牌或者钥匙扣。至于孩子对威胁的处理方法要取决他的判断能力。
㈢ 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应该是看到路人的时候,就算是陌生人也应该向他求救,而且应该去银行或者是其他的商场里寻求庇护,或者是七看到派出所了,警示也可以。
㈣ 怎样提高幼儿的自救能力
自然或人为灾害时有发生,该如何教育幼儿自救呢?重点在于自救教育,家长以身示范,通过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意识教会孩子进行自我救护。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看图片、录像等方式,让孩子们知道在遇到危险或灾难时是怎样做的,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保护自己。例如看路灯等标志,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追、扒、拦车。还可以通过类似口袋童年的学习游戏软件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生活知识。
二、提高幼儿心理素质:遇到危险时,大多数幼儿惊慌失措,失去了最宝贵的自救机会。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通过教育与训练,使孩子遇事不害怕,勇敢沉着,积极想办法逃离危险。
三、锻炼幼儿的体能。体能的锻炼与自救有很大的关系,遇到危险后,能跑能跳有坚持力的孩子自救的机会越大,体能差的孩子在遇到危险后,能够自救的几率几乎是零。
四、自救练习。对孩子来说,简单的说教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自救的游戏,使孩子身临其境,亲身去试一试,在这种环境中用什么方法能够保护自救。让孩子通过游戏方式得到锻炼。
自救教育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所以,家长应该重视这个话题。针对部分险情,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如下正确自救方法:
1、地震发生时:应先躲避后逃生,等摇晃停止后再出门。躲避时不要站在房间中央,应及时寻找有支撑物的地方躲避。撤离时应走楼梯,不要乘电梯。
2、车辆着火时:车辆着火要及时报警,随后要充分利用随车灭火器积极自救,没有灭火器材或者器材数量不够的,可以用衣服、棉被等物扑灭。家长也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跑进车内或车附近玩耍,以免发生意外。
3、地铁故障时:要注意听地铁人工广播,并听从工作人员统一指挥和引导,沿着规定方向疏散。最好用湿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织物蒙鼻,逆风而行,不要深呼吸。
4、食物中毒时:应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随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减少毒素的吸收。
5、被劫持时:最重要的是尽量保持镇定,不要做无谓的抗争。同时,要尽量观察劫持者的特征,为获救或日后案件侦破赢得线索。
6、发生烫伤时:做好现场急救,高温水或油烫伤,应立即将被烫部位浸入冷水中或用冰水清洗。严重烫伤时创面不要涂药,应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被单等简单包扎,去医院及时治疗。
家长给孩子讲述一些自救自护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说了当时可能记住但过后一会儿就忘记。所以,家长可以在家庭游戏中尽肯能的设计多种意外发生的情境,向孩子提出问题,测试他们的反应能力,并且演练和孩子之间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
㈤ 怎样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在家里也经常磕磕碰碰,但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却很少能冷静的对待。在幼儿园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可谓是谈事故色变。为此,教师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出事。有的教师消极防范,限制孩子到户外活动。然而,消极防范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下策。那么如何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孩子的生存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产生幼儿意外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这么三条: 一.幼儿自身的生理.心理原因 从生理角度上讲,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视觉,听觉触觉及动作的综合协调能力都较差,再加上幼儿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远不及成人,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不能准确地做出反应。其次幼儿的肌肉组织发育也不完善,手脚的力量较小,在进行一些大型游乐活动或从高处往下跳时,也常会因为力不从心而发生意外事故。再加上幼儿小脑平衡功能也较差,因此在奔跑,行走时也会出现摔跤,碰撞现象。 从心理角度讲,幼儿具有好动,好模仿,好表现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他们可以会模仿一些成人的动作,或玩出一些新花样,以满足自己感官的刺激,而孩子本身对各种游戏的危险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幼儿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独立性逐渐增强,不愿大人老跟着自己,这样也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和过度保护 传统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生命的保护尚处于消极状态,偏重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缺乏对幼儿生命状态的积极关注和幼儿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成人化的倾向严重,往往忽略幼儿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教师未能将幼儿生存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上来认识,这是造成幼儿生存自护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并且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大人对他们是"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从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大人当宝贝似地保护起来,什么也不让他们碰,什么也不敢让他们做。幼儿恰属于那种不会做却非常想做的人群.有时孩子想尝试做些什么,家长也会以"太小,大了再做","不行,危险"为理由加以拒绝,却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危险,怎样做就可以避免危险。由于过多地对幼儿施行各种保护性管理措施,忽略了对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结果一旦面临意外事故,孩子往往束手无策.
㈥ 教职工掌握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避险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这个是一个很好的课程,保护了教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个教职工应该掌握的职业素养。
急救常识和防范避险逃生自救,现在学校常常作演习。
㈦ 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百度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位父母或老师,可以万无一失地防止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尝试失误和学习避免伤害也是儿童成长的一部分。防范和教会幼儿自我保护,是摆脱意外伤害的最科学、合理、有效的办法。因为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稚嫩,生活经验缺乏,好奇、好动、好模仿又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不能预料,也不会运用已有的粗浅知识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常常会导致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为了使幼儿的身心减少或免遭伤害,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确保安全,必须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学会更好地生存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尝试。 一、教给幼儿一些安全常识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正确地认识自身和周围环境,避免或杜绝自身受到伤害的积极行为。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所以,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时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如:教育幼儿遵守秩序,走路或上下楼梯时,不拥挤、不抢先;让幼儿知道行走时手不插入口袋里;进餐、饮水用手摸一下,以免烫嘴;教育幼儿不不携带、玩弄危险物品,不随便把异物放入口、鼻、耳等,以免发生意外;让幼儿懂得背着成要玩水、玩火、玩电、玩燃气灶开关的危害性;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信号与标志,不靠近危险的东西,不在危险的地方玩;知道各种体育器械的用途与使用方法、注意安全等等。其次,教师在向幼儿提出某些安全要求,讲授某些安全常识时,一定要强调如果不注意安全会出现的后果。如拿着某些小物品(小刀、小棒等)追逐、打闹会刺伤、碰伤他人,过马路左右看车,不要玩耍,否则容易被车撞倒,幼儿明白了不遵守这些规则的危险后果,理解了教师的限制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就会努力地去遵守安全规则,幼儿的安全常识越多,自我保护能力就越强。 二、训练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 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有时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处理一些带危险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技能。我们一是通过组织幼儿看录相、图片掌握一些日常的基本自护常识和应付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如:不独立上街,过马路;不远离成人活动,不跟不认识的人离园或离家;看见着火告诉成人,并用湿毛巾捂住嘴,衣服着火要在地上打滚,火警电话“119”,遇到坏人打“110”,遇到有人生病晕倒打急救电话“120”,二是采用集体活动时模拟练习来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技能。例如:针对近年来火灾发生频率较高,需让幼儿尽早掌握一引起防火应急自救的方法,我们开展了“消防避难”的演示训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通过活动《可爱的五官》让幼儿懂得怎样保护五官;开展《红绿灯“游戏,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规则;通过故事〈白雪公主〉让他们明白社会上有好人,有坏人,有要轻信他人,不要陌生人的玩具、食物,不跟陌生人走;开展〈我爱我家〉的活动,让幼儿记住父母的姓名、电话、家庭地址和工作单位,万一走失,可以电话求助或向警察叔叔求援。 三、抓住教育契机 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融汇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方法和形式也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更多的是一种随机教育。老师只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就能更好、更有效的增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一次一幼儿和小伙伴们说家里送他上幼儿园时,看见一个骑车的人被汽车撞倒了,流了很多血。我就问他:那个人是在哪儿被车撞的?伤得怎么样?为什么被汽车撞倒呢?进而我让幼儿讨论“马路上应该怎样走”,“如何过马路”等问题。通过随机教育,教师能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四、家园教育一致性 幼儿园与家庭就象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步才能前进。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家长积极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我们通过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安全自护知识。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的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㈧ 谈谈怎样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摘要 对于幼儿来说,因为他们的智力条件和生理条件都不足以帮助完全掌握并运用安全知识,因此在教授他们自救和求救知识时,可以利用图画或是影音等设备帮助他们了解基础的逃生和求救知识,同时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进行模拟练习
㈨ 幼儿园事教师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避险、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链接: https://pan..com/s/1zYl4ocvw2VswCcWLNtbyiQ
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